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所周知,游离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而蛋白质又是组成人体组织、器官、维持其正常功能和细胞代谢更新不可缺少的物质.因此,任何一种食品可以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多少来判断其质量的好坏和营养价值的高低.为了进一步探索蜂产品的营养价值,特就其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2.
蚕丝是一种动物性蛋白纤维,它由丝胶和丝素两种蛋白组成。构成丝蛋白的主要氨基酸是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和酪氨酸,四种氨基酸约占茧丝蛋白氨基酸总量的90%,构成茧丝蛋白的氨基酸除来自桑叶外,也有一部分通过蚕体代谢过程由其它物质合成。蚯蚓制剂经测定,含有17种氨基酸,尤其构成丝蛋白的主要氨基酸,如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和酪氨酸的含量丰富。经1983~1988年多次试验,证明蚯蚓制剂50~150倍液给家蚕添食有增强体  相似文献   

3.
乳蛋白是奶牛乳汁的重要组成成分,它主要通过乳腺组织吸收血液中游离的氨基酸及小分子蛋白质来合成。乳蛋白的合成会受到日粮营养水平、胃肠道微生物、乳腺血流量及血中氨基酸浓度、血中可利用氨基酸比例、氨基酸载体转运效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文章主要从乳蛋白的合成途径、影响乳蛋白合成的因素、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及乳蛋白合成信号通路的调控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通过改善乳腺对氨基酸的有效利用,为提高乳蛋白合成效率、改善乳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瘤胃保护性氨基酸及对其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蛋氨酸或赖氨酸通常被认为是合成奶牛乳蛋白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对反刍动物来说,补充游离氨基酸效果不佳,对氨基酸加以保护可以弥补一缺陷。瘤胃保护性氨基酸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氨基酸的类似物、衍生物或聚合物,另一类是包被氨基酸。不同的保护方法,其抵抗微生物降解的能力和肠道内的可利用性不一,同一包被氨基酸在不同的日粮类型中其稳定性也有差异,其中以对pH不敏感的多聚合物包被氨基酸效果较好。饲喂保护氨基酸对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没有明显影响但能提高蛋白质利用率,增加乳蛋白含量,对菌体蛋白的合成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赵辉 《四川蚕业》2001,29(4):43-44
<正> 根据桑蚕生理生化规律:桑叶蛋白质经蚕体消化液中的水解酶分解生成肽或氨基酸后,进入消化管的管壁细胞,其中一小部份留存在管壁细胞内合成细胞蛋白质,大部分以氨基酸的形态进入血液中,然后从血液进入各组织细胞。被各组织细胞所吸收的氨基酸,分别在不同的组织细胞内合成各组织所特有的蛋白质。茧丝蛋白质的生成是直接以血液中的氨基酸为材料在丝腺细胞内合成的。桑蚕  相似文献   

6.
茧丝水解氨基酸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养蚕大国,所产蚕茧大部分制成生丝或直接出口,而对茧丝的开发利用没有形成规模,其实茧丝除了直接水解成蛋白质或多肽用于护肤养颜之外,还可以进一步水解成氨基酸,因为丝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门冬氨酸等含量特别高,而这些氨基酸是人体所必需的,所以将茧丝制成含氨基酸的保健品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蛋白质是构成蚕体的基本物质之一,同时桑蚕具有利用饲料中蛋白质和氨基酸高效率地合成丝蛋白质的生理特性,所以蛋白质的营养状况,直接关系到桑蚕的成长和茧丝生产.  相似文献   

8.
2.蛋白质与氨基酸(1)需求量所谓蛋白质的需求量,实际上是指蛋白质中所含氨基酸的需求量。某些必需性氨基酸必须由饲料蛋白或饲料补充物中供给。某些氨基酸在鸡体内能由其他氨基酸转化产生.因此,蛋白质的需求量由两部份构成:①鸡不能合成或不能很快合成,而又是必须要有的氨基酸是必需性氨基酸。②非必需性氨基酸本身是能由充足的蛋白质所提供的氨基酸态氮来合成。所以,饲料的蛋白质浓度的提法是对饲料评价的适当手段,也是饲料控制、调节的  相似文献   

9.
胡瑞江 《猪业科学》2001,18(2):43-45
过去一直认为蛋白质必须水解为游离氨基酸才能被吸收。其实,大量寡肽可 逃脱被消化成游离氨基酸的命运,而直接以肽的形式吸收进入体循环。 最近一二十年来,对肽的营养研究主要集中在寡肽的吸收机制,寡肽与游离氨基酸 吸收的关系,蛋白质在消化过程中寡肽的释放规律,寡肽的转运和代谢规律,寡肽对内分泌 、氮沉积、组织蛋白质周转代谢的作用和影响,肽的生理活性作用。通过研究,对肽的代谢 特点和营养作用已有了许多新的认识。 1 寡肽的吸收机制及其特点 血液循环中肽类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①消化道吸收;②机体合成;③体蛋 白分解;④肠外营养方式,如皮下、肌肉、静脉注射含二肽的氨基酸溶液;⑤服用具有肽类 结构的药物。其中第一种是血液循环获得肽类最主要的方式(Adibi,1997)。 寡肽的吸收机制与游离氨基酸完全不同。游离氨基酸的吸收是一个主要依靠Na + 泵的主动转运过程,而寡肽的吸收是一个主要依赖H+或Ca2+离子浓度电导而进 行的消 耗能量的转运过程。大多数寡肽的吸收和转运需要一个酸性环境,1分子肽需2个H+ 。肠粘膜上存在肽的转运载体。 Daniel(1994)认为,肽载体转运能力可能高于各种 氨基酸载体转运能力的总和。  相似文献   

10.
饲料用复合氨基酸螯合锌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阮桂生  沈国新  黄华 《饲料工业》2005,26(16):48-50
利用饲料级豆粕通过硫酸水解来获得复合氨基酸,与硫酸锌反应制备复合氨基酸螯合锌,作为新一代饲料添加剂。通过pH值滴定曲线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复合氨基酸螯合锌合成的影响。确定了在pH值7.1,游离氨基酸总量与锌摩尔比为2:1时,螯合率可达到92%以上。  相似文献   

11.
用血清游离氨基酸测定法评价过瘤胃氨基酸的功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力 《饲料研究》2001,(6):27-28
血清游离氨基酸测定法是测定过瘤胃氨基酸功效的一种有效方法。这种方法即可以反应出样品的抗瘤胃微生物降解能力,又可以反应出样品在小肠中的释放氨基酸能力。其原理是,当饲料中的氨基酸到达小肠后,就会被小肠所吸收,血清中的游离氨基酸浓度就会上升,如果饲料中的氨基酸不能到达小肠,血清中的游离氨基酸浓度就不会上升,血清游离氨基酸水平与到达小肠的氨基酸量有正相关性。通过测定血清游离氨基酸就可以了解到真正能够被动物吸收的氨基酸的数量。 明尼苏达大学兽医学院报道(1981),每天在饲料中添加80g普通蛋氨酸,血清中…  相似文献   

12.
 通过检测泌乳中期山羊血浆及乳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探讨不同精粗比饲料对机体中氨基酸(aminoacids,AA)的代谢流向及乳蛋白的影响。选用泌乳中期山羊7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精粗比4∶6(低精料组)和6∶4(高精料组)日粮,颈静脉血管瘘采血,手工挤奶取奶样。Bradford法测定乳中总蛋白质浓度,RP-HPLC检测山羊血浆和乳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2组山羊血浆中均分离出14种游离氨基酸,乳中分离出8种游离氨基酸,不同精粗比饲料对血液或乳中游离氨基酸谱无明显影响。不同精粗比日粮情况下,除丙氨酸外,血液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乳中同种氨基酸的含量;且血液中生酮氨基酸(Leu,Lys)、兼性氨基酸(Phe,Ile)和支链氨基酸(Leu,Ile和Val)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乳中。高精料组除Gly和Ala外,其余氨基酸含量均低于低精料组;乳中总蛋白浓度略高于低精料组,但无统计学差异。表明血液中游离氨基酸为乳蛋白的合成提供了原料和能量保证。饲喂高精料日粮,血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较低,不利于乳蛋白含量和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4.有关丝蛋白合成的核酸 (1)核酸与茧丝量桑蚕丝物质的生成量与丝腺细胞内核酸含量有密切关系。“产丝能力高的品种,后部丝腺DNA含量远远高于产丝能力低的品种”,“大凡泌丝能力强者,则两类核酸(DNA和RNA)含量均较泌丝弱者为高”。“两类核酸在丝蛋白合成过程中,负有主要使命”(吕鸿声等,1964)。近十多年来,现代分子遗传学的发展进一步证实了上述论断。重松孟等(1973)调查了13个蚕品种后  相似文献   

14.
乳蛋白前体物主要有游离氨基酸和小肽等。氨基酸不仅能影响乳腺内乳蛋白的合成,而且对乳脂的合成起一定的调控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氨基酸在乳脂合成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并从乳腺对乳脂前体物的摄取规律、乳脂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角度综述了氨基酸对乳脂合成的可能机理,为进一步研究乳脂合成机理及改进牛奶营养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蚕吃下桑叶以后,怎样通过体内酶的作用而起分解、合成,使叶内的氨基酸形成丝蛋白,国外开展的研究颇多,这是整个生物界蛋白质合成的一部分,属于分子生物学范围,其机理逐步摸清。这对我们研究提高一定桑叶的产丝量,是不可缺少的知识。一、蚕对桑叶中蛋白质的利用蚕食桑叶后,把桑叶中的蛋白质经肠液蛋白酶的作用,水解为肽或氨基酸,连同桑叶中原来存在的游离氨基酸,进入血液,运行至蚕体的各部分。这些氨基酸在幼虫的第1-4龄,主要合成组织蛋白质,待至第5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我国茧丝产业“东桑西移”的大趋势和对广西茧丝产业历史和现状的了解,对广西茧丝产业发展方向提出了“建立完善的茧丝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与体系,打造国际一流茧丝质量强省”的观点。并提出了“完善与深化桑蚕良种繁育质量监督管理是基础,加强鲜茧收烘质量的监督管理是保障和推行桑蚕干茧与生丝质量公证检验制度是根本”三项建议。  相似文献   

17.
牛磺酸是一种含硫β-氨基酸,是大多数动物组织中含量最丰富的游离氨基酸.动物体内牛磺酸主要来源于饲料和自身合成2种途径,牛磺酸转运体是牛磺酸进行吸收和转运的主要载体.作为机体的条件性必需氨基酸,牛磺酸具有调节激素释放、保持细胞稳态、抗氧化和调节炎性细胞因子释放等多种生物学功能,与动物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密切相关,并且在...  相似文献   

18.
<正> 家蚕茧丝物质的合成与分泌,绝大部分是从5龄第3天至老熟后第2天(大约1周的时间内)进行的,有时在老熟后第3天还继续着,茧丝物质的分泌量,决定于蚕期的营养状况。合成丝物质,以5龄中期到后期摄取的营养物质为主,蚕卵则以5龄初期到中期所摄取的营养为主,加上4龄所摄取的营养物质而形成。根据14℃标志的桑叶或氨基酸的  相似文献   

19.
利用肠道离体灌注模型和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谷氨酰胺对草鱼肠道L-亮氨酸和L-脯氨酸吸收量、肠道组织游离亮氨酸和脯氨酸量、以及对肠道蛋白质合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谷氨酰胺能够显著增加草鱼肠道对两种氨基酸的吸收量,显著增加肠道组织游离亮氨酸和脯氨酸量,并显著增加肠道蛋白质的合成量;将1.0mmol/L组与5.0mmol/L组谷氨酰胺的试验结果相互比较,无论是肠道吸收总量还是肠道组织游离氨基酸、新蛋白质合成量均没有显著差异;草鱼肠道在吸收亮氨酸和脯氨酸的同时,能够利用吸收的亮氨酸和脯氨酸和肠道蛋白质周转的氨基酸合成新的蛋白质,蛋白质合成量随着亮氨酸和脯氨酸浓度增加呈线性增加关系。本文结果表明,谷氨酰胺能够显著增加草鱼肠道对亮氨酸和脯氨酸的吸收量、能够显著增加肠道蛋白质的合成代谢。  相似文献   

20.
何毅  司马杨虎 《蚕业科学》1991,17(4):200-207
根据长江流域夏秋季的气候特点,采用杂交、回交、系统分离、活蛹缫丝和多代高温多湿环境定向培育等育种方法,分别育成了中系蚕品种“浒花”和日系蚕品种“秋星”。两者都具有抗性强、丝量高、茧丝质优以及繁育容易等特点。其一代杂交种经多次实验室鉴定、农村生产鉴定、试养以及全国蚕品种审定结果表明:该新品种体质强健、孵化、眠起、老熟齐一,茧丝量高,茧层率22%;鲜毛茧出丝率15—16%,茧丝品质优良、解舒率74%,净度93分,茧丝纤度2.53/D,茧丝长超1000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