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5 毫秒
1.
<正>产蛋下降综合征(EDS-76)是由腺病毒引起的导致蛋鸡产蛋率下降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的临床症状不明显,主要以产量下降,蛋壳软、薄、损,蛋体畸形,蛋质低劣为特征。可使产蛋率下降15%,高峰期产蛋率可骤减30%~40%。1流行病学该病的易感动物主要是鸡,人工感染可出现毒血症。病毒的自然宿主是鸭和鹅。从健鸭和病鸭分离到EDS-76病毒,但不能用此分离物复制该病。经口感染后,在鼻黏膜增殖是有限的,可发生病毒血症,感染后  相似文献   

2.
禽流感的危害及其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的感染和/或疾病综合征。禽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成员。鸡、鸭、鹅和鹌鹑等家禽及野鸟、水禽、海鸟等均可感染。该病表现为轻度的呼吸系统疾病、产蛋下降、急性致死性疾病等多种形式。其中  相似文献   

3.
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是由于感染禽腺病毒Ⅲ型引起的一种传染病,鸡、鸭、鹅等都能够感染,但只有鸡会出现发病,特别是产褐壳蛋鸡的易感性最高。近几年,该病在各地都有发生,且发病率不断升高,病鸡主要临床症状是产蛋量降低,蛋体畸形、蛋壳异常、蛋质低劣等。蛋鸡患病后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广大养鸡者往往会将其忽视,但其会导致蛋鸡产蛋量明显降低,严重损害鸡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1鸡产蛋下降综合征(EDS-76) 主要侵害商品蛋鸡和种鸡,造成产蛋量严重下降及蛋的品质降低。该病病原为EDS-76病毒,主要侵害产蛋期鸡群,其他13龄鸡感染后无明显临床症状。病毒常在鸡性成熟前潜于其体内,感染鸡无临床症状,也很难查到抗体。鸡开产时病毒被激活,并在生殖系统内大量繁殖。病毒可经蛋垂直传播,通过咽喉和粪便排出。受感染的胚是最危险的传染源。自然宿主为鸭、鹅,但见蛋鸡发病,褐壳蛋鸡最为易感。  相似文献   

5.
正造成蛋鸡产蛋量下降的常见疾病有:1产蛋下降综合征(EDS-76)1.1流行特征其主要侵害商品蛋鸡和种鸡,可造成蛋鸡产蛋量严重下降及蛋的品质降低。1.2病原引起产蛋下降综合征的为EDS-76病毒,病毒在鸡性成熟前潜于体内,感染鸡无临床症状,亦很难查到抗体。鸡开产时病毒被激活,并在鸡的生殖系统大量繁殖。病毒可经蛋垂直传播,也可通过鸡的呼吸道或随粪便排出。受感染的鸡胚是最危险的传染源,其自然宿主为鸭、鹅,  相似文献   

6.
<正>产蛋下降综合征是由腺病毒Ⅲ群减蛋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以产蛋下降为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其主要表现为鸡群产蛋达不到高峰,或者产蛋刚刚达到高峰就急剧下降,同时,软壳蛋、沙壳蛋、畸形蛋、破损蛋的比例增加,蛋壳颜色变浅。1流行特点1.1本病主要感染鸡,自然宿主是鸭、鹅,但均不表现临床症状;不同品种和年龄的鸡均可感染发病,海兰褐种母鸡最易感,高峰期蛋鸡易感,26~32周龄的鸡群易感,35周龄以上的鸡群很  相似文献   

7.
减蛋综合征在几年前主要感染蛋鸡 ,造成蛋鸡产蛋下降 ,预防减蛋综合征已成为蛋鸡免疫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本病病毒也能感染鸭、鹅等其他禽类 ,但发病较少。这 2年蛋鸭发生产蛋下降现象逐渐增加 ,调查鸭群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均与鸡减蛋综合征极为相似 ,用鸡减蛋综合征油乳剂灭活苗预防 ,有一定效果。1 发生情况自 1997年初就有养鸭专业户反映鸭群突然出现产蛋下降 ,这种现象逐年增加 ,且区域性较为明显。如今年 2月 ,有一群40 0日龄 170 0羽蛋鸭日产蛋重量从 10 0kg下降到 35kg ,户主淘汰该鸭群。 4月 ,同处另一群 40 0日龄 190 0…  相似文献   

8.
鸡减蛋下降综合症一、如何识别减蛋综合证鸡蛋综合症是腺病毒属中的EDS-76病毒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鸡最易感染,危害最大,产褐壳蛋的母鸡最敏感;鸭、鹅、鹌鹑等也可感染。鸡产蛋下降综合症的主要特征是,在饲养管理正常的情况下,突然发生产蛋母鸡全群性产蛋率下...  相似文献   

9.
鸡产蛋下降综合症的临诊诊断@贺生中¥江苏省畜牧兽医学校鸡产蛋下降综合症的临诊诊断■贺生中(江苏省畜牧兽医学校225300)鸡产蛋下降综合症是腺病毒属中的EDS-76病毒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鸡最易感染,产褐蛋壳的母鸡最敏感,危害最大;鸭、鹅、鹌鹑等也可感染,...  相似文献   

10.
吕中锋 《现代畜牧科技》2019,(7):125-125,127
鸡产蛋下降综合征又称减蛋综合征,是由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被列为国家二类动物疫病。其以蛋鸡产蛋量下降、产畸形蛋、褪色蛋和劣质蛋为主要特征,该病严重危害我国养鸡业的发展。现总结了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结合目前蛋鸡生产实际提出了该病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鸡产蛋下降综合征是由禽类腺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本病临床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正在产蛋的鸡产蛋率急剧下降,出现软壳蛋和畸形蛋。这种病毒主要感染鸡。不同品系的鸡对该病的易感性不同,产褐壳蛋的重型鸡和肉鸡最易感,产白壳的母鸡患病率较低,各种年龄的鸡都易感,如果该病进入鸡场,全场的产蛋鸡都会出现产蛋下降的症状,在产蛋高峰前后最为明显。所以该病是垂直传播,经蛋内感染的鸡,多数在全群产蛋达到50%到高峰时,出现排毒,以后产生抗体,水平传播较慢,并且  相似文献   

12.
<正>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叫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传染病。该病主要感染鸭,火鸡、鸡、鹅及某些野禽也可感染。通常情况下,2~8周龄的鸭易感,以2~3周龄的鸭最易感。该病的感染率很高,可达90%以上,主要危害表现在耐过的鸭增重减慢、生长迟缓、料肉比显著下降。该病是造成养鸭业经济损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禽流感与近期东南亚禽流感流行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简介禽流感(AvianInfluenza,AI)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家禽和野禽的感染和疾病综合征。鸡、火鸡、鸭、鹅和鹌鹑等家禽,野鸟、水禽和海鸟等均可感染。该病被OIE和我国列为A类动物传染病。该病目前世界各地时有发生,其疾病形式多样,可表现为无症状带毒(隐性感染)、亚临床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减蛋综合征在我国的养殖场常有发生,蛋壳破损率高、产蛋量急速下降,严重影响着广大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下面分析一下此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1鸡减蛋综合征的特点和诊断1.1流行病学特点该病的病原体以长期带毒但不发的特点,藏匿在鸭体内。不同大小的蛋鸡群,尤其是褐色的蛋鸡群,如果受到该病毒的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就会发生鸡减蛋综合征。母鸡初产时此病易发。在母鸡产蛋的高峰期接近或超过一半时,病鸡、带毒水禽、带毒胚源疫苗、带毒鸡等  相似文献   

15.
鸡产蛋下降综合征(EDS-76)是一种主要侵害商品蛋鸡和种鸡,并造成产蛋量严重下降及蛋品质降低的病毒性传染病。1病原本病病原为EDS-76病毒,属于腺病毒科,只有一个血清型。其最大特点是能够凝集鸡、鸭、鹅等禽类的红细胞,并且这种血凝作用可被特异性抗体所抑制。该病毒抵抗力较强,适合用鸡胚、鸭胚及其肾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繁殖,尤其是用鸭胚培养可达到很高的血凝价。2流行病学本病主要发生于刚进入产蛋期不久及正在产蛋的鸡群,其它目龄的鸡也可被感染,但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在性成熟前,病毒潜伏于体内如咽喉、鼻粘膜、肠…  相似文献   

16.
1产蛋下降综合征主要侵害商品蛋鸡和种鸡,造成产蛋量严重下降及蛋的品质降低。该病病原为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主要侵害产蛋期鸡只,其他日龄鸡感染后无明显临床症状。病毒常在鸡性成熟前潜于其体内,感染鸡无临床症状,也很难查到抗体。鸡开产时病毒被激  相似文献   

17.
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穴EggDropSyndrome熏EDS雪是一种由腺病毒引起以产蛋母鸡产蛋量下降、产软壳蛋和无壳蛋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本病可使鸡群产蛋率下降20%~67%,蛋壳破损率达38%~40%,无壳蛋、软壳蛋可达15%,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病原腺病毒属EDS-76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而且能凝集鸡、鸭、鹅的红细胞,故可用HI试验检测病鸡的EDSV特异性抗体。2传播EDS病原体可通过三种形式传播。第一种形式主要是EDSV病原体通过鸡胚垂直传播;第二种形式是EDSV在鸡群间的水平传播。也可以通过污染的器具传播,但传播速度较慢。第三…  相似文献   

18.
正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Reticuloendotheliosis,RE)是指由反转录病毒科的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引起鸡、鸭、鹅、火鸡和其他禽类的一种病理性综合征,包括急性网状细胞肿瘤、矮小病综合征、淋巴组织和其他组织的慢性肿瘤。近几年该病在我国许多省(区)鸡群中均有感染的报道[1-2]。由于该病只感染禽类,病毒主要侵害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力下降,易继发其他疾病,给养禽业造成了严  相似文献   

19.
减蛋综合征作为发生于产蛋鸡群的重要疾病,已为大家所熟悉。随着疫苗的广泛使用,该病也已得到很好的控制。而“鸭减蛋综合征”似乎让人觉得有点陌生,这一病名还没有在正式的书刊中出现过。近段时间来,多次遇到一种发生于蛋鸭群的疾病,其特点类似于鸡的减蛋综合征,故将此病暂且称为“鸭减蛋综合征 (Egg Drop Syndrome of Duck,EDSD)”。下面将此病作一介绍。 1疫情介绍   在福建一些地方,该病发生于蛋鸭群 (福建一般养金定鸭和龙岩山麻鸭 )。主要是鸭产蛋接近或刚到高峰,产蛋率突然下降至 60%~ 70%,有的甚至降到 50%以下…  相似文献   

20.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一种由住白细胞虫属的多种住白细胞原虫寄生在鸡的白细胞(以单核细胞为主)与红细胞中引起的急性血孢子原虫病。该病经蚋、库蠓等血吸虫传播,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对幼雏危害严重,死亡率高,发病病程短。病鸡以鸡冠颜色苍白和内脏实质器官与肌肉组织大范围出血为特征,造成鸡体贫血,因此该病又称“白冠病”。成年鸡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有的仅表现出产蛋减少,多为隐性感染的带虫鸡。该病除鸡容易感染外,鸭、鹅、火鸡和雀等也容易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