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6):179-182
农村社会治理创新已成为我国新时期的迫切要求,包括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基层社会自治创新和基层社会基础工作创新三个方面。基层社会基础工作是农村社会治理的"根基",探索基层社会基础工作的创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以四川省大竹县庙坝镇为例,重点分析了庙坝镇在农村社会治理创新视域下的社会基础工作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以人为本"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以人为本"理念强调"人性化"管理,以达到"社会和谐"和共同发展的目的。对以育人为本的教育行业来讲,"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加重要,对教师要进行"人性化"管理,对学生要"因材施教",将"教育行为"体现在细节之中,关注行为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进入社会矛盾增多、维稳形势复杂的社会转型期。为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必须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手段、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四清运动"时期,浙江枫桥人敢于破除思维桎梏,实事求是地调查"四类分子",采取教育改造、给予出路等方式较好地纾解了社会矛盾,体现了"枫桥经验"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精神实质。新时期"枫桥经验"坚持与时俱进,探索出包括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模式、"大调解"体系和基层综治信息平台在内的一系列新形式、新办法,有效保障了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本文基于浙江枫桥数十年的实践探索,总结出"枫桥经验"对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手段的几点启示,以期对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事业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现代城市社会是充满了各种不确定、不稳定、不安全因素的高风险社会,各种公共安全风险无处不在,系统脆弱性正日益突出,各类突发事件已经成为社会常态,城市公共安全治理工作备受考验。流程管理理论作为企业管理理念的一次"划时代飞跃",为城市公共安全治理工作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框架和战略思路。树立流程管理的战略理念,改革传统的职能型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建立基于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演变规律的流程型公共安全治理模式是形势所迫,更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5.
正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在市域范围的具体实施,是国家治理的中间层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旨在突出其承上启下、以城带乡的辐射作用。全会还把坚持发展"枫桥经验"作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这两项工作均成为当前中央高度重视的工作,且两者紧密相关、息息相通。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市域社会治理高度契合。新时代"枫桥经验"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范畴,适用于社会治理的各个层级。因此,推进市域社会治理是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6.
基层社会治理一直以来都是推动国家进步和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国家治理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概念,将构建社会治理体系放在了改革至关重要的位置上,强调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如何创新体制,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完善是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部分。从目前我国基层"三治合一"的现状着手,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途径,试图完善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6):244-245
新时代网络和信息技术渗透到各行各业。从公共管理和社会治安的角度上来说,网络背景下的"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一样存在的各种隐患,需要监管和治理。本文从"虚拟社会"的概念出发,厘清其特点,讲"虚拟社会"治理问题的三大难点进行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从制度层面,技术层面,价值观层面三个方向提出网络背景下虚拟社会的治理方向和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2019,(11)
<正>乡村全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石。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加快推进"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点上治理"向"全域治理"转变,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央精神、顺应社会治理规律、切合鄞州区情的全域治理和乡村善治之路,即"一核、三治、五共"的全域治理模式。该模式主要内容为:"一核",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三治",坚持自治、法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村级治理现代化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实村级治理中村民参与程度不高、管理组织效率低下、农村人才外流,降低了村级有效治理的程度。基于这些农村问题,在浙江省枫桥镇"枫桥经验"指导下,伴随着政府职能下沉的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多元主体参与格局得到强化。社会组织极大地提升了基层治理活力,耿集乡贤工作协会作为农村组织在理论创新、文化引领和实践探索方面为我国村级治理提供可复制的经验样本。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社会管理走向多元主体治理模式的背景下,实现社会管理各系统的协同已成为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协同治理理论切入,剖析农村社会治理现状,阐述协同治理将成为我国农村社会管理的必然选择.在实证分析衢州"三民工程"协同治理初步实践的基础上,从信任基础、主体培育、机制建设三个方面探讨农村社会协同治理的构想.  相似文献   

11.
历来,我国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大多为行政资源和行政手段所驱动,党的农村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较为有限,群众参与的自觉性主动性不高,因而致使农村治理综合成本较高、效果不及预期.党的十八大以来,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在扶贫工作中,探索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治理模式——"互助五兴",有效解决了农村党组织与群众联系不够紧...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报告深刻阐述了新时代社会治理的内涵,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可以说简洁凝练的"共建、共治、共享"三词,指明了未来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方向和实现路径。1准确把握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基本内涵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重视社会的发展与管理是中央近年来的重要执政思路之一,当前党中央提出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13.
正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深厚基础和重要支撑,治国安邦重在基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关乎党长期执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是目前图书馆流行服务的理念,但是在实际工作当中如何做到"以人为本",作为图书馆的领导者又如何培养、践行"以人为本"管理思想,图书馆的"两会"将会有助于构建和谐、激情的图书馆。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强调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动力,强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英语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门基础课,其教育应坚持实用为主、学用结合,把学生培养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技术人才。确立"以人为本"的专业化教育理念,可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博得社会认同,这是高职英语教育的根本,也是新时期科技进步、人类协调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风险社会理论为认识虚拟社会中的风险,加强和创新虚拟社会管理,提高虚拟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网络技术价值的二重性、管理制度的断裂与滞后和网络中风险的无序和混乱导致了虚拟社会中的风险。要通过创新面向风险社会的虚拟社会管理的理念,加强面向风险社会的制度供给与创新,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与加强虚拟社会风险的全球治理,有针对性地建立虚拟社会风险治理的社会机制,制订风险治理的社会政策,实现社会管理的总要求。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0):196-198
社会治理理念的转变和治理环境的变化对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理念的推动下,贵阳市通过精简管理层级,构建"一委一会一中心""一社多居"的治理格局等一系列基层社会改革探索出了一条"一核多元、五力共治"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这些实践探索在治理的理念、目标策略和手段方面框塑了基层社会整体性治理模式。在今后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优化过程中,可以从公众需求的回应力、多元化的治理主体、治理层级、功能和部门的整合以及基层政府信息政务建设等几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社会各项工作都要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高校档案工作要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中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服务于社会,必须牢固树立、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和改善档案的管理和服务.其关键在于用新的发展思路,通过档案工作的创新实现档案事业更快、更好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实现社会和谐需要化解社会矛盾,消除不和谐因素,依靠完善的制度设计,特别要加强改善党的领导,努力发展民主政治、和谐文化,把"以人为本"、"公平正义"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20.
<正>农村财务管理是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证。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对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对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兖州市兴隆庄镇一直把抓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治本之策,深化村级财务"双代管",使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轨道,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实施"双代管"之前的农村财务状况兴隆镇地处兴隆庄、鮑店、东滩、杨庄五大采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