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明确韭菜迟眼蕈蚊在胡萝卜上的发生规律,于2018、2019年采用挖根调查和粘虫板诱集调查法,系统调查了露地和大棚胡萝卜上韭菜迟眼蕈蚊幼虫和成虫的发生情况。调查结果表明:韭菜迟眼蕈蚊在露地和大棚胡萝卜田的始发虫态为成虫,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此间的土壤温湿度适宜韭菜迟眼蕈蚊的发生,春季4—5月发生2代,大棚发生时间较露地发生时间早;秋季10—11月发生1代。  相似文献   

2.
以韭菜迟眼蕈蚊为试虫,采用药液灌根法,研究了石灰氮对韭菜迟眼蕈蚊不同虫态的毒力、田间控制效果及对韭菜的安全性,以期寻找出防治韭蛆的高效安全产品。结果表明:石灰氮对韭蛆幼虫毒杀活性高,尤其是对低龄幼虫最高;对卵和蛹的毒杀效果低于幼虫。室内试验表明石灰氮对成虫产卵有明显的驱避效果;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表明成虫发生期施用石灰氮对韭蛆控制效果明显,幼虫期施用也有较好的杀虫效果;田间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667m~2石灰氮用量1.5~6.0kg对韭菜安全无害,且能有效提高韭菜产量。  相似文献   

3.
正生产上防治韭菜迟眼蕈蚊主要依赖化学农药,易造成韭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和菜田农药面源污染。针对韭菜迟眼蕈蚊的为害特点,提出了韭菜迟眼蕈蚊成虫和幼虫的农业防治、生态调控、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属双翅目眼蕈蚊科迟眼蕈蚊属,又称韭蛆、韭菜蛆、根蛆等。其为杂食性害虫,可为害7科30多种蔬菜和多种食用菌,以韭菜、洋葱、大蒜、韭葱、香葱为主,尤其喜食韭菜。该虫为我国特有  相似文献   

4.
以韭菜迟眼蕈蚊成虫和幼虫为试材,采用胃毒触杀联合毒力法和成虫药膜法,测定几种杀虫剂对韭菜迟眼蕈蚊成虫和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二嗪磷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具有较高的活性,为59.05mg/kg,其次为阿维菌素,为72.89mg/kg;对成虫测定结果表明,联苯菊酯、马拉硫磷对成虫活性高于噻虫嗪、烯啶虫胺,分别为0.30、0.15mg/kg,对成虫表现出良好的活性。二嗪磷、阿维菌素、联苯菊酯、马拉硫磷可以作为韭菜迟眼蕈蚊幼虫、成虫期防治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5.
@@@@导读:近年来,武汉地区西甜瓜育苗期和大田移栽期均发现韭菜迟眼蕈蚊为害,且逐年加重。韭菜迟眼蕈蚊为害隐蔽且繁殖能力强。可利用其成虫具有趋黄色的特性,在温室大棚内悬挂黄板防治成虫,同时结合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6.
利用臭氧水防治韭菜迟眼蕈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合理利用适宜浓度的臭氧水,不但可以减少韭菜迟眼蕈蚊的危害,同时可以缓解韭菜迟眼蕈蚊抗药性的增加,降低韭菜农药残留,增加韭菜产量。韭菜迟眼蕈蚊幼虫俗称韭蛆,近年来随着设施蔬菜栽培的集约化发展,韭蛆危害逐步加重,已成为我国韭菜安全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目前生产上防治韭菜迟眼蕈蚊主要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包括拌土撒施、灌根等施药方法。农民大量使用农药甚至使用高毒农药,使韭菜迟眼蕈蚊对农药的抗性逐  相似文献   

7.
武汉地区越冬代韭菜迟眼蕈蚊成虫性比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武汉地区越冬代韭菜迟眼蕈蚊成虫性比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韭菜迟眼蕈蚊在武汉地区以老熟幼虫越冬,蛹羽化高峰集中,占羽化总量的79.06%;成虫雌雄性比差异较大,平均性比在(2.71~7.17)∶1,总体性比为3.29∶1,即韭菜迟眼蕈蚊主要以雌性个体越冬。  相似文献   

8.
灯光诱杀防治韭菜迟眼蕈蚊(韭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Yang et Zhang)的幼虫俗称韭蛆,是韭菜的主要害虫。它以幼虫为害韭菜叶鞘、幼芽和鳞茎,引起鳞茎腐烂、叶片枯死,轻则造成植株枯黄倒伏,重则缺苗断垄,严重影响韭菜产量和质量。由于韭菜迟眼蕈蚊常年发生,为害严重,年年都必须进行防治。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9.
韭菜根蛆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善勇 《长江蔬菜》2004,(12):29-29
韭菜根蛆简称韭蛆,成虫叫迟眼蕈蚊,在自然条件下需25~30天完成一个世代,越冬代近半年.幼虫在春秋季以水平活动为主,初孵后先行水平扩散,为害韭株叶鞘、幼茎、芽,引起幼茎腐烂,叶片枯黄,而后把茎咬断蛀入茎内.夏季幼虫向下活动,蛀入鳞茎,造成鳞茎腐烂,引起韭墩死亡.冬季潜入土下3 cm处越冬,韭蛆对温度适应范围较宽,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能安全越冬.而在棚室内则无越冬现象,可继续繁殖为害.露地栽培韭菜,一般每年有3个主要危害盛期,4月上旬~5月下旬,6月上中旬,7月上旬~10月下旬,其中以第三次危害最盛.保护地韭菜栽培,因为棚室中气候更适宜根蛆繁殖,发生期大大提前和拉长,所以一般达4~5个主要危害盛期.  相似文献   

10.
韭蛆是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俗称.韭菜迟眼蕈蚊以幼虫在韭菜田为害,初孵幼虫以鳞茎一侧渐向内蛀入,向下至鳞茎内为害.春季韭蛆主要危害植株叶鞘、幼茎、芽,引起幼茎腐烂、叶片枯黄,而后把茎咬断蛀入茎内.  相似文献   

11.
韭蛆是危害韭菜的重要害虫,成虫叫迟眼蕈蚊,属双翅目眼蕈蚊科,幼虫称为韭蛆,常群集在韭菜地下假茎和鳞茎上蛀食为害.春秋两季主要危害嫩茎,致使根茎腐烂,被害韭菜地上部生长细弱,叶片变黄,萎蔫下垂,用手轻轻一提就可拔出.  相似文献   

12.
徐建国 《蔬菜》2017,(6):64-65
为了解决韭菜迟眼蕈蚊在山东地区发生重、防治困难的问题,对其发生为害特点及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摸清了迟眼蕈蚊在鲁西南地区露地韭菜田1年发生4~5代,以春、秋季两次为害较重的发生规律,提出了灌水防蛆、阻止产卵等切实可行的农业防治措施,以及糖醋液诱杀、粘板诱杀、杀虫灯诱杀等绿色防控技术,必要时辅以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13.
韭菜根蛆简称韭蛆,成虫叫迟眼蕈蚊。以幼虫聚集在韭菜地下茎和柔嫩的茎部啃食为害,造成腐烂,地上部茎叶变黄、枯死。韭蛆一般每年有3个主要为害盛期,即4月下旬至5月下旬,6月上旬至中旬,7月上旬至10月下旬,其中以第3次为害最盛。棚室韭菜气候更适宜韭蛆繁殖,发生期大大提前和拉长,为害更趋严重,重发田受害损失达五成以上。现将其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合理施肥及药剂处理有机肥少施氮肥,增施磷肥。因韭蛆成虫喜食腐败物,故腐熟的有机肥施入韭田前,每m3有机肥用乐果20~30ml对水10~15kg,混匀堆闷24h(小时)…  相似文献   

14.
迟眼蕈蚊幼虫俗称韭蛆,是为害韭菜的毁灭性害虫.近年来由于冬春保护地面积的发展,又因生产上防治不当,韭蛆在山东临沂市的为害也随之日趋严重,而且自2002年来开始逐渐在大蒜上发生,菜农因此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15.
韭蛆是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俗称。韭菜迟眼蕈蚊以幼虫在韭菜田为害,初孵幼虫以鳞茎一侧渐向内蛀入,向下至鳞茎内为害。春季韭蛆主要危害植株叶鞘、幼茎、芽,引起幼茎腐烂、叶片枯黄,而后把茎咬断蛀入茎内。夏季韭蛆向下活动,蛀人鳞茎,造成鳞茎腐烂引起韭丛死亡。韭蛆为害不仅影响韭菜品质,而且导致产量大幅度降低,一般地块被害株率20%-30%,严重的则高达100%,造成产量损失30%-80%。随着韭菜大面积连年种植,韭菜迟眼蕈蚊为害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16.
迟眼蕈蚊幼虫俗称韭蛆,是为害韭菜的毁灭性害虫。近年来由于冬春保护地面积的发展,又因生产上防治不当,韭蛆在山东临沂市的为害也随之日趋严重,而且自2002年来开始逐渐在大蒜上发生,菜农因此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17.
1)韭菜迟眼蕈蚊.又叫韭蛆,主要为害韭菜、大葱和大蒜,以韭菜受害最为严重,幼虫群居在寄主地下部的鳞茎和嫩茎部为害.  相似文献   

18.
<正>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俗称韭蛆、韭菜蛆、根蛆等,属双翅目、长角亚目、蕈蚊总科、眼蕈蚊科、迟眼蕈蚊属[1],不仅为害韭菜,还可为害百合科、菊科、藜科、十字花科、葫芦科、伞形科等多种蔬菜以及食用菌[2-5],其中以百合科的韭菜、洋葱、大蒜、韭葱、香葱等受害最重[6-7],在生菜上发生亦较重。因其在地下隐蔽危害和世代重叠等原因,防治困难,造成违规用药严重,引发食品安全、社会安全及生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韭菜生长过程中最主要的害虫是韭菜迟眼蕈蚊。韭菜迟眼蕈蚊属于双翅目眼蕈蚊科迟眼蕈蚊属,是葱韭蒜类蔬菜重要的地下害虫,也是我国特有且危害严重的害虫种类,尤喜食韭菜,幼虫被菜农称为韭蛆。韭蛆一般集聚于韭菜地下的鳞状茎和柔嫩的茎部。韭蛆危害过的韭菜叶片枯黄萎蔫,严重时会腐烂进而成片死亡。该  相似文献   

20.
正韭蛆是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rdoriphaga)的幼虫,分布广泛,危害严重,是韭菜生产上的1种重要地下害虫。韭蛆的地下危害性为防治带来了很大困难,生产中多采用化学药剂灌根方法防治,有些地区甚至使用高毒药剂,致使韭菜农药残留超标,影响韭菜品质甚至引发食品安全事件。本文针对当前韭蛆防治难、药剂使用量大等问题,立足于生产实践,从改进耕作栽培、完善田间管理和生物防治入手,总结了韭菜蛆害非药剂防治技术,以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