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1 毫秒
1.
精耕细作、天人关系和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精耕细作不但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特征,而且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基因”。应该从天人关系的高度分析它的成因、内涵和价值。精耕细作产生的基础是中国古代各族人民“应对”既定的自然条件、广度和深度空前的农业实践。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打下深深的烙印,支撑了中华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发展,促进了封建地主制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国历史上人口的增长提供了动力和基础。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仍然要继承发扬精耕细作传统。精耕细作的精神一定意义上代表了农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第二讲我国搞农业现代化的客观必然性在古代,我国曾经是当时世界上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劳动农民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创造了一整套以多劳、多肥、多水、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农业技术。大约从战国后期至西汉时,就已经比较完整地形成了当时高产量高效率的农业。它养育了我们中华民族,是我国古代灿烂文明赖以繁荣的基础。但由于我国封建社会长达几千年之久,在深受地主残酷剥削的小农经济条件下,农业技术虽然在继续发展,却不可能得到飞跃。整个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十分缓慢的。到了近代,正当欧美各国农业从近代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  相似文献   

3.
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对中国科技史研究是卓有成效的,他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闻名于世界,其中包括对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研究的贡献。他的学生罗伯特·坦普尔也是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佼佼者,他的著作《中国——发现和发明的国家》,以通俗的文学、扎实的考据、令人信服的论证,介绍了中国100个“世界第一”。有关农业科学技术的发现与发明对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农史有极力的参考价值,引起了注意。坦普尔对我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发现与发明考证不但精湛,而且比较广泛。为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4.
赵会 《现代农业》2014,(3):86-87
<正>我国传统农业科学技术是以精耕细作为主要特点的。"精耕细作"一语,是世人对中国传统农法精华的高度概括,它不是指单项技术措施,而是指综合的技术体系;一方面以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为基础,另一方面又以"三才"理论为指导,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国传统农业科技的主要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5.
1"三农"问题的概念、地位1.1"三农"问题的概念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都比较落后,制约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经成为社会较为突出的问题,我们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称为"三农"问题。中国农业历史悠久,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传统农业养育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发展工业,不得不采用剥  相似文献   

6.
“天时、地利、人和统一”的观点是我国古代农学思想的核心。精耕细作是几千年来在我国自然和生产条件下培育起来的优良农艺传统。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的今天,应当继承祖国古代的农学遗产,发扬传统农业的长处,使之科学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发展到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已经普遍使用,水利灌溉事业也有了发展,这就为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提供了物质条件。在农业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关于农业技术科学研究也就随之兴起。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没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时代,发生于原始采集和狩猎的经济母体之中。由于农业生产受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业科技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我国农业科技史的发展可划分为七个阶段,即原始农业时期;精耕细作农业的萌芽;北方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南方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成熟;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深入发展;中国近代农业的产生;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没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时代,发生于原始采集和狩猎的经济母体之中.由于农业生产受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业科技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我国农业科技史的发展可划分为七个阶段,即原始农业时期;精耕细作农业的萌芽;北方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南方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成熟;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深入发展;中国近代农业的产生;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古代农业与祖国医学的食物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中,我们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农业技术。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国国土并非最大、耕地并非最多,但是人口最多,这应当主要归功于我国古代农业和医药学的成就。正由于我国古代农业技术的逐步发展,从刀耕火种,到使用铁具、畜力,推广精耕细作、多熟种植,形成一整套北方旱作物、南方水田作物的农业耕种技术,才得以在不甚多的耕地上,种出了足够的粮食、培育了繁多的果树、栽植了丰富  相似文献   

11.
北方旱作农业区精耕细作成为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手段,这种耕作方式在传统农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并经过长期发展,对我国的农业发展史产生了巨大影响。我国农业起源较早,以北方为主的旱地形成了我国重要的农业耕作重心,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就我国传统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历史进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精耕细作农业对土地的保护利用展开综合的论述,还针对我国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对精耕细作农业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谭黎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5):2316-2317
中国古代农业科学在战国时期开始兴起,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出现了保墒、选种和播种技术,同时还出现了代田法、区田法等先进的耕作技术。这些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在今天我国现代化农业生产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的优良传统与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重农思想、农学思想以及地力常新、精耕细作和农牧结合等优良传统的阐述,提出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生产发展”的基本思路、基本原则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农业技术是我国农业的关键组成部分,不仅是我国现代农业的源头所在,也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参考。通过对汉代以来多部经典农书进行梳理,分析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技术演进,阐明古代农业技术中的思想理念,探讨其对当代农业发展的启示意识。结果表明,我国农业大致可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自汉代以来,从农田水利到畜禽养殖,在技术的发明和使用过程中,传统农业特别重视农业生产与自然要素相匹配,通过农业内循环方式促进农业再生产,同时也注重精耕细作与农技改良的统一。总体而言,当前绿色农业、循环农业、集约农业等现代农业发展理念与中国古代农业技术蕴含的农业实践智慧一脉相承,这些典籍为当前农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古代农业技术中蕴含着生态平衡、绿色循环、实用主义等多重理念均启示现代农业应在尊重传统农业自然属性的基础上,综合考量其社会属性和工业属性,规避现代农业发展的种种风险,进而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自古以来以农立国,水是农业的命脉。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因此农业灌溉工具的出现为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保障。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整理出中国农业历史上的灌溉农具——木龙骨水车相关资料。通过梳理木龙骨水车发展状况,探讨中国传统农具与农业文明的关系以及对文化传承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书刊介绍     
我国第一部研究农史的专刊问世 由本院农业历史遗产研究室主编、农业出版社出版的我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经济的学术论文从刊《农史研究》第一期最近出版,并在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开始发行。 《农史研究》的发刊,是为了贯彻“古为今用”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就古代农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优良传统方面开展探讨和交流,使古代农业科学技术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服务。  相似文献   

1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走社会主义辺路,发扬精耕细作的传统,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化装备武装农业,实现大地园林化、操作机械化、农田水利化,品种良种化、栽培科学化、饲养标准化和公社工业化。农林牧付渔全面发展,把我国迠设成为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农业博物馆农史研究室闵宗殿、彭治富等同志编写的《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图说》(以下简称《图说》),作为《中国农业博物馆丛书》之一,已于1989年10月由农业出版社出版,它为农史研究提供了一部学术性、知识性和资料性的重要参考书。 1986年中国农业博物馆举办了3000平方米的“中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史陈列”,这项陈列通过收集到的农业文物、史料、图片、绘画以及各种实物标本、模型等,形象地再现了作为农业古国之一的我国近万年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明末著名科学家宋应星著作的《天工开物》(公元1637年),是总结我国古代农业一部重要的科技全书。无论是在我国农业科技史和世界科技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有着重要的价值。《天工开物》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技术。它对于我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的总结,是比较全面,比较系统,比较准确的。《天工开物》全书十八卷,开首第一卷《乃粒》,就专门总结和论述粮食生产,分别阐述了稻、麦、黍、稷、粱、麻和菽等主要粮食作物的全部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传统农业的介绍,分析了传统农业的精髓,并分析了现代生态农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实现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的结合提出了完善生态模式、精耕细作、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等3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