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美国传来的消息说,在2月16日~3月22日的5个星期中,已经有182.4万吨的美国大豆装船运往中国,这些大豆将在今后的一个月中陆续到达我国的沿海各口岸,加上目前等待装运的近60万吨美国大豆,3、4两月我国进口大豆数量都将在120万吨以上。4月份以后,南美的大豆开始陆续到达,据市场传闻,我国已订购了300万吨以上的南美大豆,那么到6、7月份我国各港口进口大豆的月均到港数量都会在100万吨以上。在进口大豆大量到港的同时,港口上进口大豆价格也在不断降低。目前南京、青岛、烟台等港口的报价在每吨2050元左右,4月份以后的报价一般在每…  相似文献   

2.
李磊 《饲料广角》2004,(3):10-13
12003年世界大豆市场强劲上涨,价格创下6年高点2003年国际大豆市场行情波澜壮阔,令人叹为观止!年初国际大豆市场延续上年强势,大豆价格突破每蒲式耳6美元。但是进入5月份之后,随着南美大豆集中上市,加上北半球大豆产量形势看好,大豆价格一路走低。而美国大豆主产区风调雨顺,市场对美国大豆的单产预期也不断提高,6月份时市场预期美国新豆产量将会创下历史最好水平。因此消费商减少远期补货,而是寄希望于价格便宜的新豆上市。但是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美国、中国和欧洲2003年的大豆和其它油籽产量远远低于预期。特别是美国大豆产量更是创下7年…  相似文献   

3.
《水禽世界》2005,(11):48
依据USDA最新农业报告,2005/06年度中国大豆产量预计为1700万吨,较上年度微跌2.29%:中国大豆需求量预计为4475万吨,比上年度猛增11.54%!中国大豆供需缺口继续扩大!同时,中国豆油消费量为855万吨,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豆油消费国,中国大豆消费77.21%用在榨油,日益旺盛的中国豆油市场未来将加重中国大豆业已紧张的供需局面。因而,我们认为未来中国大豆市场,大豆价格上涨可能性居大。  相似文献   

4.
《中国奶牛》2011,(5):23-23
2011年2月份,美国DDGS集装箱到岸价逐周攀升,已由2月第1周的288美元/t上升到第4周的313美元/t。上升幅度达8.7%。2月份各周美国5万吨散装船海运费也有大幅上升。其中墨西哥湾港口到中国上涨12.2%,西北太平洋港口至中国上涨14.29%。  相似文献   

5.
在欧洲各港口,来自美国、阿根廷或巴西的大豆的价格在上涨。在鹿特丹,3月26日上午对于4月份供应的各种来源的大豆,每吨上涨3至4美元。在芝加哥的期货市场上,5~7月份的大豆期货价格上涨了8%。 美国的大豆储备降至20年来最低的水平。冬季的温和气候使土壤充满了水分,不利于大豆生长。自那时以来,大豆的供应就更加依赖于南半球了。巴西目前收获量创历史纪录,美国农业部估计为2700万吨,已出售了1270万吨。  相似文献   

6.
由于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美国增加大豆播种面积,导致大豆供应过剩。6月底,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大豆的期货收盘价格跌至1975年以来的最低价,每蒲式耳(约272kg)44575美元。美国农业部6月30日公布,今年美国大豆的耕种面积可能超过3月份的预测,3月份美国农业部曾预测今年的耕种面积为7310万英亩,是有史以来最高记录。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下跌后,芝加哥市场大豆油的价格下跌到1987年以来的最低价,为每磅1644美分比年初下跌了29%。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下跌至24年最低价  相似文献   

7.
国际商情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中日有关方面最近就日本从中国进口大豆达成一项协议:日方接受了中方提出将今年5~7月向日出口的大豆每吨提高5.5美元(FOB价格)的要求。因此,今年5~7月,中国向日本出口的大豆价格每吨将上涨到290.5美元(FOB价格)。但中方未答应日方要求的今年5至10月至少要从中国进口10万吨大豆的请求。因此,日本有关人士预测,今年11月后日本市场上大豆供求将进一步趋紧。  相似文献   

8.
据粮食部门消息,今年下半年,国内大豆市场价格将继续保持稳中趋升的势头。 我国大豆近年来虽然一直在增加,特别是去年产量超过了1600万吨,但大豆价格却一路上扬。今年以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大豆交易价格逐月上升,每吨由1月份的2325元升至6月份的2607元。业内人士指出,受国际、国内供求关系的影响,今后一段时间内,大豆市场仍将供应偏紧,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  相似文献   

9.
《饲料研究》1999,(11):11
预计美国农业部将下调其对美国大豆产量的预计值,美国大豆价格继续上涨。在芝加哥谷物交易所,9月份交货的大豆期货合约价每蒲式耳上涨了13美分,涨至5-02美分。在鹿特丹,棕榈油合约价为每t385美元;葵花籽油合约价每t为490美元;花生油合约价为每t795美元;10月份交货的油菜籽油期货合约价每t为388美元。国际市场植物油价格继续上扬  相似文献   

10.
1998年世界主要大豆生产国获得好收成,国际市场供应充足,需求疲软。此外,全球性的其它油籽也获丰收,对大豆价格形成压力,也是国际市场大豆价格走低的原因之一。今年美国大豆播种面积继续增加,同时获得丰收。预计美国大豆总产量可达283亿蒲式耳(约7702万吨),与去年相fL,增产约4%。与此同时,南美洲地区雨水允足,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等大豆生产国也可望获得丰收,其中阿根廷产量预计比去年增长将近50%。1998年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美国扩大了油菜籽和葵花籽的种植,印度油菜籽创丰收,欧洲地区油菜籽也可望获得好收成,对…  相似文献   

11.
《吉林畜牧兽医》2011,32(11):52-52
黑龙江各地新季大豆收割工作进入尾声,预计国庆节后将开始大规模上市。尽管9月初以来国际市场大豆价格持续大幅下跌,目前近月船期美国大豆到港完税成本跌破4000元/t,至3970元/t,但9月份最后一周黑龙江新季大豆价格继续走高,各地油脂加工企业挂牌收购价格为3960~4060元/t,较9月中旬上涨80~100元/t,较去年同期高出400~500元/t。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三季度大豆、豆油及豆粕市场行情回顾7月份,国产大豆收购进入淡季,价格保持低位徘徊,市场购销清淡。同时进口大豆数量庞大也抑制油厂收购国产大豆的积极性,油厂开工率不高。国际市场方面,天气炒作行情主导了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大豆市场,大豆期价震荡上扬,创出半年新高。由于外盘大豆价格连续上涨,进口大豆到港成本小幅上升,与国产大豆收购价格之间的差价呈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三季度大豆、豆油及豆粕市场行情回顾7月份,国产大豆收购进入淡季,价格保持低位徘徊,市场购销清淡。同时进口大豆数量庞大也抑制油厂收购国产大豆的积极性,油厂开工率不高。国际市场方面,天气炒作行情主导了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大豆市场,大豆期价震荡上扬,创出半年新高。由于外盘大豆价格连续上涨,进口大豆到港成本小幅上升,与国产大豆收购价格之间的差价呈  相似文献   

14.
王振瑞 《畜牧市场》2006,(12):39-39
因市场出现波折,下游买家对豆粕上涨存疑进入11月份以来,国内豆粕价格继续延续稳步上扬的态势,外盘的飚升行情以及国内大豆价格的上涨加速,都给豆粕市场注入了活力。截止目前,国内普通(43%蛋白含量)豆粕出厂均价最高升至2400元/吨,较10月份同期上涨257元/吨,环比升幅达到11.97%。临近月末,由于外盘出现盘整行情,大  相似文献   

15.
《养猪》2000,(3)
从近几年全球市场看 ,大豆供给大于需求。 1 999— 2 0 0 0年度全球大豆产量 2 54亿吨 ,比上一年度下降 3 1 %。美国是大豆生产第一大国 ,其大豆产量占世界总产量 4 7%,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 57%。美国大豆的供求变化对全球大豆价格影响举足轻重。据美国农业部 2 0 0 0年 2月份的报告 ,美国 1 999— 2 0 0 0年度大豆产量为71 93 2万吨 (已于 1 999年 1 0月收获完毕 ) ,比 1 998— 1 999年度减产 3 57%。预计 1 999— 2 0 0 0年度 ,美国大豆出口将达 2 50 3 9万吨 ,加工量将达 4 490 7万吨 ,期末库存降为 81 6 5万吨以下 (上一年度为 9…  相似文献   

16.
日从华进口大豆价将涨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中日有关方面最近就日本从中国进口大豆达成一项协议。结果,日方接受了中方提出将今年5~7月向日出口每吨提高5.5美元(FOB价格)的要求。因此,今年5—7月,中国向日本出口的大豆价格每吨将上涨到290.5美元...  相似文献   

17.
<正>2009年9—12月份影响国际大豆价格的最重要的因素有:(1)世界各国经济复苏的前景;(2)整体商品市场的走势;(3)大豆供应面即美国大豆的最终产量以及南美种植面积扩张状况;(4)世界大豆的需求变化(以中国进口为主)。综合分析以上因素得出如下结论:世界大豆价格在四季度会以牛市为主,底部会继续抬高,美豆指数有极大的可能冲破1 172美分而继续上涨至1 200美分以上平台。预计在美国大豆大量上市的11月份前后价格会有季节性低点出现。世界大豆价格在2008年9月份开始的商品暴  相似文献   

18.
美国3月份原料奶价格持续下滑.每千克降至2.27元(15.10美元/英担).与上月奶价每千克2.4元相比(15.90美元/英担)下降4.9%。美国3月份原料奶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29%。相关人士分析说.在接下来的几个月美国原料奶价格不会上升.预计至7月.美国奶价才会有所上涨。  相似文献   

19.
经过了1999年一年的沉寂之后,国内、国际大豆及相关产品市场终于走出低谷,从年初开始一路走高,北方产区大豆平均价格已经上升至2200元/吨,非沿海销区已经达到2500元/吨左右。豆粕的主要供应地黑龙江省3月份的豆粕车板价格也接近1900元/吨。国际市场价格也节节上升,美国芝加哥谷物交易所3月份大豆期货价格已经达到了185美元/吨,从美国墨西哥湾启运的大豆到中国的到岸价约为2250元/吨(税后)。目前大豆及豆粕的市场价格仍较为稳定,这给众多的商家甚至种植者都带来了希望。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  相似文献   

20.
须丽华 《饲料广角》2006,(23):24-26
CBOT大豆价格自10月初开始上涨以来。涨幅已达到130美分/蒲式耳.本轮上涨行情跟大豆当前利空的供需基本面并不相符。行情的上涨最初是由小麦带动,随后则是由玉米带动,由于玉米长期前景看好,且美国玉米和大豆又处在同一生长带,玉米价格的上涨将促使农民多种玉米少种大豆.这样的前景终将导致大豆的供需平衡趋紧。因此,为了保证大豆面积不会大幅下降,大豆价格就只有跟随玉米上涨.这就造成了大豆出现本轮上涨行情。鉴于玉米价格长期看好的前景不会改变.我们认为大豆价格也进入了长期牛市行情之中.但是短期内不排除期价步入回调。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论证我们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