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近自然度是评价现实植被与其原始状态之间的距离或相似性的一个参数,对于森林的近自然经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云南松群落近自然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云南省一平浪林场6个不同云南松群落类型进行了近自然度评价.通过敏感性分析,对评价因子的筛选和应用标度法构造判断矩阵对各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构建了由土壤特性、...  相似文献   

2.
近自然的森林经营是根据特定区域立地条件下的原生植被分布规律发现的潜在天然植被类型,选择或培育在现有立地条件下适宜生长的乡土树种,并尽可能提高其比重,以保持森林最基本的自然结构特征,实现长期稳定的林木生长和林分发育,满足森林经营的经济、生态和文化服务需求;探索稳定森林植被的类型、结构和恢复途径,掌握立地原生森林植被的分布和演替规律,为各类型区组建稳定的人工林生态系统奠定基础。拟通过对衰退人工刺槐林进行定向培养,研究江淮地区退化人工林林地的更新复壮和近自然经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北京林区森林经营近自然度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北京地区森林的近自然评价,构建了适合北京森林环境条件和自然规律的森林经营策略.首先根据现地植被情况和立地条件,对植被群落分级,然后再依据近自然度评价结果,绘制群落生境图,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林分作业体系,该体系的应用可节约至少30%的造林经费,提高林分生长量25%以上.  相似文献   

4.
云南糯扎渡自然保护区自然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绝对物种丰富度指数、Margalef相对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 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Pielou物种均匀度指数和Jaccard指数5个指数,对云南糯扎渡自然保护区的季节雨林、山地雨林、落叶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暖性落叶阔叶林、暖热性针叶林和热性竹林8种自然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在糯扎渡自然保护区的8种自然森林植被类型中,季节雨林是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自然森林植被类型,热性竹林是物种多样性最不丰富的自然森林植被类型,其他6种自然森林植被类型介于二者之间;人为干扰是造成了糯扎渡自然保护区一些自然森林植被类型(如山地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等)物种多样性下降的诱因;各种自然森林植被类型之间具有较大的生境差异性,即糯扎渡自然保护区具有较高的生境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近半个世纪云南全省森林植被的调查和相关科技文献资料的参阅、类比、查证,联系云南森林实情,运用我国森林分类的原则和系统对云南森林类型进行整理和分类,建立云南自然森林群落类型的分类系统。结果表明:云南自然森林系统分为4个森林林纲组、16个森林林纲、328个森林林系和若干森林林型(类型)。同时分析云南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其成林原因,提出了分布规律,进而阐明云南森林类型及地理分布的多样、复杂、独特和系统特点。  相似文献   

6.
森林自然度作为森林功能区划和群落生境制图的参考指标,在近自然森林经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综述国内外有关森林自然度评价的研究进展,从自然度的概念出发,在评价层次、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方面对自然度评价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森林的演替理论为基础,从时间尺度、空间分布格局和干扰程度3方面分析不同森林群落的自然度,将定性化的分类体系和定量化的指标分级相结合,提出适用于生态学和经营学的森林自然度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以期为森林经营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森林自然度作为森林功能区划和群落生境制图的参考指标,在近自然森林经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综述国内外有关森林自然度评价的研究进展,从自然度的概念出发,在评价层次、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方面对自然度评价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森林的演替理论为基础,从时间尺度、空间分布格局和干扰程度3方面分析不同森林群落的自然度,将定性化的分类体系和定量化的指标分级相结合,提出适用于生态学和经营学的森林自然度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以期为森林经营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周长海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9):1772-1773
安徽北亚热带处于我国整个北亚热带的经向中段,是我国南北物种扩散的通道。该区现有森林植被类型结构十分单调,地带性森林植被类型的林分很少,未能充分发挥地带性气候资源潜力和优势;而且森林生态系统脆弱,沟通南北物种交融的基础薄弱。笔者研究了恢复该区森林植被的策略,以构成多样化森林植被类型镶嵌的格局。  相似文献   

9.
我国近自然森林经营技术与效果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从我国近自然森林经营的技术和效果评价2个方面,对我国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总结与评述,并对近自然森林经营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未来展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长汀县植被覆盖度的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对水土流失典型区域——长汀县2000—2010年植被覆盖度变化及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长汀县近11 a植被覆盖度以每年4.11%的速率增加,其中2005年植被覆盖度最低(0.12),2010年植被覆盖度最高(0.70),且2006年之后植被覆盖度均发生正向突变;随机森林模型对植被覆盖度主要驱动因子的拟合效果较好,其观测值和预测值的方差解释率均在78.30%以上,相关性为0.885~0.939,极显著相关(P0.01),且均方残差都小于0.001;当地财政支出和农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地表比辐射率、年平均风速等人为因子和自然因子是影响长汀县植被覆盖度变化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1.
为摸清泥河沟流域生态系统在综合治理近30 a后的敏感性,基于GIS与多因子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生态敏感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泥河沟流域生态敏感性总体上表现出沟谷高、塬面低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生态系统极度敏感区主要分布于沟谷及沟谷两侧植被盖度低的区域;生态敏感性程度与坡度、起伏度和土壤侵蚀强度呈正相关关系,而与植被覆盖度和人类活动强度呈负相关关系;土壤侵蚀强度和土地利用类型是该流域生态系统最主要的两个影响因素。经过近20 a的自然发展,泥河沟流域生态敏感性得到较明显改善,整体上已处于较低水平,生态环境抗干扰能力增强,趋于更加稳定的状态。研究结果与方法对于重新认识和评价同类小流域生态敏感性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免疫进化算法的投影寻踪森林生态功能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森林蓄积量、森林自然度、群落结构、树种结构、林分平均高、郁闭度、植被总覆盖度和枯枝落叶厚度等8个因子为评价指标,运用免疫进化算法建立投影寻踪森林生态功能评价模型,为定量评价生态功能提供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3.
沈阳森林植物群落结构与其林内景观美学质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模拟自然植物群落、恢复地带性植被是解决城市绿地退化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探讨植物群落结构与其美学质量的关系是在城市绿地中模拟自然植物群落成功的关键。运用心理物理学派美景度测定与统计方法之一——美景度评估法,对沈阳地带性植被广泛分布的东陵公园、北陵公园、沈阳市植物园等地进行了森林林内景观美学质量评价,同时在对植物群落结构特征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将景观美学质量和群落结构特征的各项指标相联系,系统分析了主要群落结构特征指标对景观美学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森林林内景观美学质量受乔木树种比例、针叶树种比例、平均胸径、灌木数量、灌木频度、灌木盖度、草本盖度等因素影响。为城市森林建设、管理以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来安县半塔林场地处皖东丘陵,森林覆盖率达70.08%,森林蓄积量为103244m^3,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为天然次生落叶阔叶林和人工针叶林,森林类型多样,植被茂盛,保存完好,这在皖东地区实属罕见,文中报道了主要森林植被的类型、外貌、结构等群特征,并对植被作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森林植被乔木层碳储量与碳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更好地评估我国森林植被乔木层碳汇功能提供更准确和可靠的基础数据.利用江西省森林资源二类清查资料,运用材积源生物量法对江西省森林植被乔木层的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了研究.森林植被乔木层碳密度的特征为:全省不同森林植被乔木层类型碳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硬阔林、针阔混交林、毛竹林、国外松林、杉木林、软阔林、灌木林、马尾松林和经济林,且乔木层碳密度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大,随其人口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森林植被乔木层碳储量的分配规律为:不同森林植被类型依次为杉木林、硬阔林、马尾松林、毛竹林、灌木林、国外松林、经济林、针阔混交林、软阔林,从森林类型分布看,除杉木和国外松林外,其它森林类型天然林的比例远大于人工林;从地理分布看,除南昌、萍乡、新余三市外,其余各市均是天然林远比人工林要多,全省不同年龄森林植被由大到小依次为,中龄林、幼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全省南部和中西部要高于中东部和北部.江西省森林植被乔木层的总碳储量0.210 Gt C,占全国森林总碳储量的5.66%.  相似文献   

16.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观测森林植被的恢复程度首要和关键步骤.在系统分析和整合了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包括物种丰富度、林分蓄积量、物种多样性、显著度、盖度、郁闭度及群落高度7个指标的林型尺度森林植被恢复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指标权重.并在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取样地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能较客观地反映林型尺度的森林植被恢复程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延安城郊不同侧柏群落的近自然度进行评价,为其近自然经营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在延安城郊侧柏-辽东栎混交林、侧柏-河北杨混交林、侧柏-刺槐混交林和侧柏纯林中布设样地进行林分组成与结构调查,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筛选出建群种平均胸径、建群种树高、天然更新幼苗株数、乔木层物种丰富度、乔木层Pielou均匀度指数、灌木草本层Margalef指数、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全氮含量、土壤速效磷含量、土壤速效钾含量、自然构成系数和干扰度指数共12个反映群落类型特征的敏感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近自然度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各林分类型的近自然度综合指数,对4种林分类型的近自然度进行评价。【结果】侧柏-辽东栎混交林、侧柏-河北杨混交林、侧柏-刺槐混交林、侧柏纯林的近自然度综合指数分别为0.78,0.76,0.38和0.19,相应的自然度等级分别为2、2、4和5。【结论】侧柏-辽东栎混交林和侧柏-河北杨混交林处于半自然状态,侧柏-刺槐混交林处于近人工状态,侧柏纯林处于人工状态。  相似文献   

18.
采用敏感性分析,筛选出13个能反映戴云山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群落植被与土壤特征的主要因子,构建其近自然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评价模型,采用等间距法将评价结果分为5个等级.结果表明:戴云山黄山松群落总体近自然度属于近人工等级,其中上涌镇等级最高,其余依次为桂阳乡、大铭乡、赤水镇、雷锋镇、南埕镇.所有样地中,远天然占46.51%,半天然占2.33%,近人工占48.84%,人工占2.33%.坡度、林龄、乔木层Shannon-winener指数、速效钾、有效磷、全氮是影响戴云山黄山松群落近自然度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八五年十月中旬,我们应鹰潭市农牧渔业局之邀,对贵溪县天华山主峰(阳际坑)植被进行了考察、采集以及资料收集和分析研究。基本上弄清了本区的植被(主要是森林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的规律性——垂直带谱。弄清天华山主峰植被类型和分布的规律性,对本区的农、林生产区划和土地利用等具有重要的自然、经济意义,现将该地森林植被垂直带谱的考察情况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20.
梁国军  彭明春  程方平  朱先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644-18646,18667
[目的]分析云南怒江流域植被的季节变化规律。[方法]在大量野外调查和影像分析的基础上,参照《云南植被》将云南怒江流域植被划分为19种自然植被和1种人工林。以2009年TM影像为数据源对保护区植被进行人机交互解译,利用MODIS NDVI数据提取各类型的MODIS NDVI季节变化信息,构建5个光谱特征季节变化指标来对研究区植被进行了全年分析。[结果]NDVIjmax:常绿类型大于落叶,森林大于灌丛及灌草丛,草甸类型最小。NDVIjmin:森林类型大于灌丛及灌草丛,草甸类型最小。NDVIjm:常绿阔叶林类型处于较高水平,其次为针叶林类型以及落叶阔叶林、人工林和竹林,灌草丛及草甸类型相对较低,2种草甸类型最小。NDVIjr:一般是落叶大于常绿,灌丛及灌草丛类型大于其他类型,水热好的大于其他区域类型。NDVIja:基本上是森林类型大于灌丛及灌草丛,草甸类型最小。[结论]构建的5个光谱特征季节变化指标较好地反映了研究区植被的季节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