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的常见病和高发病,给奶牛产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导致奶牛患子宫内膜炎的因素很多且复杂。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类型多、症状复杂。本文通过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因及临床症状的分析,提出合理治疗和预防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的常见病,发病率很高,给奶牛产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导致奶牛得子宫内膜炎的因素很多且复杂。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类型多、症状复杂,临床确诊有实验指征。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药物日益繁多,治疗途径也日益丰富。本文着重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致病因素,预防、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药物和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正>近十几年来,在奶牛繁育站点,遇到不少进站配种的奶牛患有子宫内膜炎(372头)。笔者根据奶牛子宫内膜炎不同类型采用分类治疗,并进行了详细记录、分析和总结。1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分类和特征表现子宫内膜炎的种类很多,但根据情况和治疗方法可以分为三类:脓性子宫内膜炎、血脓性子宫内膜炎、卡他性子宫内膜炎。  相似文献   

4.
为了掌握郑州市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病情况,为奶牛子宫内膜炎病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确诊为子宫内膜炎奶牛的子宫内容物样品进行子宫内膜炎细菌学分析,对郑州市88头奶牛子宫内膜炎样品进行细菌的分离和鉴定。结果感染的细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产吲哚金黄杆菌、浅黄金色单胞菌、奥斯陆莫拉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等56个菌株,大多数为混合感染。表明郑州市奶牛子宫内膜炎感染普遍存在,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是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5.
奶牛子宫内膜炎组织活检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当前影响奶牛繁殖和降低奶产量最主要的疾病之一。目前国内对奶牛急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隐性子宫内膜炎、非化脓性子宫内膜炎尚无准确可靠诊断方法。作者通过组织活检安全性的验证,研制出适用于奶牛的子宫内膜组织活检器械;运用病理学研究手段和方法,通过80例各型子宫内膜炎病理反应特征及其组织细胞类型对比观察,探寻出准确可靠的奶牛子宫内膜炎组织活检方法。  相似文献   

6.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常发病之一,也是奶牛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60%-90%的奶牛不孕症主要由子宫内膜炎引起,我国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为20%-50%。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的调查显示,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为20.08%;江苏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的调查显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为29.3%。本文主要对奶牛子宫内膜炎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比较细胞免疫学和超声波诊断奶牛产后隐性子宫内膜炎的效果,试验以产后21~64d、无临床子宫内膜炎症状的奶牛为对象,利用细胞免疫学方法和B超扫描对隐性子宫内膜炎发病情况进行诊断。参测的44头奶牛中,产后2l~42d的奶牛隐性子宫内膜炎患病率为34.8%;产后43—64d的奶牛隐性子宫内膜炎患病率略有下降,为28.6%。健康的奶牛子宫回声均匀,子宫轮廓清晰,患有隐性子宫内膜炎的奶牛子宫边缘回声不完整,内缘回声不规则,子宫内出现斑点状的液性暗区和少量回声亮点。跟踪统计显示,患有隐性子宫内膜炎的奶牛平均空腹天数为146.9d,正常健康的奶牛平均空腹天数为93.9d。试验表明,细胞免疫学和B超诊断技术均可作为临床诊断奶牛产后隐性子宫内膜炎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子宫内膜炎症。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科慢性、脓性、常发性疾病,是导致奶牛不孕症的生殖系统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奶牛产奶量的提高,牛群扩大,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子宫内膜炎除造成奶牛不孕外,还影响产奶量,增加饲养成本,提高淘汰率,给养牛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奶牛业的发展。自2011年以来,在临床上应用复方中草药制剂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奶牛子宫炎发病情况调查及综合性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危害奶牛业健康发展的常见产科疾病,也是奶牛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为了掌握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病情况与现地防治措施,从而有效控制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生,提高奶牛业的经济效益,保障奶牛饲养业的健康发展,作者统计分析了1990-2003年黑龙江省垦区海林农场、8511农场、855农场、庆丰农场等6个农场的奶牛子宫内膜炎临床资料,同时结合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现地饲养管理状况,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生特点、发病规律、防治措施,提出了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奶牛子宫内膜炎根据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可分为卡他性子宫内膜炎和化脓性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炎引起的不孕占奶牛不孕症的80%左右。  相似文献   

11.
奶牛子宫内膜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主要由于细菌感染而引起的常见产科疾病,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细菌感染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该病的分类比较复杂并缺乏准确性,为了确立一个统一明确的分类标准,国外学者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给出了一个清晰的定义,成为最新的国际通用分类标准。最新的细胞学诊断方法也得以建立,该方法是在没有明显的临床征状的情况下,通过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对子宫内膜炎进行早期诊断,已经得到国际上业内专家的认可并作为行业标准。抗菌药、中药、防腐消毒药、激素和中西药结合都可以用于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目前最有前景的治疗药物是生物制剂。文章根据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因、分类方法、诊断、治疗与预防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繁殖类疾病,会推迟奶牛的发情时间,影响配种率.本文首先对急性、慢性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症状及其直肠检测结果进行概述,然后从中西医结合、内外兼治的角度提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方法,该方法能有效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最后提出加强日常管理、做好产后护理、中药调理精血、掌握好发情规律、适时配种和...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细菌感染子宫而引起的产科疾病,严重影响奶牛业的健康发展。革兰阴性细菌中的大肠埃希菌是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近年研究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病机制的重要诱导物。论文综述了LPS、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及炎性因子,初步剖析了LPS诱导的炎症反应信号传导通路TLR4信号通路,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对丹参、益母草、黄芩、连翘组成的中药复方进行分析,研究其有效成分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潜在作用靶点,并对靶点作用通路的机制进行阐述。【方法】 利用TCMSP数据库筛选药物成分作用靶点,通过NCBI、GeneCard、geneMap、TTD、DrugBank查找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相关靶点,筛选出药物成分靶点与奶牛子宫内膜炎相关靶点的共有基因靶点,作为该中药复方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预测靶点,并上传到STRING数据库建立蛋白互作(PPI)网络,通过Cytoscape 3.8.2软件根据连接度对PPI网络进行筛选,找到其核心靶点。运用Metascape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从该中药复方中筛出有效活性成分133种,主要包括槲皮素、山奈酚、黄芩素、丹参酮ⅡA等,通过药物成分找到对应靶点蛋白292个,通过数据库找到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相关靶点130个,筛出中药复方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预测靶点24个,其中核心靶点7个,包括肿瘤坏死因子、蛋白激酶、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生物过程20个条目、分子功能6个条目及细胞组分6个条目,生物过程包括脂多糖的反应、白细胞-细胞黏附的正向调节、对无机物的反应等;分子功能包括信号受体活性调节、转录辅激活子的结合、血红素结合等;细胞组分包括细胞膜筏、薄膜侧面、颗粒分泌腔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涉及20个基因,参与调控的通路有9条,其中涉及基因较多的包括AGE-RAGE信号通路、癌症蛋白聚糖通路、血流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及Th17细胞分化通路。【结论】 该中药复方可能是通过调控肿瘤坏死因子、蛋白激酶、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等靶点,通过参与AGE-RAGE信号通路及Th17细胞的分化对奶牛子宫内膜炎产生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的常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奶牛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文章综述了中草药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制剂类型及其作用机制,并提出了中草药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奶牛子宫内膜炎防治对抗生素及化药的长期依赖,本实验将兽用中草药与益生菌进行功能性技术嫁接,制成中草药生物合元制剂,对奶牛子宫内膜炎进行防治试验研究,结果其临床治愈率为83.33%。与抗生素及化药治疗对照组91.67%治愈率相比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将药物治疗时间或周期相对延长,其使用效果能满足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防治需求,可替代或减少抗生素及化药的使用,对当前“无抗奶”的生产具有积极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奶牛子宫内膜炎源性大肠埃希菌耐药基因及其耐药性之间的关系。采用K-B纸片法对临床分离的54株奶牛子宫内膜炎源性大肠埃希菌进行12种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应用PCR进行这些抗菌药物相关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54株大肠埃希菌对复方新诺明、恩诺沙星和四环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67%、39%和35%。分离的54株大肠埃希菌中有41株至少含有所检测耐药基因中的1种,CyrA、CyrB、ParC和Tet耐药基因较为普遍,其耐药菌基因检出率依次为96%、83%、100%和95%,13株没有检测到相应的耐药基因。奶牛子宫内膜炎源性大肠埃希菌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严重,耐药基因普遍存在于耐药菌株中,除氨基糖苷类耐药菌株,其他3种抗菌药物类型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有较高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细菌感染是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生的主要病因,兽医临床多采用抗菌药物疗法对其进行治疗。但该治疗方法易造成耐药菌株的产生和兽药残留等问题,因此,研制高效、低毒、低残留的中草药制剂将为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提供新的治疗手段。设计了8种单提复配中草药配方、6种共煎中草药配方以及12种中西药复合配方,通过药物敏感性试验,分别测定了上述配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链球菌3种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致病菌的抑菌活性,从中优选出了最佳配方7A(中西药复合配方)。该配方对3种致病菌均有良好的抑制效果,有望作为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药物应用于兽医临床。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炎是一种常见的奶牛生殖系统疾病,是造成奶牛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严重影响奶牛的繁殖力,给奶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清宫散为纯中药复方制剂,临床上用于治疗和预防奶牛子宫内膜炎,效果显著,为探讨其疗效机理,利用小鼠进行离体子宫收缩实验。结果显示:清宫散对小鼠离体子宫的收缩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促使其收缩振幅加大,频率加快,子宫收缩力加强,与加药前相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与益母草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奶牛子宫内膜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中一种常见的产科疾病,它可引起奶牛不孕,给奶牛养殖带来严重经济损失。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原因可概括为理化性和生物性二类,病原菌的侵入可通过上行性感染和下行性感染的途径造成子宫炎的发生,主要致病菌有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链球菌等。直肠检查和内窥镜检查仍是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常规的诊断方法,但仍有待于探索简便准确的新诊断方法。恢复子宫张力,促进子宫血液循环和炎性分泌物排出,抑制或消除子宫内感染病菌是子宫内膜炎的主要治疗原则,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冲洗子宫,全身疗法,抗生素和激素疗法以及中药治疗等。创建新的治疗和诊断方法,开发疗效好的药物将是提高奶牛子宫内膜炎诊疗水平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