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蜂群一旦发生了偏集,就会使被偏入群的蜜蜂激剧增加,比例失调,甚至发生围王等。被偏群内的蜜蜂所剩无几,大量子脾受冻,给蜂群管理及蜂产品产量上带来许多不应有的损失。另外,在我们饲养单王和双王群时,蜂群内的蜂团也容易发生偏集,经常是一边子满蜜足,而另一边却是空脾,两边蜂  相似文献   

2.
蜜蜂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 ,它们依靠群体的力量抵御敌害 ,抗御不良环境。在长期严酷的生存竞争之中 ,形成了“蜂往旺处飞”等一系列生活习性 ,加之蜜蜂种群及个体腹部存在着具有指南针功能磁性纳米粒子 ,这种磁性纳米粒子的密度及质量存在着差异而导致蜜蜂识巢能力的差异 ,蜂群在高密度摆放时 ,尤其是在诸如越冬爽身飞行 ,幼蜂试飞等特定条件下 ,蜜蜂个体向大群旺群 ,新王群 ,蜜足群飞移集中的趋势及行为 ,即所谓的蜂群偏集现象。观察表明初驯化的野生中蜂偏集性大于已驯化饲养的中蜂群 ,而中蜂群的偏集行为大于意大利等外来蜂种。蜜蜂的偏集…  相似文献   

3.
康龙江 《蜜蜂杂志》2006,26(1):18-18
双王群出现一侧蜂多,一侧蜂少的现象叫做群势偏集。有偏集就得纠偏,否则,会强则愈强,弱则愈弱,将影响发展和生产。1导致偏集原因蜂王因素:1)老少王同箱,老王产卵力差,蜂群发展慢、群势弱;新王产卵力强,蜂群发展快,群势壮。2)优劣王同箱,优质王产卵快,蜂多群壮;劣质王产卵慢,蜂少群弱。群势因素:春繁一开始群势就不平衡,蜂多的一侧繁蜂速度快,蜂少的一侧越繁蜂越少。季节因素:实践证明,晚秋蜂群偏集尤其突出,哪一侧蜂多,蜜蜂愈是喜欢往哪一侧密集,结果导致蜂多的一侧4框蜂还有余,蜂少的一侧3框蜂也不足。巢门因素:因双王群巢门间距近(8cm左右…  相似文献   

4.
飞翔蜂偏集的处理方法 在养蜂生产实践中,经常会发生因环境和人为的影响,有些蜂群的外勤蜂偏离原群飞入邻近的蜂群中,造成群势强弱悬殊,影响蜂群正常繁殖.现将蜂群飞翔偏集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引起偏集的原因及制止方法偏集就是一群蜂的工蜂进入或偏向另一蜂群的现象。少数几群倒无关紧要,多时就会引起全场蜂群混乱、采集积极性下降,严重时甚至会引起盗蜂、围王,给蜂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引起偏集的几种原因:转场是引起偏集的直接原因,但危害小;而外界环...  相似文献   

6.
蜜蜂越冬偏集现象的纠正法陕西扶风县城关中学(722200)张建国越冬期蜂群的偏集,将会带来许多弊病。养蜂者常会见到:由于蜜蜂在越冬时的偏集,大群愈旺,造成蜂数多耗蜜增加,致使越冬后期,该大群饲料不足,甚至全群饥饿死亡。小群愈弱,蜂王领着稀稀落落少量的...  相似文献   

7.
廖子俊 《中国蜂业》2022,(3):16-17+20
<正>自然分蜂是蜜蜂群体繁衍的本能,简称分蜂。它是蜜蜂的一种特殊繁殖方式,蜂王产卵,工蜂哺育,不断增加蜜蜂的数量。蜂群分蜂前,先要培育一些雄蜂,接着筑造王台,哺育新蜂王。当新蜂王快要羽化时,一部分蜜蜂便簇拥着老蜂王飞离蜂巢,把旧巢留给新蜂王和剩下的蜜蜂。原来的一群蜂成了两群,增加的蜂群用来补偿由于饥饿、病害、敌害及其他原因造成的损失,保证种族的繁衍生存。自然分蜂通常发生在春夏两季蜜源充足、蜂强子多的时期,南方的秋季也有部分蜂群可发生自然分蜂。不同蜂种的分蜂特性有强有弱,同一蜂种的不同蜂群也存在差异。这就是说,在分蜂的多发季节,只有部分蜂群会发生自然分蜂,还有些蜂群只出现过分蜂倾向。  相似文献   

8.
在养蜂生产实践中,经常会发生因环境和人为的影响,有些蜂群的外勤蜂偏离原群飞入邻近的蜂群中,造成群势强弱悬殊,影响蜂群正常繁殖。现将蜂群飞翔偏集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卧式长箱体以隔板分开同箱双王群异向开巢门,群势相差较大的两个蜂群里,当外界蜜粉源缺乏时,常发生同箱强群盗弱群的暗盗现象。导致弱群更加削弱,经常缺蜜,喂糖浆而无积累,蜜蜂偏集,甚至逃亡。由于同箱异王群意蜂气味相通,同化而基本一致,这种同箱不同蜂群间的被盗从表面上看来是一场无声无息悄然进行的暗斗,基本相同的蜂群间气味使被盗群的守卫蜂难以从气味信息上辩别敌友而将盗走蜜糖的盗蜂一只一只轻而易举地放走,巢门口虽然被盗群守卫蜂数量不少,但无咬杀飞追搏斗迹象,也没有死蜂续添的现象存在,只是被盗群内存蜜锐减,即是饲养者大量喂蜜,群内也少见存蜜,只要你特别注意留心观察,那些匆匆忙裹腹飞出被盗群的蜜蜂直飞向天空,一个急转弯又落归同箱的盗蜂群,个别蜂定向追踪观察就不难发现它的起落位置。  相似文献   

10.
蜂箱摆放要平行放置,如两箱摆在一起,不要一前一后,否则蜜蜂会偏集,一些飞翔蜂飞入前箱,使后一箱削弱。蜂箱不要摆在风口处,否则季节风会将风口处蜂箱前的归巢蜂吹移向后,进入别的蜂箱,使风口处蜂群削弱。如场地宽阔,蜂箱摆放不可过密,箱距1米,行距3米,以免偏集影响繁殖。转地放蜂时,因场地原因,蜂群摆放过密,但前后排行距不可少于1米,以免后排蜂箱的飞翔蜂误入前排。  相似文献   

11.
<正>蜂群迁换新址,蜜蜂常出现迷巢偏集现象。这种现象一旦发生,继之而来产生种种不良后果:蜜蜂相互斗杀,伤亡惨重;出现围王、伤王;因蜜蜂串箱引起盗蜂、跑蜂;加剧蜜蜂病害传播;偏出偏入蜂群蜂数锐减或巨增,造成蜂群正常生活失调,给管理带来麻烦等。在同一场地的几家蜂场,因此引起纠纷的事情屡有发生。为了解决因蜜蜂迷巢偏集产生的不良后果,在长期流动放蜂生产实践中,笔者一直留心观察在不同地域气候条件下,迷巢偏集的规律,学习摸索预防措施。现把这方面的情况介绍如下,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燕海平 《中国蜂业》2023,(10):18-19
<正>每年的春末夏初蜂王和一部分蜜蜂飞离蜂群,另建蜂巢组成新蜂群,将原巢留给即将羽化的新蜂王,一群分为两群,这就是蜂群的自然分蜂。自然分蜂是蜜蜂繁衍的本能,蜜蜂靠分蜂来实现蜂群数量的增加,有效补偿由于病害、敌害、饥饿等原因造成的蜂群损失。但自然分蜂会给蜂群繁殖和养蜂生产带来损失,在养蜂生产中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自然分蜂的发生。一、自然分蜂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正>晋城市位于山西省的东南部,境内蜜粉源丰富,蜜蜂养殖一直是当地的传统养殖项目。在蜜蜂养殖过程中盗蜂一直时有发生,蜜蜂盗蜜是蜜蜂因本能而引起的一种"违法"行为,盗蜂现象在养蜂生产中经常会碰到的,盗蜂的后果很严重,轻者蜂群发展缓慢,重者蜂群死亡,影响全年养蜂收益。此外,盗蜂还是蜜蜂病害的传播者,因为盗蜂所盗取的大多都是病群弱群中的饲料,很容易引发全场病害。一般说来,当甲群工蜂窜入乙群偷取贮蜜时,甲群中有偷取行为的工蜂称为"盗蜂",甲群称为"作盗群",乙群称为"被盗群"。除此之外,被盗群由于无蜜饲料引发被迫去盗其他蜂群的饲  相似文献   

14.
<正>当春季春暖花开蜜涌粉足,蜂群群势开始增殖壮大的时候,蜂群会出现分蜂的现象。自然分蜂是蜂群在自然情况下群体增殖的途径,是蜜蜂最主要和最突出的群体活动。但对人工饲养下养蜂管理会造成很大的麻烦,会减少蜜蜂数量,影响养蜂生产效益。为此应要首先了解蜜蜂发生自然分蜂的原因,熟知分蜂的一系列征兆,  相似文献   

15.
1.及时检查蜂群。蜜蜂经过漫长的越冬期,早春要及时选择12℃以上的无风晴天,让蜜蜂出巢飞翔排泄。在此期间仔细观察每群蜜蜂飞翔活动情况,发现不正常蜂群要作标记,待大规模飞翔活动结束后,立刻开箱检查。发现失王和弱小蜂群及时合并。对缺蜜蜂群可将贮存的蜜脾,割去封盖蜡,用温水冲一遍,放入蜂团外侧;吃偏蜜脾的蜂群要调转蜜脾方向。如果没有贮存的蜜脾,可用蜜汁灌脾补救饲喂。将空牌撤除,对染病蜂群及时隔离治疗。气温升为14℃以上的晴暖无风天气,进行彻底地全面检查,着重清除越冬以来箱底死蜂和废物,并将全场蜂群状况…  相似文献   

16.
人工分蜂又称人工分群,是在蜜蜂饲养过程中,利用其自然分蜂的特性,根据外界气候、蜜源和蜂群状况,有计划地将l群蜜蜂分成2群或多群的蜂群繁殖方法。人工分蜂是增加蜂群数量,扩大养蜂生产规模,进一步提高养蜂效益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7.
正蜜蜂群势是指一群蜜蜂中工蜂个体的数量和密度,是反映蜂群繁殖力和生产力的主要标志。蜜蜂群势强盛是养蜂优质高产的基础。蜜蜂群势随气候和蜜粉源等的周期性改变而有规律的变化。影响蜜蜂群势有蜂王产卵力、蜂群哺育力、工蜂寿命和蜂群分蜂性、管理方法等因素。一、蜂群中何为"势"蜂群群势,什么是势?我认为,中蜂每群3~4框、意蜂每群6~8框为基本群;蜂略多于脾为基本势。高于这一指标为强群,低于这一指标为弱群。强群在采  相似文献   

18.
<正>蜜蜂在越冬过程中常因越冬前补喂饲料工作的疏忽或出现偏集等原因,造成越冬蜂群中后期饲料不足,使蜂群处于饥饿状态。这种情况发现不及时或解救措施不当,会影响蜂群越冬效果,甚至还会引起全群死亡。为此,必须对饥饿蜂群进行解救,以保证蜂群安全越冬。1.饥饿群的解救饥饿蜂群是指越冬群内还有少量饲料,蜜蜂尚处于饥饿状态。如发现不及时,蜂群会在5~10天内耗尽  相似文献   

19.
张河勇 《蜜蜂杂志》2020,40(2):15-16
偏集对蜂群的危害性是多方面的,即有直接的损失和间接的损失之分。直接损失,就是偏集的工蜂,会被他群的工蜂围攻而亡,当然也由于偏集工蜂的奋力拼搏,常造成两败俱伤。但也有部分工蜂,能勉强偏入他群,偶尔还会刺杀他群的蜂王。这种打斗式的偏集,常发生在外界缺乏蜜源之际,尤其是酷暑的夏末秋初。而在气温适宜、蜜源良好之季节,由于被偏集群的工蜂忙于出勤采集,巢内储蜜充足,蜂性比较温和,通常不会阻拦偏集的工蜂,造成蜂群之间强弱悬殊、弱群歉收,或难以繁殖壮大之损失。  相似文献   

20.
正笔者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处理多群同时出现自然分蜂的管理方法,不会出现围王、失王及工蜂大量偏集现象。一、多群同时分蜂当多群同时出现自然分蜂并集结时,如处理不当,会失王,自然分蜂团收回后,也会出现工蜂互相斗杀,蜂群损失严重。特别是大型蜂场,饲养蜂群数量多,如果当时未观察到哪箱出现的自然分蜂,只好逐箱查看,费时费力。如果这个工作时间过长,会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