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桑园养鸡效益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兴化市周奋乡谭堡村蚕户董永明,1984年开始,在桑园边空地搭起鸡舍4间,用聚乙烯网作鸡栏将桑园四周栏好,利用桑园养鸡,蚕桑综合效益显著提高,为长期、稳定地发展蚕桑生产走出了一条新路子。一、桑园养鸡的经济效益董永明全家3口人、两个劳力,承包桑园1.7亩(因建鸡舍、蚕室和种蔬菜,实有桑园1.5亩),粮田2亩。1987年养蚕6张,  相似文献   

2.
<正> 1990年冬白蒲镇引进桑树新品种育71—1,栽植0.8公顷(12亩),其中有一块0.74公顷的连片桑园。此桑园1992年全年养蚕36.125张,每公顷平均饲养蚕种45.16张(亩平养种3.3张)、产茧1235.7公斤,产值13086.55元,每公顷产茧1545公斤,产值16358元,(亩平产茧111.6公斤,亩平产值达1181.10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通过两年的调查和观察,我们发现育71—1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强的特点,主要生产指标均优于目前的当家品种湖桑32号。白蒲镇文峰村4组徐汉壁家一块0.033公顷(0.5亩)的桑园,此桑园于1990年冬分别栽植湖桑32号和育71—1各300株,两品  相似文献   

3.
<正> 一、“合作桑园”的发展概况与经营形式苍溪县在八十年代初就建起集体桑园近2万亩。1982年实行户营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大部份桑园平分到户(或先包后分),由于自主安排,收入归己;一部份采取联产承包,定额上交,双层经营。结果,前者多因“单一种植”的传统观念而挖桑种粮;后者由于有合同规约,桑园得以保持下来。据1989年统计,全县有912个社(组)幸存桑园4100亩,有桑树881万余株,由7045户承包,年上交集体141400元,平均每个社(组)有桑园4.4亩,亩栽桑  相似文献   

4.
<正> 为提高新栽桑园的经济效益,1986年我们在桑树行间内搞了间作西瓜的试验,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近二年在六个乡(镇)1019亩桑园内推广了间作西瓜,桑树长势普遍良好,西瓜累计增收23.63万元。现将此项技术总结于后。一、具体做法 1.桑园准备。试验和对照桑园各2亩,  相似文献   

5.
<正> 为了加强对蚕桑生产工作的领导,提高桑园管理水平,睢宁县朱集公社管委会最近组织生产干部和蚕桑技术人员,对全公社的桑园进行了一次全面普查。这次普查的内容有:桑园实际面积,栽植时间,密度(株行距),成活率,长势,管理措施(包括追肥、修剪及间作物种类等)和生产责任制等情况。逐块丈量,逐项调查,全面登记入册,归档备查。通过此次全面调查统计,我们公社现有桑园1293.5亩,其中81年以前栽植的314.3亩(24.3%),去冬今春新拓植的978.2亩(75.5%)。成活率在80%以上的1041.8亩  相似文献   

6.
<正> 桑园间作绿肥,是解决桑园肥源的重要途径之一。1978年我县桑园间作绿肥(紫云英等)20256亩,占桑地总面积的40%,1979年间作绿肥18852亩。但近几年来,桑园作绿肥数量则有明显下降。1982年下降为14185亩,1984年只有3750亩,只有78年的18.5%,这将使蚕桑生产的发展带来潜在的成胁。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间作绿肥也要讲究经济效益。不但要增肥,也要能增收。为此,我们选择了“134”早熟豌豆为试验材料,在桑园试种。现将情况综合如下:  相似文献   

7.
樊孔彰  李茂贞 《蚕业科学》1993,19(4):244-246
<正> 为探讨鲁西平原桑园生产潜力,我们在开展亩(1/15公顷)产桑叶3000公斤的机理研究中,对连续二年亩产桑叶3000、2500、2000公斤桑园的光能利用率和能量产投比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于后。 1 高产桑园的光能利用率 1.1 调查方法 试验示范桑园设在泰安市郊区的鲁里村和莱芜市的陈楼村,合计面积80.5亩,品种为荷叶白,于1987年和1985年建园,亩栽分别为1369株和1111株。 桑树贮藏化学能的调查:在春季发芽前和秋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是全国著名的老蚕区,蚕桑生产历史源远流长,蚕茧产区遍及全省陆地,成为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以1988年为例,将我省的蚕桑生产概貌介绍于后。一、蚕区分布状况 1988年全省有10个市(地)、68个县(市、区)、1625个乡(镇)、14059个村有蚕桑生产;桑园面积123.5万亩,其中成片桑园118.46万亩,零星折算面积5.05万亩,当年可采摘面积116.18万亩;生产蚕茧105636t,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9.
<正> 邛崃县宝林乡一村二组蚕桑专业户杨学义1982年秋利用沙地和荒河坎种植了8亩带型桑园,采用县蚕桑协会研制成功的新式带型桑园,以养蚕为主体发展复合经营,经过4年的辛勤劳动,1986年采叶养蚕30张(盒),产茧1.224吨(亩桑产茧153公斤),收茧款4124元。桑园间种小麦、蔬菜、花生和出售桑枝等又收入2622元。8亩桑园共收入6646元。全家  相似文献   

10.
<正> 桑园快速高产是可能的,亩栽1500株的密植桑园当年亩产桑叶2115斤,第四年达6654斤。快速高产桑园的主要技术措施:合理密植(1000株/亩以上)确保基本条数;改良土壤,使土层深1米以上,地下水位1米以下,PH适中,特别是提高0—30厘米的土质和肥力,增施肥料,亩施肥量为纯N112,5斤,纯P27.5斤,纯K74.3斤;采用地膜复  相似文献   

11.
1991年我市遭受特大雨涝灾害,6月29日至7月13日降雨量达830毫米。全市142600亩桑园均受渍害,74508亩桑园受淹,1024亩桑树死亡,桑树生理机能普遍减弱,桑叶生长速度缓慢,蚕桑生产损失很大。我们结合灾后抢管,进行了涝灾桑树的复苏试验调查。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桑园选择曹(?)镇中桥村的受涝桑园,三年生湖桑32号,分轻灾、中灾、重灾三种类型桑园,重复设区。(二)试验处理1.不同复苏措施效果之比较:A:挖沟降渍,沟深30厘米;B:松土通气,浅耕5~10厘米;C:施肥,亩施尿素15公斤;D:A+B;E:B+C;F:A+C;G:A+B+C;K:空白对  相似文献   

12.
(一) 我场地处丘陵,桑园属黄壤土,土层深厚。如何根据地形特点实现坡地桑园机械化,是我们正在努力探索的课题。多年来,在本所工改研究组的协助下,我们已将农用拖拉机应用于桑园耕作,目前全场有332.2亩的桑园,可用东风——12型手扶拖拉机耕作的有250亩,占全部桑园面积的75%;可以用东风——25型四轮拖拉机耕作的有30亩,占全部桑园面积的9%。桑园管理作业中,冬耕、中耕除草、运送肥料、运桑叶和枝条、喷药治虫、播种绿肥以及灌溉的提水等,都初步实现了机械操作。  相似文献   

13.
桐乡县灵安乡蚕桑重点户张建明,全家4口人,承包水田4.7亩,旱地(包括自留地)1.2亩,桑园1.39亩.几年来,调整了桑园的种植结构,将专业桑园改为间作桑园,使桑园的产值从1982年的亩产值400多元提高到1400多元,大大地增加了单位土地面积上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县是绍兴市产茧重点县之一,现有桑园49900亩(集体桑园34752亩,其余为户种桑园),集体桑园都实行了不同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桑园分得散,养蚕户数多,肥培管理不一。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组织好病虫防治工作,是促进蚕桑生产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据调查,目前我县桑病虫防治的组织形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蚕桑生产向区域化、规模化、园区化、产业化、高效化方向发展,东台市富东镇的桑园面积最近几年来已发展到20 00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0.4%, 目前6 600多户蚕农中,户有桑园3亩以上的近 6 000户,桑园5亩以上的187户,桑园8亩以上的有36户。按农业人口计算,人均桑园0.8亩,户平桑园2.7亩,人均产茧100kg,人均茧款收入2 500 元,桑园面积达到全市的1/10强,栽植桑园的密度  相似文献   

16.
李民  楼普灿 《蚕桑通报》1994,25(1):48-50
桑粉虱属同翅目(Homoptera)、胸喙亚目(Sternorhycha)、粉虱总科(Aleyrodoidea)、粉虱科(Aleyrodidae),学名为(Bemisia myricae Kuwana).近年来,由于耕作制度、生态条件改变以及近二年夏秋季高温多湿的气象因子等诸原因,导致桑粉虱大发生.1992年夏秋季在嘉兴市主产蚕区暴发成灾,为害面涉及海宁、桐乡、嘉兴郊区的55个乡(镇),30万亩桑园和7万亩桑苗.其中成灾面积达10万亩桑园和5万亩桑苗.93年使嘉湖地区123个乡(镇)50万亩桑园受害,导致三秋茧大幅度减产减收,已严重威胁到嘉湖蚕区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充分利用闲置土地,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开展冬季桑园套种马铃薯,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桑园套种马铃薯技术.其技术关键是合理安排播种时间、稻草(甘蔗叶)覆盖、免耕栽培,则可在翌年4月收获马铃薯.经田间试验,主作物种桑养蚕收入较好,一般年产鲜茧200kg/666.7m2左右,投资600元左右,纯收入25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8.
<正> 我场现有桑园总面积702亩。由于年年轮换和抚育幼树,桑园投产面积为500多亩。在投产面积中,有30~40年树龄的桑树228亩,占40%以上,而且树势弱,产叶量低。经调查:桑园土壤含有机质0.6~2%的464亩;含全氮0.05~0.15%的583亩。大多数桑园土壤  相似文献   

19.
<正> 吴堡县重视发展蚕桑生产,一年跃上一个新台阶。1992年,该县养蚕1580.8张,产茧20.16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7%和22.16%。当年新建桑园8109亩,累计桑园面积达到5.25万亩,全县农业人均0.36亩。从而创造了三个历史第一。(寇峻仁)  相似文献   

20.
<正> 为了掌握近年农村桑园施肥的变化及对提高桑园产量的作用,我们对桑园面积基本稳定、培桑养蚕水平较高的洪合乡洪合村近年来的桑园施肥情况进行了连续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整理如下。一、调查村概况与调查方法 (一)洪合村概况:洪合村共有养蚕户506户,桑园面积1010亩,1989年总产蚕茧147.5吨,亩产茧为146公斤,蚕桑生产在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