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遥感信息判读为主要依据,拟定了土地沙漠化动态分类系统,在遥感影像上进行面积量算,获得了定边县从1980年到1993年土地沙漠化动态变化状况,说明定边县沙漠化程度得到了一定控制,对土地沙漠化的治理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
青海湖流域沙漠化现状及综合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青海湖地区土地沙漠化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沙漠化的环境背景。环青海湖区沙漠化土地根据其分布特点分为潜在沙漠化土地、正在发展中的沙漠化土地、强烈发展中的沙漠化土地和严重沙漠化土地4个等级。研究了沙漠化发展趋势,针对环青海湖区沙漠化特点提出了综合防治方案和防治工程。  相似文献   

3.
封建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965-1967,1970
在野外调查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青海共和盆地沙漠化土地遥感分类分级的指标系统,并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对该区1990和2005年的TM影像进行了目视解译,分析了该区近15年来土地沙漠化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05年共和盆地共有各类沙漠化土地7419.62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2.84%,其中严重沙漠化、重度沙漠化、中度沙漠化和轻度沙漠化土地面积分别占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12.17%、7.42%、17.65%、62.76%。与1990年相比,2005年沙漠化土地总面积减少了145.55km2,年均减少9.7km2,年递减率为0.083%。从土地沙漠化的动态演变来看,沙漠化土地发展和逆转的面积和斑块数量相近,这表明研究区土地沙漠化趋势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土地沙漠化形势仍然相当严峻。  相似文献   

4.
应用遥感和GIS技术方法,利用2005年遥感影像数据对陕北长城沿线地区的沙漠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研究区沙漠化面积已达11 879.17 km^2,占监测区总面积的45.2%,以草场沙漠化为主。在空间分布上,沙漠化土地主要集中分布研究区北部毛乌素沙地的东南部边缘。沙漠化最为严重的是榆林市,较为严重的是定边县和神木县,较轻的是靖边县和横山县,其沙漠化率分别为63.91%、45.11%、42.82%、36.24%和22.45%。  相似文献   

5.
基于因子分析法,在近50年来数据可获取性的基础上,研究了盐池县土地沙漠化动态变化过程中驱动因素的时间变化。结果表明:驱动盐池县沙漠化土地动态变化的5个因子中,人为因子2个,占总体贡献的49.07%;气象因子3个,占总体贡献的38.45%,说明盐池县沙漠化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为人为因素。盐池县沙地面积与驱动因子变化趋势发展一致,沙漠化土地面积的变化滞后于驱动因子的发展,说明土地沙化动态变化受驱动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新疆沙漠化面积居于全国首位,可治理沙漠化面积占全国沙化面积的2/3,而传统的沙漠化治理方式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较低,基于新疆沙漠生态环境的沙漠产业发展是新疆沙漠化治理的一种新方式。本文从新疆沙漠产业和新疆沙漠化治理协同发展的视角,对其发展中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大力发展沙漠旅游产业;积极扶持地方特色沙漠产业发展;增加科研投入力度;保持合理发展规模。  相似文献   

7.
基于RS和GIS技术,以2000年和2007年TM影像为信息源,建立目视解译标志,利用ER-DAS的图像和数据处理功能,对镶黄旗北部沙地2000年以来沙漠化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监测期内未沙漠化和轻度沙漠化土地面积增加262.7 km2,具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中度、重度沙漠化土地面积均减少,减少面积分别为220.6 km2和42.1 km2.沙漠化土地逆转过程中,中度和重度沙漠化土地逆转较为明显;新增沙漠化土地中,轻度和中度沙漠化土地所占比例较大.从整体来看,沙漠化已呈逆转的趋势,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在改善.  相似文献   

8.
截至2000年塔里木河下游沙漠化土地面积超过土地总面积的90;,其中重度沙漠化土地面积为756.02 km2,占整个下游土地面积的52.71;,随着沙漠化的加剧,该地区的交通运输、居民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大片耕地被迫弃耕.2007年11月上旬对塔里木河下游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根据实地考察收集和前人研究的资料基础上,对塔里木河下游绿洲的沙漠化灾害的现状及其成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内蒙古必鲁台地区土地荒漠化现状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基于Landsat-5TM、Landsat-7ETM+及Landsat-8OLI遥感影像,利用决策树分类方法,对必鲁台地区地物信息进行分层提取,研究1985—2015年该地区沙漠化发展动态。[结果]1985年必鲁台地区荒漠化面积1 331.57 km~2,其中重度沙漠化面积300.44 km~2,占22.56%。2015年该地区荒漠化面积1 731.50 km~2,其中重度沙漠化面积398.09 km~2,占22.99%。[结论]1985—2015年必鲁台地区沙漠化总面积呈增加趋势,重度沙漠化面积也在增长,说明研究区沙漠化呈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从沙漠化土地的类型、面积与分布等方面详细分析了托克逊县南部区土地沙漠化的现状,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探讨了该区现代沙漠化过程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托克逊县南部区是新疆重要的沙漠化土地分布区,沙漠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危害重,其形成与发展是多种自然因素综合作用、驱动的结果。其中风力是研究区土地沙漠化过程的最主要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