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响应面优化柑桔皮黄色素微波辅助提取工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微波萃取技术对柑桔皮黄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乙醇浓度、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料液比、粒度对吸光度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方法对微波提取橘皮黄色素工艺进行优化,建立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所得微波提取桔皮黄色素的最佳参数为:桔皮粉粒度为80目(0.198 mm),料液比为1:15(g/mL),乙醇浓度88%,微波时间500 s,微波功率250 W,在此条件下柑桔皮黄色素得率为14.12%。得到的色素产品为黄色,含有类胡萝卜素和黄酮类物质。  相似文献   

2.
微波辅助提取毛泡桐叶中熊果酸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取毛泡桐叶中熊果酸,以熊果酸的得率为指标,研究微波辅助提取毛泡桐叶中熊果酸的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提取功率、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和料液比等对熊果酸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提取条件为:微波功率350 W,提取时间7 min,乙醇浓度85%,液固比1:18(g:mL),此最佳条件下的熊果酸的得率0.748%。微波法时间短、提取效率高,是一种快速、高效的提取熊果酸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微波提取仙人掌中黄酮类物质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微波提取仙人掌中黄酮类物质的工艺条件进行试验研究。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影响黄酮提取效果的4个因素,即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和乙醇浓度的较优水平,然后用正交设计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微波功率320w、提取时间2.5min、液料比35:1、乙醇浓度95%,总黄酮提取率为0.837%。  相似文献   

4.
以石榴渣为原料,研究了提取溶剂及其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料液比对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4因素影响下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确定了石榴渣多酚乙醇提取的最优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50%,浸提温度60℃,料液比1:20,浸提时间4h,以此优化工艺进行试验,一次提取得率为0.51%,二次提取得率为0.69%。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处理时间为30min,提取2次,多酚得率为0.79%。原料干燥方式采用烘箱干燥较好。该工艺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为优化从鲜红辣椒中直接提取辣椒素的工艺参数,以新鲜长沙本地小红尖椒为试验原料,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较佳的提取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料液比等条件,然后通过正交试验以及验证试验,优化筛选了从鲜红辣椒中直接提取辣椒素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辣椒素提取得率的因素大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溶剂乙醇浓度,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00 min、提取料液比1:15、提取溶剂为80%乙醇。在该工艺条件下,辣椒素得率为0.326‰。  相似文献   

6.
仙人草总黄酮的微波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仙人草总黄酮的微波提取工艺进行了探讨。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微波功率、提取时间和料液比4个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微波功率495 W,提取时间90 s,料液比1∶25。其中乙醇浓度对总黄酮提取影响最大,此工艺条件下提取仙人草总黄酮质量分数为16.00 mg/g。  相似文献   

7.
微波辅助提取燕麦总酚及其抗氧化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娇  任祎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7):229-234
本文对燕麦麸皮中总多酚进行微波提取,与热回流提取方法进行比较。探讨溶剂、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等对总酚得率的影响,并运用L9(34 )正交试验对微波加热提取燕麦麸皮总酚类物质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微波功率对总酚得率有显著影响,微波处理时间影响较小。最佳工艺是:75%乙醇,料液比(m/v)1:8,微波功率640 W,微波辐射时间15 min,此条件下提取燕麦麸皮总酚的提取得率为9.72 mg.g-1,高于传统的热回流提取多酚的得率6.67 mg.g-1。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用DPPH清除率表示,相当与同质量α-生育酚的90.4%。结论:利用微波加热提取燕麦麸皮中的多酚比传统的热回流方法效率高,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对微波辅助提取花生红衣中白藜芦醇的工艺进行研究,从4种常用试剂中选择乙醇作为提取剂,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白藜芦醇的提取条件。确定花生红衣白藜芦醇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时间210s,微波功率480W,料液比为1∶20,乙醇体积分数为70%,此条件的花生红衣白藜芦醇得率为0.038%。  相似文献   

9.
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优化花生壳黄酮微波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获得花生壳黄酮微波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花生壳黄酮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以黄酮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的中心组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对花生壳黄酮的微波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建立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方差分析表明:回归模型较好地反映了黄酮得率与微波时间、微波功率、乙醇体积分数和料液比的关系,微波提取花生壳黄酮的最佳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78%,微波时间120 s,微波功率460 w,料液比30,花生壳黄酮得率为2.918 g/100 g。经颜色反应和纸层析鉴定所得产品为黄酮类物质。  相似文献   

10.
对微波辅助有机溶剂法提取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溶剂、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与提取次数对原花青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提取葡萄籽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中低火,料液比1∶12,乙醇浓度70%,微波作用时间60s,提取1次,提取液中原花青素的最大含量可达5.2023mg·mL-1。  相似文献   

11.
利用超声辅助碱提取法从鱿鱼加工废弃物鱿鱼墨中提取黑色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提取工艺,确定的最优提取条件为NaOH浓度0.68 mol/L,超声时间58 min,提取温度40℃,在此条件下的提取率可达18.2%。将制备得到的鱿鱼墨黑色素以海藻酸钙微球包埋,并应用于防晒霜中,评价其抗紫外线能力,结果表明,添加鱿鱼墨黑色素包埋的海藻酸钙微球的防晒霜吸收紫外线能力强,具备较好的防晒效果。研究结果为未来天然防晒剂的开发提供了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2.
天然黑色素资源-黑籽油菜种皮黑色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甘蓝型黑籽油菜种皮为材料,以人发为标样,通过红外光谱及紫外光谱分析,鉴定了甘蓝型油菜种皮黑色素的特征,以期为天然黑色素的利用开发,寻找新的天然黑色素资源提供依据,通过实验初步鉴定甘蓝型黑籽油菜种皮黑色素结构特征为吲哚型和邻苯二酚型混合型黑色素。  相似文献   

13.
超声波提取茄子皮天然红色素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提取溶剂种类、提取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浸提时间及超声波功率的适用范围,再利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工艺优化,得出超声波提取茄子皮天然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用酸性无水乙醇溶液超声波提取茄子天然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30min、功率160W。  相似文献   

14.
红褐色乌苏里貉MC1R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红褐色貉的促黑素细胞激素受体(MC1R)的序列长度、多态性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同源性。以青岛莱西养殖基地的野生型乌苏里貉8只,红褐色乌苏里貉7只,吉林白貉6只,银黑狐6只为研究对象,用提取貉和银黑狐的毛囊DNA作为模板,根据GenBank已知序列(GenBank:HM852533.1)设计引物,利用克隆测序技术,通过SNP检测,分析MC1R基因在不同毛色乌苏里貉的表达水平和毛色之间相关性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同源性。结果表明:本实验成功成功获得了红褐色貉MC1R基因序列长度为1329bp,与已知序列同源性98%,13处突变,与野生型乌苏里貉同源性达到99%,8处突变。通过酶切鉴定在MC1R基因约300bp处酶切得到2种基因型AB型和BB型,红褐色貉为AB型,野生型貉为BB型。根据实验结果推测MC1R基因存在红褐色毛色性状相关的功能突变位点,从而导致毛色突变。  相似文献   

15.
杜仲叶中绿原酸醇提法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以乙醇为溶剂提取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各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应用正交实验优化工艺条件。结果 乙醇提取杜仲叶绿原酸最佳工艺条件为: 乙醇浓度为60%,浸提温度为60℃,时间为2.5h,物料比1:12。结论 在最佳条件下,绿原酸提取率为2.434%。  相似文献   

16.
以自然生长的藤三七茎为原料,利用不同浓度的乙醇作为提取剂,采用微波法提取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不同部位、料液比、乙醇浓度、微波功率及微波时间对藤三七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得出影响因素主次和最佳提取方案。结果表明,藤三七茎较其他部位总黄酮含量高,且茎不易被氧化;藤三七茎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微波时间70 s,微波功率320 W,乙醇浓度70%,料液比1∶80(g/mL),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率为7.42%。影响提取率的因素主要为微波功率和乙醇浓度,在生产加工中应对其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7.
续随子种子油提取工艺响应面法优化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琴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9):133-141
确定续随子种子油的最优提取工艺,并对其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通过比较索氏法、超声法、水酶法对续随子种子油的提取效率,选出最佳提取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 设计筛选索氏提取法中影响提取率的因素。以种子油提取率作为响应目标,对筛选出的因素通过中心复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进行优化,确定索氏提取法的最优提取工艺。三种方法的最高得率分别为41.97%,36.38%,34.33%。提取溶剂、液料比、温度、时间为影响最明显的因素。确定了索氏提取法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提取溶剂石油醚,液料比30:1(v:m),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9 h。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种子油成分,共鉴定出8 种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99%以上。其中,不饱和脂肪酸以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和花生酸等为主,其含量达到总脂肪酸90%以上。在此工艺条件下,续随子种子油得率理论值为54.353%,实测值为54.175%,与理论值相比,相对误差为0.120%。研究结果可为续随子种子油的提取工艺提供参考,为续随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建立基础。  相似文献   

18.
橘皮果胶提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韶关产槿柑为试材,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法,研究了温度、水料比、pH和提取时间四因素对橘皮果胶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橘皮果胶提取的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pH〉温度〉提取时间〉水料比;果胶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温度85oC,水料比15:1,pH值1.5,提取时间90min。在此基础上,还探讨了蒸馏提取橘皮精油后联产果胶的工艺。  相似文献   

19.
甘蓝型油菜种皮黑色素形成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甘蓝型油菜在种子发育过程中种皮中黑色素含量与多酚和游离酪氨酸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 提纯后黑色素的HPLC分析结果表明黑籽和黄籽油菜种皮黑色素的组成相同. 在种子发育后期, 种皮黑色素的增加速率(0.255)与游离酪氨酸(0.071)和多酚(0.208)含量的下降速率之和(0.279)相近, 说明黑籽油菜中黑色素是以游离酪氨酸和多酚为前体  相似文献   

20.
玫瑰花蜡质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玫瑰花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玫瑰花蜡质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玫瑰花蜡质提取效果各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玫瑰花蜡质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 h,提取率为2.65%,提取的粗蜡质中二十八烷醇的含量为23.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