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索冬荪林下种植高效栽培技术,给冬荪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奠定基础,进行了不同栽培料用量、树种、播种时间对冬荪生长情况以及产量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栽培料用量为30~40 kg/m~2时既节约资源,又有利于提高冬荪产量;主材以青冈树种最优,但柳杉、刺槐可作为替代树种进行冬荪种植;冬荪种植的最佳播种期为每年的3月左右,此时既能提高冬荪产量,又能节约管理成本。  相似文献   

2.
正白鬼笔(Phallus impudicus L.ex.Pers.),又称竹下菌、男荪、无裙荪等,为担子菌亚门、腹菌纲、鬼笔目、鬼笔科、鬼笔属真菌。自然条件下,于林下腐殖质层中单生或群生,其出菇温度较低,子实体开伞在秋冬季节,因此菇农又称其为冬荪,主要分布于贵州、四川、云南、安徽、广东等地[1]。白鬼笔目前在贵州毕节市已有较大面积的人工栽培(图1)。  相似文献   

3.
为阐明野生鬼笔属Phallus食用物种在山西的分布及物种多样性,文章采用ITS和LSU这2个位点基因片段分析比对及形态学特征比较鉴定的联合分析方法,对2017—2022年连续5 a在山西各地林区采集的8个鬼笔状蘑菇样本进行研究鉴定。结果发现,鬼笔属在山西分布有3个物种,即冬荪鬼笔Phallus dongsun、红鬼笔Phallus rugulosus和超短裙鬼笔(超短裙竹荪)Phallus ultraduplicatus;其中,我国著名的食用真菌冬荪鬼笔Phallus dongsun在山西野生分布有黄、白2个颜色品种,其中,黄色品种分布于全省各地针叶林、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下,白色品种仅见于山西南部中条山区域。之前已知,冬荪鬼笔仅有白色品种分布于中国及东南亚各地。该研究结果是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和证实冬荪鬼笔在自然界有黄色品种存在,冬荪鬼笔黄色品种的发现为名贵野生食用菌冬荪鬼笔的人工培育和育种提供了新的材料和研究方向,丰富了中国重要野生食用菌物种的基因库,对野生菌多样性研究和栽培驯化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根据贵州德江天麻产业发展中林麻菌精立体生态栽培的具体实践,阐述了菌材后续林、天麻(Gastrodia elata Bl.)、冬荪(Phallus impudicus)、竹荪[Dictyophora indusiata(Vent.ex Pers)Fisch]、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等产业相结合的立体生态可持续发展模式,使天麻和冬荪、竹荪产业原材料长期自给自足,解决了天麻废菌材循环利用问题,为天麻连作障碍提供了解决思路,同时丰富了产业结构,促进了产业增收,带动扶贫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博乐市大面积推广温室冬春茬辣椒绿色栽培技术,不仅降低了冬春季日光温室空棚率,实现辣椒提早上市,增加市场供应,而且提高了菜农收入.本文从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生育期管理、采收等环节介绍了博乐市冬春茬辣椒绿色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麦角甾醇是真菌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份之一。它与磷脂、蛋白质等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与膜脂中的磷脂碳氢键相互作用,在保持质膜的流动性和稳定膜分子的结构中起重要作用,因而成为植物病原真菌生物学,真菌对杀菌剂抗药性机理和杀菌剂药理学等研究的热点之一。对于真菌体内的甾醇含量的测定有紫外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薄层紫外扫描法等。由于真菌体内甾醇种类繁多且性能相近,因而对麦角甾醇含量的准确测定非常困难。为了能够准确、快速的检测真菌体内麦角甾醇的含量,作者探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小麦纹枯菌体内麦角甾醇的定量分析,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自红琴 《云南农业》2011,(10):37-38
江城县经多年试验研究,总结出一套适于当地山区推广的冬辣椒高产栽培技术。冬辣椒高产栽培技术为发展高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起到积极的作用。从品种选择、育苗定值、田间管理等方面阐述冬辣椒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日光温室秋冬茬甜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日光温室秋冬茬甜瓜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播种育苗、整地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栽培技术,仅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郭标  李刚 《现代农业科技》2007,(12):36-36,40
从品种选择、培育壮苗、定植、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冬春大棚小西瓜栽培技术,以期为冬春大棚小西瓜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纳他霉素又称匹马菌素或游霉素,是一种由纳他链霉菌受控发酵生成的天然抗真菌化合物,属于多烯大环内酯类。纳他霉素依靠其内酯环结构与真菌细胞膜上的甾醇化合物作用,形成抗生素——甾醇化合物,从而破坏真菌的细胞质膜的结构。其作用机理是与真菌的麦角甾醇以及其他甾醇基团结合,阻遏麦角甾醇生物合成,从而使细胞膜畸变,最终导致渗漏,引起细胞死亡。在焙烤食品用纳他霉素对面团进行表面处理,有明显的延长保质期作用。本文归纳总结出了最近几年关于纳他霉素的研究新进展,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日光温室秋冬茬辣椒生产中,结果后期易受到长期低温寡照、多湿天气的影响,常常造成植株生长小、形成簇花、开花不结果、形成无籽果等现象,给菜农造成很大损失.近几年来,我们采用日光温室秋冬茬辣椒再生栽培技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具体措施和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德宏州农技推广中心、德宏州农科所与云南农大、云南省农科院合作,开展了冬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在基本摸清冬玉米低产主要原因的基础上,制定了提高冬玉米产量的规范化配套栽培技术措施,并积极示范推广,使全州冬玉米单产和效益都有了大幅度提高.2001年,全州冬玉米播种面积4 163.66hm2,平均每公顷产5 629.5 kg,收入达到8445元.  相似文献   

13.
文章根据上帕镇冬马铃薯生产现状,发展优势及种植中存在的问题,从选地整地、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防治等方面阐述了冬马铃薯增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以棉花、冬青蒜、西瓜、马铃薯一年四熟高产集成栽培模式为例,介绍了棉套菜多熟无公害栽培技术,并分别从土肥管理、品种选择、育苗、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分别对棉花、冬青蒜、西瓜、马铃薯的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以期指导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5.
为优化作物种植结构和确保粮食安全生产,尉犁县自2020年开始种植冬小麦,经过多点大田试验示范,初步总结出适合在尉犁县推广的冬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本文从品种选择、播前准备、适期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适期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尉犁县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今后种植冬小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莴笋四季规范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莴笋四季规范栽培技术,其中春莴笋的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选地、整地、播种、定植、追肥、病虫草害防除等主要内容;夏秋莴笋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选地与整地、间苗定植、追肥、施用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病虫害防治等内容;冬莴笋的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播种、定植等内容";春淡"莴笋分冬延后晚熟栽培和春季早熟栽培。  相似文献   

17.
宿生蓖麻的栽培技术措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蓖麻在中国分布较广,从南到北均可栽培.由于栽培品种和气候的差异造成南、北方在栽培技术上的显著不同,在北方蓖麻为一年生作物,而在南方蓖麻则为多年生作物.从品种选择、打塘、施肥、种植密度、合理轮作及间套种、打顶、整枝、冬春管理等几个方面,全面论述了南方宿生蓖麻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冬春季大棚番茄高产、优质、高效,特别是在广东粤北地区,冬春气温低,通过冬春季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的多年的试验、示范和通过,结果表明:采用冬春季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的比一般的要亩增产2000左右公斤,增幅35%以上。  相似文献   

19.
北方地区日光温室秋冬茬菠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总结了北方地区日光温室秋冬茬菠菜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包装等内容,以期为北方地区日光温室秋冬茬菠菜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油菜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苗床准备、育苗移栽、冬前管理、冬后管理、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促进油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