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奶牛带下症是影响奶牛繁殖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在临床上以中兽医学辨证论治的方法,对86例奶牛带下症进行辨证分型,用中西药配合治疗,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奶牛带下症是影响奶牛繁殖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在临床上以中兽医学辨证论治的方法,对86例奶牛带下症进行辨证分型,用中西药配合治疗,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奶牛产后,临床上以不食症为主要症状的病例多见,根据其病因,临症表现不同,笔者在临床上以中兽医学辨证论治的方法,对46例奶牛不食症进行辨证分型,用中西药配合治疗,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奶牛低温症是指奶牛口、鼻、耳、全身、四肢发凉,出气冷,口色青白滑利,牙龈冷凉,口内不温,体温在36℃以下,心率缓慢,时有间歇等中寒衰竭症。笔者从事兽医工作多年来,曾遇奶牛低温症多例,采用灌服附子理中汤回阳救急和西药注射治疗收效甚微。2003年以来,经认真总结分析,查阅中医方药,对8例奶牛低温症例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全部治愈,收到理想疗效,现报道如下,供同仁参考验证。  相似文献   

5.
酮病是高产泌乳奶牛常发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可导致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和低血糖症.笔者自2002年以来共治疗奶牛酮病20多例,多为日产奶25kg以上的奶牛,且多发于产后50天内.  相似文献   

6.
奶牛妊娠中毒症是奶牛妊娠未期的一种代谢病。主要特征是产前顽固性不吃不喝,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难症之一,多在怀孕后期发生,死亡率甚高。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对该病认识不足,治疗不当,死亡几例。近年来,我们认真探索了该病的发病原因和病理变化过程,初步摸清了部分原因,并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愿与大家共同探讨。1发病原因奶牛在怀孕后,由于饲养管理不良,运动不足,造成消化吸收机能降低,导致营养物质摄取不足。随着妊娠期的增长,胎儿发育迅速,体格增大,使母体的新陈代谢和分泌负担过重,这是本病的主要起因。孕畜…  相似文献   

7.
奶牛带症是影响奶牛繁殖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笔者在临床上以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方法,对68例奶牛带症进行辨证分型,用中西药配合治疗,收效显著。 (一)临床资料共收治带症牛68例,均系本地和丹麦进口奶牛。其中产1~2胎的31例,3~4胎  相似文献   

8.
奶牛生产瘫痪是发生在奶牛产后数天内的一种代谢性疾病。2006年我们采用中西药结合疗法治疗奶牛生产瘫痪1例,疗效较好,具体情况介绍如下。1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血乳就是乳汁中带有血液。挤出的乳汁呈粉红色、鲜红色、紫色或暗紫色,有时乳中混有丝状凝血块,严重者挤出的乳汁呈黑紫色,很快凝结成块。此病可发生于各种家畜,但奶牛最为常见,多发生于奶牛生产后,在第一次挤奶时发现挤出的乳中混有血液,轻微病例不经治疗,通过加强饲养护理,10~20d可自愈,一般病例都必须及时治疗,否则可造成本泌乳期产量降低项目治疗头数治愈好转无效西药治疗171133中药治疗972-中西药结合治疗88--三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单位:头40%~60%,严重者可导致母牛死亡。自2000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收治奶牛血乳症34例,均…  相似文献   

10.
<正>根据共和县地区奶牛疾病发生较多,其中奶牛带症是影响奶牛繁殖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结合本地实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应用中兽医学辨证论治的方法,对54例奶牛带症用中西药配合治疗,收效显著。在此笔者将具体中兽医学辨证论治的方法简述,希望在今后工作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奶牛乳房炎是乳房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等致病因子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据报道,奶牛乳房炎在生产中发病率可高达78%以上,被列为奶牛的四大疾病之一.此病不仅给养殖业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而且给人类的健康也带来不小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奶牛带下症是影响奶牛繁殖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在临床上以中兽医学辨证论治的方法,对86例奶牛带下症进行辨证分型,用中西药配合治疗,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血乳就是乳汁中带有血液,挤出的乳汁呈粉红色、鲜红色、紫色或暗紫色,有时乳中混有血丝,严重者挤出的乳汁呈黑紫色,很快凝结成块。该病可发生于各种家畜,但以奶牛最为常见,多发生于奶牛生产后第一次挤奶时。轻微病例不经治疗,通过加强饲养管理,10~20天可自愈,一般病例必须及时治疗,否则不仅可造成产乳量降低,而且严重者可导致母牛死亡。自2000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奶牛血乳症34例,均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4.
流产是指胚胎或胎儿与母体之间的孕育关系被破坏,使妊娠中断,出现死胎或被排出体外.对奶牛的繁殖率和产奶量影响极大,如防治不及时可给奶牛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笔者通过探索治疗改进了高原高产奶牛生产瘫痪症的传统治疗方法,填补了传统治疗方法的不足,提高了高原高产奶牛生产瘫痪症的治愈率,进而提高了高产奶牛的生产率。  相似文献   

16.
肠炎是各种畜禽的多发病 ,给养殖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此病症状明显 ,群众说就是“拉稀” ,然而治疗确有很大难点 ,这是因为病因不同 ,病型有别 ,治疗方法也不一样。笔者曾见治疗马“拉稀”应用 2 5 g盐酸土霉素粉剂给马内服 ,患马发生土霉素中毒 ,抢救无效死亡。也曾目睹 1位兽医应用痢特灵、磺胺类药物 ,治疗 1头高产奶牛肠炎症 ,奶牛死亡。沉痛的教训使我们认识到 ,治疗牛、马肠炎千万不能应用广谱抗菌素和磺胺类药物 ,以防肠道菌群失调。须从中药和其他药物中寻求治疗方法。从 1984年至今 ,应用中西药物结合方法 ,治疗牛肠炎 32头 ,…  相似文献   

17.
中西药结合治疗奶牛附红细胞体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 ,随着奶牛养殖数量的增加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日益受到兽医工作人员和养殖场 (户 )的重视 ,笔者于 1 999年 7月至2 0 0 2年 7月共收治奶牛附红细胞体病例 73例 ,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 ,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1 病原体病原体为立克次氏体目的牛附红细胞体 ,附红细胞体对干燥和化学药品的抵抗力很弱 ,对低温有耐力 ,5℃能保存 1 5d ,- 79℃条件下可保存 80d。2 流行病学本病的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但一般认为是由于自身免疫障碍和红细胞被大量吞噬所致。该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多发生在温暖湿润的夏秋季节 ,吸血昆虫…  相似文献   

18.
牛奶以及相关奶制品是当前市场上的重要产品,市场需求量较大,促进了奶牛养殖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奶牛养殖规模及养殖密度不断增加,同时疫病发生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尤其是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症发生率越来越高,不仅影响奶牛的繁殖性能,严重的还会出现子宫内膜炎、败血症等并发症,导致奶牛死亡,给奶牛养殖产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中医治疗方具有治标治本的效果,主要对中医治疗奶牛胎衣不下症进行研究,以期为当前奶牛养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笔者近年用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奶牛出汗症(特别是产前产后出汗症 ,尚有兼证 ) 2 4例 ,全部治愈 ,介绍如下 ,请同行验证。1 病因病机汗、奶同属动物体营阴 ,为气血津液化生 ,心主血 ,古人有“汗为心液”之说。产前奶牛与胎儿耗费气血津液较多 ;产后奶牛气血津液大伤 ;高产奶牛  相似文献   

20.
酒糟是奶牛常用饲料 ,多年没见有中毒者。贝某饲养黑白花奶牛 2头 ,因饲喂发霉酒糟致 2头牛相继发病。该户用于喂牛的酒糟已发干成块 ,有灰白或黄色霉变。用此酒糟喂牛 7天发病。笔者采用中西药物治疗 ,均获痊愈。1 症状病牛初期精神不振 ,食少、喜卧 ,便稀。 3天后便稀水样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