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蔬菜》2006,(4):39-39
《京郊日报》报道,2005年11月北京10万kg食用菊花陆续上市。菊花气味芬芳,可烹制多种佳肴,如广州的腊肉菊花饼、菊花蛇羹;杭州的菊花咕噜肉、菊花肉丝北京的菊花鱼球、菊花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肴。菊花不仅味美,而且具有多种保健功能,食用菊花已越来越受到亲睐。  相似文献   

2.
中国菊文化与菊花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菊文化是社会发展中人类以菊花为对象进行的创造活动及其成果的总称,分为物态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3个方面。菊花产业是指菊花生产与贸易业。本文论述了中国菊文化和菊花产业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认为弘扬菊文化可以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创造人们对菊花的消费需求,培育有巨大潜力的菊花消费市场,提升中国菊花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陈春萌 《中国园艺文摘》2013,(9):115-116,160
简述菊花文化、北京菊花协会的相关历史背景、北京市菊花(市花)展览的发展状况,重点讲述如何做好北京市菊花(市花)展览的布展工作,包括:菊花寓意与文化在菊展方案构思中的应用;菊展方案设计中巧妙造景的技巧与传统文化立意在菊展中的表现;不同栽培技法培育的菊花在菊展中的展示形式;花坛、花镜、花钵、精品展示在布展中应用的心得体会;以及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比如多地域菊花文化相互结合的展示方法、举办菊花展场地选择应注意的问题、应对突发天气的应急措施等。对未来菊展发展提出如何进一步深挖菊花文化、如何使展览样式有所创新、如何提高展览观赏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勾宁国  吴书玉 《花卉》2019,(10):9-9
开封作为中国菊花名城拥有丰富的菊花种质资源和深厚的菊花文化底蕴。自古以来开封爱菊、种菊、赏菊、咏菊之风盛行。北宋学者刘蒙在东京(今开封市)编写了中国第一部“菊谱”。开封菊花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了36届菊花文化节。  相似文献   

5.
茶用菊花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菊花是世界第一大产值花卉,起源于中国,是中国的传统名花,北京等十多个城市的市花,是观赏、食用、茶用和药用价值高的宿根花卉。现对茶用菊花的保健成分、茶用菊花的功效、茶用菊花的育种情况等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茶用菊花研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自1989 年发现了菊花对农杆菌浸染的敏感性,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已成功应用于菊花花色、花期、株形、抗病虫及耐非生物胁迫等性状的改良中。从影响菊花遗传转化效率的农杆菌菌株类型、外植体选用、辅助添加剂的使用以及抗生素筛选等几方面阐述了菊花遗传转化技术研究的进展和应用现状,对菊花分子育种性状改良和重要功能基因发掘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菊花转化效率改善途径的探索和环境友好型转基因新技术研发前景提出展望,以期为菊花分子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盆栽菊花的嫁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用青蒿嫁接菊花,既可解决菊花易倒伏、徒长的问题,又可改变菊花性状,使菊花直径比嫁接前增加70%~75%,花茎增粗20%~35%,菊花高度矮20%~30%,提高了菊花的商品价值和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8.
《花卉》2019,(24)
实现药用菊花生产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研究开发药用菊花采后处理和加工关键技术,形成药用菊花规范化、产业化生产的成熟配套技术。发展精加工,研究、创制新型产品,实现药用菊花产业链向高端延伸,提高药用菊花产品的科技含量及附加值,扩大资源的应用价值和市场份额,打造药用菊花大健康产业,从而带动高原特色产业的发展,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食用菊花     
菊花原产于中国,食用菊花在我国南方栽培较多,北方大部分地区尚属空白。1993年铁岭农村引进日本食用菊花,经过3年的试栽,我们认为该菊花品种既能食用,又可观赏,值得北方地区开发。 菊花中含有菊花甙,腺嘌呤,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之功效。用它做凉菜,可增加菜的色、香、味;用鲜菊花做汤,味道鲜美;鲜(或  相似文献   

10.
资讯     
《花卉》2016,(23)
正南农大培育出风车系列菊花新品11月13日,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房伟民在南京江宁区湖熟菊花基向笔者介绍了今年菊花展上的新品"风车"菊花。他说,经过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园艺系团队工作人员6年的时间和心血培育,"风车"系列菊花外形像风车一样,与传统菊花相比,风车菊花的花蕊比较紧密,乍一看就跟风车一般。主要品种有:霞风车、俏风车、魅风车、火风车、绽风车、秀风车、恬风车、丽风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菊花是产业融合性能优异的特色经济作物,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本文对常见的36种功能性菊花进行了资源分类和特性解析,提出了功能菊花在观赏、茶用、药用以及食用方面的用途,从特色加工产品、景观应用产品及旅游服务产品三个方面探讨了功能性菊花的产品开发策略,以期为功能性菊花的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药用菊花不同栽培植物的植物学形态的不同,为日后栽种药用菊花以及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帮助。方法:随机区组田间试验设计,对药用菊花的叶片形状、头状花序中舌状花以及管状花的颜色进行对比,并结合统计学方式,分析药用菊花不同栽培类型的植物学形态。结果与结论:药用菊花的不同栽培类型植物学的形态存在差异,并且菊花的叶片锯齿数以及叶柄长度为相对独立的性状,是不同药用菊花叶片形态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正每逢金秋时节,随着阵阵秋风,"菊热"骤然而起。命题不同,内容几乎一致的,各种形式的菊展、菊花花会、菊花文化节,在我国各地的许多城市拉开了序幕。在举办形式上,每个城市虽各具特色,但是都围绕着一个主题:"菊花搭台,经济唱戏",以流光溢彩的菊花打造视觉盛宴,招徕四面八方的宾客。综观这如火如荼的菊展、菊花文化节,究竟能给举办城市以及莳菊、赏菊的人们带来和留下些什么呢?以古都开封为例,早在北宋时期,其菊花文化就盛极一时。重阳时节,都要开菊会、赛菊花,还挂菊灯、饮菊酒等。现今的开封人爱菊更甚,每逢菊时,全市大街小巷无论机关、学校、工厂、商店到处都是盛开的菊花。开封从1983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极爱菊花,古神话传说中菊花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从宋代起民间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会。中国历代诗人画家,以菊花为题材吟诗作画众多,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名谱佳作,流传久远。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菊花文化传承,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本文以大观公园菊花展为例,通过对大观公园菊花展的布置,选取大门口、主游路、大门口至近华浦、近华浦入口、文物古迹区、大草坪、西园等景点菊花布置运用论述,为园艺工作者在花展设计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花木盆景》2014,(11):22
正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季秋之月,鞠有黄华"。菊花与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化渊源。菊花高洁清雅,凌霜灿然!其隐逸、坦荡、超然、无畏的"君子"品德,被中国历代文人雅士示为人格和气节的写照,喻意身如菊花者,高贵正直、吉祥长寿;心如菊花者,超凡脱俗,亮节高风!"菊花如志士,数株弄秋光"。缱绻于金秋的菊花,其芳迹随处可见。她雅可入诗,无论是隐逸诗人的篱下,还是婉约词人的窗外,其美妙无比的神韵,是萧瑟秋风里最华美的馨香!菊花可赏、可食、可酿、可饮、可药,多在寻常百姓之中。菊花不择环境、不慕繁华,绽放在属于自己的季节。装点出一个多彩的世界。  相似文献   

17.
南通市为我国菊花品种基地,现存菊花品种千余种。本文以颜色为分类依据,对南通市部分菊花品种进行分类。整理南通市菊花主要观赏品种,黄色系28种、粉色系30种、红色系13种、白色系12种、紫色系5种、复色系30种。  相似文献   

18.
菊花的用途十分广泛,其也因此得到了大量的栽培,菊花在全世界的栽培面积都算是很大的。菊花的外表很漂亮,可以用作观赏,优化环境,不仅如此,菊花还有着不错的药用价值。菊花是多年生花卉,其原产地是中国,在中国,菊花的栽培面积很大,中国的菊花栽培面积在世界上也是比较大的,最重要的是栽培的菊花品种很多,多达七千多种。在我国,菊花拥有很大的名气,其蕴含我国深厚传统文化精神,深受我国人们的喜爱。人们喜欢菊花丰富的色彩以及高雅香气,其在寒冬开放,正是象征着我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所以,菊花有很多的培养和繁殖方法,比如插杆法、组织培养法等。本文对菊花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日本菊花"黄球"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配方的栽培基质对"黄球"菊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它栽培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栽培基质对"黄球"菊花植株的生长和开花质量都有影响,其中在C、D、E、F、G、H这6种基质配方中栽植的"黄球"菊花在植株高度、花梗长度、花梗粗度等指标上都符合优级品要求,所以这6种基质配方可作为"黄球"菊花栽培的基质,而A、B这2种基质配方不适宜作"黄球"菊花的栽培基质,特别是栽培基质B,用栽培基质B种出的菊花开花质量很差。  相似文献   

20.
菊花白锈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菊花白锈病(Puccinia horiana Henn.)是菊花重要的流行性病害,也是多国检疫性病害,在经济上给切花菊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切花菊产业化生产刚刚在我国兴起,国内对菊花白锈病发生危害以及防治技术了解较少.现首次系统介绍国内外菊花白锈病的分布与为害、发病规律和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我国菊花白锈病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同时探讨了菊花抗病研究的发展方向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