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北京市正积极挖掘本地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以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构建首都现代绿色能源体系。在此背景下,亟待对北京市可再生能源资源状况和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文章以北京市为研究区域,分别选取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资源的丰度指标进行测算,建立了可再生能源丰度评价模型。挖掘北京市可再生能源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可再生能源资源进行了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北京市可再生能源资源总体呈现"北丰富、南贫乏""四周丰富、中心贫乏"特征;其中,太阳能资源相对丰富,风能资源匮乏呈随机分布特征,生物质资源有逐年减少趋势。研究成果可为北京市不同区域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可再生能源是清洁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的资源,它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而且资源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利用。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  相似文献   

3.
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这一定义在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高票通过的《可再生能源法》中给予了法律意义上的认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资源缺乏、结构不够合理、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日益突出,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全球电力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农电管理》2012,(2):10-12
随着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相对贫乏、能源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呈逆向分布等现实逐渐引起了全球的共同关注。只有通过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才能有效解决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问题,保证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大规模接入和远距离送出以及消纳,真正实现能源资源在区域范围的统一高效配置。  相似文献   

5.
实施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能源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础。当前持续出现缺煤、缺电、缺油的能源“三荒”,给我国的能源发展敲响了警钟。为解决能源瓶颈就必须实施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能源战略。本文详尽分析了我国能源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深入研究了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和氢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价值,提出了发展建议,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前景作了预测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可再生能源供热可以替代传统能源供热,缓解日益严重的雾霾影响。总结了太阳能、生物质能及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供热应用领域、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未来可再生能源供热开发潜力,并从政策、技术及标准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议,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能源、环境是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迫切要解决的问题。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可再生、洁净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都将清洁能源的发展作为21世纪的首要选择。而风能和太阳能是最普遍的自然资源,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本文选择了运用风能和太阳能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对锡盟地区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进行了统计,并分析了风光互补发电设备的应用情况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8.
我国北方牧区常规能源较为短缺,电网覆盖有限,很多地方还没有通电,但可再生能源的储量却非常丰富,在我国广大偏远北方牧区有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风能太阳能供水已经成为解决牧区及偏远地区饮水安全问题的主力军。但由于风能太阳能能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靠单一能源供水保证率不高,不能很好满足牧区供水的需求。提出高保证率北方牧区风能太阳能互补供水新型高保证率的供水模式。  相似文献   

9.
杨丽娟 《农村能源》2009,27(3):116-119
论述了构建可再生能源文献资源数据库共享平台的必要性:说明了可再生能源文献资源数据库共享平台对可再生能源技术研究和开发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当前相关资源建设和服务存在的问题。文章阐述了可再生能源文献资源数据库的内容及功能设计;提出了文献资源数据库和服务共享平台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相对贫乏、能源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呈逆向分布等现实逐渐引起了全球的共同关注。只有通过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才能有效解决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  相似文献   

11.
绿色电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峰 《农村电工》2004,12(9):43-43
利用特定的发电设备,如风机、太阳能光伏电池等,将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的能源转化成电能,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电力,因其发电过程中不产生或很少产生对环境有害的排放物(如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温室气体二氧化碳;造成酸雨的二氧化硫等),且不需消耗煤炭、石油等燃料,节省了有限的资源,相对于常规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报告指出:“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将面临着更为严重的能源问题.解决能源问题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是一个重要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农村电气化》2008,(1):44-45
1德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状况 德国是可再生能源利用最成功的国家。2005年,德国可再生能源营业额达164亿欧元,17万人就业。来自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电力占到了最终能源消费的6.4%,其中,电力消费的10.2%、热力分配的5.3%、燃料消耗的3.6%来自可再生能源。德国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制定了宏伟目标,即2010年可再生能源电力将占全国电力供应的12.5%,  相似文献   

15.
非洲不但有十分丰富的天然气、煤等矿物能源,太阳能和风能等,而且有十分丰富的水电资源,但这些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并未得到有效利用。本文通过非洲的电力发展状况和农村电气化发展现状分析,探讨了非洲地区电力发展的障碍,以及非洲农村地区小型水电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从“’ 2000环境、可再生能源和节能国际展览会暨研讨会”获悉,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已初具规模。目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每年的开发利用量约相当于 300万吨标准煤,占全国商品能源消费总量的 0 2%左右 (没有包括农村地区生物质能和小水电 )。  我国具有丰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据统计,太阳能年辐照总量大于 502万千焦 /平方米,年日照时数在 2 200小时以上的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 2/3以上;风能资源理论储量为 32 26亿千瓦;地热资源的储存条件较好,其远景储量相当于 2 000亿吨标准煤以上,已勘探的 40多个地热田可…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紧缺问题日益突出。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缓解能源紧张问题,必须加强清洁能源综合开发和利用。分布式光伏发电,是一种将太阳能资源转化为电能的发电方式,不仅可以降低发电过程中对化石能源的消耗,还可以降低发电过程中碳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8.
《农村电气化》2007,(2):21-21
北京市人大代表马士华日前提出,太阳能发电虽然清洁可再生,但一次性投入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他建议北京能够出台“太阳能”电价的指导价格,鼓励居民认购绿电并协调电力系统研讨的技术程序,允许太阳能发电进入电网。这样可以让清洁能源拥有研发和推广的资金。  相似文献   

19.
高彩均 《中国沼气》2002,20(1):41-44
海南省地处北纬 3°3 0′~ 2 0°1 7′,东经1 0 8°1 5′~ 1 2 0°0 5′ ,是全国唯一的经济特区省 ,又是土地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 ,同时为全国两个 (另一个是西藏自治区 )没有被环境污染的处女地之一 ,是新世纪全球经济开发的热点之一。海南省蕴藏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 ,生物质资源丰富、温光日照条件好、水利资源丰富 ,还有风力、地热、潮夕等等 ,都可以开发利用作为清洁能源。加速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使各种可再生资源 (特别是废弃物 )得以充分利用 ,既可减轻国家能源供应的压力 ,保护生态环境 ,又可满足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用能的…  相似文献   

20.
结合实际,研究我国中部地区村镇可再生能源利用模式,促进沼气、秸秆气化、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我国中部地区村镇的发展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