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5 毫秒
1.
对水稻白叶枯病进行长期系统监测和大面积普查,分析了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特点和流行原因,掌握了好的防治方法,有效地控制了水稻白叶枯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80年代江陵,石首等地水稻白叶枯病和气象资料的分析归纳和对原荆州地区1970-1993年白叶枯病资料和荆州1970-1993年的气象资料进行相关分析,揭示了水稻白叶枯病发生发展大流行的必要条件及白叶枯病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3.
《植物保护》1980,6(3):14-15
白叶枯病是水稻上为害较重的一种细菌性病害。1972年起,我们在水稻白叶枯病重病区——绍兴县皇甫公社,搞综合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试点和样板,同时还在其它病区  相似文献   

4.
戴雷  王金生 《植物医生》1995,8(5):21-24
水稻白叶枯病抗病基因鉴定的研究进展戴雷,何晨阳,王金生(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210095)水稻白叶枯病是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水稻生长的主要病害之一。为控制该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使用抗病品种。自从日本第一次报导水稻白叶枯病菌的特性以来,已经发表了大量的关...  相似文献   

5.
《植物保护》1979,5(3):23-24
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上的一个重要病害。国内对该病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它的寄生范围至今尚不完全清楚。弄清楚该病除水稻以外,究竟有那一些其它寄主,这是彻底控制水稻白叶枯病的重要关键。 我们从1977年起,做了一些有关这方面的试验研究,1978年9月,我们采集了白叶枯病严重发病田中的假稻、稗草、狗牙根、双穗雀稗、千金子、香附子、田字草等七种杂草的地上绿色部分(以上部嫩叶、茎为主。没  相似文献   

6.
植物促生细菌诱导水稻对白叶枯病抗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稻白叶枯病是使水稻遭受重大损失的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7.
凋萎型白叶枯病(又称急性凋萎型白叶枯病),是水稻白叶枯病的一个症状类型。据湖南省植保所研究证明是由于系统侵染的结果。由于目前杂交水稻品种抗性弱,遇秧苗期淹水后,白叶枯病菌侵入幼苗生长点或病菌由叶片、根尖侵入后向维管束转移,而导致秧苗失水青枯、整株凋萎症状。秧苗发病迅速,无法挽救,故有的称之为水稻“癌症”。  相似文献   

8.
采用成株期人工剪叶接种鉴定方法,评价451份新引进的国外水稻新品种(系)对我国田间流行的5个水稻白叶枯病致病型的抗性反应。结果显示国际水稻研究所新材料是水稻白叶枯病重要的抗源。本试验还筛选出一批抗性较好的抗性材料,可供育种家在选配亲本时选用。  相似文献   

9.
水稻白叶枯病综防初探(四川省开县农业局植保站)郑持炎,熊良新,郑贵芳水稻白叶枯病是国内植物检疫对象之一,是我县水稻上的一种新病害,70年代后期随种子调运传入我县,78年首次在海拔160米的厚坝镇发生,83年蔓延到江、东、浦三里稻区,随着杂交水稻种植面...  相似文献   

10.
1983-2007年,对南方稻区水稻区域试验品种、组合的白叶枯病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 805个参试品种、组合中,78个表现抗白叶枯病,抗病品种频率为4.3%;其中,常规水稻74个,占抗病品种的94.9%。在1 219个籼型杂交水稻中,抗病的组合3个,中抗的76个,抗病和中抗组合频率分别为0.2%和6.2%。不同类型和不同生态型水稻的抗病品种频率差异显著,晚粳>早籼>中籼>晚籼;常规水稻>杂交水稻。籼型杂交水稻中抗病组合频率为:杂交晚稻>杂交早稻>杂交中稻。1990-2004年,17个抗或中抗白叶枯病的优良水稻新品种、组合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11.
尖角突脐孢对稻田稗草的防除效果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温室内进行了露水期、接种量、喷液量及稗草叶龄对尖角突脐孢菌(Exserohilummonoceras)除稗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适合条件下,尖角突脐孢对4叶期以下的稗草幼苗具有极好的防效.要达到理想的除稗效果需要至少24h的露水期,接种菌液的孢子浓度在1.25×105孢子/ml以上.接种孢子浓度和喷液量对尖角突脐孢除稗效果的影响也极明显,它们与防效呈S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12.
 用国际鉴别寄主及中国鉴别寄主分别在华南及菲律宾两地,同时多次重复研究、比较、分析两地的稻白叶枯病病原菌株的致病力。用人工剪接法测定明确了中国及菲律宾的病情分级调查记载标准呈显著相关,均能反映华南与菲律宾的病情调查实际结果。对4个菲律宾和5个华南菌群而言,"金南风"及"脱脱普"全感,而"早生爱国3号"和"爪哇14号"则全抗。"黄玉"对华南菌群Ⅰ及Ⅱ抵抗,但对Ⅲ及Ⅳ群与4个菲律宾菌群则全感。"IR8"及"Cas209"对5个华南菌群全感,而"DV85"则全抗。"IR20"及"IR1545-339"抗华南菌群Ⅰ、Ⅱ、Ⅲ及Ⅳ,但感染Ⅴ群。"TN1"及"金刚30"等品种全部感染华南及菲律宾菌群。"IR26"抗华南菌群Ⅰ、Ⅱ、Ⅲ、Ⅳ和菲律宾菌群Ⅰ,但感染华南菌群Ⅴ和菲律宾菌群Ⅱ、Ⅲ、Ⅳ。试验结果指出:华南菌群Ⅲ、Ⅳ的,致病力与菲律宾菌群Ⅰ相仿,而华南菌群Ⅴ则与菲律宾菌群Ⅳ相类似。此外,还研究比较分析了华南菌株与东南亚菲律宾、泰国和印度尼西亚诸国菌株间的致病力的异同情况。  相似文献   

13.
1993年全国小麦秆锈菌种群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993年我国小麦秆锈病发生较轻,从8个省18个区县中的47个品种上采集到的95个标样中分离到菌株336个,鉴定出21C3CKR、21C3CKH、21C3CTR、21C3CTH、21C3CFR、21C3CFH、34C1MKR、34C1MKH和34C2MKR等9个致病类型;21C3CKR的出现频率为65.2%,居于首位,21C3CDH为14.5%,21C3CTR为10.7%,21C3CFR为4.2%  相似文献   

14.
一九九○年全国小麦秆锈菌小种动态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0年在我国17个省、市、自治区的42个县采集到小麦秆锈病(Puccinia graminis f.sp.tritici)标样129份,从中分离鉴定了183个菌株。小种命名中同时采用了原半开放式鉴别寄主系统和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禾谷类锈病室代码(Pgt-code)系统构成的复合命名法,共鉴定出21C3和34C2两个小种类群,21C3-CHK,21C3-CFH,21C3-CKK,34C2-MFK,34C2-MKK 和34C2-MKR 等6个小种,其出现频率依次为61.20%、12.6%、7.7%、1.1%、1.1%和0.5%。21C3-CKH 为当前流行小种,21C3小种群的出现频率为97.3%,34C2类群为2.7%。在利用89个菌株对41个 Sr 单基因系的毒力频率测定中,没有发现对 Sr 9e、11和38有毒力的菌株,对Sr25,26,31,35,GT 和 Wld-1的毒力频率均在9%以下。  相似文献   

15.
大丽轮枝菌致病力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6.
甜瓜种子携带的链格孢菌种类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洗涤检验法和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法,从甜瓜种子上分离得到14个链格孢菌分离物。通过菌落形态、产孢表型、分生孢子以及分生孢子梗等形态学观察,结合分析ITS-rDNA和histone 3基因序列,对链格孢菌分离物的种类进行鉴定;甜瓜种子携带的链格孢菌种类分别为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交链格孢(A. alternata)和倒果链格孢(A. obovoidea)。还研究了这些链格孢菌分离物对甜瓜离体叶片的致病性及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除A. obovoidea外,另外两种链格孢菌均对甜瓜离体叶片具有致病性;A. tenuissimaA. alternata的孢子悬浮液对甜瓜种子发芽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是国内首次围绕甜瓜种子传带链格孢菌的种类及其致病性开展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北京地区小麦白粉菌闭囊壳越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世界各地气候条件、地理环境的不同,小麦白粉菌闭囊壳的越夏情况差异很大。在夏季干燥无雨炎热的地区,闭囊壳能顺利越夏,成为小麦白粉病在秋苗上的初侵染源;在夏季多雨潮湿的地区,闭囊壳则不能越夏,关键在于是否导致自生麦苗发病,北京地区小麦白粉菌闭囊壳的越夏行为尚未见报道,作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福建西番莲病毒病的发生及其病原黄瓜花叶病毒亚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1995年对福建西番莲病毒的发生为害进行调查,发现在西番莲栽培区病毒病普遍发生,发病率通常在30-40%,严重的达90%以上,田间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环斑、皱缩、花叶、环斑花叶、死面和果实木质化等。从田间病株采集40份样本,经电镜观察和采用A蛋白夹心ELISA(PAS_ELISA),用西番莲化木质病毒PWV),西番莲黄花叶病毒PFYMV)、紫果西番莲花叶病毒(GMV)、烟草花叶病毒(TMV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玉米小斑病菌的生理小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当前我国玉米生产中大面积种植的是以正常细胞质自交系配制的杂交种为主,和各地正在加速研究和发展雄性不育细胞质利用的实际情况,三年来我们用来自国内16个省、市、自治区的181个小斑病菌的标样,通过接种试验,从77个包括T、C、S型细胞质的雄性不育系和正常细胞质的自交系中,初步选出8个自交系建议作为我国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小种试用的鉴别寄主:T单412-2,TC103,CVa35,C二南二四,MS344,MS05,辽马43,二南二四,应用这套鉴别寄主,可以区分16个生理小种。目前用这套鉴别寄主测试来自国内不同地区的98个标样的结果,已出现12个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亚致死剂量苏云金杆菌蜡螟亚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galleriae)晶体蛋白对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幼虫物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蜡螟幼虫经亚致死剂量B.t.galleriae晶体蛋白处理后,中肠糖原、组蛋白及RNA的量均较正常幼虫减少。处理组幼虫整体匀浆物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也较正常幼虫低。大蜡螟幼虫经B.t.galleriae晶体蛋白处理后中肠上皮细胞明显空泡化,并发生解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