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黑龙江省玉米氮肥适宜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玉米主产区农民长期盲目施肥现象严重,导致氮素在土壤中积累,肥料利用率不高,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开展了玉米氮肥肥效和适宜用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生产氮肥仍然是高产的关键因素,氮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施氮的适宜用量为N 100~180 kg.hm-2,可增产24.3%~72.9%,平均增收1 624~3 088元.hm-2;从产量和经济效益考虑,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氮肥最佳用量为150 kg.hm-2。  相似文献   

2.
氮肥不同用量对玉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合理施用氮肥能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当化肥施纯N 225 kg/hm2时,产量最高;当化肥施纯N 150 kg/hm2时,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3.
小麦/玉米一体化氮肥运筹对矮抗58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农业科学》2016,(9):1304-1307
为研究小麦/玉米一体化条件下周年氮肥用量及其分配比例对冬小麦群体生长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以矮抗58为材料,周年氮肥用量设300,450,600 kg/hm~2共3个水平,小麦、玉米间的氮肥分配设4∶6,5∶5,6∶4共3个比例。结果表明,在一定氮肥施用范围内,冬小麦群体数量与氮肥水平呈正相关,全年总产量与当前麦季氮肥施用水平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当小麦季施氮量超过240 kg/hm~2时,拔节期之后群体数减少、干物质量降低、小麦及全年产量下降。全年施氮肥450 kg/hm~2以及小麦、玉米间的氮肥为5∶5的分配比例有利于矮抗58及全年高产。  相似文献   

4.
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在玉米高产栽培中的重要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范厚明  付业春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406-7407
[目的]进一步探讨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的种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提出相应的综合高产栽培技术。[方法]以毕单15号玉米为供试材料,设置60000、67500、75000株/hm23种不同种植密度及285、330、385 kg/hm23个氮肥用量,随机区组排列,研究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毕单15号玉米在中上等肥力土壤条件下,以中高种植密度(67500苗/hm2或75000苗/hm2)、高氮量(385 kg/hm2)栽培条件下的产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通过测土施肥与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以获得8779kg/hm2的玉米单产。[结论]种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两大重要因素,要提高玉米单产,就必须采用合理的种植密度和适量的氮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探讨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的种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提出相应的综合高产栽培技术,通过采用3种不同种植密度及3个氮肥用量,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试验研究出毕单15号玉米在中上等肥力土壤条件下,以中高密度(67500/hm2或75000苗/hm2)、高氮量(385kg/hm2N)的产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试验结果充分说明,种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两大重要因素,要提高玉米单产,就必须采用合理的种植密度和适量的氮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6.
在湘南红壤丘陵区第四纪红壤旱地,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用量与玉米产量、产值的关系。结果表明:施用氮肥能提高玉米的单穗粒重和百粒重,对有效穗数、株高、茎粗、穗粗影响不明显。施用合适的氮肥能明显提高玉米的籽粒产量以及产值,以N225处理的籽粒产量和产值最高,分别为4 570.6 kg/hm2、6 730.0元/hm2,比不施氮肥的处理分别增产37.3%、增收21.3%。施用氮肥可以提高籽粒和秸秆的总吸氮量,各施氮处理的氮肥利用率为3.8%~16.6%,以N225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对夏玉米新杂交种东岳6355栽培过程中氮肥、磷肥、栽植密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这3个因素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密度、氮肥、磷肥;依据试验结果建立了玉米产量效应方程及产量高于600 kg/666.67 m2的优化栽培方案。  相似文献   

8.
开展玉米配方施肥与习惯施肥对比以及氮磷钾不同用量对玉米生育进程、产量和利用率的研究,旨在进一步优化玉米施肥配方,提高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未施氮肥玉米成熟期提早1天,后期叶片发黄,脱力早衰,千粒重比施用氮肥的轻;配方施肥玉米产量比习惯施肥增1.41%,无明显差异,土壤供肥能力(同等条件下,未施用营养元素处理产量与施用该营养元素产量百分比,下同):供氮67.88%,供磷91.23%,供钾93.53%;配方施肥氮素利用率41.00%,磷素利用率26.31%,钾素利用率27.80%,习惯施肥氮素利用率29.33 %,磷素利用率27.74%,钾素利用率35.93%;百公斤玉米籽粒吸收氮素3.27公斤,吸收磷素0.75公斤,吸收钾素2.71公斤。配方施肥氮素合理,磷钾需进一步优化,在土壤磷钾含量水平丰富情况下,减少磷钾肥施用量能提高磷钾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高产夏玉米密度及氮磷肥用量优化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试验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 ,研究了氮肥、磷肥、密度 3个因素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建立了夏玉米 6 6 6 7m2 产量高于 6 0 0kg ,净产值超过 2 5 0元的优化栽培方案。在本试验条件下 ,3个因素对夏玉米产量影响的顺序为 :密度 >磷肥 >氮肥  相似文献   

10.
春甘蓝-玉米-冬甘蓝轮作制下氮肥施用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土壤无机氮含量对春甘蓝-玉米-冬甘蓝轮作甘蓝获得最高产量的施氮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及施用氮肥与甘蓝产量和品质的关系,为该轮作制高产优质安全的氮肥施用技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0、90、180、270、360、450 kg•ha-1 6个施氮水平在两种无机氮含量土壤上春甘蓝、玉米、冬甘蓝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甘蓝水溶性糖、Vc、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结果】供试土壤无机氮含量显著影响第一季春甘蓝获得最高产量的施氮量,土壤无机氮含量高,春甘蓝最大施氮量降低,土壤无机氮含量对后茬冬甘蓝影响减弱,表明土壤无机氮变化活跃,只对当季作物施肥具有指导意义。当地习惯施氮量高出甘蓝获得最大产量施氮量的1.8~3.2倍,已引起地下水NO3--N的富积。施氮量和土壤剖面中无机氮含量均影响甘蓝氮肥利用率,甘蓝套玉米有利于高氮处理的氮肥利用率的提高。氮肥用量低时(用量在90 kg•ha-1以内时),可同时提高甘蓝的产量和品质;氮肥用量进一步提高时,甘蓝产量还可进一步提高,但品质下降;当氮肥用量过高时,则甘蓝产量品质均下降。因而在生产上要获得优质蔬菜产品,需要减少氮肥用量降低产量来获得。【结论】土壤无机氮含量与当季甘蓝获得最高产量的氮肥用量和氮肥利用率密切相关。砂姜黑土氮肥后效明显,甘蓝与玉米轮作能提高高氮处理氮肥利用率。氮肥用量影响甘蓝产量和品质,要获得较好品质的蔬菜,必须减少氮肥用量降低产量来获得。  相似文献   

11.
杂交玉米濮单5号适宜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濮单5号玉米杂交种产量,研究了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对玉米濮单5号产量的影响,设置3种不同种植密度及3个氮肥用量.结果表明,在中上等肥力土壤条件下,濮单5号以中、高种植密度(3 000、3 500苗/hm2)、高施氮量(300 kg/hm2)的产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为确定东北地区中部黑土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适宜氮肥用量,于2017-2020年在吉林省公主岭市连续4 a设置定位试验,分析秸秆还田下不同氮肥用量(0、70、140、210、280和350 kg/hm2)对玉米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和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探讨秸秆还田下氮肥用量与玉米产量及氮素盈余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秸秆还田...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濮单5号玉米杂交种产量,研究了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对玉米濮单5号产量的影响,设置3种不同种植密度及3个氮肥用量。结果表明,在中上等肥力土壤条件下,濮单5号以中、高种植密度(3000、3500苗/hm2)、高施氮量(300kg/hm2)的产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4.
施氮量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与氮素吸收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目的】探讨超高产夏玉米(≥12 000 kg•hm-2)节肥增效的适宜氮肥用量。【方法】在夏玉米超高产区连续两年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氮代谢、氮素积累、氮肥效率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结果】超高产区夏玉米施用氮肥两年增产幅度分别为6.76%—9.62%和5.21%—9.80%,夏玉米产量随氮肥用量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施氮量300 kg•hm-2产量和收益最佳,经济最佳施氮量为255.40 kg•hm-2;施氮量300 kg•hm-2有利于提高硝酸还原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的活性,促进氮素吸收积累,可维持土壤硝态氮平衡,其氮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两年平均值分别为16.12%和3.69 kg•kg-1。【结论】综合产量、收益、氮素吸收、氮肥利用效率及土壤氮素平衡等方面考虑,豫北地区黏壤质潮土超高产夏玉米合理的氮肥用量为255—300 kg•hm-2。  相似文献   

15.
根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总体要求,为了研究夏玉米磷钾肥在一定水平下的氮肥效应,探讨合理的氮肥用量,建立夏玉米施肥指标体系,为制订夏玉米施肥配方和单元施肥指导意见提供技术支撑,2009-2011年新野县农业局技术人员共完成夏玉米氮肥用量试验7点次,通过统计分析,取得了可靠的氮肥用量指标数据.  相似文献   

16.
玉米是淮阳县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6.67万hm2,占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43%.氮是影响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重要元素,也是玉米栽培中重要的物质投入.由于缺乏科学施肥指导,玉米生产中氮肥盲目施用现象比较严重,既造成氮肥的浪费,又对环境造成压力.本文利用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在淮阳布置的不同氮水平试验,对氮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汇总,为该县玉米高产高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氮、磷、钾肥料对提高玉米单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肥料利用率降低、经济效益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确定适宜的氮肥用量是玉米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的重要措施.为了摸清豫北高产区夏玉米氮肥最佳施肥量和最高产量施肥量,进一步完善豫北夏玉米施肥指标体系,我们安排了玉米氮肥用量试验.  相似文献   

18.
玉米的氮素营养特点与小麦、水稻等作物不同,一般不会因施氮过量引起倒伏而造成减产,所以过量施氮现象尤为严重.玉米过量施氮,虽不易引起倒伏,但易产生氮素营养利用效率下降、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递减、环境污染等副作用.我市的玉米种植面积达360万亩,是主要的粮食作物,由于人均耕地少,增加单位面积氮肥用量是提高单产的主要措施之一,然而片面追求高产却导致了我市的氮肥用量过高.因此,在我市进行玉米合理施用氮肥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以玉米品种隆平206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夏玉米不同器官氮素吸收积累量、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夏玉米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不同器官氮含量、氮积累量和干物质量显著提高;施氮量高于300 kg/hm~2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含量和干物质积累量不再显著增加。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产量显著增加,不同处理较对照产量提高30.7%~104.3%;施肥量达225 kg/hm~2后,产量无显著增加;氮肥施用量与产量存在线性加平台的关系。氮肥用量提高,氮素偏生产力显著下降,较对照下降34.7%~70.9%。  相似文献   

20.
玉米大喇叭口期是最高需氮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字典 《农家顾问》2009,(12):27-27
利用玉米中玉15为研究材料,研究了氮肥用量和追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氮处理与不施氮肥地上部生物量存在显著差 异,而不同施氮处理间并无显著差异;氮素积累量在不同生育期的分布和不同追肥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大喇叭口期是玉米最需肥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