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基因组重排技术,标志着育种技术的研究从单一自然表型定向进化至理想全基因型的遗传改造阶段,突破了现有育种技术的范式,实现了种质跨界育种的资源创新。对基因组重排技术在食用菌组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及以多亲本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为核心的基本技术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基因组重排实现部分食用菌耐受性的提高,以及在高产新品种菌株育种中的应用,并对基因组重排技术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食用菌生产发展得很快,许多国家都在千方百计地挖掘资源,探索高产优质的途径,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实践证明,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遗传育种。现将食用菌的育种方法及其进展情况介绍如下: 一、常规育种我国野生食菌资源丰富,采集野生菌株,从中选出适应我国的优良品种或将它们留下作育种亲本,是一种快速而有效的方法。利用原品种优中选优,也能培养出高产品种。但用这种选择法得到的  相似文献   

3.
二、诱变前的准备(一)选择出发菌株出发菌株就是指用于育种的原始菌株,出发菌株的好坏可直接影响育种效率。食用菌的出发菌株目前尚无确切的标准,一般应选择经自然选育后证明其性状比较稳定的菌株,或是经杂交或诱变后的性状较稳定的菌株。有的菌株在发生某些变异后,对一些诱变物质会提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以红掌组培再生植株中发生表型突变的植株为试材,采用PCR多态性分析的方法,研究组织培养再生植株中产生的表型变异株的基因变化。结果表明:利用筛选的8条ISSR引物进行PCR多态性分析,共获得73条扩增产物,其中多态性条带22条,多态性程度为30.2%。聚类树状图表明,"亚利桑娜"品种及其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遗传距离在0.0274~0.3636之间,它们之间具有非常相似的遗传背景。其中变异株V1与亲本相比,在基因型上的变化不显著,而变异株V2、V3、V4的基因型与亲本显著不同,有些条带消失,并产生了一些新的条带;在组织培养再生植株中产生的表型变异株可能是组织培养过程中通过遗传重组产生的新基因型,它们将为花卉育种提供一种新的种质资源来源。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育种目前采用的手段也是其他生物常用的三种,即自然选育、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从现有发展水平来看,具有了初步基础,下面就分三个方面作一简要叙述。一、自然选育自然选育是利用自然变异,选取所需的有益变异,这虽然是古老的方法,但在食用菌野生资源未充分开发和利用的时候,自然选育是有着重大潜力的,因此,自然选育是  相似文献   

6.
杂交是食用菌育种的常规手段,也是目前最有效的育种方法。从遗传学上讲,两个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就是杂交。在有性生殖的情况下,既使同一品种内不同菌株或在遗传学上不同的个体间交配,也叫杂交。但从生产上来说,同一品种的不同个体,重要的经济性状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种类繁多,不仅种与种之间,就是种内的个体间也没有完全相同的,这种个体差别叫变异。当栽培等条件相同而基因不同时,会出现变异;而基因相同、栽培等条件不同时,也会出现变异。前者叫可遗传的变异,后者叫不可遗传的变异。食用菌的选种育种,需要可遗传的变异,这就要排除因环境等栽培条件所引起的变异,去选择由基因改变所引起的变异。通常人们喜欢以大的菇型作为选种标准,但后代未必长出大型的菇,其中一个可能是菇型由多基因决定,而且基因发生分离所致,另一个可能是栽培等条件造成菇型的不可遗传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业生产水平和人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柑桔品种不断提出高度复杂的要求。通过资源调查,选种和引种等方法来发掘利用自然界现有的原始材料已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开展柑桔育种,创造大量的变异类型,从中选出优良的新品种,已成为现代品种选育工作的重要手段。目前,柑桔育种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珠心胚实生、有性杂交、  相似文献   

9.
单孢分离器分离食用菌单孢菌丝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食用菌生产的蓬勃发展,如何培育优良菌种,以满足社会需求愈来愈受到真菌工作者的重视。在真菌育种中,无论是常规育种还是杂交育种,获得单孢菌丝是食用菌育种的重要技术手段。国内在这方面已做了很多工作,但简单易行且准确度高的方法并不多。  相似文献   

10.
因地制宜地根据本地区的气象条件,充分利用自然因素来合理安排不同季节对各种食用菌或同一种食用菌的不同品种(或菌株)的引种和生产,力争做到低成本高收益,是发展食用菌生产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技术在园艺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园艺作物中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诱变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以及利用离体诱导技术结合物理化学诱变所获得的育种进展。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结合诱导突变大大提高了变异率,获得了许多有用的突变性状,最近有人利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克隆获得番茄抗腐烂病突变体Cmm(Clavibacter michiganense subspmichiganense),另外结合γ射线诱变,获得香蕉早熟品种“Klue Hom Thong KU1”和“Novaria”。同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以在早期对有用的候选基因型做出鉴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进一步完善桃花型基因型分类,开发桃花型相关分子标记,为观赏桃花的分子辅助育种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IGV可视化软件分析,以及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ompetitive allele-specific PCR,KASP)技术,在定位到的候选位点进行鉴定分析。【结果】GWAS定位分析在Pp08:14 518 604~14 521 291 bp存在一个ms179810转座子的缺失,x2验证结果表明,转座子的插入与缺失与花型性状无显著性关系。在转座子上游33 980 bp处鉴定到一个单碱基核苷酸(SNP)变异,变异类型分为CC型、AC型、AA型3种,比对结果显示基因型为CC型、AC型,其表型为铃形,基因型为AA型,其表型为蔷薇形,在145份桃自然群体中鉴定准确率为98.62%。但是通过表型比对发现,基因型为CC时,铃形花冠直径为(1.54±0.46)cm,同时,基因型杂合的中蟠17号自交群体后代192株中基因型与表型准确率在98.44%。【结论】根据桃基因组中Pp08:14 484 6...  相似文献   

13.
21株香菇菌株的酯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生化反应,而结构及理化性质不同的酶分子形式。同工酶是基因的直接产物,它的电泳表型是基因型的反映,所以它不仅是生理生化指标,而且是可靠的遗传标记。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对香菇同工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美国宾州大学Royse 等,根据11个生化位点上的同工酶变异对香菇菌株鉴定与遗传关系分析进行了研究。日本Okunish等对香菇不同部位的酯酶同工酶、酪氨酸酶、苹果酸脱  相似文献   

14.
几种食用菌孢子分离及其交配行为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孢子分离是食用菌常规杂交育种的第一步工作,分离获得的孢子其交配行为取决于交配系统,如草菇属初级同宗结合,双孢蘑菇为次级同宗结合,大肥菇、香菇、平菇等为异宗结合菇类,对不同交配系统担孢子的遗传重组及其孢子交配行为进行分析,在理论上便能推算出有性后代的变异程度,从而为育种和菌种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假定某食用菌双核体(异核体)基因型是AaBb,它经减数分裂后可产生AB、Ab、aB、ab四种孢子,在斜面上涂布这四种孢子,则其后代就可能出现AaBb(亲本型PD)及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非亲本型NPD)9种基因型,尽管子代在遗传上包含了亲代所有的遗传组成,但是基因型及基因型频率发生了变化,PD/NPD=4/12,如果AaBb基因型具杂种优势性状的话,那么非亲本子代就可能影响其原基因型生物学性状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食用真菌空间诱变育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本研究将香菇、平菇、黑木耳、金针菇、灵芝等食用菌材料进行了卫星或高空气球搭载,随之进行地面实验。结果表明,搭载材料在拮抗反应、菌丝生长速度、出菇形态等方面出现明显变异。RAPD分析的结果也证实一些搭载菌株在DNA水平上发生了变异。以上结果表明,空间诱变可能为食用菌的遗传育种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以表型差异明显的两个青花菜(Brassica oleracea var.italica)高代自交系为材料杂交获得F1,通过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和人工自交方法,分别构建了由176个DH系组成的DH群体和由176个单株组成的F2群体。采用性状分离分析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对两个群体13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平均值、变异系数及性状分离区间等遗传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个主要农艺性状均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在DH群体和F2群体中均发现了正向和负向两个方向的超亲基因型,两群体的平均变异系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相近。可见,通过DH技术育种不仅可以加快亲本的纯化进程,而且可获得广泛分离的育种资源,从而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7.
以茶树菇为研究对象,依据基因组序列,通过长程PCR扩增获得YSG和AC0007菌株线粒体中间肽酶基因(mitochondrial intermediate peptidase encoding gene,mip)。结果表明:该基因与A交配位点连锁,可以其作为A交配位点克隆的靶位点。序列分析发现,该位点的C段编码区高度保守,设计的特异性引物可以在群体中获得mip基因的保守区,另外其N端编码区的变异区域可以为A交配位点鉴定提供特异的靶标,为食用菌遗传及育种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也很丰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食用菌产业近年来不断扩大以此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其前景是非常可观的。尤其是近年来科技的不断创新,互联网的大面积普及,形成了新的产业模式,"互联网+"有着开放性、共享性、去中心化的特征,食用菌产业由"互联网+"带动,利用互联网集成大数据的特点,能够很好地带动食用菌转向产业化。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的育种及其遗传、变异研究都需要进行单孢子分离。单孢子的分离方法很多,如琼脂平板稀释分离法、玻璃毛细管分离法、显微操作器分离法等,但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而且各人的实验条件不同其效果也不一样。本文介绍一种简单、实用、快速、准确的单孢分离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20.
植物表型变异研究是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基础,也是遗传改良育种的重要基础。为寻找优良性状遗传种质资源的重要途径,从叶表型性状变异、种实表型性状变异、其他表型性状变异3个方面整理了木本植物天然种群间表型性状变异研究进展,梳理了木本植物近年来表型性状变异研究。在总结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展望今后木本植物天然种群间表型变异研究方向,旨在为木本植物表型变异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