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用常规细菌分离方法从病死貉的脑、肝脏、肾脏分离培养得到6株菌株,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特征、培养特性观察及生化特性鉴定,结果确诊分离菌株为李氏杆菌。以该菌株接种家兔,接种后第7d开始出现死亡,并从家兔的肝脏、脾脏检测出与接种细菌一致的菌株,证实了李氏杆菌对家兔亦有一定的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对卡那霉素、头孢噻肟钠、万古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敏感;必要时应筛选出具有协同作用和累加作用的抗生素,以便临床上联合应用抗生素,提高治疗李氏杆菌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致病菌,其传统血清型鉴定方法具有耗时长、操作繁琐等缺点,现行的多重PCR方法无法精确判定其血清型。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的快速、准确、高通量等特点,应用该技术建立了单增李斯特菌4种血清型的鉴别方法,以实现食品样品中单增李斯特菌4种血清型的高通量快速甄别。采用优化的MALDI-TOF/TOF条件对4种血清型的单增李斯特菌标准菌株和分离菌株进行检测,发现单增李斯特菌4种血清型的质谱特征峰。选取最优的支持向量机算法,建立基于1/2a、1/2b、1/2c和4b血清型差异的判别模型,运用该模型鉴别4种血清型的单增李斯特菌。初步建立了单增李斯特菌4种血清型的MALDI-TOF/TOF快速鉴别方法。以4种血清型的单增李斯特菌标准菌株为阳性对照、144株食品分离株为检测对象,运用该方法对单增李斯特菌1/2a、1/2b、1/2c、4b四种血清型鉴定符合率分别达到92.7%、90.3%、100%、100%,多重PCR方法的符合率为71.4%、87.0%、96.2%、95.0%。可见,建立的MALDI-TOF/TOF方法可对4种血清型的单增李斯特菌快速鉴别。与多重PCR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快速、高通量、重现性好等特点,可用于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血清型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新疆部分地区生鲜肉、奶李氏杆菌的带菌情况及掌握其在畜产品中的生态学分布.[方法]从石河子、奎屯、额敏等地区采集牛、羊、猪、禽等生鲜肉和鲜牛奶检样共680份,参考国标两步增菌法分离李氏杆菌,采用细菌生化鉴定和PCR法鉴定分离株,并通过小鼠感染试验测定致病力.[结果]从680份样品中分离获得8株李氏杆菌,带菌率为1.14;,4株为单核细胞李氏杆菌(LM)带菌率为0 6;,4株LM可导致小鼠发病死亡.[结论]新疆地区新鲜肉奶中李氏杆菌的带菌率较低,但食源性LM分离株都有致病性.调查结果为该地区动物性食品安全评估及李氏杆菌的监测提供参考和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4.
1 病原特征 李氏杆菌病又称转圈病,小尾寒羊发病较多,病原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氏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氏杆菌在分类上属李氏杆菌属,是一种规整革兰氏阳性小杆菌.无荚膜,无芽孢,有周身鞭毛,能运动.本菌对青霉素有抵抗力,对链霉素、氯霉素、四环素族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敏感.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损伤的皮肤而感染,通常呈散发性,发病率低,病死率高.该病应与脑包虫病相区别,脑包虫病发展缓慢,不传染给其它羊而该病具有明显的传染性.  相似文献   

5.
考查新研制的克罗诺杆菌属和单增李斯特氏菌干制生化鉴定(DBI)试剂盒在微生物生化鉴定中的应用效果。通过标准菌株的比对试验和样品分离菌株的鉴定,比较DBI试剂盒与传统微量生化试验管的鉴定结果,并与API20E细菌鉴定系统比对。结果表明,DBI试剂盒鉴定标准菌株的准确率达到100%;对样品中分离的阪崎克罗诺杆菌和单增李斯特氏菌疑似菌株,3种鉴定方法的生化反应结果完全一致。DBI试剂盒能准确、快速、简单地进行生化鉴定。  相似文献   

6.
对新疆部分农牧垦区绵羊发生以神经症状为特征的患羊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病理组织学、细胞学培养、病源鉴定观察 ,结果表明 ,在新疆某些地区存在有由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氏杆菌引起的绵羊散发性李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7.
匡玉芳 《农家顾问》2011,(12):40-40
李氏杆菌病是由李氏杆菌属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也称李氏增多征和循环性疾病。最近在美国人中因吃瓜类鲜品而再次发生该病引起人们关注。其实从1933~1966年间,美国有731人被诊断为李氏杆菌病。李氏杆菌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微生物。自从1926年首次从兔病中分离到了这种菌.其特征是单核白细胞增多。  相似文献   

8.
根据GenBank已公布的化脓隐秘杆菌溶血素((Pyolysin,PLO)基因设计6条引物,建立一种灵敏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用于化脓隐秘杆菌(Arcanobacterium pyogenes)的快速检测,并对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验证。对化脓隐秘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非O1霍乱弧菌、单增李斯特氏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水气单孢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孢杆菌等9株实验菌株进行的特异性试验表明,建立的LAMP方法仅对化脓隐秘杆菌的检测结果为阳性;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在DNA水平上可达112 fg。采用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检测20份林麝临床病例样品,共鉴定出10株化脓隐秘杆菌,与API Coryne生化鉴定方法的符合率为100%。  相似文献   

9.
TaqMan探针实时定量PCR检测肉中单增李斯特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公布的单增李斯特菌的hlyA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和一条TaqMan探针,在分析特异性基础上,构建阳性重组质粒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制备标准曲线,分析敏感度。进一步将该方法应用到人工染菌肉样中,分析其最低检出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10株单增李斯特菌均可产生特异性扩增曲线,其他6株非单增李斯特菌不产生扩增曲线,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对阳性重组质粒定量扩增所建立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8,敏感度为19.5 copies.μL-1。该法对人工染菌肉样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最低检出限为2.8×102cfu.g-1。该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可为肉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快速、准确的定量检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患典型败血症死亡的梅花鹿组织进行细菌培养和分离得到3株细菌,经细菌形态学、生化技术、动物试验和分子生物技术4方面的鉴定,确诊该菌为李氏杆菌。药敏试验表明,分离菌株对青霉素、磺胺类药物产生了较强的耐药性,对庆大霉素、环丙杀星、克林霉素、链霉素中度敏感,对头孢塞肟钠、丁胺卡那霉素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