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振 《中国奶牛》2007,(1):18-21
奶牛肢蹄病是引起奶牛四肢和蹄部病变的一系列疾患的总称。患牛表现疼痛、跛行、四肢姿势异常,或严重蹄变形、蹄关节化脓,导致奶牛体况日渐消瘦、采食量下降、产奶量大幅度减少、出现繁殖障碍,久治不愈,最后倒地不起或者因为并发其他疾病而死亡。其中蹄病可占88%。在生产中常见并且危害性较大的有蹄叶炎、蹄底脓肿或溃疡、白线裂和腐蹄病等。近年来,奶牛肢蹄病已上升为影响奶牛业发展的仅次于乳房炎的第二大疾病(Hutijell,2002)。据报道,在英国有近60%的奶牛患有蹄病;在美国报告有73%的奶牛患有肢蹄病,其中夏天和春天被诊断为“临床肢蹄病”的比例相应为13.7%和16.7%。据估测患病牛每头每天少产奶1.12L,一个泌乳期产奶量减少可高达350L。仅在英国,每年因肢蹄病所支出的费用估计超过300百万美元。目前,肢蹄病是造成奶牛淘汰的主要原因之一。统计资料显示,因奶牛患肢蹄病导致的淘汰率占奶牛淘汰更新的16%~20%。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下,日粮营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奶牛蹄病的发生。因此,积极对奶牛进行日粮营养调控,可有效预防肢蹄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奶牛肢蹄病是引起奶牛四肢和蹄部病变的一系列疾患的总称。发生肢蹄病的奶牛表现疼痛、跛行、四肢姿势异常,或蹄严重变形、蹄关节化脓,导致奶牛体况日渐消瘦、采食量下降、产奶量大幅度减少、出现繁殖障碍,久治不愈,最后倒地不起或者并发其他疾病而死亡。其中蹄病可占88%。在生产中常见并且危害性较大的有蹄叶炎、蹄底脓肿、溃疡、白线裂和腐蹄病等。近年来,奶牛肢蹄病已上升为影响奶牛业发展的仅次于乳房炎的第二大疾病(Hutijell,2002)。据报道,在英国有近60%的奶牛患有足病;在美国有73%的奶牛患有肢蹄病,  相似文献   

3.
肢蹄病是奶牛一种常见疾病。肢蹄病在各生长阶段都可能发病、病程发展慢、初期没有明显症状,因此经常被大家所忽略。肢蹄病会导致奶牛体况日渐消瘦、采食量下降、产奶量大幅度减少、出现繁殖障碍,最后倒地不起或者因为并发其他疾病而死亡。肢蹄病是造成奶牛淘汰的主要原因之一。据资料统计,因奶牛患肢蹄病导致的淘汰率占奶牛淘汰更新的16%~20%,奶牛患肢蹄病造成经济损失主要来自以下几个  相似文献   

4.
《四川奶业》2006,(1):11-13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肢病和蹄病的总称。是奶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牛体健康和产奶量影响严重。给养牛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是奶业发展的大障碍。据成都市奶牛场统计资料。有肢蹄病和肢蹄变形的牛,占成年母牛的50以上,因肢蹄病死亡、淘汰的牛。占成年母牛的7~10%。占当年成年母牛死亡淘汰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前,肢蹄病已在奶牛业中成为仅次于乳房炎和繁殖系统疾病引起奶牛被迫淘汰的第三大疾病。根据有关文献报道,我国每年因肢蹄病被迫过早淘汰的奶牛占淘汰总数的15%~30%,对奶牛业发展造成很大的损失。蹄病引起的经济损失主要表现在产奶量下降,繁殖效率低下和饲料报酬降低,其次是过早淘汰和治疗费用开支。因此,了解奶牛蹄病的发生,更好地掌握对奶牛蹄病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及蹄部疾病的总称。2002年,广州珠江奶牛场肢蹄病的发病率及引起的淘汰达到历史高峰,泌乳牛月发病率为7.8%,全年因肢蹄而淘汰占总淘汰牛的17%。2003年1月起,我们调查了282头跛行牛的肢蹄病发生情况,旨在摸索肢蹄病的发生特点和规律,总结出防治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第四季度的月发病率在3%以下(占成母牛),因肢蹄病淘汰4头。现将防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奶牛肢蹄病主要指骨质疏松造成的四肢变形及各种不良因素造成的蹄变形、腐蹄病(蹄间、蹄腐烂)、蹄叶炎等。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跛行,站立姿势异常,起卧困难,严重者影响食欲甚至化脓后引发败血症死亡等。据报道肢蹄病的发病率一般为20%左右,有的高达40%以上。肢蹄病对奶牛产后的危害主要是产奶量下降和病牛被淘汰造成的损失,因肢蹄病淘汰的母牛占13%以上。研究发现,肢蹄病除与饲养管理、环境因素有关外,与矿物质也有一定的关系。本文对矿物质与奶牛肢蹄病关系作一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8.
对包头市九原区散养牛户和某公司奶牛场共计754头奶牛的变形蹄及蹄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变形蹄牛较正常蹄形牛更易发生蹄病(P〈0.01),尤其产奶量高的牛更易发生变形蹄和蹄病(P〈0.01),且变形蹄占37.7%,变形蹄以延蹄为主。发生过蹄病的奶牛达39.84%,而且以多蹄并发为主。因蹄病淘汰的牛占总淘汰牛的19.4%,仅次于中毒病、代谢病的淘汰率。同时成年奶牛的变形蹄和蹄病发病率随胎次增高呈上升趋势,而且蹄病发生率与父系关系差异显著(P〈0.01)。奶牛发生变形蹄和蹄病后的产奶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9.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和蹄部疾病的总称.是仅次于乳房炎和繁殖系统疾病引起奶牛被迫淘汰的第三大普遍的原因之一。奶牛肢蹄患病,会造成医疗费用提高、产奶量降低、淘汰率增加,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奶牛肢蹄病的营养调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奶牛肢蹄病是引起奶牛四肢和蹄部病变的一系列疾患的总称,其中蹄病可占88%。在生产中常见并且具有较大危害性的有:蹄叶炎、蹄底脓肿或溃疡、白线裂、腐蹄病等。仅次于乳房炎,奶牛肢蹄病近年来已上升为影响奶牛业发展的第二大疾病(Hutijen,2002)。在英国有近60%的奶牛患有足病:在美国报告有73%的奶  相似文献   

11.
蹄病是奶牛的常发病之一,患有蹄病的奶牛产奶量下降,饲料报酬降低。统计数字表明,每年因蹄病而被迫过早淘汰的奶牛占淘汰总数的15%~30%,给奶业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12.
肢烯病是指动物机体骨质疏松造成的四肢变形及各种不良因素引起的蹄变形、腐蹄病(蹄间或蹄腐烂)、蹄叶炎等疾病的总称,其发病率一般为20%左右,有的高达40%以上。笔者走访了徐州贾汪地区6家奶牛养殖户,成年母牛共计137头,其中有肢蹄疾患的29头,占21.17%。奶牛患肢蹄病,轻者行走困难,运动跛行,重者卧地不起,产奶量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3.
奶牛修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和蹄部疾病的总称,肢蹄病引起的经济损失主要表现在产奶量下降、繁殖效率低下和饲料报酬降低,严重时常常导致奶牛过早淘汰,给奶牛业造成巨大损失.奶牛肢蹄病在国内外发病率较高,目前已与乳房炎和生殖系统疾病成为奶牛三大高发疾病之一.为降低奶牛肢蹄病的发生,对奶牛定期实施维护性修蹄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针对奶牛修蹄技术相关的几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韦海飞  郭锷锋 《广东奶业》2004,(1):18-19,27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及蹄部疾病的总称,四肢每段的皮肤、皮下组织、骨、关节、韧带、肌腱均可能发生病变;后肢髋关节由于摔伤引起脱位存在不稳定因素,而且发病率不高,这里不阐述。前肢肢蹄病主要集中在趾间皮炎及蹄底溃疡,后肢主要有跗关节磨损及炎性肿胀、趾间皮炎、蹄底溃疡发病居多。珠江奶牛场2002年,肢蹄病的发病率及引起的淘汰达到历史高峰,泌乳牛月发病率为7.8%,全年因肢蹄病而淘汰占总淘汰牛的17%,2003年1月份起,我们调查了跛行牛282头牛的肢蹄病发生情况,旨在摸索肢蹄病的发生特点和规律,总结出防治措施,取得一定成效,第四季度的月发病率降至3%以下(占成母牛),因肢蹄病引起淘汰共4头。现将我们的防治情况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和蹄部疾病的总称,是危害奶牛健康的高发疾病,发病率仅次于乳房炎和繁殖系统疾病。肢蹄是奶牛重要的支柱器官,肢蹄健康是奶牛高产、健壮的保证。肢蹄病可导致奶牛日渐消瘦、产奶量大幅下降、出现繁殖障  相似文献   

16.
奶牛肢蹄病是引起奶牛四肢和蹄部病变的一系列疾患的总称。表现跛行、四肢姿势异常,蹄变形、蹄裂,趾间充血肿胀、溃烂、腐烂、流脓、有恶臭气味。进一步导致体况日渐消瘦,采食量下降,产奶量减少,繁殖障碍,久治不愈,严重的淘汰。近年来肢蹄病已成为危害奶牛生产的三大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7.
在奶牛饲养业中,随着产奶量的不断提高,奶牛肢蹄病已上升为影响奶牛业发展的仅次于乳房炎的第二大疾病。国外报道,奶牛肢蹄病的发病率在4%~55%,我国奶牛肢蹄病的发病率也很高,发病率在5.7%~54.9%,该病不仅能够影响奶牛的正常生理活动,而且还可降低奶牛的泌乳量和繁殖力,使得奶牛淘汰率升高,导致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浅谈奶牛蹄病与保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蹄是奶牛重要的支往器官,肢蹄健康是奶牛高产、健壮的保证。奶牛蹄病是制约奶牛发挥优良性能的极为重要的因素。因蹄病而被迫淘汰,带来的经济损失,是每个牧场管理者十分棘手的问题。1发病情况笔者于1993、1994、1995、1996、1997连续5年对济南地区国有奶牛场进行调查统计,该病发病率分别为43.45%(478/1100)、57.77%(632/IO95)、27.43%(378/1378)、26.15%(369/1411)、14.81%(224/1512)。以上所指的蹄病主要包括腐蹄病,趾(指)间炎、蹄叶炎及外伤。5年中因蹄病而被淘汰的奶牛分别占病死、淘汰的70.26%(36…  相似文献   

19.
在奶牛饲养业中,随着产奶量的不断提高,肢蹄病的发生逐渐增多,成为危害奶业发展的重大疾病之一。有关资料表明肢蹄病在发达国家发生率约15%,发展中国家达30%~40%,因肢蹄病而淘汰占总淘汰率的15%~30%〔1〕。发生肢蹄病不仅增加兽医治疗费用,过早淘汰缩短利用年限,而且降低产奶量,给奶牛饲养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而肢蹄病防治对奶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奶牛肢蹄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这里对肢蹄病的致病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供生产中参考。1引发肢蹄病的原因1.1遗传因素随着奶业与奶业科技的快速发展,肢蹄性状的遗…  相似文献   

20.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和蹄部疾病的总称,是危害奶牛生产,影响奶牛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世界范围内,肢蹄病引起的经济损失仅次于乳房炎和不孕症,而高于代谢病。1奶牛蹄病引起经济损失欧洲奶牛肢蹄病发病率为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