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随着水稻种植水平的提高,其病虫害也逐年加重,成为阻碍水稻高产的重要因素。因此,做好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确保水稻优质稳产高产,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就水稻具有代表性的三种病虫害防治技术做一简要介绍。一、水稻稻瘟病防治技术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引起的世界性水稻病害,对水稻生产已经构成严重威胁。农业防治:a.选用抗病品种,注意品种搭配和轮换;b.减少初侵染源,无病田留种,处理病稻草消灭菌源,实行种子  相似文献   

2.
<正> 近几年来,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以下简称细条病)。在福建省武平县水稻区迅速扩展蔓延,已成为武平县晚稻主要病害之一,给水稻生产造成了较严重的影响。为了探索防治水稻细条病的有效措施,控制该病的发生为害,减轻损失。作者开展了稻种消毒、大田药剂防治水稻细条病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概述福建省建阳市水稻生产上常见的水稻矮缩病类型与防治方法,对建阳市水稻矮缩病的类型辨别、症状特点、流行过程、传播媒介、防治方法做了对比,对防治水稻矮缩病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水稻矮缩病综合防治示范方实施经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要介绍2002年在季宅乡季宅村水稻矮缩综合防治示范方实施经验,得出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和灰飞虱虫量消长规律;水稻普通矮缩病发生和黑尾叶蝉虫量消长规律;全县矮缩发生情况;并制定出一套综合防治水稻矮缩病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正>水稻是黑龙江省三大经济作物之一。多年来,我们一直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在水稻病虫害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笔者将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建议介绍如下,以供农民朋友参考。一、水稻纹枯病纹枯病俗称花脚杆,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也是我省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1、发病特点病斑中部呈灰白色,边缘呈暗褐色,经常几个病斑相互连合成云纹状大斑块。在阴雨多湿的情况下,病部长出白色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水稻2种细菌性病害———水稻细菌性褐条病和水稻细菌性褐斑病的发生规律、危害症状,并从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2方面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农业防治措施包括因地制宜选择抗病、耐病品种,合理搭配施用氮、磷、钾肥,采用浅—湿—干间歇灌溉,适时晒田等;化学防治可进行种子处理和药剂喷施。  相似文献   

7.
目前,天津稻区水稻病虫害主要以稻曲病、胡麻叶斑病、稻水象甲及二化螟为主。通过喷施苯甲.丙环唑防治稻曲病和胡麻斑病;通过水稻苗期、本田移栽前田埂四周及时施用拟除虫菊酯类或有机磷类药剂防治稻水象甲;通过推广苄嘧磺隆等除草剂,形成了低毒节本高效的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云南省保山市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病害已成为危害水稻高产的病害。通过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药剂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探索了一套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病害的新途径,使水稻高产、丰收。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稻田几种病虫害——水稻黄萎病、水稻橙叶病、水稻二化螟、水稻负泥虫、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危害特点、发病因素、防治方法等进行详细阐述以作为防治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试验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WG对水稻穗瘟、稻曲病、纹枯病等主要病害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用药量150g/hm2,水稻破口前3d、齐穗期各防治1次,对水稻穗瘟防效最高;水稻破口前13d、齐穗期各防治1次,对稻曲病防效最高;各时期施药对水稻纹枯病防效均较好。防治水稻穗瘟、稻曲病、纹枯病等主要病害,一般发生年份,以水稻破口前5~7d第1次施药、水稻齐穗期第2次施药较好;防治感稻瘟病的水稻品种,以水稻破口前3d第1次施药、水稻齐穗期第2次施药较好;防治感稻曲病的水稻品种,以水稻破口前10~15d第1次施药、水稻齐穗期第2次施药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东源县水稻病虫害发生概况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危害东源县水稻的四病六虫及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概况,根据近年来水稻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及变化趋势,提出改良耕作制度、筛选推广抗(耐)病良种、科学管理肥水、安全使用农药、积极推行生物防治、实施应急防治和专业化统防统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近年发生的危害水稻等作物的新病毒.针对该病毒在水稻上的危害特征,分析了其与水稻黑条矮缩病、水稻黄矮病、水稻矮缩病等水稻病毒病的特征区别,提出了预测预防,控秧治虫,控前防传,选抗病品种等无公害防治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控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害,科学合理选用防治正安县地区水稻菌性条斑病的杀菌剂,本研究以当地主要栽培水稻品种“宜香优2115”为试验材料,测定了60%唑醚·代森联、6%春雷霉素、20%吡唑醚菌酯、40%稻瘟灵对水稻菌性条斑病防治效果及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药剂防治下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间存在差异性显著(p<0.05),20%吡唑醚菌酯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病情指数最低和防治效果最优;较喷施清水对照处理相比,60%唑醚·代森联、6%春雷霉素、20%吡唑醚菌酯和40%稻瘟灵施用时水稻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增幅分别为10.29%、13.48%、15.17%、12.92%和15.15%、16.77%、18.92%、17.31%;20%吡唑醚菌酯施用时的水稻穗粒数和产量最高,分别为61.76穗/粒和627.75kg/亩。本研究可为遵义市正安县地区水稻生产中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4.
朱琳 《农民致富之友》2014,(22):198-199
<正>水稻持续增产的一大障碍的病虫有水稻二化螟、水稻二化螟、褐稻飞虱、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等,具有发生面积大、危害广,不断蔓延等特点,为此,必须进行有效的防治措施。一、水稻主要病虫发生动态1.水稻病虫害性状水稻白叶枯病,是细菌性病害,病菌主要从叶片水孔侵入危害水稻叶片。健全部绿色与叶缘、叶脉和叶尖出现白色条状病斑,发病部交界处明显。"菌脓"是在潮时,病部常溢出淡黄色颗粒。干后如同鱼籽状的菌脓将病菌带入大田,侵入秧苗,水稻在  相似文献   

15.
12.5%氟环唑悬浮剂防治水稻稻曲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2.5%氟环唑悬浮剂对水稻稻曲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防治水稻稻曲病的使用量以900 mL/hm2最为有效、经济;应在水稻稻曲病发病初期对水600 kg/hm2喷雾使用,务必喷匀,根据水稻发病情况进行施药2-3次。  相似文献   

16.
12.5%氟环唑悬浮剂防治水稻稻曲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2.5%氟环唑悬浮剂对水稻稻曲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防治水稻稻曲病的使用量以900 mL/hm2最为有效、经济;应在水稻稻曲病发病初期对水600 kg/hm2喷雾使用,务必喷匀,根据水稻发病情况进行施药2-3次。  相似文献   

17.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发病时期、田间症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供防治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水稻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根据近几年来皖南山区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归纳总结了对水稻病毒害,水稻虫害的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和龙川县其他用于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药剂进行小区试验和大区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用3%中生菌素100 g防治细菌性条斑病均优于龙川县其他用于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药剂,并且对水稻安全性好,是比较适宜用于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20.
70年代以来,水稻稻曲病在长江中下游稻区普遍发生,到90年代后期呈逐年加重的趋势.该病可感染籼、粳、糯稻,杂交晚稻发病尤为严重.受稻曲病为害的水稻除减产10~30%外,还会引起粒重下降、秕谷增加,影响稻米品质.为筛选有效防治水稻稻曲病的药剂,1999年我们引进3种防治水稻稻曲病的农药新品种,以25%多菌灵可湿粉为对照药剂,于水稻破口期前后进行防治水稻稻曲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