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动气象站降水传感器原理及故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水观测是地面气象观测的主要项目之一,其为气象防灾减灾、天气预报、气候分析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本研究介绍翻斗式雨量传感器及称重式降水传感器的原理和维护方法,针对翻斗式及称重式降水传感器使用中遇到的故障提出排查解决方案,以期为台站技术人员维修翻斗式及称重式降水传感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2016年5月1日至10月31日称重式降水传感器和双翻斗式雨量传感器的观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翻斗式降水传感器测得降水量偏高;双翻斗式雨量传感器滞后性小、维护率高,但使用时间短;称重式雨量传感器维护率低,一年四季均可用,但滞后性强。  相似文献   

3.
WUSH-WP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调试维护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农业科技》2015,(18):238-239
降水观测是目前气象观测的主要观测项目之一,它为气候分析、日常生活及自然灾害预测、预防等提供了基础信息。介绍了WUSH-WP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的调试和相关维护方法,为今后台站应用称重式降水传感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称重式降水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各级气象台站,保证称重式降水传感器正常工作尤为重要。当称重式降水传感器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排除,以免数据缺测。本文给出了利用终端命令判断称重式降水传感器常见故障的方法,有利于快速排除称重式降水传感器故障。  相似文献   

5.
称重式降水传感器的日常维护与常见故障处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称重式降水传感器的组成及启用标准,分析其常见故障及相应的处理方法,以为称重式降水传感器的科学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为了保证观测资料的准确,需要结合日常工作经验,对DSC2型称重降水传感器进行正确的校准和日常维护、故障排除,正确操作避免异常记录。称重式降水传感器对固态、液态、混合型降水实现了自动化观测,减轻了观测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对固态降水观测的准确性。熟练掌握其故障的处理方法,开展必要的仪器维护,对保证观测数据的准确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前郭国家基本气象站2013年10月1日正式开始使用称重降水传感器。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业务人员对DCS1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有较全面的认识,介绍乌兰站出现的综合故障现象和特点,分析故障原因,通过查找与排除,阐述称重式降水传感器的诊断和维修要点,指出在日常保障维护中结合经验与方法,能更有效、更准确地进行故障分析。  相似文献   

8.
降水观测是地面气象观测的主要项目之一,我国气象部门对于固态降水的传统观测方式为人工观测,但是在时效性、时空密度不足等方面存在许多弊端,DSC3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可以达到当前先进的固态降水自动化观测水平,并且具有较高的运行可靠性。本文主要对DSC3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并介绍了台站一次DSC3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数据缺测的分析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浅议“DSH1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DSH1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原理与特点、观测与维护、问题与建议等方面对其做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长春国家基准气候站2012年1月~4月、2012年10月~2013年4月,共11个月的固态降水资料,从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准确性三个方面对DSH1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实时监测的降水量与口径20厘米的雨量器人工测量的降水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由于测量原理与方法不同,两者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当过程降水量≥5.0毫米,称重式降水传感器降水量较口径20厘米的雨量器测得的降水量偏多5%~12%左右,从而更接近真实值;称重式降水传感器对降水开始有量时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待改进。  相似文献   

11.
国家级气象站比较重要的气象仪器包括温度传感器、翻斗雨量传感器和称重式降水传感器,一旦因仪器故障导致数据缺失,对气象观测工作的开展影响非常大,如何筛查仪器故障并提供解决办法至关重要。总结了国家级气象站常用仪器故障筛查及解决方法,包括气温传感器、翻斗式雨量传感器、称重式雨量传感器等,以期为气象站常用仪器的故障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利用北京市大兴区观测站2013年4-7月3种雨量计的降水资料,分析了DSH1型称重式雨量计与定时降水量、SL3-1型双翻斗式雨量计的降水量之间的相关性,通过比较不同仪器之间的绝对误差及相对误差,探讨称重式雨量计的液态降水观测性能。结果表明:DSH1型称重式雨量计与定时降水量以及SL3-1型双翻斗式雨量计的降水量之间,都存在非常好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都在0.993以上。DSH1型称重式雨量计与定时降水量在小雨、中雨、大雨不同量级的过程中数据一致性较好,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均保持在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对降水自记仪器的准确度以下;DSH1型称重式传感器与SL3-1型翻斗式雨量计在中雨、大雨过程中,数据平均相对误差超过了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对降水自记仪器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称重式雨量计和翻斗式雨量计的组成构造及探测降水的原理,分析不同雨量传感器产生误差的原因,并阐述了不同雨量计挂接的方法,以期为降水的准确观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称重式降水传感器分析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SL3-1型双翻斗式雨量传感器和DSC-1型称重式雨量传感器在不同降雨强度中的降水差异,表明在夏季降水过程雨量大于30.000 mm时两种传感器的差异较小,10.000~30.000 mm的次之,当降水小于10.000 mm且有微量降水时产生差异较大。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传感器感应原理不同,另一方面是传感器最小分辨率不同。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介绍了DSC3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日常维护和常见故障诊断,以及异常数据的处理,并对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人工观测与自动观测数据进行分析,找出误差原因,以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数据可用性。  相似文献   

16.
称重式降水传感器与雨量筒降水量误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称重式降水传感器的测量原理是通过对质量变化的快速响应来测量降水量的,本文根据辽源市气象站3个月称重式降水传感器自动观测降水量与人工雨量筒降水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降水量≤4.0mm时,自动观测降水量相对偏大,差值百分比最大达60%的分析结果,并分析了出现误差及产生异常降水的原因,从而为加深了解引起差异原因并找出缩小误差的方法,提高观测工作的质量,使观测全自动化更好的进行。  相似文献   

17.
DSC2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误报降水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DSC2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实时误报降水资料进行整理归纳,从中分析产生误报降水的原因,并提出完善和改造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利用绥化市北林区气象局2014年的降水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DSH1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存在的问题,并对滞后型降水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利用曹县、定陶2014年1~12月新旧型两套自动气象站的气温、相对湿度、降水资料,通过对SPSS软件的使用以及数据极值的延续性分析,研究了新旧型自动气象站数据的一致.结果表明,新型自动气象站相对于旧站,其气温、相时湿度数据一致程度较好,新型站对气温变化观测的反应更加迅速;称重式雨量传感器与人工站差值百分率在4%以下,符合自动站降水质量评估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气象部门冬季对固态降水大多还是采取人工观测为主,存在时效性差,时空分布密度不足等弊端,不能全面、连续反映降雪过程的变化情况。DSC3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是实现自动降水观测的智能传感器,以输出脉冲信号形式无缝挂接在现有自动气象站上,同时输出RS232/485数字信号,可以同其他数字和总线系统及终端组网使用。该仪器实现了观测资料连续化,提高了观测质量和观测效率。根据此仪器特性,黑龙江省友谊农场气象站在2012年新引进了该仪器,以下是在安装、运行该仪器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供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