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冰心  张雄  李阳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7):82-84,87
从北京市水资源现状和农村再生水回用情况出发,结合对北京农村水景观构建现状的调研,对北京市农村水景观构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而证明再生水回用于农村水景观建设的必要性.针对古村落、农业观光园、城乡接合部和生态涵养村4种北京农村类型,阐述了基于再生水的北京农村水景观构建策略与措施,并分析了北京市农村再生水构建水景观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用水问题再次成为社会焦点问题。水资源的匮乏,使得农业用水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越发突出。做好农业用水的管理工作,对于生态平衡的保持以及农民收入的增加、农业基础设施的有效建设都有着积极作用,更能让水资源满足更多农业生产活动的需求。加强农业用水管理,推广节水农业,加大灌溉投入,对废水进行有效处理,都应当得到落实。发现农业水管理中的问题,利用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21世纪我国农业发展将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而且水资源短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有可能超过耕地,成为掣时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不解决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实现农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将成为一个难圆的梦。  相似文献   

4.
农村水利是指在农村开展的水利建设、管理及其他有关水问题方面的工作,包括农村水工程、水资源和水环境.它涉及到闸、站、堤、河流、沟渠及水利配套设施,分为农村蓄水设施、引水设施、输水配水设施、提水设施、田间灌溉设施、防洪除涝降渍等抗御水灾害设施和生活供水设施,是为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镇村居民生活创造条件的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5.
从虚拟水战略视角出发,运用定量模型方法,分别构建虚拟水战略背景下的农业与工业生产布局诊断与调整模型,以湖南14个地区为研究对象,对各区工农业生产布局与水资源之间的匹配关系进行科学诊断。结果表明,湖南农业布局现状同虚拟水战略背景下的湖南农业理想布局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长沙、株洲、湘潭和岳阳4地区农业布局过密,而湘西自治州、怀化、张家界和永州4地区农业生产布局过疏;整体上来看,虚拟水战略背景下湖南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是增加农业生产的布局密度;湖南工业布局整体上与水资源之间的匹配关系不太理想。其中,长沙、湘潭、娄底、株洲、衡阳、郴州6地区为工业布局过密区,已经或者最有可能出现水资源供给不足和季节性缺水现象;张家界、永州、湘西自治州、岳阳、益阳、怀化、邵阳7地区为工业布局过疏区,尚可加大工业布局密度,充分利用区域水资源。  相似文献   

6.
在虚拟水战略背景下,以宁夏19个县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分析模型,借助Arc GIS 10.0空间数据管理平台,研究宁夏农业生产空间布局现状,探讨宁夏农业生产空间布局的理想态势。结果表明:1宁夏县域人均农村人口虚拟水量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发达区域农村人口人均虚拟水量普遍高于欠发达区域,农业生产以北部平原地区为主体进行布局,中南部地区布局较少;2宁夏区域农业生产优势度空间差异显著,整体呈现北部地区高,中南部地区偏低的宏观态势;3农业生产布局合理型的县市有灵武市、永宁县、贺兰县、平罗县、红寺堡区、盐池县、原州区、西吉县、彭阳县、沙坡头区、中宁县和海原县;农业生产布局过密型的县市有银川市、石嘴山市、利通区和同心县;农业生产布局过疏型的县市有青铜峡市和泾源县。在此基础上,提出宁夏水资源短缺县市,应在挖掘农业地域资源潜力的同时,加快探索实施虚拟水战略,而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县市,应继续发挥地域水土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为水资源短缺县市实施虚拟水战略服务。  相似文献   

7.
义县是农业县,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县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性。义县水资源比较短缺,严重制约了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广节水灌溉工程,可以提高水利用率和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改变我县"雨养农业"的现状,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现状,提出了“九五”以来节水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以提高水的利用率与利用效率为目标,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做出详实分析,以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干旱地区区域间虚拟水贸易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姣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161-2162,2185
[目的]对我国干旱地区区域间虚拟水贸易策略进行研究。[方法]以与水资源关系最为密切的粮食生产为例,运用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理论,将水资源纳入经济增长、粮食安全、提高人民福利等一系列国家宏观目标下构建模型,对虚拟水贸易策略的有效性分析验证,并提出我国干旱区域实行虚拟水贸易的相关建议。[结果]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可通过实施虚拟水战略生产需水量较低的产品,并与水资源丰富地区交换水资源密集型产品而获益,但前提是水资源丰富地区水资源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技术较缺水地区更高,这样该地区才有足够的驱动力参与到水资源短缺地区的虚拟水战略中,从而通过贸易的方式提高彼此收益,缓解水资源短缺地区的水资源短缺以及生态破坏等问题,促进其经济协调发展。[结论]该研究为解决我国干旱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业从追求粮食产量向农产品多样化、特色化方向发展,东北地区特别是吉林双辽等十年九旱地区,对水资源使用量日益增加。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科学利用水资源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地方水利工作者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加强东北农村水资源有效利用的意义加强东北地区水资源有效利用,对当地农村  相似文献   

11.
水,生命之源,世间万物生存的希望,人类文明的摇篮!地球上的每一条江河都是人类的母亲。农业水资源是可为农业生产所利用的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土壤水。现代农业是高效用水的农业。目前中国的水资源处于困乏水平,这意味着农业发展将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水资源短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有可能超过耕地。针对我国的水资源问题,节水农业的出现给这一问题的解决带来了转机。节水农业又包括节水灌溉农业和旱地农业。本文是从我国基本现状的事实角度出发,论述了节水灌溉的基本情况与发展趋势,以及节水灌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农业生产离不开大量水资源支持,但由于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储量不足,区域水资源储量失衡,如何在满足农业生产灌溉水资源需求的同时,减少水资源浪费,成为当前节水型农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在灌区农业水资源管理中推广节水理念、推行节水灌溉技术是必然选择,可以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障粮食产量和安全。本文就灌区农业水资源管理的节水灌溉路径展开分析,在明确节水灌溉发展必要性的同时,积极引入节水灌溉技术,提升我国节水型农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3.
1节水型农业 节水型农业是以发展高效农业为目标,面对我国水资源日益短缺的形势而提出的.通过充分利用天然降水和可利用的水资源,采取水利和农业措施,以提高水的利用率.其内容包括水利工程节水、农业技术节水、管理节水,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目的是提高水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从水足迹角度来研究水资源利用状况得到广泛的认同。本文以眉山市为例,分析眉山市水足迹的时空变化,为眉山市水资源利用提供可行建议。眉山市需要调整产业结构,降低农业、工业生产对水资源的消耗量并提升水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我国农村经济有新的发展,作为重要自然资源的水资源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命脉,但因农业用水具有需求多样化、灌溉用水占的比重大、需求的季节性和区域性明显,因而导致农用水资源严重缺乏,水事纠纷不断,同时因农用水水权主体模糊、农用水水权使用权属性不清、农民用水协会职责不明、水权交易管理制度欠缺,导致水资源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所以完善、创新农业水权制度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河南省漯河市为研究区域,从农业生产水足迹角度出发,借助CROPWAT软件计算主要作物小麦、玉米生长期的绿水、蓝水足迹,并基于氮肥、磷肥施用量计算作物灰水足迹,全面评价农业生产水足迹,分析漯河市农业水足迹组成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漯河市作物生长绿水和蓝水足迹最大的区域均为源汇区,灰水足迹最大的区域为临颍县;农业绿水足迹占总水足迹比重在空间上呈现出从南到北比重逐渐降低的特征,各县(区)农业蓝水足迹占总水足迹的比重约为30%,临颍县灰水足迹占比远高于其他县(区),需重点关注化肥的合理施用;漯河市农业水足迹较高,可通过完善水资源消耗核算体系、加快技术革新以降低农产品生产耗水、调整水资源消耗结构、合理施用化肥农药等措施降低农业耗水。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干旱半干旱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很大的国家,约占国土面积的52.5%,作物的生理干旱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也是我国干旱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基于此,本研究阐述水生产力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提高水生产力的调控措施,以期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雷晓霞 《乡村科技》2019,(4):122-123
在我国农业生产及经济发展过程中,展开水利水保工程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因为从某种程度上其标志着该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真实水平。因此,我国加大农村水利水保工程的政策扶持力度,但是在实际的工程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目前我国水利水保工程建设存在的难题,并提出科学解决农村水利水保建设难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农业水价改革与农民承受能力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斌  闫桦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816-2818
随着我国水短缺问题的加剧,进行水价改革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是必然趋势.农民阶层作为当前社会弱势群体,分析他们对农业水价改革的承受能力对于农业水价政策制定、农村社会稳定和农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回顾了重庆市农业水价改革的历程,通过对大足、丰都和开县灌区农民承受能力的实证研究表明,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不能单纯依靠提高水价来解决,应综合分析供水成本、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及WTO背景等多种因素,在充分考虑农民实际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实施农业水价改革.  相似文献   

20.
我国正面临着严重的资源型缺水和污染型缺水 ,唤起全民的节水、护水意识决不是权宜之计 本文从节流、治污、惩污、多渠道开源以及加强和完善水管理体系等方面 ,提出了缓解我国水资源危机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