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15、20、25、30℃下,采用平板菌丝法测定厉眼蕈蚊(Lycoriella ingenua)取食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糙皮侧耳(Pleurotusostreatus)、毛木耳(Auriculariapolytricha)、柱状田头菇(Agrocybe cylindracea)和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菌丝的发育历期,分析环境温度和寄主对厉眼蕈蚊各虫态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食用菌寄主对厉眼蕈蚊生长发育厉期存在显著影响。在5~2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厉眼蕈蚊的发育总历期缩短,但在30℃发育缓慢,历期延长。25℃为该虫生长发育的最适宜温度。所有供试温度梯度下,取食毛木耳的发育历期均大于30 d,其次为取食双孢蘑菇的,取食金针菇和糙皮侧耳的较短。取食不同食用菌的厉眼蕈蚊在其各虫态的发育起始温度和有效积温上差别较大,取食毛木耳的厉眼蕈蚊需要更高的发育起始温度和积温积累。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以桃为寄主的佛氏刺瘿螨Aculus Fockeui(Nalepa and Trouessart)各虫态发育历期、发育始点温度、有效积温及其发生为害习性。  相似文献   

3.
高萍  周玉书  赵玉伟 《北方园艺》2012,(11):147-149
在室内15~35℃恒温条件下,采用菜豆叶片饲养朱砂叶螨,分别组建实验种群生命表,分析温度对朱砂叶螨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朱砂叶螨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1.2877℃和157.0658d.℃,各虫态发育历期均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并通过生命表资料统计出不同温度下朱砂叶螨试验种群的内禀增长率(rm)、净增殖率(R0)、世代平均周期(T)、周限增长率(λ)和种群加倍时间(t)等种群动态参数。  相似文献   

4.
苏宝玲  黄华  刘广纯  宋菁 《北方园艺》2011,(19):134-136
在实验室设置的5个不同恒温条件下,对铜绿丽金龟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发育历期逐渐缩短;铜绿丽金龟0卵、1龄幼虫、2龄幼虫,3龄幼虫,整个幼虫期、蛹、成虫以及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C分别为:11.93299±0.608208、10.09588±0.636162、10.11822±0.626651、4.10728±0.5631、4.503128±0.517028、10.42225±0.22592、9.180074±0.73464和6.959769±0.535106℃.相应的有效积温K分别为:128.4972±5.18851、353.4484±14.77367、374.0462±15.49812、3 139.8566±91.3068、4 132.557±112.839、168.6237±2.34459、526.20794±24.66807和4 587.01326±146.82423℃.根据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预测出铜绿丽金龟在丹东地区的年发生代数为1年1代,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  相似文献   

5.
以西洋参为试材,在6~18℃设5个温阶(T)培养,研究温度对西洋参萌芽籽出苗率、展叶期株高和发育历期(N),数据纳入方差分析。结果表明:6~12℃利于萌芽籽出苗却显著抑制幼苗高度,而15~18℃引起出苗率显著下降却促进幼苗正常生长;幼苗自萌芽至展叶期的发育起点温度(C)为3.7℃,有效积温(K)为272.1℃·d。变量N与T呈反比,新建倒数模型为N=K/(T-C)=(272.1±22.9)/[T-(3.7±0.8)]。这2个参数反映幼苗完成早期发育所需热量条件,利于阐明温度效应并优化这一药用植物的催芽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对苹果全爪螨越冬卵的发育起点和有效积温的研究结果表明:(1)苹果全爪螨越冬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4.4℃;有效积温K为229.3±53.2日·度。发育速度与温度关系的理论公式为:V=[T-(4.4±2.1)]/229.3。(2)应用理论积温值,对1983-1990年大连市金州区三十里堡苹果全爪螨越冬卵田间孵化期观察结果回检,结果4.4℃以上的实际积温与理论值229.3日·度相吻合,其最大误差在2d(天)以内。(3)根据1983-1990年苹果全爪螨越冬卵田间孵化期的观察资料,应用该区3月下旬至4月上旬旬平均温度累积值,建立了旬平均温度累积值与苹果全爪螨越冬卵盛孵期回归预测式:Y=39.58-1.1X(Y以4月20日为0;r=-0.9516)。应用发育起点、有效积温或旬平均温度累积值,均可准确预测苹果全爪螨越冬卵的盛孵期。  相似文献   

7.
采用室内测定及野外观察相结合的方法,描述了莲藕食根金花虫各虫态的形态特征,以及成虫的取食、繁殖行为。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莲藕食根金花虫在湖北地区1 a发生1代,卵历期8~10 d,蛹历期15~18 d,成虫期7~12 d,以幼虫越冬;莲藕食根金花虫的雌虫产卵量为175.67粒·头-1,22~32 ℃时,温度升高,卵孵化率增加,卵历期降低,25 ℃以上孵化率可达90 %,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1.74±2.36)℃,有效积温为(158.08±22.98)日·度。  相似文献   

8.
温度是影响食用菌生产的重要环境因素,决定着食用菌生产的成败。该文综合了前人对35种食用菌菌丝生长温度和子实体分化温度研究的结果,通过聚类分析将29种食用菌温度类型分为四大类,分别是:(1)高温结实型食用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范围(24.0±1.4)℃~(29.0±2.2)℃,子实体分化最适温度范围(27.6±1.2)℃~(31.7±1.2)℃,分别有虎奶菇、双环蘑菇、鲍鱼菇;(2)高温型食用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范围32.0~37.0℃,子实体分化最适温度范围27.0℃~31.0℃,仅有草菇;(3)低温结实型食用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范围(21.1±1.5)℃~(24.4±1.0)℃,子实体分化最适温度范围(13.8±4.9)℃~(19.4±5.3)℃,分别有蛹虫草、黄伞、大球盖菇、猴头菌、香菇、双孢蘑菇、白灵菇、金针菇;(4)中温型食用菌,菌丝生长在最适温度范围(22.5±2.0)℃~(27.0±1.6)℃,子实体分化最适温度范围(17.9±3.5)℃~(23.4±2.7)℃,分别有毛木耳、灵芝、元蘑、银丝草菇、姬松茸、侧耳、竹荪、牛舌菌、银耳、盖囊侧耳、茶树菇、金顶侧耳、灰树花、鸡腿菇、凤尾菇、秀珍菇和黑木耳。进一步明确了各温度类型食用菌的菌丝生长最适温度范围和子实体分化最适温度范围,为开展食用菌温度类型评价分析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指导食用菌生产的时节,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宜本地区食用菌生产的种类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正> 东方钝绥螨(Amblyseius orientalis Ehara)是果园中常见的一种扑食性植绥螨,笔者就其卵的发育起点温度(C)、卵期有效积温(K)以及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温度对粗胫翠尺蛾各虫态存活率、发育历期以及繁殖力的影响,为准确预测粗胫翠尺蛾发生期及提高田间防控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室内人工恒温饲养的方法,以荔枝嫩梢为寄主,利用年龄-阶段两性生命表,测定20、23、26、29、32℃5个温度下粗胫翠尺蛾各虫态发育历期、存活率、成虫寿命及繁殖力,对其发育速率与温度的相关性进行回归分析,计算各虫态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20~32℃范围内,粗胫翠尺蛾能正常发育,发育历期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各虫态的存活率明显受到温度的影响,32℃下各虫态的存活率均明显低于其他温度,其中1龄幼虫受影响较大,存活率低于80%。雌雄成虫的寿命在32℃下最短,单雌产卵量也最少,仅为(125.20±29.38)粒。20~32℃条件下,内禀增长率r值分别为0.08±0.01、0.08±0.01、0.11±0.01、0.12±0.01和0.10±0.01,净繁殖率R0分别为139.63±7.69、142.09±10.38、176.92±8.52、107.01±9.11和45.57±5.21。各虫态发育速率与温度符合二次回归模型,利用直线回归法计算得到粗...  相似文献   

11.
菜粉蝶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18,21,24,27,30℃五个温度对菜粉蝶(Pieris rapeasp L.)各虫态(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卵、幼虫和蛹在18~30℃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发育,尤以24~27℃条件下最适宜,发育速率与温度呈直线关系:卵、1龄幼虫、2龄幼虫、3龄幼虫、4龄幼虫、5龄幼虫和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8.4,8.8,8.3,8.3,8.6,8.6,14.5℃,有效积温分别为56.4,53.8,53.1,53.1,47.7,47.7,82.8 d·℃;卵、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分别为4~8d,11~22 d,5~16 d;成虫寿命4~6 d.延安地区菜粉蝶1 a可发生5~6代.  相似文献   

12.
通过近3年引种试验示范,总结提出大球盖菇发育起点温度为8℃,按日均气温·料温,评估出从堆料播种到出报信菇的有效积温为1 000℃。依据有效积温管理公式W=∑(T-t)×d倒推安排与当地适温雨季吻合的出菇期,因地制宜科学安排播种期;介绍根据气温选择生料栽培或发酵料的栽培模式。建议秸秆种菇后菇渣还田,以利于促进土壤物质有机转化。  相似文献   

13.
《食用菌》2018,(1)
正秀珍818最新推出,出菇温度8~35℃,春、夏和早秋栽培,无需低温刺激,出菇期3月至11月下旬,柄长白色,菇盖浅灰至深灰色,夏季节抗高温,栽培袋菌丝不霉。出菇快,高产。秀珍705杂交品种,出菇温度6~36℃,适合春夏早秋栽培,出菇期3至11月中旬,柄长白色,菇盖浅灰至深灰色,肉质厚实,抗高温,抗病毒,出菇快,转潮快,总产高于同类品种。秀珍815出菇温度6~35℃,春夏早秋栽培,出菇期3至11月中旬结束,柄长白色,菇盖浅灰至深灰色,肉质厚实,抗高温,夏季栽培菌袋不霉,抗病毒,菌丝满袋一周大量现蕾出菇。灰平260出菇温度10~35℃,出菇期3-11月,菇体灰至深灰色,转潮较快,抗高温,抗杂抗病毒,菌袋无菌皮,抗霉菌,各地已作为高温秀珍菇主要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14.
温度和湿度对美洲斑潜蝇实验种群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度对美洲斑潜蝇各虫态历期有显著的影响 ,在 17~ 35℃温度范围内 ,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呈Logistic曲线关系。湿度对美洲斑潜蝇的发育历期无明显的影响。卵、幼虫、蛹和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 10 .0 4、9.70、10 .2 0、9.76℃ ,有效积温分别为 6 5.2 6、80 .70、14 7.96、2 98.33℃。美洲斑潜蝇存活的最适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分别为 2 0~ 31℃和 80 %~ 92 %。在35℃温度下 ,成虫繁殖力极低 ;10 0 %相对湿度下 ,成虫不能繁殖后代  相似文献   

15.
<正>新品种高平300出菇温度8℃~35℃,抗高温,菌丝抗杂,菇体白色,大朵,大片,菇片整齐,菇形美观,韧性好,菇体生长抗病特强,转潮快,总产量较高,夏季高温季节正常出菇。3900出菇温度8℃~36℃,抗高温,菇体白色,大朵,大片.菇片整齐,菇形美观,韧性好,转潮快,总产量较高。连续三年在南方省市试种为抗高温最满意的品种。高温秀珍菇夏丰一号出菇温度10℃~35℃,出菇期3~11月,菇体灰至深灰色,转潮快,抗高温,抗杂性强,菌袋无菌皮,抗病毒。普遍作为高温秀珍菇栽培效果特好,效益高。灰平260出菇温度10℃~35℃,出菇期3~11月,菇体灰至深灰色,转潮较快,抗高温,抗杂抗病毒,菌袋无菌皮,抗霉菌,已成为各地作为高温秀珍菇栽培。  相似文献   

16.
自然温度及人工控湿条件下的研究结果表明 ,平菇眼菌蚊 (Lycoriellapleuroti)卵、幼虫、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 11 9± 0 2 9℃ ,8 1± 0 5 7℃和 9 3± 1 2 4℃ ,有效积温分别为 2 6 4、 14 5 1和 4 2 1日度。在 14 9~2 5 5℃条件下 ,随温度升高各虫态发育历期缩短 ,幼虫脱皮次数减少 ,成虫产卵量下降。卵在低于 93%的相对湿度下不能孵化 ,幼虫和蛹在低于 85 %的相对湿度下不能存活。幼虫平均寿命 (L)与相对湿度 (RH)间有如下关系 :L =-1 3 4 19 0 0 42 2 7RH。棉籽壳培养料、子实体中以菌柄最适合该虫的生长发育 ,其虫口数量因栽培形式、培养料层次不同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分析和探讨恒温和变温培养对酢浆草岩螨[Petrobia(Tetranychina)harti(Ewing)]生长发育的影响,在恒温24℃和变温(20~27℃,平均24℃)条件下,测定了酢浆草岩螨的发育历期、寿命及繁殖能力等生命表参数。结果表明:恒温24℃和变温24℃条件下的酢浆草岩螨的发育历期和发育速率变化不大;恒温24℃条件下每雌产卵量和日均产卵量均低于变温24℃时;恒温24℃酢浆草岩螨的净增殖率R0为20.0200,小于变温24℃净增殖率26.3333,其它试验种群参数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在恒温条件下,测定海南甜菜夜蛾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结果表明,海南甜菜夜蛾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5.49℃,有效积温为39.72日度;幼虫的发育起点温度为9.80℃,有效积温为239.64日度;蛹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5.02℃,有效积温为61.87日度;产卵前期的发育起点温度为6.00℃,有效积温为39.63日度。推算出甜菜夜蛾在海南北部的海口市和南部的三亚市的年发生世代数分别为12代和13代,为其在海南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考察15个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i)菌株的主要农艺性状,并从14个引物中筛选出7个ISSR引物对其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分析其DNA序列多态性。结果表明,参试秀珍菇P02、P03、P04号菌株原基形成时间最短,接种34d后开始现蕾;"农秀1号"最适出菇温度为20±2.0℃,P05、P14可以在较高温度出菇;"农秀1号"、P02、P03、P04产量较高。参试秀珍菇菌株遗传相似系数为0.66~1.00;采用UPGMA分析表明,在0.87处可将这15个秀珍菇菌株分成3类。  相似文献   

20.
《食用菌》2015,(6)
<正>新品种3500出菇温度3~34℃。南方除7月不能出菇,其它季节都正常出菇,北方一年四季正常出菇,菇色28℃以下灰色,形美,菇片肥厚绵软,抗杂、抗病、不死菇,2015年主裁品种。新品种高温秀珍菇秀珍815出菇温度6~35℃。春夏早秋栽培,出菇期3至11月中旬结束。柄长白色,菇盖浅灰至深灰色,肉质厚实,抗高温,夏季栽培菌袋不霉,抗病毒,菌丝满袋一周大量现蕾出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