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白氏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Gray)在我国和日本沿海均有分布,一般认为分布于青岛和日本沿海的文昌鱼为白氏文昌鱼的一个亚种(B.belcheri tsingtauense),分布于厦门地区的文昌鱼为白氏文昌鱼。该文测定了厦门海域和青岛海域的文昌鱼mtDNA COI和Cyt b基因的部分序列,并与日本产的文昌鱼以及产于大西洋的几种文昌鱼进行了比较。基于COI和Cyt b基因序列的分析结果表明,厦门文昌鱼和青岛文昌鱼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是18.8%和20.3%,远远超过了在其他物种中观察到的种内差异,已达到种间差异水平,而日本文昌鱼和青岛文昌鱼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3%和0.9%,应属于种内差异。该文研究结果支持厦门文昌鱼和青岛文昌鱼为不同种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icheri Gray)为生活在亚热带及温带浅沙海域中的头索动物,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一定的经济价值。早期对文昌鱼的生态及胚胎发育进行了许多研究。近年来又对文昌鱼的生物化学、内分泌学、细胞分化与细胞遗传学等方面进行研究。然而,对文昌鱼的细胞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则很少。  相似文献   

3.
文昌鱼作为从低级无脊柱动物进化到高等脊椎动物的里程碑,是生物进化史上最为关键的环节。将两大类动物在进化史上连接在一起,是生物进化历程的关键过渡。本文以文昌鱼的概况为研究的出发点,论述了文昌鱼的进化地位和文昌鱼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等,为文昌鱼的分子系统发育相关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厦门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 Gray)亦称白氏文昌鱼,是世界上稀有的头索动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及台湾浅滩。但唯有厦门刘五店沿海及附近海区形成渔场。几百年前当地就有以文昌鱼为捕捞对象的渔业,年产量高达60吨左右,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昌鱼渔业。历史上厦门文昌鱼渔场主要在刘五店沿海的鳄鱼屿海区,面积为22平方公里。1956年以后由于高崎——集美海堤和东坑、策槽围垦先后建成,渔场淤积日益严重,文昌鱼赖以生存的沙质底面积不断缩小。目前鳄鱼屿海区的底质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见图  相似文献   

5.
文昌鱼(又称双尖鱼),属于头索动物亚门,头索纲(或称狭心纲),是由无脊椎动物进化到脊椎动物的过渡物种。文昌鱼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其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是美味佳肴。近年来,由于大规模的围垦、挖沙以及过度捕捞等原因,使得文昌鱼的数量急剧减少,我国已将其列为二级保护动物,并在厦门建立了文昌鱼自然保护区,开展文昌鱼的人工养殖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应用扫海面积法,并根据鱼类和文昌鱼栖息特点,采用了不同拖网取样方式,对胶州湾外南沙周围24km^2水域5、6月渔业资源数量与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 Gary)数量进行了调查评估。5月捕获的鱼类共28种,总资源量275479kg,其中玉筋鱼居第1位,资源量265200kg。捕获的无脊椎动物共13种,总资源量3489kg。6月文昌鱼数量约为18720000尾。同时,还指出了栖息环境面临的问题以及保护栖息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pH、盐度对茂名海域文昌鱼的急性毒性,在水温(25±1)℃条件下,找出了文昌鱼在高低pH和高低盐度水体中96hLC50分别为:pH为5和10;盐度为17.5‰和47.5‰。pH和盐度对文昌鱼出砂率和死亡率的影响均呈典型的V字型,影响的方程为二项式方程。文昌鱼出砂率和死亡率与pH值和盐度变化均为高度相关(r>0.8)。随时间延长,文昌鱼活力降低,体色加深,出砂和死亡数增多。  相似文献   

8.
方琦  周仁杰  钟指挥 《水产科技情报》2010,37(6):274-278, 281
研究了厦门海区白氏文昌鱼幼鱼对温度和盐度渐变、骤变的耐受力以及承受低水温后的恢复能力.实验结果显示:(1)14.5~34.0℃是白氏文昌鱼幼鱼生存的安全水温范围,在此水温范围内,无论渐变还是骤变均无碍其生存;白氏文昌鱼幼鱼生存的临界低水温为14.5~13.0℃,而其临界高水温则为34.0~35.5℃;白氏文昌鱼幼鱼对短时间的低水温有较强的耐受力.(2)16.0~31.0是白氏文昌鱼幼鱼生存的安全盐度范围,在此盐度范围内,无论渐变还是骤变均无碍其生存.(3)白氏文昌鱼幼鱼对海水盐度的渐变有较强的耐受力.在渐变条件下,白氏文昌鱼幼鱼可以耐受的临界低盐度为10~7,而其临界高盐度为34~37.  相似文献   

9.
文昌鱼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它是五亿年前脊索动物的祖先,是无脊椎动物进化至脊椎动物的过渡典型活标本。近年来的研究证明:文昌鱼存有性激腺类醇激素。在文昌鱼的哈氏窝上皮细胞有分泌促性腺激素的分泌颗粒,这是科学家在生理、生态上获得的进一步证明。由于在生物学上的特殊地位,文昌鱼在学术上、科学研究上价值非凡。在高等学校的生物教学实验、海洋生物的解剖,它远比单细胞变形虫、两栖类的蛙类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亚硝酸盐对茂名海域文昌鱼生长及磷酸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文昌鱼对亚硝酸盐(NO2-)的耐受极限以及在NO2-胁迫条件下文昌鱼的体重及磷酸酶的变化。结果表明,文昌鱼在(25±1)℃温度条件下耐受NO2-的96h的LC50为262.98mg/L。在水体NO2-不超过0.34mg/L时文昌鱼酸性磷酸酶(ACP)较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在浓度为0.24mg/L时碱性磷酸酶(ALP)受显著促进作用(P<0.05);当水体NO2-大于12.07mg/L时,文昌鱼ALP和(ACP)活性均随水体中NO2-浓度的增加受到显著(P<0.05)的抑制作用。水体浓度达33.44mg/L时,文昌鱼体重与对照组相比受抑制作用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陈欣映  许啯 《海洋渔业》1988,10(2):83-83
广东南澳县科委于南澳岛东南的烟墩湾发现文昌鱼群,1987年11月8日,仅在该海湾一次就捕获几十条体长10多毫米的幼鱼,10日又在岛的东北部海湾发现文昌鱼的成鱼。这一新的发现,对于考察珍稀文昌鱼类的分布和海洋生态研究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和宝贵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2.
厦门前埔浅海文昌鱼资源调查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厦门前埔浅海是目前文昌鱼生产的重要作业区。为贯彻执行农牧渔业部的重点科研课题“文昌鱼资源调查”任务,我们以厦门前埔文昌鱼渔场为重点,于1987年4月至1988年3月间,设站进行周年逐月定点词查,初步查明了该渔场文昌鱼的数量分布特点及现存资源量。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调查材料与方法厦门前埔浅海文昌鱼渔场面积约3平方公里,水深变化于1—5米之间。本次调查  相似文献   

13.
文昌鱼类弹性蛋白的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用组织化学的方法对文昌鱼鱼体各段连续切片进行检测,发现其口须支持骨骼及鳃弓骨骼中存在VIH染色阳性物质。再用弹性蛋白酶对文昌鱼咽部组织切片及新鲜解剖的鳃组织进行消化,镜检后发现VIH阳性物质已被消化掉。从而提示文昌鱼鳃弓骨骼中的VIH阳性物质可能是一种类弹性蛋白。  相似文献   

14.
Cu2+、Zn2+和Cd2+对茂名海域文昌鱼酸、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在Cu2+质量浓度为0.096 mg/L水体中生活的文昌鱼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均不受抑制作用,在Cu2+质量浓度为0.16、0.256、0.356 mg/L水体中生活的文昌鱼的ACP、ALP活性均显著受抑制(P<0.05),随时间延长和质量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在Zn2+质量浓度达到0.195 mg/L时,文昌鱼的ALP与对照组同期相比受抑制作用显著(P<0.05),随质量浓度增加,受抑制作用增强;ACP在Zn2+质量浓度达到0.39 mg/L时,文昌鱼ACP第10 d影响不显著(P>0.05),第20 d和30 d表现出显著(P<0.05)抑制作用,超过这一质量浓度,受抑制作用增强.在Cd2+水体中生活的文昌鱼ALP在Cd2+质量浓度为0.4 mg/L时,抑制显著(P<0.05),在此质量浓度水体中的文昌鱼ACP在第30 d测定时也表现为抑制显著(P<0.05),随时间延长和质量浓度增加,文昌鱼ACP、ALP活性受抑制作用增强,在最高质量浓度为2.0 mg/L时,至中期已经死亡.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文昌鱼耐受亚硝酸盐(NO2^-)的极限以及在NO2^-胁迫条件下文昌鱼的体重及磷酸酶、酚氧化酶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文昌鱼在(25±1)℃温度条件下在96小时时间间隔内耐受NO2^-的LC50为262.98mg/L。在水体NO2^-不超过0.34mg/L时文昌鱼酸性磷酸酶(ACP)较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在浓度为0.24mg/L时碱性磷酸酶(ALP)及酚氧化酶(PO)受显著促进作用(P〈0.05);当水体NO2^-大于12.07mg,L时,文昌鱼ALP、ACP及PO活性均随水体中NO2^-浓度的增加受显著(P〈0.05)抑制作用。水体浓度达33.44m以时,文昌鱼体重与对照组相比受抑制作用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文昌鱼对亚硝酸盐(NO2^-)的耐受极限以及在NO2^-胁迫条件下文昌鱼的体重及磷酸酶的变化。结果表明,文昌鱼在(25&#177;1)℃温度条件下耐受NO2^-96h的LC50为262.98mg/L。在水体NO2^-不超过0.34mg/L时文昌鱼酸性磷酸酶(ACP)较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在浓度为0.24mg/L时碱性磷酸酶(ALP)受显著促进作用(P〈0.05);当水体NO2^-大于12.07mg/k时,文昌鱼ALP和ACP活性均随水体中NO2^-浓度的增加受到显著(P〈0.05)的抑制作用。水体浓度达33.44mg/L时,文昌鱼体重与对照组相比受抑制作用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报刊文萃     
<正> 福建省宁德地区水产科技人员继大黄鱼人工育苗试验成功后,又进行大黄鱼人工催产试验,现已培育出稚鱼31260尾,获得大黄鱼全人工育苗的成功.这是我国水产科研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使人工大面积养殖大黄鱼由幻想变成了现实. 摘自《文汇报》1989.7.19 最近,厦门大学生物系和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协作,育成第一批文昌鱼幼苗.文昌鱼是我国珍稀海产品,被称活化石.这几年由于近海区污染严重,文昌鱼濒临灭绝的边缘.  相似文献   

18.
文昌鱼人工育苗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杜琦  程兆第 《福建水产》1990,(1):16-22,34
文昌鱼(Amphioxus)是一种头索动物,是研究动物进化方面的珍贵材料;文昌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干品蛋白质含量高达70%,为名贵水产品,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文昌鱼是典型的草食性鱼类,从开口摄食到生命结束,都以滤食海水中的小型单细胞藻类为主,食物链短,很有开发价值。文昌鱼的一生除了胚胎和仔、幼鱼发育阶段在海水中渡过20多天浮游生活外,绝大部分时间都潜居沙中,过着底栖生活。其适宜的水温为12—30℃,盐度为19—32‰。厦门同安刘五店海区过去是厦门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 Gray)的主要产  相似文献   

19.
厦门同安刘五店附近海域,是世界上稀有头索动物——文昌鱼的产地。据调查资料表明,此种国家二级动物——文昌鱼仅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及台湾浅滩。唯有同安刘五店沿海及附近海区形成渔场。五十年代中期,我省文昌鱼曾达到200吨的产量。但是,由于多年来,建造了海堤和围垦,加之酷渔滥捕,其产量逐年锐减,致使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Cu2+、Zn2+和Cd2+对广东茂名海域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文昌鱼在3种重金属离子水体中96h LC50分别为0.65、3.54和3.19mg/L,96h全部出砂浓度分别为0.65、2.75和2.52mg/L;结合文昌鱼出砂和96h LC50,得出3种重金属离子对文昌鱼的毒性强弱为Cu2+>Cd2+>Zn2+,且随浓度升高和受试时间延长,出砂文昌鱼的活力降低,体色加深,死亡率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