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5 毫秒
1.
单季杂交晚稻甬优12号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单季杂交晚稻甬优12号的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效果.主要从基本苗和施N量的确定等方面对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进行总结,并对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于淮洲  石广跃  闵冬军 《北方水稻》2011,41(5):44-45,48
在运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指导手插秧和机插秧高产栽培实践中,通过对品种适宜性选择、增盘稀播育壮秧、控制多效唑使用量、提高整地质量、改进基蘖肥运筹方法等措施的优化与改进,提高了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运用效果,并归纳出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在江苏省金湖县水稻高产栽培中的部分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3.
陈志  郑莉 《中国稻米》2010,16(5):59-60
结合2009年在福建省浦城县烟后稻田开展的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示范和简比试验,以冈优825目标产量9.75 t/hm2的精确定量设计与实践为例,初步探明其作烟后稻的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指标,并进行了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4.
云南保山一季中稻高产栽培集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实现水稻高产优质高效,一是具备高产稳产良田基础,二是具备高产潜力的良种,三是具备一套集成高产栽培技术,只有良田、良种、良法有机配套,才能实现水稻高产。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自"九五"以来,积极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项目,高标准和高产农田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高产水稻良种的选育达到推广一批、示范一批、储备一批的良好衔接机制;栽培技术的研究示范推广得到重点突破。2006年以来,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引进隆阳区进行示范推广,增产效果显著,2011年隆阳区1.43万hm2一季中稻平均每667 m2产量达691.0 kg。  相似文献   

5.
早熟晚粳机插秧700kg/667m~2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早熟晚粳稻品种武运粳19号及武2645新品种的引种试验和示范,将"机插育壮秧、控行缩株适苗、麦草全量还田、精确定量施肥"等技术进行集成,制订了早熟晚粳机插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规程,以期为大面积机插秧实现高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中早39是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高抗的常规超级早稻新品种。诸暨市于2009年引入进行试验示范,表现出适应性广、抗逆性好、增产潜力大的特点,成为全市早稻主推品种。经2011-2013连续3年的直播精确定量栽培试验示范推广,总结完善了中早39直播精确定量栽培单产超600 kg/667 m2的配套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7.
根据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思想,经过几年引进试验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实践,集成总结出适应大理州高海拔地区粳稻优质高产高效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并介绍了大面积应用成效。  相似文献   

8.
Ⅱ优航1号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2003年江苏省涟水县引入该品种进行品比试验,2004年进行示范种植,目前已成为涟水县优质高产的重点推广组合之一。本文总结了Ⅱ优航1号在淮北稻区的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2006年被引入云南保山,在保山市隆阳区试验示范两年,取得了“成穗率提高、N肥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三大突破,并节约生产成本,显著提高当地水稻种植效益,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2014年开展了"盐渍化土壤汉麻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的研究。试验在大庆市星火牧场进行,土壤为盐渍化土壤,试验以优良品种"火麻一号"为前提,以当地自然条件为依据,对传统技术和创新技术进行优化与集成,开展大面积示范和对比试验,分析汉麻主要生物性状、生长动态和产量,并进行栽培模式研究,建立了盐渍化土壤汉麻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为盐渍化土壤汉麻高产、稳产、高效栽培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