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促进马铃薯银屑病的分子生物学检测,从内蒙古牙克石地区马铃薯库房中采集了疑似马铃薯银屑病的样品,进行形态学鉴定,并对马铃薯银屑病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经形态学观察,块茎样品病斑特征符合“GB/T 28093-2001马铃薯银屑病菌检疫鉴定方法”中描述的病斑特征及病原菌特征。进一步利用常规PCR和巢式PCR对疑似样品进行了检测,两种方法均可扩增出特异性目的条带。目的序列经过测序,其序列与CBS640.85菌株(MH861907.1)序列的相似度达到100%。经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可以证明在内蒙古牙克石地区马铃薯库房中采集的疑似马铃薯银屑病样品确为马铃薯银屑病,同时也证明本研究中采用的常规PCR和巢式PCR方法均可用于马铃薯银屑病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银屑平丸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IL-8含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银屑平丸,对照组口服复方青黛丸,疗程均为8周,同时设立20名健康体检者作对照。计算治疗前后PASI(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及检测外周血血清IL-8含量。结果两组治疗后PASI积分均有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L-8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IL-8含量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结论银屑平丸能同时降低寻常型银屑病的PASI积分及血清IL-8含量,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2003年8月至2008年6月,我科收治小儿银屑病36例,经温泉水疗结合5%松馏油软膏外用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银屑病性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PsA)是与银屑病相关的慢性、进行性、毁损性关节炎,具有银屑病皮损,同时伴发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疼痛、肿胀、僵硬和运动障碍,部分患者可有骶髂关节炎和(或)脊柱炎,晚期可发展为关节强直,导致残疾,致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病死率增高。1818年Alibert描述了银屑病皮疹与关节症状伴随出现,但此后一百多年中,人们将PsA与类风湿  相似文献   

5.
正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复发性皮肤病。每到季节转换,特别是在秋冬季,由于皮肤水分迅速散失,表皮水分的供应相对减少,皮肤变得干燥。很容易患上此病。一旦患上银屑病,罹患终身是其特点,给银屑病患者带来难以言喻的痛苦与煎熬。全球有超过1.25亿银屑病患者,我国有超过650万患者正在与银屑病共处,而且患者人数有逐年增多趋势。值得一提的是,银屑病的病因尚未被完全了解,遗传、免疫、环境、心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疗效.方法 96例确诊为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的患者随机分为紫外线组、阿维A组和联合组,每组32例,分别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阿维A胶囊、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疗程结束后比较其银屑病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及疗效.结...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本院近10年住院的老年期、老前期、青壮期糖尿病病例各130例进行了临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以“三多一少”症状就诊者老年期占44.6%、老前期占73.1%、青壮期占87.7%;入院时空腹血糖轻度升高者,老年期为47.7%、老前期43.1%、青壮期14.6%;并发症以脂代谢障碍疾病为主者,老年期为56.8%、老前期36.6%、青壮期29.0%。治疗后10天内症状缓解、血糖恢复正常者老年期为33.8%、老前期18.5%、青壮期9.2%,而>30天才能控制者老年期为26.9%、老前期43.8%、青壮期65.2%;各组Ⅱ型患者虽以控制饮食和口服降糖药为主,但需用胰岛素长期治疗者老年期为28.5%、老前期32.3%、青壮期58.8%。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芍黄颗粒对小鼠银屑病模型的治疗作用,采用咪喹莫特致小鼠银屑病模型观察芍黄颗粒对银屑病模型小鼠皮损组织病理变化、表皮厚度及皮肤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采用小鼠阴道上皮病理模型及小鼠尾鳞片上皮病理模型观察芍黄颗粒对小鼠阴道上皮有丝分裂及小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芍黄颗粒各剂量组均能显著减小银屑病模型小鼠皮肤厚度(P0.05),芍黄颗粒5.0、10.0 g/kg剂量对小鼠背部皮损有改善作用且能显著减少小鼠皮肤组织中PCNA蛋白表达量;芍黄颗粒10.0 g/kg剂量能明显抑制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对小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有显著促进作用。表明芍黄颗粒可通过影响表皮细胞过度增殖、角化不全而减小皮肤厚度、改善皮损,抑制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促进小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等来治疗银屑病,为银屑病治疗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
银屑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我院1993年3月至1996年11月间试用西咪替丁与氨笨阿联合治疗银屑病38例获得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本组66例均按刘辅仁主编的《实用皮肤学》诊断标准诊断。66例随机分为2组:西咪替丁联合氨苯砜组(治疗组)用例,其中男28例、女10例,年龄21~53岁,病程3月~5年;38例中脓疱型银屑病11例、寻常型银屑病为27例(并关节红肿痛5例)。对照组:28例中男16例、女12例,病程2月~3年,属寻常型银屑病,平均年龄为28岁。1.2治疗方法治疗组38例主要内服西咪替丁(每次400mg,每日2次)、氨…  相似文献   

10.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慢性皮肤病。目前多数学者认为银屑病是表皮过度增殖及炎症反应,与真皮内成纤维细胞增殖有关。对银屑病目前尚未有满意的疗法,本文根据大剂量维生素D_2可治疗皮肤结核,皮肤及粘膜各型红斑狼疮,以及维生素D_2  相似文献   

11.
<正>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具有多基因、多位点遗传的特点,易复发,治疗有一定难度。我们采用雷公藤乌蛇丸治疗60例银屑病患者,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02—2012-05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收治的60例银屑病患者,根据《皮肤性病学》第8版银屑病相关诊断标准确诊,排除12岁以下儿童以及孕产妇。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13~72  相似文献   

12.
张霞  张丽  张正华 《湛江医学院学报》2012,30(4):358-360,363
目的检测轻度和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皮肤中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质3(TNFAIP3)和TNFAIP3相互作用蛋白质1(TNIP1)mRNA表达。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来检测20例寻常银屑病患者皮损和正常皮肤中TNFAIP3和TNIP1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皮肤相比,10例轻度银屑病患者皮损中出现TNFAIP3基因表达下调和TNIP1基因表达上调(P〈0.05)。10例中重度银屑病患者的正常皮肤和皮损中,TNFAIP3和TNIP1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AIP3和TNIP1 mRNA表达异常可能在寻常性银屑病的早期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1998,(3)
一位乡镇医师,发明了专治银屑病(牛皮癣)等各类顽固性皮肤病的外用特效药膏,荣获联合国(TIPS)颁发的“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成为我国医学界唯一获此殊荣者。他的科技成果在新华社、《人民日报》、《欧洲时报》等国内外几十家报刊、电台、电视台刊登和播放后.在海内外引起了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观察银屑平丸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STAT3(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和P-STAT3(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表达的影响,探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及银屑平丸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作用靶点。方法 21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予口服银屑平丸治疗,疗程8周。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治疗前后皮损STAT3、P-STAT3的表达,并与20例整形切除术后的正常皮肤相比较。结果 银屑平丸治疗组治疗前皮损STAT3、P-STAT3的平均灰度值与正常组相比,其表达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皮损STAT3、P-STAT3的平均灰度值较治疗前表达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STAT3、P-STAT3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在寻常型银屑病中存在STAT3、P-STAT3的高表达,证实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生、发展与两者相关。银屑平丸通过降低皮损中STAT3、P-STAT3的表达水平,调节银屑病中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凋亡,改善银屑病对机体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瘤胃液稀释率会影响微生物蛋白质的产量、消化率、采食量,也会改变发酵类型。本试验采用3头成年瘤胃瘘管牛,喂以三种不同的日粮,以聚乙烯二醇(PEG)所测定的稀释率,饲喂苜蓿干草者为0.1321/hr,饲喂50%干草+50%精料者为0.10362/hr,饲喂玉米青贮者为0.12917/hr。瘤胃液在瘤胃中停留时间与稀释率成反比。瘤胃液容积,母牛比阉牛要小,瘤胃液外流率也以喂干草者为高.  相似文献   

16.
环孢素A治疗难治性银屑病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科自1993年以来采用原瑞士山德士药厂出品的山地明口服(100mg/mL环孢素A)选择性地治疗难治性银屑病,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并进行了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难治性银屑病住院病人共18例,均有典型的银屑病皮损,病理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活血消银片对血瘀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微血管密度的影响。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口服活血消银片,对照组20例口服消银片,疗程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中微血管密度的改变,并与正常组对照。结果活血消银片与消银片对血瘀型银屑病人皮损中微血管密度改善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患者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消银片可明显改善银屑病患者皮损中微血管密度,但仍未完全恢复正常,这可能与银屑病的复发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盆腔炎共48例,治愈30例占62.5%,显效12例占25%,有效率为100%。治疗效果以急性盆腔炎为最好,慢性盆腔炎较差,伴有硬块者不易治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汤治疗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0例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给予口服凉血解毒汤治疗6周,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受累体表面积(BSA)和病情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以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进行疗效评定;并且通过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治疗后患者BSA、PASI评分及DL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凉血解毒汤治疗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具有较好疗效,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0.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93例进展期胃癌中,检测到c-erbB-2癌基因表达者38例(占40.9%)。c-erbB-2表达的检出率,在管状腺癌病例为67.6%(25/37),明显高于其它类型腺癌者(P<0.05);在已有胃周淋巴结转移和(或)远处转移的病例为47.8%(32/67),无局部或区域淋巴结转移者为23.1%(6/26)(P<0.05)。随访81例有c-erbB-2表达36例,其3年存活率30.6%(11/36);无表达45例中3年存活率46.7%(21/45)(0.1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