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西植保》1994,(1):16-19
1993年广西水稻主要病虫鼠害发生为害实况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病虫测报站1993年广西水稻病虫鼠害的总体发生为中等、局部偏重年份。全年水稻病虫鼠害发生面积为8101.58万亩(次),占水稻种植面积的225.0%,比1992年减少7.0%;防治面积80...  相似文献   

2.
穗稻瘟俗称白穗,使稻穗发白变秕,严重影响产量,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穗稻瘟又分为稻颈瘟、枝梗瘟和谷粒瘟。穗颈瘟使整个稻穗变白,损失几乎100%;而枝梗瘟和谷粒瘟只造成穗的一部分变白,损失穗的一部分。在对发病程度调查时,用病穗率这一指标显然不能反映实际发病程度。农业部农作物病虫测报总站编辑出版的《农作物主要病虫测报办法》一书上介绍的穗瘟病情程度分级及病情指数(以下简称病指),是最常用的调查指标,基本  相似文献   

3.
我国水稻病虫害综防技术体系与技术要点杜正文,王法明(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210014)我国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就建设综防技术体系,从宏观控制考虑,对稻瘟、白叶枯病主要是采用杭性品种,对主要由种子传染的病虫则采取种子检疫、种子消毒...  相似文献   

4.
广西早稻本田病虫草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华生 《广西植保》2001,14(1):19-19,28
广西早稻病虫草发生严重,常年为偏重程度发生。要做好防治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根据水稻的生长特性,做到合理施肥、科学用水、提高水稻抗性,改善田间水气候、减轻病虫发生、在此基础上,认真抓好草害、稻飞虱、穗颈瘟等病虫草的防治。防治的原则是不同的病虫宜采取不同的对策,稻飞虱,三化螟等害虫应采取压前控后;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等病虫的防治以保护三片功能叶不受害为目的,孕穗到抽穗期间为防治重点,穗颈瘟、稻曲病、稻粒黑粉病、三化螟等穗期病虫的防治重点在水稻破口至始穗期间;叶瘟、三化螟等要重点做好病虫中心的防治,以控制其进一步扩散。  相似文献   

5.
稻瘟病是我县水稻上的主要病害,特别是早稻叶稻瘟发生面大,流行频率高。为了探索有效的预测方法,笔者对本县1981~1990年有关早稻叶稻瘟发生的历史资料(表1)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将叶稻瘟流行程度分为五级,并依轻发生,中偏轻发生,中等发生、中偏重发生、  相似文献   

6.
在农村,一些农民甚至有些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对粮食作物病虫通用名不了解,但一提起俗名就明白。为有助于农民朋友科学合理地使用对路农药,笔者收集了部分粮食作物病虫的俗名,供在防治时参考。 1水稻病虫   稻瘟病--黑节瘟、烂颈瘟、火烧瘟、掐颈瘟、吊颈瘟、火风、吊头瘟   稻纹枯病--花脚秆、烂脚秆、麻秆子、烂秧窝   稻白叶枯病--剥叶瘟、游火、地火   稻粒黑粉病--乌米谷、乌籽、黑粉谷   稻恶苗病--公秧、公禾   稻曲病--灰苞   稻飞虱--稻虱子、虫向虫、蚰虫、蠓虫、火蠓子、软壳虫向、火旋   稻螟虫 (二化螟、三化…  相似文献   

7.
稻瘟病(Pyricularia oryzae)是我县水稻上的主要病害。特别是早稻叶稻瘟发生面大,流行频率高。为了探索有效的预测方法,笔者对本县1981—1990年有关早稻叶稻瘟发生的历史资料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发现叶稻瘟流行程度与田间发病始期和6月上旬雨量关系密切。见表1。将叶稻瘟流行程度分5级,并依轻发生中偏轻发生、中等发生、中偏重发生、大流行等次序分别以1、2、3、4、5代表,对表1中数  相似文献   

8.
常用药剂对水稻主要病虫防效稳定、效果好枝江市植保站(443200)黄圣翠马国春陈江城纹枯病、稻飞虱、二化螟是我市水稻的重大病虫。常年累计发生面积638万hm2次,占全年病虫发生面积的906%,若不及时防治,为害损失可达57874万kg,占全年稻...  相似文献   

9.
蒋日盛 《江西植保》2000,23(3):71-73
通过抛秧田主要病虫发生动态调查,对比插秧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抛秧有利于纹枯病水平发展,而不利于垂直发展;有利于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为害,而不利于1代二化螟及稻飞虱的发生为害;对轻发年份的穗瘟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20 0 2年广西农作物主要病虫总体发生程度属中等偏重 ,比 2 0 0 1年 (下文简称上年 )有所加重。各种病虫全年发生面积为 1 5 1 4.0 2万 hm2次 ,防治面积 1 390 .2 2万 hm2次 ,经防治后挽回损失 70 6.5 8万t,实际损失 1 1 9.95万 t。1 主要病虫的发生、为害特点 :1 .1 与常年相比 ,病虫害的发生提早 7~ 1 0 d。1 .2 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粘虫等迁飞性害虫的发生重于上年 ;桂东北、桂中、桂西南部分稻区的三化螟及桂东南、沿海稻区的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也较上年有所加重 ;部分稻区早稻叶瘟流行 ,损失较重。桂西北、桂中、桂东南部分地…  相似文献   

11.
2014年广西农作物病虫害总体发生为中等偏重,发生基本与上年持平,其中水稻病虫略轻,果树病虫偏重,其他基本持平。水稻病虫仍然是监测防控的主要对象,发生以"两迁"害虫及稻瘟病、稻纹枯病为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有所回升。  相似文献   

12.
玉林地区水稻主要病虫发生现状及治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林地区位于广西东南部,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是双季稻连作稻区,全年水稻种植面积30.7万hm2。水稻生长期间,均具备多种病虫发生为害的条件,水稻病虫发生的种类多、面积大、为害重,对水稻的高产稳产是个严重障碍。主要发生的病虫有稻纹枯病、稻瘟病、稻细菌性条斑病(下称细条病)、稻飞虱、稻瘿蚊、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等。其它病虫还有白叶枯病、稻瘤矮病、稻矮缩病、稻曲病、粘虫、稻蝽象、稻蓟马、台湾稻螟、稻象甲、负泥虫等。近年来全地区水稻病虫发生面积每年达58万~96万hm2次。经防治后挽回稻谷每年平均达30.2万t,实际损失平…  相似文献   

13.
根据农作物病虫基数、品种布局以及气侯趋势,结合病虫历年发生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四川省植保站近期预计2012年全省农作物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1.8亿亩次。其中,小麦病虫中等发生(3级),发生面积2000万亩次;油菜病虫害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1200万亩次;水稻病虫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6500万亩次;玉米病虫中等发生(3级),发生面积1900万亩次。以条锈病、赤霉病、麦蚜、油菜菌核病、稻瘟病、稻曲病、水稻螟虫、稻飞虱、玉米螟和西藏飞蝗等为主。  相似文献   

14.
谷城县是水稻稻瘟病的常发区、重发区,尤其山区发生较重,为了进一步探索不同药剂及用量防治水稻叶稻瘟病效果,筛选经济有效防治水稻叶稻瘟的药剂品种及用量,为水稻叶稻瘟应急防治提供科学依据,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15.
通过调查、试验、示范表明,水稻稻曲病的发生与水稻品种、施肥、栽培方式及水稻破口期的天气等因子有关。控害的主要措施是大力推广抗(耐)病水稻品种、降低氮肥用量、控制穗肥以及改进药剂防治技术,选择高效、安全、低成本、低残留的化学药剂20%瘟曲净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灾后稻棉病虫危害湖北省植保总站(430070)顾卫东8月份是稻棉病虫高发重发的关键时期。据预测4代棉铃虫、4代稻飞虱为全省大发生,稻瘟病、水稻白叶枯病、3代三化螟、3代红铃虫、4代盲蝽象等为中等偏重发生。8月份又是稻棉生长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7.
稻藕套种田与常规种植田晚稻主要病虫发生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2009-2010年稻藕套种田及常规种植田的3种主要水稻病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纹枯病的发生情况.在水稻分蘖期到乳熟期内每5d对水稻病虫害发生量系统调查1次,共调查11次.结果表明:套种田比常规田病虫害发生轻,且总体差异显著.因此,从植保角度来看,稻藕套种技术可以有效控制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从而有助于农民获得莲藕和水稻的双重收益.  相似文献   

18.
王辉 《湖北植保》2007,(4):10-10,46
水稻稻瘟病是武陵山区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作物病害之一,重病发生的年份多,损失大,随着耕作制度、栽培技术、水稻品种的变革,该病已成为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现将该病的发生特点和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浅析如下。1发生特点穗颈稻瘟发生与前期叶瘟发生程度相关不明显,是我县近年  相似文献   

19.
顾正远 《植物保护》1997,23(2):34-35
“八五”期间江淮稻区水稻主要病虫及综防技术研究进展*顾正远(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南京210014)1病虫发展规律及预测预报研究1.1稻粒黑粉病发生规律研究该病是杂交稻制种田的重要病害,一般年份损失5%~10%,重病年达10%~20%。研究明确该病初...  相似文献   

20.
观测区稻瘟病轻发原因分析李仲惺(浙江温州市病虫测报站,325006)稻瘟病是历年我市水稻的主要病害,特别是早稻,病害发生面积大,发病品种多,危害重。如何控制稻瘟病的危害,是当前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我站水稻病虫观测区,常年早稻面积约246hm2,是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