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评价早期以不同的手术方法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对173例患者深Ⅱ度到Ⅲ度创面早期切痂组织瓣或全,中厚皮片大张移植修复或辅于邮票状植皮;同期行骨折单臂架外固定术;术后随访150例。结果 ;组织瓣,皮片成活率高;骨折固定牢,无感染,随访150例中功能4和外观恢复良好者为72.6%,其中组织瓣为87.8%;全厚皮片为69.8%。中厚皮片为56.1%。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同步治疗和休克期大范围切痂植皮治疗成批烧伤的效果。方法:对5批共46例烧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同类伤情患者进行同步治疗及休克期大范围切痂植皮治疗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本组除1例烧伤面积84%并严重吸入性损伤者气管切开后于15d意外死于呼吸道大出血外,余45例均治愈。结论:采用同类病情同步治疗及休克期大范围切痂植皮治疗,能避免部分患者拖后治疗,使全批患者获得治愈,提高成批烧伤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烫伤是小儿烧伤的主要原因,采用磺胺嘧啶银冷霜包扎治疗小儿中小面积Ⅱ度烧伤较为普遍。因本院地处南亚热带,气候炎热潮湿,创面溶痂早,分泌物多,常规换药清创痛苦大,患儿难以配合。为此,作者在磺胺嘧啶银冷霜包扎的同时配合浸浴疗法,取得满意效果。临床资料:本组...  相似文献   

4.
我科自 1 993~ 1 998年对面部深度烧伤采用肉芽创面整张中厚皮分区移植法进行一期整形手术修复 ,共治疗 1 1例 ,对防治面部疤痕增生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男 8例 ,女 3例 ,年龄 1~ 39岁 ,烧伤面积 2 %~ 75%。烧伤原因 :各种火焰烧伤 9例 ,硫酸烧伤、热液烫伤各 1例。面部创面均为 度。1 .2 方法创面早期用 0 .0 3%碘伏清洗 ,暴露灯烤 ,待伤后 2~ 3周焦痂分离时 ,采用药物脱痂或手术时剥痂。手术时间为伤后 (1 9.2± 5.4) d。术中刮除增生水肿肉芽组织 ,使创基平整 ,彻底止血后用 3%双氧水、生理盐…  相似文献   

5.
观察红霉素软膏油纱和聚乙烯膜两种不同敷料对移植微粒皮的影响。运用微粒皮修复犬皮肤缺损,将两种敷料采用3种不同方法覆盖微粒皮上,采用观察创面愈合效果、检测微粒皮移植成活率、测定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的方法。移植初、中期运用聚乙烯膜比红霉素软膏油纱效果好,微粒皮成活率高:后期用红霉素软膏比聚乙烯膜效果好,愈合快。微粒皮移植中,把两种敷料有效结合起来运用,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6.
皮肤移植是临床烧伤整形外科常用的治疗措施之一。创面面积较大者,多只能采取分期刃厚皮片的移植,但分期植皮术往往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负担;为此,笔者采用同时同部位取双层头皮的方法行一次性植皮修复3例,结果取皮区创面的修复和受皮区皮片的成活均满意,现将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3例,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12、23、70岁,受皮区(创面)分别为右上肢(跨过肘关节),左侧躯干,右小腿及内踝部,均为度火焰烧伤后形成的肉芽组织创面,均采用清创植皮术,受皮区创面面积分别为6%、8%及11%,均为一次性植入修复。1.2 …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湿润烧伤膏两种用法在烧伤创面应用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以头面颈部烧伤Ⅱ度至浅Ⅲ度创面为主的中小面积烧伤患者275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47例,按传统方法用湿润烧伤膏涂创面每4~6h换药1次;B组128例,采用湿润烧伤膏纱布覆盖创面,每12h换药1次.结果 A组患者创面换药时疼痛程度与B相当,两组比较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形状、面积设计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26例损伤创面,切取皮瓣最大面积20cm×11cm,皮瓣最上端切取至胭窝下缘,旋转点最低在外踝尖上4cm。结果:术后26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经换药切痂后用中厚皮片植皮愈合。所有患者均获4~8个月随访,皮瓣外形满意,患肢正常步态行走,皮瓣耐磨,无溃疡发生,有痛觉,两点辨别觉为6~10mm。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皮肤质量较好,切取简便,供皮面积较大,成活率高且不牺牲主干血管,是修复足踝部较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一种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9.
小儿手部烧伤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发生烧伤后因小儿皮肤薄,同样热力、程度要比成年人严重,而且创面易因感染而加深,给临床治疗护理造成难度。自1992年来,本科对35例45只小儿手背深度烧伤行早期削痂整张自体全厚皮片移植术,术后外形功能(除3例电烧伤外)...  相似文献   

10.
小儿手部深度烧伤,若能早期削痴全厚皮片移植,对抢救关节功能,预防或减少畸形有积极意义。自1992年以来.本科对35例45只中小面积的小儿手背烧伤行早期削痴整张自体全厚皮片移植术,术后外形、功能(除3例电烧伤外)均获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亚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5例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最大6岁,最小1岁,平均3.7岁。烧伤面积最大30%,最小O.5%,平均面积:13.4%。回度烧伤面积最大为8%,最小为0.5%,平均3.5%。致伤原因:热滚烫伤16例,火焰烧伤10例,火药烧伤6例.电烧伤3例。本组双手烧伤10例,单手25例。深…  相似文献   

11.
对影响果树春季枝接成活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砧穗形成层对齐程度和接后接穗养分消耗是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主要枝接方法按砧穗形成层接触面积从大到小为插皮舌接、双切接、三刀切接、双舌接、切接、劈接,根据砧木的粗细和嫁接成活的难易选择适宜的嫁接方法;枝接时砧穗形成层的活跃状态、枝接前后的气候状况两大因素对枝接成活率影响很大.将砧木增温催芽提前枝接是较好解决砧木形成层活跃、接穗休眠的新思路;用植物物候期把握最佳枝接时间简单、准确;枝接前的天气状况对成活率的影响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2.
云南沾益海峰自然保护区地下森林群落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云南省沾益海峰自然保护区,查清保护区中的资源情况,对该区中特殊的地下森林(天坑)进行了详细的林业勘查,经踏查、采样、鉴定和分析,认为该地下森林在特殊环境下形成,受天然屏障保护,保存着较完整的原生植物类型,具有植物种类丰富、植被类型特殊、区系成分异常、林层结构完整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调查了夏季金叶榆嫁接容器苗,采用不同移栽措施对成活率的影响;总结出炼苗移栽的方法,在成活率方面均高于截顶移栽及遮阴移栽,因此金叶榆嫁接苗夏季移栽可在乐都地区推广且适于大面积推广引用。  相似文献   

14.
板栗芽苗砧嫁接育苗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以板栗发芽种子为砧木的嫁接方法,以及接口愈合的温度和圃地栽植对培育嫁接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大粒发芽种子为砧木,采用胚根接,接后用湿沙假植,保持在一定温度下促进接口愈合,然后植于保护圃地,成苗率达82.28%,当年平均苗高54.61cm,达到当年育苗、当年嫁接和当年出圃的要求。嫁接未成活的种苗,仍可培养成砧木供秋季芽接。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以板栗发芽种子为砧木的嫁接方法, 以及接口愈合的温度和圃地栽植对培育嫁接苗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大粒发芽种子为砧木, 采用胚根接, 接后用湿沙假植,保持在一定温度下促进接口愈合, 然后植于保护圃地, 成苗率达82. 28%, 当年平均苗高54. 61 cm, 达到当年育苗、当年嫁接和当年出圃的要求。嫁接未成活的种苗, 仍可培养成砧木供秋季芽接。  相似文献   

16.
为突破板栗低产林改造技术瓶颈,对板栗进行大砧高接换种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板栗大砧高接换种成活率较高,约88.4%,与对照本砧嫁接(93.2%)仅差4.8%;不同样地间板栗的树冠生长参数差异较小,试验地中大砧高接换种的板栗平均树高和平均冠幅分别为3.0、3.7 m;各样地的雄花数均大于雌花数,板栗的结果数主要取决于雌花数的数量;进行大砧高接换种的板栗单株产量逐年增加,嫁接后第4年单株产量达5.5 kg,比对照本砧嫁接的产量增加了近7倍。研究结果表明,板栗大砧高接不仅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技术,还为推广优良品种,实行低产林改造,树体矮化,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等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7.
嫁接对薄皮甜瓜光合特性、产量与含糖量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试验选用玉美人薄皮甜瓜(Cucum is m eloL.)作接穗,以圣砧1号白籽南瓜为砧木进行嫁接,以自根苗为对照,主要研究嫁接对薄皮甜瓜光合特性、产量及含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明显地增加了薄皮甜瓜的总叶面积,嫁接植株茎蔓生长明显快于自根植株。各个时期嫁接植株各个器官干物重均高于自根植株。但嫁接对薄皮甜瓜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影响不大,并且对植株生长发育各时期的功能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胞间CO2浓度影响不明显。因此,嫁接主要是通过扩大植株的总叶面积来提高植株的光合速率的。另外,嫁接的增产效果显著,其平均单瓜重和单位面积产量均高于对照。嫁接薄皮甜瓜果实的内壁糖度和中心糖度均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8.
葡萄硬枝嫁接苗木愈伤组织融合比例的视觉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葡萄硬枝嫁接苗木愈伤组织融合过程发生在苗木内部,难以检测愈伤组织融合比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无损检测方法。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获取葡萄硬枝嫁接苗木嫁接口不同位置处断层图像;通过提取感兴趣区域、添加掩模,简化处理过程;采用最大类间方差阈值分割法将筛管、导管以及嫁接口未融合区域的特征分割出来;采用8邻域区域生长法标记连通域,并设置面积阈值,将嫁接口未融合区域的特征提取出来;采用累计概率霍夫变换直线检测的方法,细化嫁接口未融合区域特征;将嫁接口不同位置处的未融合区域特征叠加,得到总的未融合区域特征;分别计算出总的未融合区域特征面积和嫁接口面积,进而求得融合比例。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处理时间为92.39s,相对误差3.31%,可以快速并准确地检测出葡萄硬枝嫁接苗木愈伤组织的融合比例。本研究提出的视觉检测方法可以为研究葡萄硬枝嫁接苗木愈伤组织融合过程、融合机理及融合影响因素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嫁接对薄皮甜瓜光合特性、伤流液激素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玉美人薄皮甜瓜(Cucumis melo L.)做接穗,以圣砧1号白子南瓜为砧木进行嫁接,以自根苗为对照,研究嫁接对薄皮甜瓜的光合特性、伤流液中激素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明显地增加了薄皮甜瓜的总叶面积,其茎蔓生长明显快于自根植株.各个时期嫁接植株的各器官的干物重均高于自根植株.但嫁接对薄皮甜瓜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影响不大,并且对植株生长发育各时期的功能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胞间CO2浓度影响不明显.因此,嫁接主要是通过扩大植株的总叶面积来提高植株的光合速率的.伤流液中玉米素(ZT)、赤霉素(GAs)和脱落酸(ABA)的浓度均低于自根植株,但ZT和GAs的含量高于自根苗,而ABA的含量低于自根苗.嫁接植株的增产效果显著,其平均单瓜重和公顷产量均高于自根植株.  相似文献   

20.
嫁接是营建杉木种子园的主要技术手段。本文综合大量国内外文献,首先对嫁接的的原理做了基本概述,其次重点从嫁接方法、砧木选择、嫁接后管理三个方面综述了国内近60年关于杉木嫁接的研究概况,最后指出目前杉木嫁接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