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索日本对虾地下咸水蓄养的可行性,我站从2007年开始进行了试验,把已达到商品规格的日本对虾,经过2个月的强化培育,不使其质量降低,在春节期间市场紧俏时上市,以时间差来获取价格差,取得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对虾养殖的经济效益,探索了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与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生态混养模式。结果显示,日本对虾精养试验投入产出比1∶1.63,日本对虾和斑节对虾生态混养试验投入产出比1∶1.87,两品种生态混养模式较日本对虾精养模式增产30%以上,经济效益提高61.1%,斑节对虾与日本对虾生态混养技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通过仿刺参与日本对虾混养的试验,探索了参池中仿刺参和日本对虾混养的可能性。试验结果:混养池中日本对虾生长迅速,终末平均体长比初始体长增加了205.4%,终末平均体质量比初始体质量增加了29.8倍。混养池中仿刺参的体长增长率为155.6%,体质量增加了9.06倍;对照池中仿刺参的体长增长率为119.4%,体质量增加了6.54倍;混养池中的仿刺参比对照池中的生长更好。试验结果表明,混养池中日本对虾的粪便和残剩的配合饲料等供仿刺参直接摄食,增加了仿刺参的食物来源,有利于其生长;仿刺参能清除池塘中日本对虾的粪便和残饵,净化池塘的水质和底质,促进日本对虾的生长,且参池的水体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显著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以昌黎县刘震养殖场6个养殖池塘作为试验池,进行了河鲀鱼和日本对虾生态立体混养试验.通过对养殖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技术控制,探索了河鲀鱼和日本对虾立体混养的高效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5.
海洋1号红酵母饲养日本对虾幼虾的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在饵料中定量添加海洋 1号红酵母后 ,饲养日本对虾 (Penaeusjaponicus)幼虾的试验结果。按海洋 1号红酵母在饵料中添加量不同将试验分为 6组 ,连续投喂 14d后 ,分别测定试验和对照日本对虾幼虾的成活率、生长速度以及对环境因子的耐受力 ,比较海洋 1号红酵母在饵料中不同的添加量对日本对虾幼虾的饲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在饵料中添加海洋 1号红酵母具有提高日本对虾幼虾的成活率、促进生长和增加对环境因子耐受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日本对虾属暖水性海产大型经济虾类。在辽宁沿海历来未见有日本对虾自然种群分布的记录。根据辽宁省在黄海北部 (1 994~ 1 996)和山东省在渤海莱州湾 (1 996)进行的日本对虾移殖放流试验实践 ,结合辽东湾沿岸的水文、地貌和底质以及饵料生物等条件分析 ,辽东湾海域存在适合日本对虾生长和生殖的海区 ,移殖放流日本对虾有可能成功。鉴此 ,1 997年在瓦房店市的复州湾海域进行了该种类的移殖放流试验 ,当年获得成功。而后于 1 998年在葫芦岛市连山湾、 1 999年在瓦房店市葫芦山湾和兴城市沙后所南浅滩继续进行日本对虾移殖放流 ,均取得了成功 …  相似文献   

7.
利用日照市水产研究所对虾养殖池塘进行日本对虾池塘高效生态养殖技术试验,研究了日本对虾的生长规律、适宜的养殖环境。从入池水温到盐度、pH值、透明度、饵料投喂及病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日本对虾养殖管理情况,结果表明在水质条件、饵料、充气、药物防治、日常管理跟踪到位的情况下,能够达到日本对虾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8.
日本对虾近年来受白斑病毒病(WSSV)等危害非常严重,养殖成功率低。现国内日本对虾养殖主要与贝类、梭子蟹、鱼类等混养,大都为粗放粗养方式。为探索日本对虾精养高产技术,舟山市水产养殖病害防治院病害监测点长白养殖场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连续多年获得高产的基础上,于2005年开展了日本对虾防病高产技术研究。通过改变旧有养殖模式,采取一系列综合防病措施,使日本对虾养殖平均单茬亩产达到316千克,亩产最高塘达到367千克的产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下面将试验研究情况总结如下:一、试验结果试验池8只,每只300米2,2005年5月30日放养虾苗,苗…  相似文献   

9.
日本对虾耐低温,可在秋季放苗,冬、春季收获,适宜我国南方沿海在冬季进行第二或第三造养殖,是对虾养殖的新品种,且日本对虾具有活力强,耐干露等特点,适于鲜活销售,故有利于提高养虾的经济效益。因而试验和推广日本对虾的养殖,对我国对虾业的进一步发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日本对虾俗称花虾、青尾虾、竹节虾,是南海北部重要的经济虾类。为了探索日本对虾在汕尾地区养殖的可行性,我们于1990年10月在汕尾市城区江草镇养虾场的781亩虾池,投放人工培育的日本对虾苗,进行养殖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小型温棚养殖日本对虾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棚养殖南美白对虾已经作为成功的对虾养殖模式广泛推广,发展迅速,春冬养殖两季,夏季空置。为了充分利用温棚和探索更多的温棚养虾模式,本试验利用温棚养殖南美白对虾的空置期养殖日本对虾,选择了20个小型温棚(共计0.93hm~2)开展了养殖日本对虾的试验,并取得成功,日本对虾养成规格180~200尾/kg,平均单产2 892kg/hm~2,平均利润117 855元/hm~2。  相似文献   

11.
日本对虾人工选育种繁育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明哲 《福建水产》2010,(3):65-67,38
本文对虾人工育苗的各个阶段对抗病选育的日本对虾的人工繁育情况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抗病选育的日本对虾子3代可以正常产卵,产出的受精卵能正常孵化出无节幼体,并顺利发育到子虾。  相似文献   

12.
日本对虾的温度适应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分别以20℃、23℃、26℃、29℃、32℃、35℃六组水温对9cm左右日本对虾幼体温度适应性试验.根据对日本对虾幼体在不同水温条件下的增长率、增重率、存活率、脱皮率和摄食量的测定结果,总结出日本对虾在20℃~35℃温度范围内都能生长,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3℃~32℃,最适温度为23℃~29℃.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日本对虾的育苗工作中决定成败的三大关键生态条件是温度、饵料、水质、其中水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虾苗的成活率,我们对日本对虾育苗用水对成活率的影响做了试验,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4.
970525 铬和苯对日本对虾的联合作用=Joint effects of chromium and phenol on ma-rine prawns(Penaeus japonicus)[刊,英]/Zhou Q X,Dai L M//Environ.Abst..-1996,26(3).-18 就铬和苯对舟山海域的日本对虾的联合作用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发现日本对虾在铬和苯浓度分别为高于100μg/L 和10μg/L 的溶液中,铬和苯对日本对虾的生长显示出联合抑制作用。当铬和苯浓度分别为50和  相似文献   

15.
报刊要闻     
<正> 日本对虾养殖技术 作者承担了农业部下达的“日本对虾养殖试验”任务,于1991年8月30日放苗至11月30日,体长从1cm增至6.91cm,月增长1.93cm,日增长0.6mm。翌年1至3月处于几乎生长停滞状态,其主要原因是此期水温低,月平均水温仅12.5℃。当水温回升到20℃以上,日本对虾  相似文献   

16.
进行盐度和温度骤变对中国对虾、日本对虾仔虾存活影响的试验,结果发现:1)盐度骤降4或骤增2,温度骤减6℃或骤增3℃,48小时内中国对虾存活率为100%;盐度骤降2或骤增2,温度骤减3℃或骤增6℃,48小时内日本对虾存活率为100%。2)中国对虾对盐度骤变的耐受性明显好于日本对虾;温度骤减时,中国对虾耐受性好于日本对虾,而温度骤增时,则日本对虾耐受性好于中国对虾。  相似文献   

17.
日本对虾是南海北部重要的经济虾类,它具有耐低温、耐干露、抗病能力强、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在日本为最重要的养殖品中之一。我国台湾也大力发展日本对虾养殖,产量连年直线上升。近两年来,我省已开始日本对虾的养殖试验,把它作为秋、冬季养殖品种之一,但日本对虾对饲料营养要求较高,需要鲜活饵料,在生产上难以安排供应,  相似文献   

18.
日本对虾属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对虾属,俗称车虾、斑节虾、竹节虾,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日本、朝鲜沿海也有分布。为探索利用地下咸水进行日本对虾人工育苗的可行性,莱阳市海洋与渔业局从2009年开始进行了试验,取得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9.
日本对虾反季节养殖可以使商品虾在冬春上市,既可避开夏季高温暴发虾病,又可大幅提高销售价格,提高其养殖的经济效益。日照市水产研究所对日本对虾反季节养殖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将养殖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关于虾类的保活运输技术的研究,以往有张述技(1981)进行日本对虾保活运输加工工艺的研究;张启同(1990)对日本对虾保活运输进行试验;林瑞才等(1992)进行瓦楞纸箱活体运输日本对虾的探讨;今村氏(1974)曾报道从台湾运输日本对虾种虾到日本;Tabb等(1972)曾对红对虾种虾运输进行研究;国内许多水产界学者对中国对虾的种虾和虾苗运输进行了研究。本文对中国对虾(Penaeus Qrientalis)的种虾和虾苗长途运输进行了技术探讨,为中国对虾北种南移,发展多品种对虾养殖事业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