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丽艳 《绿色科技》2012,(9):182-183
指出了未来燃煤电厂将面临巨大的CO2减排压力,以微藻为代表的生物固定转化法在烟气CO2回收利用领域具有很大应用潜力,从烟气特性、微藻固定CO2装置系统等方面对微藻固定烟气CO2的可行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萃取赖百当及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压力28MPa、温度40℃、反应时间3h及CO2流量30L/h的条件下,对岩蔷薇(Cistus labdaniferus L.)的枝叶进行萃取,得到赖百当(Labdanum)萃取物。并以苯为溶剂,采用索氏抽提法制备赖百当浸膏;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赖百当精油。对不同提取工艺得到的赖百当产品的得率及质量进行了分析比较,超临界CO2萃取法产品得率最高,为6.6%(苯萃取法为4.8%,水蒸气蒸馏法为0.8%),且品质优于苯萃取法产品。用GC-MS分别对超临界CO2萃取物和水蒸气蒸馏精油的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进行了测定,共鉴定出31种化合物,其中超临界CO2萃取物中31种,水蒸气蒸馏精油中26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1995-2004年西辽河流域气候变化的分析,运用DNDC模型模拟出土壤表面CO2的排放量,从而分析空气中CO2浓度的增加对土壤表面CO2排放量的影响,同时采用曲线对比分析法,研究CO2浓度变化对该地区的农业总产值及农、林、牧、渔业各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浓度增加使土壤表面CO2排放量增大,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使土壤表面CO2排放量增加,CO2浓度增加利于农业各产值升高。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C02萃取沙棘果渣中β--胡萝卜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沙棘果渣得到橘红色提取物,经试验确定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沙棘果渣的最佳工艺条件。讨论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分离压力,分离温度,CO2流量,时间等对沙棘果渣有效成分提取的影响,并对沙棘果渣提取物性质做了初步试验。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Li-6400XT型光合测定仪连续3d分别测定经辐射处理的毛竹实生苗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光响应曲线、CO2响应曲线以及在固定光强和固定CO2浓度下的控制测量。结果表明:各处理光合作用日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在上午10时左右达到最高点,表现出明显的单峰曲线。对照和辐射剂量较低的处理光合作用能力强,而辐射剂量较高的光合作用能力弱。毛竹的光饱和点在1400μmo·lm-·2s-1左右,光补偿点为25μmo·lm-·2s-1。当光强为1400μmo·lm-·2s-1时,毛竹的CO2饱和点为1500μmolCO·2mol-1,CO2补偿点约为65μmolCO·2mol-1。  相似文献   

6.
森林碳固定能力计算方法及长株潭区域碳年固定量估算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根据森林生态系统碳(CO2)平衡原理方程式[Fc=Nc(植物年净C)+Dc(凋落物C)+Mc(微生物C)+Ec(土壤动物及其它有机物C)-Rs(土壤放出C)],建立了森林生态系统碳(CO2)年固定量计算式:Fc=∑m∑nBEFcij·Xcij·11λi·Mkij·113-0.6Rij·Sij式中:Xcij———森林植物年净生产量;3+113Dcij+∑Hk=1j=1i=1Dcij———凋落物碳(CO2)固定量;Mkij———微生物自身碳素量;Rij———土壤呼吸放出CO2量;Sij———面积;i———森林类型序号;j———地域或土类序号。求算出长株潭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年CO2固定量为3945.3×104t,是长株潭三市2000年工业燃料燃烧排放CO2总量的2.38倍。森林生态系统碳(CO2)固定能力,变幅在6.784~54.163t/(hm2·a-1)之间,大小排序为毛竹林>国外松林>阔叶林>四旁林>柏木林>马尾松林>杉木林>灌丛疏林>经济林。  相似文献   

7.
日本气象厅2004年3月公布了国内及世界大气中CO2浓度和西北太平洋海洋中CO2浓度的最新情况,均表明了继续增加的倾向。  相似文献   

8.
CO2超临界萃取沙棘油酸价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CO2超临界萃取沙棘油酸价的测定,发现不同分离条件所得的沙棘油酸价差别较大;相同分离条件所得的沙棘油,由于样品取样后放置时间不同,所测的酸价大不相同,从中发现了CO2超临界萃取沙棘油酸价变化规律及CO2对沙棘油酸价测定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9.
计划烧除对森林碳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计划烧除释放大量CO2,对森林碳汇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分析计划烧除对种子、叶子、树种、森林群落演替的作用和影响,肯定计划烧除,特别是低强度的计划烧除可以促进森林碳的吸收和固定,提高森林碳汇能力,并估算计划烧除CO2释放量以及火烧后林下植物恢复碳汇量。同时根据我国森林资源现状,提出加强森林管理和增加森林碳吸收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森林火灾释放的CO_2、CO和CH_4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对各省火灾统计资料和生物量估计的数据基础上 ,用排放因子法和排放比法 ,得出中国森林火灾释放的CO2 、CO和CH4 年平均分别为 8 96TgC/a、1 1 2TgC/a和 0 1 0 9TgC/a,其中林下植物和地表枯落物的贡献分别为 39%、4 7%和 4 0 %。各省年平均森林火灾释放的CO2 、CO和CH4 量主要是由火灾受害面积决定的 ,森林火灾较多的黑龙江、云南和内蒙古的这 3种气体的排放量占全国的 80 %以上。森林火灾释放的CO2 和CH4 分别为全国所有源排放的 1 2 %和 0 35%。中国年平均森林火灾释放的CO2 、CO和CH4 量分别为全球森林火灾排放量的 0 3 %、0 5%和 0 0 1 %。  相似文献   

11.
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CO2固定于生物量当中,并通过植物根系和地上部分凋落物的形式输入土壤.在传输到地下的光合碳中,除1/3经根际呼吸排放到大气外,约1/2留在根系,其余被同化到土壤微生物体内并转化成有机质[1].如此,每年约有10%的大气CO2通过植被流经土壤[2].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除海洋之外最大的碳库,约占全球陆地总碳库的46%[3],在全球碳循环和碳平衡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 CO2 萃取落叶松木材挥发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落叶松木材挥发油,以得率为考察指标,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和萃取时间对得率的影响.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落叶松木材挥发油的最佳工艺参数: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60℃,CO2流量10kg/h,萃取时间2h,在此条件下挥发油得率可达0.57%.  相似文献   

13.
毛子军  王秀伟  赵甍 《林业科学》2007,43(10):106-111
介绍质量平衡法的理论、估测方法及其应用,并对其进行评价.质量平衡理论认为:一段树干组织产生的CO2,应该是CO2通量的总和,包括通过树皮向外扩散的CO2释放通量、该段树干液流中的CO2运输通量(流入和流出液流的CO2浓度之差)及液流中的CO2储存通量(液流中CO2浓度在时间上的变化量).应用质量平衡法测定树干呼吸的关键是要估测树干内部的CO2通量,即液流中CO2的储存、运输和扩散.对于液流中CO2的估测主要有2种方法:1)用仪器直接测定木质部液流中的CO2浓度;2)通过测定树干液流停止流动或相对很低时(夜间)树干的CO2释放通量与液流流动时(白天)树干CO2释放通量的差值,间接估测木质部液流中CO2浓度.质量平衡方法提供了一个更为精确地估测木本组织呼吸的方法,其结果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4.
农林复合系统对环境质量调控作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同位素示踪法并结合野外实测对农林复合系统的环境质量调控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林复合系统中由于林木的存在,其固定CO  相似文献   

15.
超临界CO2萃取小试设备工艺设计与设备选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超临界CO2萃取设备工艺流程的设计和对各种关键部件综合利弊的分析,得出1L超临界CO2萃取设备最佳最优的设备组合。  相似文献   

16.
森林火灾烟气的危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森林火灾烟气的组成 森林火灾释放出的烟气是森林可燃物因受热分解或燃烧而生成的多种小分子气体和其他受热挥发产生的气体及微小颗粒物组成的,目前已知的有毒有害气体包括无机类(CO,CO2,NOx,HCI,HBv,H2S,HN3,HCN,P2O5,HF,SO2)和有机类(光气、醛类气体、氰化氢睛等)。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随着大气中的CO2浓度不断升高,对陆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从植物的生长、植物N素吸收、植物及代谢酶等方面详细地探讨了CO2浓度对植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漂白针叶木浆(SBKP)为载体,负载CuO-ZnO后炭化,制备得到了纤维素纤维先负载后炭化的CuO-ZnO-生物炭(CuO-ZnO-CL+C)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X射线衍射(XRD)、双恒电位仪和真空光催化还原CO2系统,考察了载体负载、炭化的先后顺序对复合材料中CuO-ZnO负载的影响,结果表明:先炭化后负载的生物炭(CC+L)与CuO、ZnO只是物理混合作用,其表面没有羟基对催化剂进行吸附固定,极易发生团聚,由此制得的CuO-ZnO-CC+L复合材料的CuO含量没有CuO-ZnO-CL+C高,CuO-ZnO-CL+C复合材料的晶型更完整、光电流强度更高、电阻更小,光催化还原CO2活性更好。以CO得率为考察指标,探讨了Cu2+与Zn2+物质的量比值、复合材料炭化温度、纤维素纤维直径对所制备的CuO-ZnO-CL+C  相似文献   

19.
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下,用SO^2-4/Zr-McM-41中孔分子筛作催化剂催化α-蒎烯水合反应。SO^2-4/Zr-McM-41在超临界CO2下比常规条件下显示出对松油醇更高的选择性,并保持了在常规条件下的高催化活性。考察了在超临界CO2条件下,不同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得到了较佳的工艺条件,即:氯乙酸、松节油及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3,催化剂用量为松节油质量的7.5%,Si/Zr物质的量之比1:0.05,60℃反应8h。在此条件下,松节油的转化率达94%,对松油醇的选择性达88%。  相似文献   

20.
千烟洲人工针叶林碳素分布、碳贮量及碳汇功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PCC(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连续的年度报告指出,大气中CO2浓度发生了急剧变化,由此引起的大气温度上升,海平面抬高将牵动人类赖以生存的陆地生物圈一系列的反馈效应,改变着陆地的辐射平衡、水循环和生物生产等[1,2].森林是陆地生物圈碳循环的主体,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制造碳氢化合物,将大气中的CO2以有机碳的形式固定于森林植物中.与其它的自然植被类型相比,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生物量积累速度很快,因而能贮藏更多的碳,每年固定的碳约占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2/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