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我国人口不断的增加,促进了我国水稻产业的蓬勃发展,使得水稻的耗量也随之增加,水稻的耗量供应一旦出现缺口,就会导致水稻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因此,水稻储藏中水稻种子活力及耐储性引起了我国广大群众的高度关注与重视。为了保持我国稻谷的供需平衡,必须在水稻储藏的过程中选育种子活力与耐储性的优良品种,同时采用与之相配套的优化栽培技术,在水稻储藏条件的基础上,从种子活力与耐储性的根本上促进水稻产业的快速增长,从而确保我国对粮食的需求。本文对水稻储藏中水稻种子活力及耐储性的现状与进展及展望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水稻耐储藏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水稻耐储藏性能的评价指标、影响水稻耐储性的内外因素以及水稻耐储藏基因的定位、发掘和利用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今后水稻耐贮藏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水稻种子耐贮藏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家东  陈光辉  刘军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1):144-147,237
作为遗传物质的载体,种子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植株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对水稻种子耐贮藏分子机理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从水稻种子耐贮藏分子标记、耐贮藏基因克隆及蛋白质组学等方面对水稻种子耐贮藏研究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水稻耐贮藏性进一步研究设想,包括深入开展水稻种子耐贮藏基因挖掘和机理研究、加强水稻种子耐贮藏生物育种研究等。  相似文献   

4.
膜系统损伤、DNA损伤、蛋白质合成能力下降和蛋白质损伤、活性氧过量积累是引起或加剧种子老化的主要原因。利用自然老化或人工老化处理方法,已报道的水稻种子耐贮性相关QTL除了第10染色体外,在其他染色体上均有分布。本文综述了水稻种子老化的生理生化与遗传学研究进展,同时分析了水稻耐贮性分子育种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水稻种子耐贮性的基础研究与遗传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膜系统损伤、DNA损伤、蛋白质合成能力下降和蛋白质损伤、活性氧过量积累是引起或加剧种子老化的主要原因.利用自然老化或人工老化处理方法,已报道的水稻种子耐贮性相关QTL除了第10染色体外,在其他染色体上均有分布.本文综述了水稻种子老化的生理生化与遗传学研究进展,同时分析了水稻耐贮性分子育种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水稻种子耐贮性的基础研究与遗传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水稻耐储藏特性研究评价体系、机理及基因定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水稻耐储藏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福恢7185(FH7185)是以优良恢复系福恢653为受体亲本,以耐储藏品种云恢290为供体亲本,采用连续回交与系统选育的方法,育成的籼型杂交水稻新恢复系;该恢复系集株叶形态好、农艺性状优良、配合力高、恢复力强、耐储藏性好等优点于一体,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价值和潜力。对比FH7185与对照的颖壳和淀粉粒显微结构,发现FH7185颖壳上麸毛最少,人工老化处理20d后淀粉粒结构相对整齐,这与人工老化结果一致,说明FH7185具有较高的耐储性,可以利用其创制出更多的耐储藏材料。  相似文献   

8.
3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杂交水稻制种产量与“920”用量并非完全线性正相关,汕优63制种适宜用量为150-210g/hm^2;配合使用“920”增效剂可降低“920”用量45-75g/hm^2;与对照比较,喷施“920”会引起杂交水稻种子耐藏性下降,“920”用量与种子活力下降的相关系数r平均值达-0.957,用量愈大,下降幅度愈明显;冷库贮藏可显降低“920”对杂交水稻种子耐藏性的不良影响,中  相似文献   

9.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种子活力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提高水稻种子活力对我国目前水稻轻简栽培模式推广,实现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水稻种子活力评价指标、种子活力关键基因鉴定和克隆、种子活力调控的分子机制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的主要研究进展。基于分子标记技术、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组学技术等已经克隆了23个种子活力关键基因,包括转录因子基因和脱落酸(ABA)、赤霉素(GA) 2种植物激素代谢相关的基因等,通过2种激素的代谢平衡控制种子胚的成熟、种子休眠、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等过程,为利用分子设计育种技术改良水稻种子活力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水稻秧苗质量和指导水稻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以阳光香稻和新丰20水稻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MST种子活力剂(稀释0、5、10、15、20、25、30、35、40、45、50、100、150、200、300倍)对水稻种子活力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均能提高水稻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干重、根系鲜重、根系干重、苗高、根系长度等各项指标。稀释40~45倍的MST种子活力剂拌种可显著提高种子活力,促进幼苗生长;稀释倍数升高至100倍以上时,2个水稻品种的种子活力及幼苗生长各项指标有所下降;MST在水稻种子处理的适宜浓度为稀释40~45倍。  相似文献   

11.
海南(南繁)的水稻制种不仅是全省育制种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产量还在全国水稻制 种市场中占据了八成份额,海南作为一个自然灾害(例如台风)多发的省份,海南(南繁)的水稻制 种业的发展一直面临着较大挑战。海南省自2011 年建立南繁水稻制种保险以来,保险产品得到 不断优化,保险覆盖率不断提升,有效解除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对稳定和扩大南繁制种的面积 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海南(南繁)的水稻制种保险还存在诸如保险品种单一、逆向选择严 重、承保单位长期经营亏损等亟需解决的问题。结合海南(南繁)水稻制种实际,积极探索和完善 水稻制种保险,对提高制种农民参保积极性,促进水稻制种保险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研 究拟在农业保险和农业气象学理论基础上,结合对海南、四川、福建三地的实地调研,对海南水稻 制种天气指数保险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文章回顾了广西已推广种植的水稻品种的抗病抗虫状况,概述了水稻病虫害防治的现状以及水稻抗病抗虫育种的最新进展,提出水稻抗病抗虫育种的一些探索途径。  相似文献   

13.
我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丽萍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1):1501-1505
回顾了国内外超级稻育种历史,介绍了我国超级稻育种研究进展,指出我国超级稻育种在籼粳亚种优势利用及株型育种中取得了重大突破,超级稻在我国已处于大面积推广阶段。针对我国超级稻品种(组合)普遍存在适应性不广、结实率偏低、抗性及米质较差、双季超级稻品种(组合)较少及育种理论和技术还有待完善等问题,提出未来超级稻育种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水稻eui基因及其e-杂交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ui基因具有遗传解除水稻不育系包穗的功能,在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曾被誉为杂交稻种子生产的第四遗传因子。随着一杂交稻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已将eui基因的育种应用推向生产。eui种质具有遗传多型性,发现新的eui基因,称eui2。eui1、eui2基因具有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已分别发现一系列碱基缺失不一的eui1、eui2突变系。已用图位克隆法分离出EUI1、EUI2基因。利用辐射诱变的方法,建立了e-杂交稻育种技术体系,育成一批遗传解除包穗的长穗颈不育系,组配出相应的e-杂交稻组合。长穗颈不育系能达到解除或基本解除包穗且对“920”的敏感,其种子生产只需少量的“920”。e-杂交稻具有与原杂交稻相似的株叶形态和产量潜力,但具有明显较强的生长优势。本文概述了eui基因及其一杂交稻研究进展,并展望了eui基因和e-杂交稻育种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商业化育种的特点及发达国家种业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我国种业发展现状,提出国家应通过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构建新型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及交易平台、种子管理部门转变职能加速商业化育种体系的建立。结合水稻育种实践及湖北省水稻生产实际,提出水稻品种选育目标应从全产业链角度出发,选育适合全程机械化生产的中稻和直播早晚稻、再生稻、高档优质稻、中粳或单季晚粳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16.
水稻新型育种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提高水稻产量、改善品质一直是水稻育种研究的重要目标.育种技术的改进有利于育种效率的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水稻育种技术也在逐步完善.对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育种、基因编辑育种和分子设计育种等目前水稻育种中广泛使用的育种技术进行了总结,并进一步展望了不同育种方法的发展前景,以期为水稻种业发...  相似文献   

17.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从科技创新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水稻商业化育种的现状并剖析了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水稻商业化育种的建议:坚持企业创新为主导,强化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深化种业科研院校等事业单位改革,建立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健全生物技术法规监管体系,加强金融支持力度等。  相似文献   

18.
唐建淮 《广西农学报》2007,22(2):47-48,42
通过回顾杂交籼稻育种过程,对2000年以来审定通过的一批优质不育系进行比较,分析新育成杂交稻组合的特点,指出杂交籼稻优质组合育种生产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王海 《江西农业学报》2005,17(4):122-126
作者认为中国杂交水稻的育种技术体系需在解决五大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包括实用不育系选育、双季稻区超级杂交稻组合选育、杂交水稻优质化、杂交水稻的抗逆性和适应性育种、以及长江流域杂交早稻育种。健全杂交水稻种子管理体系,需要规范品种管理,推进国际合作和国际商贸。杂交水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工作重点是强化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江苏水稻种子产业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江苏省是中国水稻主产省和高产省之一,其水稻种业近10 a获得了较快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市场竞争主体整体实力一般,品种选育优势未转化成胜势,缺乏质高稳产的区域性品种和拳头产品等系列问题。基于此,有必要在加快种业集团建设进程,改革企业运行机制,推进品种选育环节改革进程,拿出适合生产生活需要的优质水稻品种,充分发挥江苏省主要农作物种子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用等方面下功夫,利用江苏水稻品种研发的优势力量和市场渠道,促使种子企业产业迅速升级,抢抓有利机遇,尽快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