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屋顶作为相对独立的空间,具有光照强度大、风力强、昼夜温差大、土壤厚度受承载力限制、水分蒸发快等特点。屋顶花园与露地造园的最大区别就是种植土不与大地土壤相连。种植环境的特殊性限制了植物种类、屋顶花园营造类型、营造手法的选择。武汉天宇盛世滨江屋顶植物景观项目总占地4.5万平方米,由香港贝尔高林设计,以自然浪漫的主题作为整体景观设计的基调,施工图设计及施工由广  相似文献   

2.
正屋顶绿化涉及建筑结构承重、屋顶防水排水建设、植物配置和种植技巧等多项技术,对规划和施工要求较高,所以在屋顶绿化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时应考虑以下问题。承重和荷载建筑物屋顶的承重和荷载能力,关键在于屋顶下面屋梁、屋顶板、建筑立柱的基础、开挖后地基的承重力。但建筑物的结构荷载力又直接影响房屋造  相似文献   

3.
现代城市的空间美化—屋顶花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都市高楼林立,人们在注重侧立面审美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建筑物顶部美化问题。“屋顶花园”便发挥了改善城市环境、美化城市空间的独特作用。屋顶花园类型草地绿化型屋顶以广布绿色为目的种植物草。可采用无土种植、水肥种植等种  相似文献   

4.
屋顶绿化及佛甲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屋顶绿化屋顶绿化可分为屋顶花园、屋顶种草等。由于屋顶花园对屋顶要求高(比如承重、防水、防风),且造价高,管理复杂。因此屋顶种草的优势便凸现出来。有人计算出几种为降温而进行的屋顶改造对比(见下表):最近几年,武汉市有数十所高校及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屋顶种草的尝试,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实施屋顶绿化,可以做到"三不":即不增加屋顶承受压力、不改变屋顶结构、不增加管理需求。而能满足这"三不"要求的优良草种——佛甲草,便脱颖而出。关于佛甲草  相似文献   

5.
建立屋顶花园,利用植物绿化,既可改善居室寒热侵袭,净化空气,又可丰富生活,美化环境,使人心胸开阔,心情愉快,有益健康。中国西部城市风大,且日照长及屋顶暴露,应在屋顶建立中国式花园,即建造各种花台,栽培低矮植株,避免高大的植株及棚架类设置,在花池中尽量选择需阳光充足的花草。根据以上特点及原则特作出如下设计方案:屋顶花园基本设置花坊形状 建造圆形、带状、平面、立体适当分割成若干的小型花坛,不能完全平均,大小一致,四周用水泥砖砌上边缘,突出花坛的轮廓并在屋顶的四边配以精制的矮栏杆将靠边的花坛连接起来,增加美观并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日,河南郑州市又建成了一座空中花园——得园。该花园由银富商务酒店投资兴建,面积600平方米左右,采取我国传统的造园方法,园子周围衬以白墙黛瓦的云墙,内有亭台、棚架、水景、假山等园林景观,极富江南园林特色。众所周知,屋顶花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植物赖以生长的土壤层较薄,因此宜选择重量轻、不板结、保水保肥能力良好的栽培基质。得园使用草炭、蛭石、珍珠岩等轻质材料  相似文献   

7.
屋顶绿化的简史、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军利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2):304-306
屋顶绿化、屋顶花园虽然发展较早,但人们对它的要求日益迫切,通过对全国一些地方特别是 湖南长沙市的屋顶绿化和屋顶花园建植过程进行研究后发现,各项相关的科研、政策、法律法规发展 相对较慢,从而引发了诸多矛盾和不良后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分析得出,为了使屋顶 绿化和屋顶花园健康持续地发展,从而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生态、环境、社会效益,应采取以下几个策 略:(1)加大施工队伍的设计、施工等技术培训,(2)加大政府监管,(3)加大政策和法律指导,(4)加强科 学实验。  相似文献   

8.
屋顶花园栽培基质中添加海泡石的效果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屋顶花园条件下,以葱兰和佛甲草为实验材料,对它们的栽培基质中添加海泡石,通过与未加海泡石的实验作对照,发现,将适量海泡石加入屋顶花园的栽培基中,可明显改良植物的根际环境,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基质保水供水的能力,使植物生长旺盛,提高抗病能力。但大雨时,加入海泡石的基质,水分下渗慢,基质表层留水量及流水量增大,易冲走混合基质中的轻型材料部分,在坡面屋顶使用时,不宜加入过多。  相似文献   

9.
瞭望台     
1 成都市屋顶绿化初见成效:成都市在狠抓城市园林绿化的同时,大力建造屋顶花园,摸索出了一套开发屋顶花园的成功经验,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绿化工作的发展。早在16年前,市民吴少伯潜心研究利用屋顶搞绿化的问题。他在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支持下,创建  相似文献   

10.
<正>1983年,北京长城饭店修建了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屋顶花园,成为我国北方地区建造的第一个大型露天屋顶花园。北京市200多万平方米的屋顶绿化,为拓展北京城市绿色空间、美化环境、提升景观、优化生态、改善气候和提升服务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所于2005年开始承担北京市科委屋顶绿化课题的研究工作,并一直延续至今。多年来,屋顶绿化课题组上千次应邀在  相似文献   

11.
《种业导刊》2012,(7):37-37
浙江省绍兴市一家企业在厂房房顶建起了4800平方米菜园;江西省南康市有超过一半的农民在自家屋顶种菜、养鱼;上海屋顶花园面积超过百万平米,种种例子表明“屋顶农业”正在悄然兴起。专家认为,屋顶农业不仅有助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还有利于用有限土地资源种出更多的绿色蔬菜。  相似文献   

12.
谈屋顶绿化     
在城市利用平屋顶进行绿化对改变人们赖以生存的空间、阳光和生态环境条件能起到积极作用。为此,要达到增加绿化系数、净化空气、降温、保暖、点缀街景的目的,就必须要配置植物,充分发挥绿化的生态效果、环境效果和经济效果。同时,要根据屋顶的结构和承重能力,做到因“顶”制宜,确保安全。上海市区平屋顶绿化的形式地毯式利用矮灌木或花草覆盖顶面。一般是在水泥屋顶上铺一定厚度的人造土(发酵的土屑土),种上植物,尤如在屋顶上铺了一层“生物地毯”。夏季降温、冬季保暖效果显著。花坛式由若干花坛组成开放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和中国花卉盆景编辑部在北京举办的第七期盆景、园艺培训班上,赵庆泉先生为学员们讲述了水旱盆景的制作过程,使我这个喜爱水旱盆景创作的工作者从实践中又提高了一步。现将赵先生的讲述,按我的学习体会记录下来,与喜爱盆景的同道共享。中国盆景与优美的自然景致有着密切联系。可说是微型的造园艺术,可以表现树木的景象,亦可表现山水的景象。水旱盆景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它是树木盆案和山水盆景的有机结合,是以植物、山石、水、土为主要材料,在浅口水盆里表现水、旱、树、石兼而有之的自然景象。赵庆泉先生在继承中国传统水旱盆景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并逐渐形成了清新、秀丽的个人风格。他创作的水旱盆景以树木为主,山石为辅,表现大多为比较“完整”的自然号观。  相似文献   

14.
贵州     
《中国花卉园艺》2009,(17):28-28
北京室外展园《贵州园》以“转折”为主题,以遵义红色文化为载体,用贵州特色植物展现了红色之都的绿色文明。展园内空间布局上以赤水河丹霞地貌为骨架,沿河设置黔北特色小品,延伸至酒文化广场。景观上以遵义会议会址浮雕为主体,园路迂回曲折,山水自然,建筑古朴,植物错落有致,处处体现“红”与“绿”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屋顶绿化这一概念频繁出现于生态建筑研究及世界各大城市绿化建设之中。屋顶花园被冠以“空气过滤器”、“空中森林”、城市环境的“保健师”、风姿绰约的“绿帽子”等各种美名。屋顶绿化为建筑节能、改善建筑环境质量、丰富建筑景观、提高城市绿地率的重要意义已被世人所肯定。然而与日益加快的城市发展速度相比,屋顶绿化的应用形式、建造技术、实施面积还远  相似文献   

16.
屋顶绿化作为北京城市绿化的重要形式,在拓展城市绿色空间、美化环境,提升景观,优化生态、改善气候和生态服务功能方面,作用已经显现,社会认知度日益提升,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从1983年北京建成第一座城市屋顶花园——长城饭店,到20年后迎建"绿色北京"、"绿色奥运"的氛围下,兴起建造屋顶草坪,2005年市政府开始  相似文献   

17.
城市滨水区植物景观设计实例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尤其是江南地区,许多城市都有河流从城中或城边穿过,成为城市中一道自然的风景线。然而,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由于城市用地紧张,管理不严,建筑物侵占水面的现象时有发生;加之城市的污染,河流水质受到很大影响,失去了其原有的生态效益。在强调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今天,要将城市建设成为“园林城市”、“山水城市”和“生态城市”,城市滨水区的植物景观设计必须加强。  相似文献   

18.
6月24日晚,第9期“长城花展波哥连线分享会”如期举行。夏溪园艺村村长、7天造园创始人顾永平,资深植物造景师、芦苇景观创始人潘华新做客直播间,畅聊关于造园和植物景观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9.
以深圳市创富时代·俊景园景观规划的屋顶花园方案Ⅱ自然式设计为研究对象,借助CITYgreen 5.0软件,对该方案绿地建设当年以及二十年后在减少大气污染以及碳汇和碳吸收方面能够产生的部分生态效益进行了数量化、货币化分析,并对该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进行快速评价,再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屋顶花园绿化与管理建议。结果表明,研究范围的绿地2007年在清除大气污染物以及碳汇和碳吸收方面的生态效益总价值为8 537.09元人民币。随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其可能产生的效益将会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0.
在盆景制作上,一般认为只要山石布置完毕,这盆山水盆景就算告成,至于水的布局则很少考虑。因此在一些山水盆景里有美山无美水,看上去,水岸简单无变化,缺乏深邃之境;或者江河湖海不分,四顾无岸,一片汪洋。这个现象不能说不是一些山水盆景的偏颇处。自然界的景物,大都是由山、水、土地、植物、建筑物等组成的,在山水盆景中当然也应如此。故水的处理也直接关系到山水盆景的好坏、所以作者不可忽视水的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