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专利号 :ZL982 2 5 972 7以前 ,我们因无法清楚地知道鱼在水里的吃食情况 ,投饵量难以准确把握 ,不是投多了浪费 ,就是喂少了影响鱼生长 ,养鱼效益严重受损。驯化鱼群浮水吃食技术虽然能大体上控制投饵量 ,但是还不能做到准确把握 ,损失还是不少。现在 ,鱼类摄食情况测试装置问世了 ,有了它 ,我们就能清楚地观察了解鱼的吃食情况。如有没有鱼吃食 ,大约有多少鱼吃食 ,吃食是否正常 ,一次能吃多少饲料都一目了然。这样 ,我们就能根据鱼的实际吃食情况投饵了 ,无论水质、天气、疾病等因素如何变化影响 ,也不管鱼的群体重量如何增减变化…  相似文献   

2.
《海鲜世界》2007,(5):45-45
这条怪鱼已经在保温箱里生活了五天。 “当地老渔民和五十六岁的老船长都没有见过这种鱼。”家住普兰店市皮品镇渔民的王先生五天前在海洋岛打渔时,捞上一只头“戴”三朵小花的怪鱼,临时命名为“臭美鱼”。  相似文献   

3.
鱼类摄食情况测试装置问世了 ,有了它 ,我们就能清楚地观察了解鱼的吃食情况。如有没有鱼吃食 ,大约有多少鱼吃食 ,吃食是否正常 ,一次能吃多少饲料等都一目了然。这样 ,我们就能根据鱼的实际吃食情况投饵了 ,无论水质、天气、疾病等因素如何变化影响 ,也不管鱼的群体重量如何增减变化 ,每次投饵都能轻松做到鱼吃多少喂多少 ,既不浪费 ,也不缺少 ,使每一斤饲料都能得到有效利用。本装置还能帮助我们及时了解水质好坏 ,有无鱼病等其他情况 ,又能检验我们处理这些情况的办法、措施是否有效 ,为我们养鱼成功保驾护航。本装置不用电 ,环保型 ,可…  相似文献   

4.
合理的鱼种搭配混养,可充分利用池塘水体和饵料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根据笔者的实践,主要是正确处理如下三个问题:一、合理搭配各种鱼类的搭配比例,主要根据混养鱼类的不同生活习性、相互关系、鱼池条件、饵肥来源、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和历年放养情况等多方面来决定。具体搭配要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单产水平和主养类型调整"吃食鱼"和"肥水鱼"的比例。根据以往经验,1千克"吃食鱼"可带0.5~1千克"肥水鱼"。在亩净产500~1000千克的情况下,"吃食鱼"占50%~70%,"肥水鱼"占3O%~50%为妥。"肥水鱼"的配养比例均…  相似文献   

5.
正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又称石斑鱼,属鲤形目、鲤科、光唇鱼属,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山区溪流中,是一种小型经济鱼类,经济价值高。近年来,随着该鱼价格的不断上涨,该鱼的人工养殖逐渐兴起,已成为山区渔民脱贫致富的一种有效方式。笔者从2010年起从事该鱼的人工养殖技术开发试验,取得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光唇鱼池塘健康高效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供广大渔民朋  相似文献   

6.
一、水产动物疾病药物防治的误区1、不对症用药:有些渔民不管发生什么鱼病,一律用漂白粉、硫酸铜等进行防治。不对症下药,不仅起不到防治鱼病的效果,还会造成浪费,甚至会贻误时机,加重病情。2、用药不分鱼的规格:有些渔民见发生鱼鲺病,就用消毒药物全池泼洒,却不知此病仅对小鱼危害较大,对大鱼的危害很小,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区别用药。3、常年用一种药物防治鱼病:两类药物交替使用,可避免使病原体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轮虫是水产养殖动物优良的开口饵料。可轮虫对养殖生产造成的危害却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笔者在多年从事水产养殖实践工作中发现轮虫大量繁殖对养殖鱼类会造成严重影响。现对其危害及原因进行分析。一、轮虫对鱼类的危害及鉴别诊断1.危害①引起养殖鱼类浮头,严重的引起大批量死亡,对渔民造成重大损失。②水产养殖动物吃食不好、溜边,产生养殖安全隐患。③养殖水体中的藻类生长不好,光合作用效率低下,引起水体溶氧不足。2.鉴别诊断①肉眼观察。取水放在透明试管里可以看见大量的游动的小白点。②镜检。在40倍镜下可以看到很多轮虫,…  相似文献   

8.
益阳市金花湖乡沙河村阳庚生,承包水面2.2亩,1991年总产鲜鱼1901.6公斤,亩平864.09公斤,净产1460.9公斤,亩平664.09公斤;总产值6425.24元,亩平2920.56元,利税4190.24元,亩平1904.65元。投入与产出比为1:2.87,他的成功之处主要是坚持了以下“五改”: 一、改春放鱼种为冬投鱼种。二、改以“肥水鱼”为主,实行“肥水鱼、吃食鱼、杂食鱼”相结合的养殖方式,充分利用水体和饵料资源。肥水鱼占放养量的42.16%,吃食鱼19.78%、杂食鱼38.06%;在总产量中,肥水鱼占56.51%,吃食鱼占  相似文献   

9.
祁宝 《水利渔业》2001,21(3):26-26
卷口鱼 (Ptychidiojordani)俗名嘉鱼、老鼠鱼 ,其肉质细嫩 ,味鲜美甘香 ,经济价值高 ,古今驰名 ,是珠江水系特有的四大名贵河鲜之一 ,近年来有些渔农尝试将野生卷口鱼引入池塘或网箱养殖 ,但成活率往往很低。本课题组近两年来开展了野生卷口鱼的人工驯养工作 ,初步掌握了卷口鱼驯养的主要技术关键 ,明显地提高了养殖成活率 ,现扼要总结如下。1 鱼苗挑选卷口鱼为底层穴居性鱼类 ,栖息于江河底层的岩石洞隙之中 ,不易捕捉。渔民通常采用刺网捕捞 ,鱼被网卡住时间过长或极力的挣扎都易造成体表甚至内脏器官的受伤 ,往往内脏即…  相似文献   

10.
毛国庆 《水产养殖》2012,33(5):33-34
2011年江苏金湖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承担了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水生动物疫病预防与检验监测体系建设》项目,主要是建立水生动物疫病的预防与监测,为广大渔民保驾护航,在病鱼样品送样过程中,经常遇到渔民由于送检的病鱼样品不合适检验而跑了冤枉路、花了冤枉钱,还失去了治疗鱼病的最佳时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下面笔者就怎样送检病鱼样品做一简单介绍,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1.
投放药饵的时间和疗效的关系极大。有养鱼经验的渔民知道,在各地各种鱼塘中,吃食性鱼类在一日中,开始摄食的时间不尽相同。这是因为池塘的地理、生态环境的差异所致。如水温较高,溶氧量充足,鱼的代谢作用旺盛,索食时间就早些;水温较低,溶氧量较少,有缺氧浮头现象,鱼的索食时间就晚些。因此,投喂药饵治疗鱼病时,应根据该塘鱼进食场的具体时间,适时投入(一般应是进食前  相似文献   

12.
草鱼厌食症是指草鱼在养殖适温范围内无任何生理疾病时,突然不吃草或显著减少吃草量的反常现象。笔者在鱼病门诊也经常遇到渔民求诊治疗草鱼厌食的方法。渔民描述:鱼没有出现死亡,只看到鱼在水中一群一群正常游动,鱼不浮头,也没有其他任何病症、病兆,早几天吃草好好的,突然吃草量大减以致不食。现将出现此症的原因及治疗方法介绍如下。出现此症的塘口,一般pH值偏低,pH值多在5.5~6.5之间,水体呈酸性。在酸性水中,鱼鳃分泌粘液增多,粘液沉淀覆盖在鳃上皮细胞之上,影响鱼的呼吸,酸性水还能使鱼类血液pH值下降,降低其载…  相似文献   

13.
外刊信息     
<正> 1997~1998年厄尔尼诺是150年来最严重的一年 1967~1991年间年产鳀鱼900~1200万t的秘鲁和智利渔民现处于困境之中。有报道说南美洲两海岸周围的暖水把鳀鱼驱赶到冷水水域。1972年因厄尔尼诺鳀鱼渔获量猛跌至仅450万t,而1991年则高达1200万t。1982年  相似文献   

14.
三峡大坝下闸蓄水的10天,是库区渔民收获最多的时期。从湖北省秭归往上直至重庆奉节,都不断传出库区渔民在新形成的湖汊里、刚涨水的支流里收获颇丰、打到大鱼的消息。其中,兴山一渔民在香溪河里打到了13公斤重的江鲢,奉节一渔民用最小的那种网,一网捕到了5种近30公斤的长江鱼。而在平时,一  相似文献   

15.
《科学养鱼》2006,(4):79-79
近五年来,以科洋B型肽肥为代表的科洋系列水产专用肥,推动和促进了水产行业健康发展,为广大渔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养殖效益。随着颗粒鱼饲料的普遍推广和应用,科洋公司针对以吃食鱼为主养的高密度养殖池塘水质极易恶化的特点,于2005年隆重推出了科洋调水改水素。经过一年的生产运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深受广大养殖户的信赖和好评。  相似文献   

16.
在水产业较为发达的挪威,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挪威人爱吃沙丁鱼,不少渔民都以捕捞沙丁鱼为生,渔民出海捕沙丁鱼,如果抵港时鱼仍活着,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卖价要比死鱼高出许多倍。但是,由于沙丁鱼生性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又很长,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回到码头就死了,即使有些活的,也是奄奄一息。因此,渔民们千方百计想法让鱼活着返港,但种种努力都  相似文献   

17.
饵(1) 鱼生长,需吃食, 投饵施肥要重视。施基肥,要早施, 四百公斤一亩池; 秋清完塘施最好, 春放鱼前也不迟。无水施,肥底泥, 粪肥洒遍全池底; 反复翻动经暴晒, 再将新水注进池。带水施,肥水质, 粪肥分堆浅水区; 间隔数天翻一次, 逐渐分解散水里。施追肥,要及时,  相似文献   

18.
<正>一、车轮虫病的流行呈现三大特点1.发病早,来势猛湖北省潜江市后湖管理区一渔民养殖的15亩池塘,截至2013年3月7日至少已死亡草鱼150千克,共3000尾,因鱼体表出现有水霉症状,就一直按水霉病治疗。3月7日,笔者现场镜检才找出死鱼的元凶是车轮虫。3月15日,广华地区一渔民反映,他养殖的13.5亩池塘,草鱼死亡有半个月时间,3月15日一天死亡平均1.75千克/尾的大草鱼10尾,诊断结果完全是车轮虫病。3月24日,笔者又接到总口管理  相似文献   

19.
鱼类在适宜的水温范围内(20~30℃),其温度越高 ,摄食量越大 ,生长增重速度越快。6~9月 ,水温正处于25~30℃之间 ,是鱼类大量摄食 ,迅速生长的旺期 ,在此期间 ,采取什么措施促进鱼类生长增重 ,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呢?1加强投饵施肥草食性鱼类必须供给数量足、质量优的饵料。日均投食量 :草料约为鱼体重的20%~30%,精料约占吃食鱼总体重的3 %~5%。滤食性鱼类应采取“三看施肥法”适时施加追肥 ,即“看天施肥、看水施肥、看鱼施肥”。天气好多施 ,阴雨天少施或不施 ;水质瘦多施 ,水质肥少施 ;鱼类吃食旺多施 ,鱼类吃食…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从事鲤鱼种精养的过程中,得出几点体会。自认为有一定的实用性,故写出来,供水产工作者参考。1.在暂养乌仔阶段,提前给予音响(敲桶)刺激,可使训练期缩短5—7天。2.开食训练时,先用泡好的豆饼或葵花饼(最好拌点香精),在预定的投饵点附近放堆,待把鱼引来后,再投喂适合的颗粒碎屑。这样,既少浪费颗粒饲料,又能使鱼较快地养成定点吃食的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