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吉林畜牧兽医》2014,(5):62-62
1临储拍卖启动为玉米市场降温 由于往年关内深加工企业传统备货时间在4月份,而今年4月份开始关内玉米价格超跌后“洼地效应”吸引多方收购,备货计划落空,加之今年东北玉米被临储提前大量收购,农户和贸易商惜售,促成4月份至今关内玉米价格连续大涨,随着东北临储玉米拍卖政策启动,  相似文献   

2.
董锋 《饲料广角》2014,(20):16-19
<正>2014年第三季度,受东北和华北干旱、国家临储拍卖政策支撑、进口玉米受限、下游消费需求增大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国内玉米价格涨幅大、增速快。2013/14年度的临储收购量达6 914万t,国储库存突破1亿大关,直接导致市场流通粮源减少,东北、华北优质玉米价格高位,销区刚性需求不减。三季度国家政策调控力度持续加大,东北地区国储玉米拍卖成交价、成交量不断创下新高。7月上旬突如其来的旱灾被市场炒作,农业部在8月底通报显示,虽然部分地区粮食单产出现下滑,但全国秋粮丰收预期并未逆转。随着关内新季玉米上  相似文献   

3.
正上半年,临储玉米超收、定向销售推迟,导致市场供应紧缺,提振玉米价格;不过随着5月底临储玉米开启拍卖,玉米价格振荡回落,后期随着临储玉米拍卖的持续,供应情况改善,玉米将重回弱势。一、临储超收致短期市场供应紧张,后市关注国储抛储情况2015~2016年度的玉米临储收购4月底收官,收储总量达1.2542亿吨,占玉米总产量的比例超过50%。由于东北地区产量不足1亿吨,临储超收,一方面造成本地余粮见底,一方面华北地区玉米倒流东  相似文献   

4.
<正>2013-2014年度,全国临储玉米收储量达到7 020万t,全国玉米期末库存预计在1.05亿~1.1亿t。4月国内玉米流通量快速下降,玉米价格企稳回升。进入5月,深加工进入需求旺季,玉米价格快速回升。6月份国家启动临储拍卖政策,但因各种原因,截至7月末国内流通玉米仍偏紧。7月中旬后,河南及辽东地区旱情进一步助长了玉米价格,但本轮玉米价格上涨的核心因素在于市场流通量偏紧。2014年玉米呈大V型上涨,出乎市场预  相似文献   

5.
<正>6月,拍卖粮占据玉米市场的主导地位,玉米现货价格窄幅震荡。未来,从供需面来看,短时价格将相对坚挺,中长期将弱势调整。6月,玉米市场临储玉米拍卖持续降温,下游饲企接货谨慎,成交率继续下滑。行情方面,6月国内剩余粮源见底,拍卖粮占据玉米市场的主导地位,加之预期政策粮投放持续,而饲料及深加工行业需求相对低迷,临储拍卖继续呈量价齐跌走向,对玉米价格形成拖累。不过拍卖粮尚未集中出库且前期成本偏高的支撑,优质玉米  相似文献   

6.
<正>2014/15年度全国玉米产量为2.15亿吨,较上一年度小幅减产200万吨左右,2014/15年度全国临储玉米收储量为8329万吨,结合2013/14年度结转的临储及地方储备,储备玉米超过1.6亿吨。随着时间推移,市场流通玉米逐步告罄,临储拍卖节奏将决定未来2-4个月国内玉米价格走势。2013/14年度玉米临储对国内玉米价格走势影响回顾2013/14年度全国玉米丰产,产量达到2.17亿  相似文献   

7.
正6月份以来,"拍卖"、"疯涨"以及"替代"成为国内玉米市场的关键词。从临储超期储存和蓆茓玉米拍卖成交情况看,国家政策性粮源的每周投放及扩容并未迅速打击市场采购热情,同时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粮源紧缺的华北产区玉米价格一度"疯涨",不但成为国内玉米市场一道独特"风景线",而且带动南方销区玉米价格小幅反弹。不过,在临储玉米拍卖正酣之际,国内饲料企业则开始转向新上市  相似文献   

8.
董锋 《饲料广角》2014,(15):19-25
<正>2014年上半年玉米市场在政策调控的引导下,整体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受到临储收购影响,市场流动性粮源归于临储库存,多数地区出现粮食缺口。上半年养殖行情喜忧参半,深加工效益不佳以及新麦上市等因素,现货市场陷入持续调整阶段。种种迹象表明,在当前玉米市场供求格局改变的背景下,玉米价格上涨空间极度有限。纵观上半年,国家针对玉米制定一系列政策,临储收购、进口退运、临储拍卖等等,国内玉米市场行情将进入一  相似文献   

9.
<正>伴随东北临储、南方跨省移库及进口玉米拍卖活动的多管齐下持续进行,国家临储玉米持续供应市场,而在当前临储2012年玉米首播投拍进入尾声、实际成交规模远低于计划投放量的情况下,后期临储2013年玉米投拍预期升温。与此同时,未能成交的临储2012年玉米后期命运也备受市场关注。鉴于临储2012年所收玉米质量普遍偏差,饲料企业使用难度较大,此部分粮源需主要依靠玉米深加工企业消耗,近期市场中关于国家临储玉米定向销售深加工企业并给予一定补贴的传闻也是此起彼伏。近日《东北玉米深加工企业竞购加  相似文献   

10.
<正>10月开始市场逐渐进入售粮高峰期,价格频繁波动实属正常。但是,东北与华北两大主产区玉米价格走势为何存在较大差异?临储拍卖结束,11月玉米价格是否探底?一、10月玉米市场窄幅震荡季节性价格凸显10月全国玉米均价呈现窄幅震荡行情,仔细观察价格曲线不难发现,国庆节后玉米价格经历了两段"先抑后扬"走势,反映出10月新陈粮交替供应阶段,玉米市场季节性波动特征。截至10月31日,国内玉米均价约为1786元/吨,与9月底价格基  相似文献   

11.
1总体情况
  2014年,受东北和华北干旱、国家临储拍卖政策带来有利支撑、进口玉米受限、下游消费需求增大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国内玉米价格涨幅大、增速快。2013/14年度的临储收购量达6914万t,国储库存突破1亿大关,直接导致市场流通粮源减少,东北、华北优质玉米价格处于高位,销区刚性需求不减,我国“政策化”的玉米市场再次显现。三季度国家政策调控力度持续加大,东北地区国储玉米拍卖成交价、量不断创下新高。7月上旬突如其来的旱灾被市场所炒作,个别地区产量小幅下滑,全国秋粮总产量略降。随着关内新季玉米上市,国内玉米市场需求格局有所改善,玉米市场在收储政策的支撑下,四季度价格呈现稳中缓降的态势。从2014年新季玉米质量来看,未来优质玉米仍会出现供不应求格局。但2015年玉米价格震荡空间较小,麦麸、高粱等作物替代或将再创新高。  相似文献   

12.
<正>对于很多持粮待涨的贸易商来说,今年玉米价格走势与预期相差甚远,东北"天量"临储收购和临储拍卖的高底价不仅没有带来预期价格的暴涨,反而从6月份开始,全国玉米出现反季节下跌,到8月份,随着南方新季玉米的上市,玉米价格更是进入下跌的快车道,山东和河南局部地区新玉米的收购价更是跌破1元/500克的心理价格,与去年同期1.1~1.2元/500克的收购价格比较,价格下跌达到20%左右的剧烈波动。其实,我们回过头来重新整理一下今年玉米行情,1~3月份,国内玉米价格呈现平稳态势,4~5月份,受临储收购强  相似文献   

13.
市场     
正国内玉米市场底部将现国内玉米市场"年味"尚未完全散去,市场购销恢复相对缓慢,其中东北产区农户售粮尚未完全恢复,深加工企业零星收购。而华北产区节后农户及贸易商售粮较为积极,深加工企业收购价出现下调。南北港口购销清淡,玉米价格稳中有涨。元宵节过后,我国玉米市场已经陆续恢复正常贸易,年后又传闻临储超期玉米低价出库,后期临储玉米拍卖也将启动,现货市场观望心理普遍,加剧了市场利空的氛围。一旦上述政策落地,短期市场底部将现,届时用户批  相似文献   

14.
<正>2月国内玉米市场整体趋强。总体来看,目前东北产区受临储收购影响,市场粮源不断缩减,玉米价格或以坚挺为主;华北市场,随着节后市场购销活动的逐渐开展,加之市场余粮见底、优质粮源有限等,玉米价格或迎来上涨趋势。  相似文献   

15.
<正>6月13日临储拍卖第四轮结束,共成交254万吨,整体成交率63.88%。进入6月份拍卖粮将会陆续出库,政策粮出库将影响玉米价格走势。近期随临储的玉米持续投放,叠加下游需求的持续疲软,玉米价格上涨阻力开始出现。但华北地区受粮源到货偏少影响,预计将维持稳中偏强趋势。今年对玉米市场供需影响最大的应当是草地贪夜蛾,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玉米大库存时代到来 后市价格承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阳 《饲料广角》2014,(5):15-15
<正>政策主导无疑是2013/14年度的中国玉米市场最大关键词,临储收购政策对市场的作用空前放大,不止表现在对价格走势的影响,更使国内全年玉米市场供需格局悄然生变。目前东北临储收购时间已经过半,临储库存不断攀升;玉米仅余两月,华北余粮供应压力仍旧明显;生猪养殖亏损加剧、H7N9流感疫情仍在持续,深加工产品行情走弱、行业开工率长期不足……诸多利空因素影响持续释放,后市玉米价格承压明显。1临储东北大力度"抢粮",高库存施压市场价格2013年7月4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关于提高2013年玉米临时  相似文献   

17.
李圣军 《中国猪业》2021,16(1):38-42
2019/20年度玉米市场连续第4年出现产需缺口,政策性玉米大量投放,饲用玉米大规模替代,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内玉米消费减少,供需缺口收窄。市场价格大幅上涨,年度涨幅超过400元/吨,春节前以“震荡”为主,春节后以“上涨”为主。临储拍卖“连拍连涨”,后期短暂回调后受东北“三场台风”影响,看涨预期增强,资金炒作力度大,价格明显上涨,其中东北玉米价格创历史新高。2020/21年度玉米价格预计将高位运行,价格上涨压力较大。  相似文献   

18.
《吉林畜牧兽医》2014,(3):70-70
<正>东北玉米继续向临储集中,按当前速度测算,剩余的粮食仅能够维持本地区两个月的消费及外运,这意味着东北地区玉米价格最迟在5月份将受到供给减少的推动。东北市场玉米流通数量逐渐减少,可能逐步带动国内玉米市场回暖。但考虑到玉米整体数量充足、加工及饲料消费没有明显增长等因素,价格涨幅将有限。贸易商反映,当前东北地区收购的玉米仍然主要进入临储,估计临储收购总量已经超过4800  相似文献   

19.
正10月,新季玉米上市,玉米价格普遍下行。随着11月中旬东北新玉米第一轮上市高峰来临,现货市场供需矛盾激化,玉米价格难以继续反弹,或在季节性上量供应压力之下出现震荡趋弱走势。10月,临储玉米逐渐淡出供应,市场已由新玉米接棒,新玉米开始集中上量,价格普遍下行。行情方面,玉米主产区新季玉米全面上市,在卖跌心理作用下种植户出售积极高,新粮上市量显著增加。而由于临储政策取消,市场观望  相似文献   

20.
<正>今春以来,由于国内市场优质玉米紧俏,临储玉米开拍后较长时间呈现高成交量、高溢价、高成交率的"三高"特征,支撑了玉米价格的不断上行。但7月下旬以来,随着过去几个月临储的玉米持续拍卖和华北等地区余粮的出库,国内市场供应量明显增加,目前拍卖溢价与成交量双双降低,从而遏制了玉米行情的进一步上涨。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当前国内玉米现货市场价格已呈现出明显的下跌趋势,今年价格下跌拐点比上年提前两个月到来;且随着新季玉米的陆续上市,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