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内蒙古西部地区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是在玉米常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基础上的延伸和突破,是旱作农业的一项创造性发明,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不仅大幅度提高了降水利用率和作物种植效益,而且实现了旱作农业由被动抗旱向主动抗旱的转变。文章从内蒙古西部地区旱作农业的现状出发,对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的可行性和现实条件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在内蒙古西部旱作农业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甘肃发展旱地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主要模式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本文阐述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基本技术原理与优势,分析了当前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应用模式的不足;并根据甘肃旱作农业不同的生态区域类型,提出了发展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适宜种植模式和覆膜模式,以期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发展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种植技术是甘肃省农业科技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探索创造的集膜面集雨、覆盖抑蒸、垄沟种植为一体的旱作农业新技术。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永靖县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成为甘肃省旱作区农业增产的主要科技支撑,甘肃省各级农业科技工作者利用该技术因地制宜,结合工作实际,通过试验对比,总结出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作者利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白银市平川区通过相关品种的对比试验,总结出适合当地旱作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主栽种植品种,为确保当地粮食增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在武山县城关镇南峪沟等半干旱浅山区推广较好,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玉米、正茬豆角和复种豆角,并将原膜二次利用点播冬油菜,形成粮油菜两年三熟综合发展的高效旱作农业,通过近年来在本乡镇南峪沟半干旱浅山区对该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对武山县山旱地全膜双垄沟播豆角栽培技术与高效种植模式应用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龙小燕 《吉林农业》2010,(7):110-110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围绕提高有限降水利用率为中心,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基础上而创新出的集膜面集雨、覆盖抑蒸,垄沟种植于一体的农业适用技术,它的试验和应用为广大旱作农业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创了新途径,成为解决旱作农业区粮食生产问题的重要措施。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适宜年降雨量250-500mm的半干旱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7.
孙飞 《现代农业》2014,(10):50-51
<正>玉米是我旗农业经济的一项主导产业,每年玉米播种面积都在17万亩以上,其中旱地玉米11万亩以上,水地玉米5万亩以上,饲用玉米主推了"一增四改"技术:即增加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粗放施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改匀垄种植为大小垄种植。在籽玉米种植中,引进了旱作玉米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在目前全球气温变暧、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该技术是旱作农业领域一项带有突破性的创新技术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旱作农业领  相似文献   

8.
<正>1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概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是在地表起大小垄后,用地膜覆盖全田,在沟内播种作物的技术。该技术集"大小垄种植、地膜覆盖、垄沟种植"于一体,能够显著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能够大幅度提高旱作业区粮食产量。2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试用范围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适用于土壤墒情差和降水量较少的旱作农业区,以坡耕地增产效果明显。3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增产原理  相似文献   

9.
正甘肃会宁干旱地区由于常年发生旱灾,农民习惯稀植抗旱,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中自行加大株距,降低密度,严重影响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潜力的发挥。为了寻求适合本地区全膜双垄沟播的最佳种植密度[1],2015年选择登义2号[2]玉米新品种,在会宁县三房吴乡进行了旱作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最佳密度试验,其试验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大面积推广,给我区玉米生产带来良好机遇,增产幅度在30%左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实现了旱作农业的可控性和稳定性,使我区农业走上良性发展之路,笔者通过实践总结出了全膜玉米七字歌,供旱作农业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霞  刘二银 《甘肃农业》2008,(5):F0003-F0003
全膜双垄沟播是我省旱作农业的一项主推技术,实践证明,该技术在我省具有非常明显的抗旱增收效果。 今年,陇南市文县被省政府列为旱作农业项目(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县之一,下达全膜双垄沟播种任务1333公顷,其中玉米1266公顷,马铃薯67公顷。  相似文献   

12.
在甘肃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是旱作农业的一项创造性发明,通过近几年的试验示范,经济效益非常显著,从甘肃农业的现状,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可行性和现实条件等方面探讨了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必要性,指出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在甘肃农业发展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近些年来出现的优秀旱作农业技术,而秦安县是远近闻名的贫困县,旱作农业的稳产、高产对秦安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精准扶贫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实际工作情况,以玉米的生产为例,总结了秦安县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经验,对以后发展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4.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近年引进的一项农业新技术,为实现此项技术的本土化,寻求适合本地区全膜双垄沟播的最佳种植模式,2015年在甘肃省平川区黄峤乡双铺村进行了登义2号玉米新品种种植模式试验,科学总结此项技术的增产增效情况,为今后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唐莲莲 《农技服务》2012,29(2):136-137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是现代旱作农业的一种新技术,其通过起大小双垄,实施全地面地膜覆盖,有效形成了抑制蒸发、集雨保墒、抗旱增温为一体的适宜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抗旱种植技术。从选地、施肥、覆膜、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就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的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阐述,为此项技术在旱作区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技术及密度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一项集覆盖抑制蒸发、垄面集流、垄沟种植为一体的旱作节水农业技术,马铃薯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技术使土壤水分、地积温增加,为马铃薯生长发育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探讨最佳马铃薯适宜的种植密度,提高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技术增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7.
作者通过对庄浪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密度试验研究,探索出庄浪县旱作梯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密度,并针对生产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西吉县旱地马铃薯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旱作节水农业项目的强力实施,尤其是以秋覆膜的全膜双垄沟播为主的地膜覆盖技术的大力应用,西吉县马铃薯种植区域进一步扩大。根据本县农业生产和旱作节水农业的发展要求,总结提出旱地马铃薯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冬油菜是庆阳市宁县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在1万hm2左右,平均产量2 250 kg/hm2上下。近年来,随着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区和省级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的实施,宁县旱作农业全膜双龙沟播玉米种植由2008年的0.2万hm2发展到2014年的1.2万hm2,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总结全膜双垄沟播种植玉米技术的基础上,探索一膜两年用冬油菜种植技术模式,大量试验示范表明,该模式不但充分发挥地膜的增温保墒作用解决冬油菜越冬保苗问题,还能提高单产,节约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0.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解决北方干旱问题特别是春旱保苗问题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旱作技术。文章分析了阳曲县玉米种植中实施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了关键技术措施,并就注意事项及前景做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