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高产早稻品系4384和优质早稻品种舟903杂交,杂交后代与4384回交后连续自交,在分离世代利用Wx基因的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CAPS)标记选择Wx基因型中具有TT位点的单株或株系,并在田间选择农艺性状。在BC1F6获得92个Wx基因型纯合的株系,从中选择7个农艺性状较优以及外观品质较好的株系进入小区观察试验。综合农艺性状的表现和米质分析的结果,初步选育出产量较高及直链淀粉含量适中的品系Z080和Z115。  相似文献   

2.
以转入了Bt基因cry1Ab/Ac的水稻品系TT51为供体,与10个恢复系杂交。通过分子检测,并结合田间的抗虫性观察,筛选出农艺性状良好的转基因纯合株系。抗虫基因在所有的杂交组合后代中按照孟德尔规律遗传,但是不同遗传背景下的表达量有很大差异。 Cry1Ab/Ac蛋白含量维持原有水平的株系对螟虫表现出良好的抗性,蛋白含量降低的株系则受到轻微的危害。纯合株系的部分农艺性状发生变异,其程度与Cry1Ab/Ac蛋白含量有关。结果为利用杂交转育培育优良抗虫水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大豆脂肪酸组分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正常亚麻酸含量的品种合丰25与亚麻酸含量仅为3%的突变品系C-14杂交,利用亲本以及杂交后代群体进行5种脂肪酸含量与各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可以通过农艺性状分析间接筛选出优良脂肪酸组成的稳定大豆品系。  相似文献   

4.
油用亚麻F5各个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油用亚麻杂交后代株系的农艺性状对产量的贡献,主要考察了来自F578个油用亚麻株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相关分析显示,F5中有6对性状达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对F5杂交种的7个农艺性状按最短距离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分为4类;通过进行主成分分析,分别选取能代表全部遗传信息85%以上的4个主成分,并对各个性状在相应主成分中的贡献率进行分析,F5应选择单株粒重较大,果球数较多 、株高、分枝数和分茎数适中的材料。  相似文献   

5.
油用亚麻F4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油用亚麻杂交后代株系的农艺性状对产量的贡献,可以为育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分别考察了来自F。1个油用亚麻株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分析结果表明,其农艺性状均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通过相关分析,得出F4中有4对性状达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对F4杂交种的7个农艺性状按最短距离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分为5类;通过进行主成分分析,分剐选取能代表全部遗传信息85%以上的5个主成分.并对各个性状在相应主成分中的贡献率进行分析,F5应选择单株粒重较大,果球数较多,株高、分枝数和分茎数适中的材料。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苦荞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筛选优质苦荞品种,以99份苦荞(国外51份、国内48份)为试验材料,通过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和综合得分F值等方法对99份苦荞的11个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苦荞11个农艺性状间存在较大变异,变异系数均大于0.1;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千粒重和株高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显示,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73.234%,第一主成分中负有最高荷载的为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聚类分析将99份苦荞分为6个类群,其中类群Ⅳ的18份品种性状优良,可作为核心种质资源。苦荞选育时应重点考虑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2个性状指标。综合聚类分析和综合得分F值筛选出23份高产优质苦荞,其中12份为国外引进品种。  相似文献   

7.
Bt转基因抗虫粳稻品种选育中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Bt转基因水稻"克螟稻"为供体,与农艺性状优良的粳稻品种杂交,对杂交后代抗虫品种选育中GUS组织染色辅助选择、农艺性状选择对Bt基因纯合影响、混合选择与外源基因传递、及自然抗虫鉴定选择效果等方面作了研究,结果发现采用系谱法并结合GUS组织染色辅助选择的Bt转基因粳稻育种效果为最佳.经8代系谱选择,育成了3 个集高产和抗虫于一体的优良粳稻新品系.  相似文献   

8.
"武育粳3号"不抗条纹叶枯病且产量潜力不如新育成的品种,为改良其丰产性,通过籼粳杂交育种,在保持其食用品质不变的前提下,对BC1、BC2、BC3、BC4及单交后代株系进行了部分性状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株系分离严重,表明籼粳杂交育种由于双亲性状差异大,后代杂合性强,纯合稳定速度慢,育种周期长。同时,根据田间目测,筛选出40个性状基本稳定、抽穗期与轮回亲本相近的株系,且主要农艺性状考查结果表明,多数株系的性状表现介于双亲之间,株系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
对大拇指矮和偃展1号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后代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并调查其抽穗期、开花期、株高、穗长、单株穗数、单穗小穗数、单穗结实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9个农艺性状。结果表明,上述性状在重组自交系后代中表现出双向超亲分离,根据抽穗期、单株穗数、单穗结实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这5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优良株系的筛选,均得到超高亲的株系,为进一步利用该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小麦品种改良提供了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0.
以四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对杂交后代采用系谱法、混合个体法,摘荚法,按成熟期早、中、晚混合选择法及按2.06及1.28两个选择强度进行选择处理,并对其入选后代的株高等农艺性状进行变异系数、入选品系的产量进行方差分析以及不同选择强度下入选品系几种农艺性状的相对遗传进度进行分析。经1976—1981年研究结果表明:各种选择处理的F_4代株高变异系数,除摘荚法稍高外(13.08%),其余各处理入选后代间差异很小(7.12%—10.38%)。1979—1981年对各入选品系的产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选择处理间产量差异极不显著(F值<1)。按不同选择强度选择,入选后代的几种农艺性状相对遗传进度有较大差异:按5%比例选择(选择强度为2.06)入选后代的相对遗传进度均较按25%比例选择(选择强度为1.28)为高。  相似文献   

11.
金牡丹是一个高香优质的乌龙茶新品种,适合制作乌龙茶、红茶和绿茶。因其制茶品质优异而深受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欢迎。但该品种也存在不耐贫瘠、易早衰、抗逆性差等缺点。本研究以金牡丹为母本与多个优异父本自然杂交,其后代产生各种香型及农艺性状变异单株。通过早期单株品质与农艺性状快速鉴定与筛选,以及应用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筛选,最终从杂交后代中筛选获得5个优异新株系并用于区域试验。本研究应用早期单株鉴定,能有效缩短育种周期,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还实现了在更大群体中筛选优异单株的目的,充分发挥茶树自然杂交育种优势。利用SSR分子标记辅助筛选还有效避免了新选育茶树品种遗传背景狭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水稻品种9311的螟虫抗性改良和抗螟虫杂交稻组合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将抗螟虫的cry1C*转入优良水稻品种9311中,培育具有9311遗传背景的高产、优质、抗螟虫水稻品种,再以改良的抗虫株系作父本配制抗螟虫的杂交水稻组合。【方法】以含有cry1C*的抗螟虫转基因材料T1C-19为供体,9311为受体,通过1次杂交、3次回交和3次以上自交,每个世代进行标记选择,改良的稳定株系和杂交组合进行田间螟虫抗性鉴定、CRY1C*蛋白表达量测定、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生育期和稻米品质分析。【结果】育成了8个具有9311遗传背景并含有cry1C*抗螟虫的近等基因系、配制了56个杂交组合,田间螟虫抗性与供体亲本T1C-19一样,稻纵卷叶螟抗性达到100%,而9311的稻纵卷叶螟危害率达到20%;改良株系的CRY1C*蛋白表达量与T1C-19基本一致,杂交组合分蘖期的表达量略低于父本株系,拨节期的表达量高于父本株系。育成的8个抗螟虫9311近等基因系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与9311相似,产量有一定的提高,筛选出3个比扬两优6号明显增产的抗螟虫迟熟杂交稻组合,筛选出产量和米质明显优于Q优6号的抗螟虫中熟中稻组合,筛选出1个产量和生育期与金优207相当的抗螟虫中熟晚稻组合。【结论】通过杂交、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已经将抗螟虫的cry1C*渗入到优良水稻品种9311中,育成株系除了高抗螟虫以外,在生育期、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和配合力等方面与受体亲本9311一致,测配筛选出一批抗螟虫的高产、优质中晚稻组合。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早籼稻材料中的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2通过杂交转入到中籼稻恢复系中,经过多代自交以及田间农艺性状的选择和自然诱发稻瘟病抗性鉴定,培育出了30个新的抗稻瘟病恢复系株系。通过对F_6代抗性优良的株系与优良两系不育系C815S的大量杂交组合测配,选择出了3个高产、优质的新杂交组合,均比对照品种丰两优香1号增产5%以上,且对稻瘟病的抗性均优于对照品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冬小麦离体叶片失水速率和农艺性状的同步选育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应用离体叶片失水速率(RWL)差异明显的冬小麦亲本材料进行杂交。研究分析了杂交后代RWL的遗传变异分离特点及与农艺性状同步选择的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对后代低RWL材料和优良农艺性状的同步,选择可以获得产量和节水性能均表现较好的品系。  相似文献   

15.
对山西省苦荞品种资源的分布区域、主要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开展苦荞资源研究,对筛选优异苦荞种质资源和改良苦荞品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Excel2003和DPS7.5软件,从品种资源的分布区域、主要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含量3个方面,对《山西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目录》和《中国荞麦品种资源目录》记载的山西省苦荞品种资源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各地均有苦荞种植,但不同苦荞品种在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单株粒重和千粒重性状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表现出苦荞地方品种资源的多样性。山西省苦荞资源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平均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维生素PP含量平均值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而维生素E含量平均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微量元素Ca、Mg、Cu、P和Se等含量极为丰富,Fe、Mn和Zn等含量亦较高;含有的18种氨基酸中谷氨酸含量最高,色氨酸含量最低。并采用欧氏距离,利用类平均法对调查材料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通过对《山西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目录》和《中国荞麦品种资源目录》中保存的苦荞资源进行分析,对不同的品种资源进行了分类,育种工作者可以选择具有互补性状的种质资源,通过杂交育种途径,选育出丰产、优质、抗逆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苦荞品种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山西省苦荞品种资源的分布区域、主要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开展苦荞资源研究,对筛选优异苦荞种质资源和改良苦荞品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Excell 2003和DPS 7.5软件,从品种资源的分布区域、主要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含量3个方面,对《山西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目录》和《中国荞麦品种资源目录》记载的山西省苦荞品种资源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各地均有苦荞种植,但不同苦荞品种在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单株粒重和千粒重性状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表现出苦荞地方品种资源的多样性。山西省苦荞资源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平均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维生素PP含量平均值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而维生素E含量平均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微量元素Ca、Mg、Cu、P和Se等含量极为丰富,Fe、Mn和Zn等含量亦较高;含有的18种氨基酸中谷氨酸含量最高,色氨酸含量最低。并采用欧氏距离,利用类平均法对调查材料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通过对《山西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目录》和《中国荞麦品种资源目录》中保存的苦荞资源进行分析,对不同的品种资源进行了分类,育种工作者可以选择具有互补性状的种质资源,通过杂交育种途径,选育出丰产、优质、抗逆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对山西省苦荞品种资源的分布区域、主要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开展苦荞资源研究,对筛选优异苦荞种质资源和改良苦荞品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 Excel2003和 DPS7.5软件,从品种资源的分布区域、主要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含量3个方面,对《山西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目录》和《中国荞麦品种资源目录》记载的山西省苦荞品种资源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各地均有苦荞种植,但不同苦荞品种在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单株粒重和千粒重性状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表现出苦荞地方品种资源的多样性。山西省苦荞资源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平均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维生素 PP含量平均值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而维生素E 含量平均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微量元素 Ca、Mg、Cu、P和 Se等含量极为丰富,Fe、Mn 和 Zn等含量亦较高;含有的18种氨基酸中谷氨酸含量最高,色氨酸含量最低。并采用欧氏距离,利用类平均法对调查材料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通过对《山西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目录》和《中国荞麦品种资源目录》中保存的苦荞资源进行分析,对不同的品种资源进行了分类,育种工作者可以选择具有互补性状的种质资源,通过杂交育种途径,选育出丰产、优质、抗逆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113个中熟组合的2140个F_6代系选株行的田间目测鉴评资料,从目测等级不同株系的实测产量、农艺性状差异及目测等级与性状相关性、目测等级与入选率关系的4个方面讨论了目测选择作为田间初选株系的效果和可行性,并以此讨论了田间目测鉴评选择在大豆杂交后代的高产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倒伏是影响水稻高产、稳产和优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材料自身的抗倒性培育抗倒伏品种是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本研究利用实心秆突变体st1与易倒伏材料R86杂交,在F_2分离群体中对后代单株的茎秆性状和农艺性状等进行鉴定,筛选出4个抗倒伏性显著增强,农艺性状与R86一致的新株系。其中,株系R86-2基2节间厚、基3节间厚和穗茎厚分别达到1.68mm、1.25mm和0.7mm,倒伏指数158.34%,所配杂交稻新组合科09S×R86-2在保持原有对照组合优良综合性状的同时,抗倒伏性显著提高,为水稻抗倒伏育种提供了有利的新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粘糯杂交后代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为选择植株性状与稻米品质兼优的粘糯杂交后代株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粘糯交组合糯89-1/蜀恢527的F_2代株高、穗长、结实率、千粒重、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着粒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 F_2代各农艺性状变异较大,除株高外,其他7个性状近似正态分布,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着粒密度表型值表现正向超亲优势;结实率与千粒重、每穗实粒数呈正相关,与株高呈负相关,千粒重与除着粒密度外的其他6个性状呈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将8个性状简化为4个主成分,即产量因子、结实率因子、有效穗数因子、千粒重因子,以上因子提供的信息量占总信息量的88.374%,能概括农艺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结论]粘糯杂交后代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与籼粳交或品种间杂交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