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该研究利用性诱剂连续3年对赣东地区梨园中梨小食心虫成虫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监测、观察和记载,结果发现该害虫在梨树整个生长季节(3—10月)均有发生,一年中有3个明显发生高峰,尤以3月和7—8月发生最盛,梨果成熟季节为害时间长。此外在5月上中旬和6月中下旬还有两个小高峰期;本监测结果准确掌握了梨小食心虫在赣东地区的发生规律,找到了防治梨小的合适时期,提出了有效防治梨小的关键技术,为赣东地区乃至江西省全省梨园梨小食心虫的高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性信息素诱捕技术对甘肃省武威市3种不同果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了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技术。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在甘肃省武威地区果园中1年发生3代,成虫发生高峰期分别在5月上中旬、6月上中旬、7月上中旬和8月中旬;不同果园中梨小食心虫成虫的种群消长动态有一定差异,梨园中除越冬代成虫发生量最高外,其余几代均低于李园和杏园;不同果园梨小食心虫的种群数量为李园杏园梨园。梨小食心虫的防治应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要掌握成虫发生高峰期这个防治关键期。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湖北黄冈地区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探索迷向丝结合化学防治对梨小食心虫防控效果,本研究监测了黄冈地区梨园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比较了3个密度迷向丝结合化学防控对“双臂顺行式”棚架梨园梨小食心虫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黄冈地区梨园梨小食心虫1年发生5代,越冬代成虫高峰期发生在3月中下旬,第1代成虫发生高峰期为5月中旬至6月初,第2代高峰期6月下旬至7月中旬,第3代高峰期7月底至8月中旬,第4代高峰期8月下旬至9月下旬;495根/hm^(2)和660根/hm^(2)两个密度结合化学防控对梨小食心虫各个世代迷向率均达到97%~100%,蛀果率均在0.73%以下,防治效果均达到93.13%以上。  相似文献   

4.
梨小食心虫性诱剂在沙地果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1999年进行了梨小食心虫性诱剂在沙地果园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在冀东沙地梨园、桃园,梨小食心虫5月为初发生期,6月和8月虫量较多,5~9月经常持续存在;桃园与梨园距离越近,梨园梨小食心虫发生越多;迷向法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化学防治法,但虫果率仍为9%,单纯迷向法达不到防治要求;用性诱剂预测梨小发生期指导药剂防治是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赣中地区梨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使用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诱捕梨小食心虫成虫,总结了梨小食心虫在赣中地区梨园从生长发育期到采摘期的发生规律。比较了性诱剂与糖醋酒液、频振式杀虫灯的诱杀效果,进行了梨小食心虫的预测发生期化学农药防治和幼果套袋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第1代成虫发生高峰期明显,采用预测发生期化学防治效果较好;第2代和第3代成虫之间的界限不明显,相互重叠,宜采用幼果套袋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6.
农业措施对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梨小食心虫诱芯为试材,采用5点取样法统计梨小食心虫发生数量,研究了春耕、间作花生、地势、树势等因素对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春耕可以减少梨小食心虫数量,间作花生对于梨小食心虫的数量无显著影响,地势对梨小食心虫的影响是山顶数量多于山腰,树势对梨小食心虫影响较大,树势越好梨小数量越多。这些结果可为梨园中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措施防治害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梨小食心虫种群发生动态,2015年3—11月利用性信息素对浙江慈溪桃园(种植湖景桃和玉露桃)和梨园(种植翠冠梨和黄花梨)的梨小食心虫雄成虫进行了系统地监控调查。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在浙江慈溪一年发生5代,越冬代(上年第五代)至第二代世代明显,第三至五代世代重叠;桃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早于梨园,数量远高于梨园,桃园中的为害高峰期为7—9月,梨园中的为害高峰期为8—9月。从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和梨、桃果实成熟时期分析,要重点做好第一、二代幼虫的防治,以压低虫口基数。  相似文献   

8.
根据梨小食心虫在甘肃河西地区的发生规律、危害特点,总结了以农业和生物防治为主的梨小食心虫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桃果价格上扬,不少果区大力发展桃树.由于黄河故道地区在梨园附近或在梨园套栽桃树,加上用药时期不恰当、选择农药品种不对路,2005年梨小食心虫在黄河故道果区梨园大发生,造成严重损失,有的甚至绝收.为此,笔者于2006年用48%乐斯本乳油进行防治梨小食心虫的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10.
<正>1危害梨树的害虫种类目前,在梨树上普遍发生的害虫主要是食心虫、梨木虱、梨茎蜂、梨网蝽、梨瘿蚊、黄粉蚜、康氏粉蚧和叶螨类。在管理粗放的梨园常见果实害虫有梨大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及梨象甲等,食叶性害虫有天幕毛虫、梨星毛虫、梨卷叶斑螟蛾、金龟子类等,枝干害虫有梨潜皮蛾、金缘吉丁虫、大褐木蚕蛾等。管理精细的梨园螨类、蚜类、木虱类、蝽类、梨瘿蚊和康氏粉蚧等常危害较重。2发生特点1)梨大食心虫。幼虫危害芽和果实脏果孔有粪便,被害果干缩不落果。梨大食心虫4月份开始活动,  相似文献   

11.
<正>梨小食心虫是砀山酥梨上常发性的害虫,由于在梨园套栽桃树,同时加上长期连续高强度的化学防治,梨小食心虫已对一些常规药剂产生了抗性,2006年以来造成该虫在黄河故道果区梨园大发生,损失严重。为了寻找有效的防治梨小食心  相似文献   

12.
苏北地区梨小食心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苏北地区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观察研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  相似文献   

13.
以梨、苹果、桃等果品种植和生产中的重要害虫梨小食心虫为试材,采用梨园发生动态调查、与环境温度的相关性分析和室内15、20、25、30、35℃温度条件下发育繁殖情况的生物学监测等方法,研究了梨园梨小食心虫发生情况与环境温度的关系,以期为进一步理解温度对梨小食心虫发生动态及发育繁殖的影响,从而为该害虫的准确测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北京地区5—8月上旬和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梨园梨小食心虫种群数量与梨园每日最高气温呈显著正相关;7月中旬至9月中旬高温期,梨小食心虫持续高发;室内观察发现,15~25℃条件下,梨小食心虫的发育和繁殖速度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30℃条件下梨小食心虫发育和繁殖速度最快。由此可见,环境温度变化是影响果园梨小食心虫种群动态的关键生态因子,也是准确测报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桃园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梨小食心虫是果树的主要害虫 ,除危害仁果类果树 (苹果、梨等 )以外 ,还危害核果类果树 (桃、李、杏、樱桃等 )。关于其生物学习性和发生规律的研究多见于梨树上〔1~ 5〕。长期以来 ,许多文献记载 ,梨小食心虫幼虫在果树生长前期 ( 5~ 6月 )主要危害桃梢 ,在果树生长后期 ( 7~ 9月 )主要危害梨果实〔6~ 7〕。这一结论在桃与梨混栽或桃、梨毗邻的果园是合理的 ,而关于在周围无梨园的单植桃园 ,梨小食心虫的周年生活史和对桃树的危害性尚未见有研究报道 ,本文旨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1 材料和方法采用田间观察和调查的方法 ,研究梨小食…  相似文献   

15.
梨小食心虫在田间主要寄主上的转移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梨小食心虫在转移寄主过程中选择性及转移性的特点,选择梨小食心虫主要被害寄主——桃树、梨树,分析梨小食心虫的危害习性。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在桃园、梨园诱蛾峰数、诱蛾量均有差异,在果树生长前期(7月1日以前),桃园诱蛾量明显高于梨园,7月1日以后梨园诱蛾量明显高于桃园;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梨园梨小食心虫数量显著高于桃园。不同管理模式下,8月不套袋梨园日平均诱蛾量显著多于套袋梨园,分别为131.25、70.75头。在新梢期,桃树蛀梢率显著高于梨树,达11.13%;果实成熟期,桃蛀果率显著低于梨。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由于受气候变暖、农药使用量和次数的增加等因素的影响,梨小食心虫在山西省运城市发生和危害程度逐年加重,尤其在未套袋的晚熟酥梨、早熟红香酥梨和各品种桃中,在梨小食心虫发生严重的年份,危害率在50%以上。为了有效防治此类害虫的危害,现将运城市果园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和高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1梨小食心虫发生严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梨小食心虫是梨树主要害虫之一,梨园放置梨小食心虫诱捕器一是做虫情测报用,为喷药放置找出关键期,减少喷药次数;二是果园放置数量较多的诱捕器,直接诱杀梨小食心虫雄虫,达到零农药绿色防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正梨小食心虫在我区广泛分布且危害严重,近几年发生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年库尔勒垦区部分梨园受害严重,‘贡梨’蛀果率达10%~30%,‘香梨’蛀果率达3%以上。目前,全疆‘香梨’种植面积达4.3万hm2,梨小食心虫已严重威胁新疆‘香梨’产业的发展。性诱剂迷向法防治梨小食心虫技术是一种新型防治食心虫的方法,它利用高浓度的性信息素干扰梨小雌雄虫间的交配通信联系,最大限度降低成虫交配率,减少繁殖数量,以达到防治目的。是一种高效、绿色、环保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福州地区桃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找到合适的防治时期和方法,对福州地区桃园梨小食心虫进行了连续4年的发生动态监测以及为害情况调查。结果表明:虽然每一年的发生动态都有差异,但总体表现出了一定规律,每年3月初桃树开花展叶时期,梨小食心虫呈现暴发状态,数量出现高峰,另外一个高峰位于6月中旬至7月新梢生长时期,4、5、8、9月数量较少,10月至第二年2月蛰伏越冬,根据折梢率和蛀果率的调查也得出结论,认为在福州地区梨小食心虫的为害主要在新梢上,对果实为害较小,而防治梨小食心虫的最佳时间段为每年的3月、6月和7月。  相似文献   

20.
以辽宁省海城市代表性的南果梨园为研究对象,连续3年采用性诱剂诱捕梨小食心虫成虫,并结合当地气象数据,研究了田间气象条件对梨小食心虫越冬代出土的影响及其发生规律。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简称梨小)越冬代幼虫出土主要受温度的影响,气温在13℃时梨小食心虫越冬代幼虫开始出土,在不同年份温度差异不大的情况下,较高气温对梨小出土没有明显的加速作用;降雨对梨小出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温度的调控上,即降雨量越多导致气温越低,进而减缓梨小出土。辽中地区梨小食心虫发生情况受春季气温影响,一年发生3~4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