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为促进农户长效增收,完善现代农业产业园利益联结机制。本文基于江苏G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户和企业实地调查,对园区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模式以及带动农户增收情况进行调查,并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对影响农户增收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业园选择“龙头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模式的农户较多;“龙头企业+农户”和“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户”2种利益联结模式均能显著增加农户收入,且“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户”利益联结模式能带动更多农户增收5万元以上;农户自身文化程度、对利益联结模式的了解程度、农田补贴等对农户增收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据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合作社可作为中介组织发挥利益联结作用,促进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模式;通过宣传和培训等途径,加强农户对利益联结模式的了解,提升农户分享利益联结红利;产业园应大力引进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增强企业对农户增收的带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相对稳定的合理利益联结机制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本文通过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不同模式的分析比较,力求得出适合重庆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效联结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围绕“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这一新型农业产业化模式,以嘉兴平湖市为例,通过实证分析和个案研究,深层次探析新型农业产业化模式中各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问题。并基于其利益联结机制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就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和政府等产业化经营参与主体,提出建立一个机制,服务两个需求,打造三个平台,强化四项基础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虞紫燕  孙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508-7510
以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资料为论据,从区域分布、联结关系、带动农户能力3个方面对江西水产龙头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江西水产龙头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模式有合同式联结方式和股份式联结方式,其中合同式联结方式又包括保护型、服务型及返利型,并结合案例和数据对各联结方式进行了分析;进一步分析目前存在的农户违约率高、企业对政府依赖程度高、农户和企业地位不平等3个问题。对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5.
《安徽农业科学》2020,(5):250-253
经济发展落后的民族地区一直是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是我国云南省连片特困民族地区,近年来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一村一品""协会+基地+农户""生态旅游""现代化产业园区"等产业扶贫模式,在扶贫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制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水平低下、产业主体发展能力弱、贫困户产业扶贫参与度低、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力不强、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产业扶贫收益未能完全流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必须加大产业扶贫支持力度、做好扶贫产业定位、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充分调动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才能切实提升产业扶贫实效,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相似文献   

6.
产业扶贫是事关脱贫成败的关键一环。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开展产业扶贫活动,积极推进脱贫攻坚任务的开展,并且形成了“公司+村集体+贫困户”的生产模式以及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发挥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培育了新型的经营主体,形成了“电商扶贫”方式等。虽然产业扶贫取得了不小成就,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突出表现在资金缺乏和技术短缺、农牧产品产业化低、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弱,以及政府政策执行力度低等问题。就目前产业扶贫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力度;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同时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提高政府执政能力及水平。  相似文献   

7.
王晓  孙扬 《现代化农业》2023,(11):15-17
本研究从产业发展视角出发,运用产业发展理论,基于产业扶贫经验和产业发展逻辑构建了“要素-利益联结纽带-市场”分析框架,围绕政府主导模式、新型经营主体主导模式、分散小农户自发模式,分析三种模式在乡村产业振兴与产业扶贫有机衔接过程中面临的现实挑战,有针对性地提出三种模式乡村产业振兴和产业扶贫有机衔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吴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093-19095
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组织模式提出了建议,推崇“公司+农业合作组织+农户”型组织模式,以保障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并以此确定他们之间不同的契约关系,探索一种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罗非鱼养殖主产区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访谈发现,罗非鱼加工龙头企业与养殖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主要以随机的市场买断式利益联结机制、合作式利益联结机制、合同式利益联结机制为主,龙头企业的规模和产业带动能力、养殖户的自身特点和合作意识、合作组织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程度、产品的市场交易环境、政府公共政策的支持力度等是影响龙头企业与养殖户利益联结机制选择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应从提高龙头企业创造共同利益的能力、明确养殖户的市场主体地位、推动中介合作组织规范化发展、建立和完善渔业保险制度、加强政府的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等5个方面优化龙头企业与养殖户之间利益机制。  相似文献   

10.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高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紧密度有利于提高农户收入、促进农村农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对北京市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当前北京市农企利益联结机制中存在的主体地位不平等,中介组织职能作用较差,机制不健全、约束力不强等主要问题,从提高农户市场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组织的中介平台作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约束力等3个方面提出了优化现有模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业龙头企业以其规模性和适应性迎合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和农户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利益联结机制。论文从原料产地视角剖析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的几种模式,从而为农业龙头企业更好地带动农户发展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独山县农业产业扶贫龙头企业利益联结模式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独山县农业企业发展概况,总结归纳了独山县农业产业扶贫工作中龙头企业利益联结的6种模式,提出大力培育并促进主导产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发展壮大、以增强企业带动能力为重点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稳定增收、核查和监管并重确保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等4条促进独山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实施产业扶贫,发挥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是实现贫困户增收脱贫的有效途径。然而,因缺少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预期收入的波动导致贫困户和龙头企业对合作采取消极态度,双方的利益联结方式停留在松散水准。通过向扶贫产业引入新型收入保险,发挥其在风险统筹和利益分配两方面的保障和优化作用,利用其可保障贫困户和龙头企业预期收入稳定、规范产业利益分配行为和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能的优势来强化贫困户和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关系,可推动现有松散型利益联结机制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型合作转变,促进扶贫产业的健康发展。构建扶贫产业收入保险架构,可考虑从设计地方性收入保险、完善农业保险保障体系和加强基层保险宣传工作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2015年1月以来,玉屏侗族自治县将公司和农户(家庭农场)有效结合起来,建立了以公司为龙头、贫困农户(专业合作社)为基础的生猪养殖利益联结机制,即"411"合作和"231"、"452"致富等生猪产业发展模式,确保贫困农户利润和收益,为产业扶贫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本文以玉屏侗族自治县生猪产业扶贫模式为例进行分析,较全面地介绍了具体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十堰市的实际情况,分析生态农业在十堰市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并提出做好顶层设计和建立绿色产业体系、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加强农特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构建休闲农业观光园区、开展乡村旅游5个措施,以期推进精准扶贫和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对产业扶贫带动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六枝特区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建立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泰州农业产业化存在经营模式单一、利益联结和风险分担机制不合理、产业化经营一体化程度不高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农户缺乏利益代言人,处于产业价值链的末端,风险识别和预防机制缺乏,农户仍是风险的主要承担者,传统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运行成本高昂;针对上述分析,认为现阶段宜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运行模式,通过培育农民自己的专业合作组织,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农民公司,引入强契约和强关系治理农民与农民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有助于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户和农业龙头企业之间形成稳定的利益共同体,对于实现农业产业兴旺、农民生活富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平山县农企利益联结机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建议,旨在保障多方利益,实现和谐发展、共赢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推动建立全产业链带贫和利益联结机制推动贫困地区、贫困农民脱贫增收引领扶贫产业健康发展孵化培育省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搭建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对接市场平台甘肃省农业扶贫产业产销协会(简写GAAPAIM)是由支持甘肃省农业产业扶贫事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专业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机构和人士自愿组成的专业性、全国性非营利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20.
正推动建立全产业链带贫和利益联结机制推动贫困地区、贫困农民脱贫增收引领扶贫产业健康发展孵化培育省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搭建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对接市场平台甘肃省农业扶贫产业产销协会(简写GAAPAIM)是由支持甘肃省农业产业扶贫事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专业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机构和人士自愿组成的专业性、全国性非营利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