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中国蜂业》2015,(11):20-24
乙酰胆碱酯酶是昆虫体内重要的生化标记物,利用其活性的变化可以监测农药对昆虫的亚致死效应。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定的条件会因为来源于不同的物种甚至同一物种不同部位而改变。本文采用正交试验排列的25个组合试验探究了酶浓度、底物浓度、pH、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5个因素对测定中华蜜蜂头部乙酰胆碱酯酶比活力的影响,并从中选择出最佳测定组合。试验结果表明,5个因素对中华蜜蜂头部乙酰胆碱酯酶比活力影响的大小顺序为酶浓度反应温度pH反应时间底物浓度,各因素最佳组合为酶浓度0.25g/L、底物浓度0.8mmol/L、pH值7.5、反应温度40℃及反应时间5min。本文优化了中华蜜蜂头部乙酰胆碱酯酶测定条件,为今后评估有机磷类、氨基甲酸类和新烟碱类杀虫剂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2.
新烟碱类杀虫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蜂业》2014,(4):57-58
<正>2013年3月15日欧盟成员国对吸引蜜蜂的作物以及冬小麦之外的谷物上是否禁止使用新烟碱类杀虫剂进行投票。本文主要就欧洲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态度及英国下议院环境审计委员会(EAC)的调查方面给出一些信息。新烟碱类杀虫剂是农业中作用最好使用广泛的一种杀虫剂,人们日益关心此类农药长期使用的可能效果以及对蜜蜂和蜂群健康的亚致死效应。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认为应该对噻虫胺、吡虫啉以及  相似文献   

3.
<正>继去年欧盟相关新烟碱类杀虫剂禁令颁布后,美国俄勒冈州也提出新烟碱类杀虫剂禁令的新法案,旨在保护该州的重要授粉昆虫,这也是美国第一个尝试禁用此类杀虫剂的州。俄勒冈州率先提出保护蜜蜂法案。该州尤金市刚刚成为美国第一个禁用吡虫啉的城市。2月末,该市相关部门禁止在所有城市花园和开阔地使用新烟碱类杀虫剂。3月6日,州长签署"挽救俄勒冈州授粉昆虫"法案,法案声明授粉昆虫健康急待关注,且两党均投赞成票。法案最后版本决定将新烟碱类杀虫剂归为限制类农药,即农药施用方法需限定,以保护蜜蜂和其他授粉昆虫。此议案最初得到支持主要起  相似文献   

4.
《江西饲料》2016,(4):43
正人工合成的烟碱(尼古丁)衍生物对害虫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被称为新烟碱类杀虫剂,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农业。但近年来不断有研究发现,新烟碱类杀虫剂可能"误伤"蜜蜂等授粉类昆虫。德国一项新研究又为此增加了新证据:这类杀虫剂会减少蜂王浆中的乙酰胆碱,从而妨碍幼蜂生长发育。德国美因茨大学和法兰克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实验室环境下,使用噻虫胺溶液和噻虫啉溶液这两种新烟碱类杀虫剂,测试了不同浓  相似文献   

5.
科技     
<正>植保所为解决蜜蜂生态毒性难题提供新思路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残留与环境行为研究组及昆虫功能基因研究组,联合从手性对映体水平阐明了新烟碱杀虫剂呋虫胺,对意大利蜜蜂的致毒机理及其立体选择性差异分子机制,研究成果为解决新烟碱类农药对蜜蜂生态毒性的难题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环境国际(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上。新烟碱类农药是全球用量最大的杀虫剂品种,对全球重要媒介昆虫蜜蜂的高毒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威胁全球农  相似文献   

6.
<正>新烟碱农药是目前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类农药,被植物吸收后传递到植物各个组织,包括花朵,从而污染花粉和花蜜,以及植物产生的其他液体物质。蜜蜂等传粉昆虫在采集花蜜和花粉的过程中,会接触到暴露在空气中或者植物表面的残留杀虫剂,杀虫剂通过作用于昆虫的乙酰胆碱受体,释放乙酰  相似文献   

7.
<正>加拿大安大略省最近宣布将减少新烟碱类杀虫剂使用量。新烟碱类杀虫剂广泛应用于玉米和大豆等作物的种子处理,减少病虫害。这类杀虫剂在种子表皮形成膜,随着种子萌发逐渐释放到空气中,对蜜蜂、蝴蝶和鸟类等传粉昆虫有害。安大略苹果种植者协会会长史蒂文斯(Charles Stevens)指出,加政府希望到2017年将新烟碱类杀虫剂处理的作物面积减少至目前的  相似文献   

8.
正蜜蜂是重要的传粉昆虫,其提供的传粉服务对保障农作物生产和维护生态系统平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现阶段由于大量施用农药和生态环境破坏等因素的影响,全球范围内传粉昆虫数量呈下降趋势。这一现象引起了众多学者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评估农药残留对传粉蜂类的影响。研究发现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具有亚致死效应,对蜜蜂的觅  相似文献   

9.
外媒     
正关于新烟碱类杀虫剂和蜜蜂的新消息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的影响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新烟碱类杀虫剂有害,而田间研究结果不明确。发表在《Apicultural Research》杂志上的2篇文章增加了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第1篇文章中,德国研究人员探讨了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啉对工蜂的社会行为所产生的影响,结果发现,取食了噻虫啉的蜜蜂显著减少了它们的社会行为。作者得出结论:如果病原通过食物交换进行传播,尽管噻虫啉可干预社会网络结构,它也可能会在蜂群的疾病传播机制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蜂业》2017,(2):22-23
蜜蜂是自然界最主要的授粉昆虫之一,但一直受到杀虫剂的危害。为探究亚致死浓度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对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进食量的影响,将各亚致死浓度(100 ppb、10 ppb和2.2 ppb)的噻虫嗪用饲喂管法对意大利蜜蜂进行10 d饲喂,记录并计算每天每只蜜蜂的平均进食量。100 ppb噻虫嗪处理组蜜蜂进食量明显低于对照组,10 ppb和2.2 ppb组蜜蜂进食量从第5 d后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高浓度的噻虫嗪抑制蜜蜂的进食,而低浓度的噻虫嗪对蜜蜂进食量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这对进一步研究噻虫嗪对蜜蜂生长发育和生理方面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蜂业》2020,(6):22-23
<正>圆桶与标箱,繁蜂谁好谁劣养蜂,我喜欢搞对比试验,同样的两群中蜂,分别放在圆桶土法饲养和意标箱活框饲养,前者繁殖更快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圆桶土法饲养适应了中蜂结团保温和向下造脾发展的习性。一、中蜂结团保温孵化的习性自然界中的中蜂,造脾便于结成圆形球体。《几何学》告诉我们:球状建筑最省材料,且体积最大。但是蜂箱要造成圆形很难,接近圆形的有圆柱体与正方体。上饶地区流行的圆桶(图1)和意标箱(图2)  相似文献   

12.
《蜜蜂分区饲养技术》课题,是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科委下达的科研项目,经过3年推广、应用,认为该项目的主要特点:一是省工、省时、省料,蜂群有计划地发展;二是在取蜜时不要每框都摇蜜,不振动蜂王,不损坏幼虫和子脾,使蜂王能安心产卵;三是不干扰蜜蜂的正常繁殖,不会有失王现象,使蜂王安定,蜂蜜均获高产稳产。1蜜蜂分区饲养的组织和管理在1个标准箱内放1块隔王板,把蜜蜂分为2个区,一区作为繁殖区,另一区作为采蜜区,取蜜时只取一区,另一区不动,使蜜蜂安定;蜜蜂满箱,蜜源到来时,就可以限制蜂王在1~2张脾上产卵,缩小产卵圈,减少哺育工作。2几项高…  相似文献   

13.
为保护中华蜜蜂,国家相继建立了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但在保种、保护的模式上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保种场的保种模式需要保种场和保护区协调建立,并实行多点保种;保护区要分区进行保护,对于保护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要依法进行解决和处理,才能保证中蜂保种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神农架东方蜜蜂的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研究通过测定神农架6个不同采样点的6群东方蜜蜂,每群15只工蜂,每只蜜蜂样共38个形态特征,并结测定的性状特征数据进行因素分析、集合分析和区辨分析;形态性状与生态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并与周边省份东方蜜蜂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发现,神农架蜜蜂种群内遗传变异丰富,种群中许多形态性状特征表现出较明显的地理变异性;蜜蜂个体增大、体色变深,具体是前翅长、前翅宽、背板3、4宽;后腿长、蜡镜长、蜡镜宽、蜡镜间距、腹片3、6的长和宽逐渐增加;而背板3、4的色素度、小盾片的色素度逐渐加深.神农架东方蜜蜂种群形态性状的多态性、多型性及其生态地理变异式样,均具有生态适应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蜂是我国的优良蜂种,它能利用零星蜜源,省饲料,但中囊病一直威胁着中蜂的生存与发展。在蜂群发病症状表现出的前10~20天,有时会更长,病蜂蜂群就表现出工蜂背板处光泽度开始消失,工蜂数量减少。蜂群开始患病时,如无有效防治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蜂群会出现对蜜源的拒绝现象,进而工蜂衰退加速,最后工蜂光泽度消失,颜色加深,病虫开始出现,有时巢脾会泛白,光泽油润状消失。在非工作期间,工蜂曾出现静止状态,横梁蜂路间,工蜂头朝上结团,病群无光泽油润,排列慌乱,有失王感,有时蜂场会出现没有病虫但见子不见蜂的现象,这是过渡状态,是蜂群患病的…  相似文献   

16.
触角作为蜜蜂重要的感觉器官,在感受外界环境刺激、实现个体间信息交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中华蜜蜂是我国本土蜂种,亦是一类经济昆虫。本研究采用扫描电镜技术对中华蜜蜂工蜂与雄蜂触角及其表面感受器的形态和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蜂触角呈膝状,包括柄节、梗节和鞭节3部分。工蜂柄节比雄蜂的修长,而雄蜂鞭节较工蜂的粗壮,且多一节。工蜂触角上有7种类型的感器,其中毛形感器分布最多,雄蜂触角上有6种感器,其中板形感器分布最多。在雄蜂触角上发现了一类新的感器为栓锥形感器。工蜂和雄蜂触角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形态和触角节数上,其感受器的种类、数量和分布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中华蜜蜂在我国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论述了中华蜜蜂在与被子植物共同进化中,形成中国特有的种类众多,分散,分层阔叶林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自20世纪初引进西方蜜蜂种后,由于西方蜜蜂的竞争,导致中华蜜蜂分布区和数量减少75%以上。作者指出:西方蜜蜂和其他传粉昆虫不能代替中蜂的生态作用,并提出建立中蜂保护区、中蜂生产区、选育中蜂优良品系和通过转基因技术将西方蜜蜂高产性能转入中蜂等措施,保护中华蜜蜂。  相似文献   

18.
一、中蜂生态养殖的内涵2003年7月24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31号)将生态养殖定义为:“指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和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所谓生态养蜂是指,在无污染、蜜蜂健康繁殖和生长的环境下,采用系统工程方法,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把蜂业、农业、林业等生态环境有机结合,因地制宜设计、规划、组织、调整和管理蜂业生产,维护蜜蜂健康,保障人类安全,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使养蜂业更好地为社会、生态环境和经济服务的一种生产形式。中蜂生态养殖也应在上述概念的范畴之内,在新的形式下,应尊重蜜蜂应有的基本福利,提高植物传粉效率、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保证养殖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形式。因此,中蜂生态养殖必须考虑到蜜蜂的福利需求。  相似文献   

19.
2000年入春以来 ,由于长期阴雨低温 ,加之部分蜂场忽视加强管理和防治 ,造成中蜂囊状幼虫病暴发。此次暴发是锦屏县继1979年以来发病面积最大、危害最严重的一次。在开始感染发病的3月中旬 ,病情蔓延至蜂群飞逃 (死亡 )最严重的4月中旬和越夏开始断子的6月中旬 ,我们3次对42户适度规模的养蜂户进行全面调查。42个蜂场蜂群发病前蜂群总存箱1965箱 ,先后感染发病1126箱 ,发病率为57.30 % ,病后飞逃 (死亡 )689箱 ,占发病数的61.19 % ;春季不能取蜜的蜂场有22个 ,占调查蜂场总数的52.38 % ;20个…  相似文献   

20.
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蜂囊状幼虫病 (以下简称中囊病 )是我县中蜂定地饲养生产中的主要病害 ,严重威胁养蜂事业的发展。从 2 0 0 1年至今 ,连续 3年在我县发病严重 ,致使养蜂生产损失重大 ,减少蜂群 70 %以上。因此 ,总结了这几年的防治经验 ,供蜂友们在生产实践中参考。1 中囊病的症状和发生规律中囊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 ,主要感染危害幼虫和工蜂 ,在气温适宜的春季和秋季容易发生。被害幼虫无法化蛹 ,一般都在幼虫封盖前后表现症状 ,封盖前感染幼虫失去光泽 ,然后软塌下陷 ,贴于巢房下半部 ,成面团状 ,无臭味 ,头部有黑色点 ,封盖患病幼虫被工蜂咬破蜡盖 ,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