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全国解放以来,我国的果树生产有了很大发展,果树总株数近15亿,面积达3000多万亩。1978年全国水果产量已达120亿斤,收购量达90亿斤。其中苹果、梨、柑桔三大水果占48.8亿斤,其它水果也有较大发展。但是,随着果品生产的发展出现了生产与供销、鲜食与贮藏之间的尖锐矛盾,北方果树中的苹果和梨尤为突出。由于苹果和梨的成熟期集中在八、九、十三个月内,成为果品上市的旺季,但因贮藏设备和贮藏技术落后,此时大量果实腐烂损耗,而在春节之后,市场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外果树生产的主要趋势是:品种更新,实现适地适树品种区域化和集约化的综合管理,以达稳产、优质商品化生产。我省是北方落叶果树的集中产地,1983年全省各种果品产量42亿斤,其中苹果28亿斤,梨6亿斤、占全国总产量的40%以上;桃、葡萄的产量各约达亿斤。预计近年山楂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将有大幅度增长,水果生产已成为我省农业的一大优势。 从七十年代以来,山东果品产量一直占全国首位,但果品质量却在不断下降,果品种类日趋集中,与现代化商品生产的需求矛盾日异尖锐。再者,果树生长周期长,发展生产更应具有远见预测。因此、不仅要重视现有…  相似文献   

3.
晋中地区为我省水果生产基地之一。目前全区水果的栽培面积为16万亩,株数591万株,产量9900万斤,其中苹果287万株,年产6600万斤。初步规划,到1990年全区水果面积将发展到32—40万亩,总产达到1.4亿斤,其中苹果20万亩;到2000年,全区水果面积  相似文献   

4.
南非苹果和梨的采收工作目前正在顺利进行,本销售季水果出口商将面临挑战。虽然今年南非苹果和梨产量因生长季遭遇冰雹而下降,但欧洲苹果及梨库存量仍相对良好。  相似文献   

5.
桃小食心虫是苹果、梨、桃、枣、山楂等果树的重要害虫。近年来,随着我省苹果、梨等产量的提高,此虫发生为害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据1979—1981年有关单位在重点果区调查,苹果被害率达40—50%,严重果园虫果率达70—80%;红枣被害率占30—40%;对桃树为害亦逐年严重。因此,每年由于此虫的发生为害对果品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我区苹果栽培历史悠久,产量增长也很快,由解放初期的1500万斤现已达到近10亿斤,占全国总产量的五分之一,是全国主产果区之一,出口量也很大。但从国内外市场的销售情况看,一是苹果品质还远不能满足内、外贸的需要,这主要表现在果实着色不良、糖度低、风味差、不耐贮运,在国际市场上售价较低;其次是现  相似文献   

7.
2008年8月7—9日在英国肯特郡召开的第32届世界水果产量预测会议上,世界苹果及梨协会(WAPA)公布了2008年欧洲苹果和梨产量预测情况。此次大会由英国苹果及梨协会主办,来自全球苹果及梨产区的200多个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由于欧洲中部和东部国家苹果产区受2007年严重霜冻袭击影响今年产量基本恢复正常,据预计2008年欧洲苹果产量与上一年度相比将有小幅增长,预计增幅达14%。欧盟国家梨产量预计将下降14%,主要是由于北欧国家梨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林州市武家水村。在上世纪60年代,曾利用丰富的野生杜梨作砧木嫁接当地品种“半斤酥”梨,收到了良好的效益。1980年以来,随着优良梨品种的不断涌现和推广。“半斤酥”梨因品质差而退出市场,大量的梨树处于放任生长,病虫害发生严重,致使产量低而不稳.果实品质差。2003年我们对成片的234株大龄梨树进行高接换优、低产改造,取得了大冠改小冠、高冠改低冠、  相似文献   

9.
德州市园林二场是建场不久的新场,全场有职工25人,土地面积328亩,有苹果、梨、桃等果树255亩,场的规模比较小。 这个场有梨园58亩,1297株,是分1967(占63%)、1968(占37%)两年栽植的。主要品种有胎黄、鸭梨、茌梨几个品种,这些树栽后进行了一般管理。 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这个场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从1972年起加强了以上、肥为主的综合管理,梨树生长强壮,产量逐年增长。1975年,这58亩梨园、总产367421斤,平均亩产6290斤,茌梨、鸭梨平均株产分别达到373斤、386斤(株距5米,行距6米),是我省北部梨区稀植幼树产量较高的典型。同时,苹…  相似文献   

10.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是我省苹果生产上的主要害虫。在盆地内及川东南、川西北苹、梨主产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尤以蓬溪、南川、金堂等地为害严重。蓬溪县是我省一个青苹外贸基地,青苹在国际市场上早期上市,而且品质良好享有“一支独秀”的声誉,目前全县产量及内外销数量均居全省第一位。但由于这里气候适  相似文献   

11.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k.)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简称梨小。是为害苹果、梨、桃、李、杏等的一种世界性果树害虫,在我省苹、梨产区分布较普遍,尤以蓬溪、南川、金堂等地受害严重。四川“青苹”(商品名称,下同)在香港市场有较高声誉。莲溪县青苹产量居全省首位,但由于梨小发生代数多,繁殖数量大,规律不明,难以防治。1974年以前部分果园果实受害率在50%以上。为此,摸清梨小发  相似文献   

12.
我省为苹果新发展区,有苹果树2500余万株,其中结果树800万株左右,年产约2亿斤。但部分果产区,由于栽培管理粗放,苹果产量低而不稳。加之盛果期树以大小年现象严重的国光苹果为主,其产量约占苹果总产量的50%,因此更影响了果品的产量、质量和果树的寿命。据此,克服苹果大小年现象,实现高产稳产,是生产上急待解决的实际问题。现就改进和提高苹果整形修剪技术方面,谈一点个人的体会,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西北园艺》2006,(2):37-37
我国与阿根廷、智利分别正式签署了《中国苹果和梨输阿植物卫生要求的议定书》、《中国苹果输智植物检疫要求的议定书》、《中国梨输智植物检疫要求的议定书》并正式生效。从此,产自经中国检验检疫机构注册果园的苹果和梨经检验检疫合格后,即可向这两个国家出口。陕西省水果近年产量不断提高,尤其是陕西苹果产量已位居全国第一,并成功打入东南亚、北美市场,广大果农应抓住这一机会,将陕西优质苹果卖到南美市场去。我国苹果、梨出口又添两国  相似文献   

14.
秋季是果园的收获季节,也是果园后期管理的关键时期,此时果树的营养生长已基本结束,果实正处于后期成长阶段,大多数果树的花芽继续形态分化,此时又是贮备营养的最佳时期;因此,在采收前后,应加强护养,防治好病虫,充分发挥叶片功能。 一、苹果、梨适期采收 采收时期是否适宜,对苹果和梨的产量、品质以及贮藏性等都有直接影响,采收过早,着色不良、酸味重、风味淡、品质差、不耐贮运,但采收过晚,也会造成落果或果肉松软,降低贮藏性。 (一)采前准备工作 采收前1个月内,一般应禁止喷布农药;要选择运输方便、地势平坦而宽敞、容易看管的存果场地,同…  相似文献   

15.
苹果炭疽病是苹果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我省发生普遍而严重。1978年由于高温高湿致使该病在我省广为流行,据不完全统计损失果品约 I.5亿斤左右。因此为加强炭疽病的防治.特提出几项措施供参考。 一、贯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加强栽培管理,努力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彻底  相似文献   

16.
孟津梨孟津梨是河南古老的名贵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相传在明朝末年就开始栽培,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当时仅在小集有零星种植,以后不断发展,到1957,年已扩大到1231亩,28423株,年产量达190万斤,66~69年连续4年,产量均在300万斤以上。十年浩劫中孟津梨受到严重摧残,现在又有一定恢复。  相似文献   

17.
由于2010年气候条件适宜,2011年阿根廷苹果、梨和鲜食葡萄等落叶水果产量预计大幅度增长,水果出口也将相应提高,国内苹果和梨消费量也有望增加。而鲜食葡萄的消费将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8.
约有250名苹果及梨行业代表参加了在斯洛文尼亚举行的第35届水果预测大会。会上,世界苹果及梨协会(WAPA)发布了2011年欧洲苹果及梨产量预测报告。2011年欧洲苹果产量将比上年增长5%:梨产量将从上年超低产量中逐渐恢复,预计比上年增长12%。  相似文献   

19.
烟台自1871年引入栽培苹果,距今已有100余年,由于生态环境适宜,一直是我国重要的苹果生产基地。 一、生产现状 1988年烟台苹果栽培面积已达到130万亩,产量达到4.55亿kg,但是果品质量下降趋势严重,出口量越来越少,1978年苹果出口量曾达到25000吨,1988年仅500吨,基本上被挤出了港澳市场。当前苹果生产中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两个方面。 1.品种老化,更新迟缓:据1987年调查,烟台市青香蕉、元帅、国光、金冠、倭锦等老品种的栽培面积76万亩(占63%),产量3.26亿kg(占94%),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变化的需要。 2、栽培技术落后 产量低、质量差;当前苹果栽…  相似文献   

20.
王宇霖 《果树学报》2001,18(3):127-132
苹果和梨是世界上许多国家落叶果树中的两大重要树种, 其产量增长很快。1997~1999年世界苹果年均产量达5 728.5万t,较10年前的4 010.7万t增长了42.8%;梨年均产量达1 483万t, 较10年前的952.9万t增长了55.6%。我国苹果和梨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得到了巨大发展,目前苹果产量已占世界苹果总产量的35%1999,梨占48%1999,可谓世界上苹果和梨生产大国。从世界苹果和梨的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贸易情况探讨了我国在苹果和梨产业上存在的单产低、质量差、品种结构不合理、生产体制不适应、出口少以及优质商品生产基地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