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蟹人工育苗水质维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鹤鸣 《水利渔业》1999,19(3):16-17
河蟹人工育苗是用配水原料配制半咸水来进行河蟹育苗。近些年,配水原料价格也成倍增长,至今每配1m3半咸水成本高达25元,因而在河蟹人工半咸水育苗中,要大量换水不切实际,但育苗又要求有良好的水质,故水质维护是河蟹人工半咸水育苗关键技术之一,而育苗水体中亚...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螃蟹全人工育苗、养殖,螃蟹饲料加工机械9KSJX—100型螃蟹饲料加工机组最近在安徽省枞阳县柴油机厂试制成功。随着“人工半咸水河蟹青苗工艺”和“河蟹人工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河蟹人工育苗、养殖正在全国兴起。但河蟹饲料加工机械在我国还是空白。为适应河蟹人工育苗、养殖工业化发展的需要,1986年国家  相似文献   

3.
新蟹到抱卵蟹培育成败分析对于人工半咸水河蟹育苗生产来说,亲蟹、抱卵蟹的培育成活率至关重要,但是这两年来利用人工半咸水培育抱卵蟹,许多生产厂家到育苗时却得不到足够的抱卵蟹,导致生产失败。主要是因为人工半咸水水量有限,再加上技术不过关,成活率太低,往往成...  相似文献   

4.
1989年笔者在岳阳市水产研究所开展“河蟹人工半咸水育苗中幼体的敌害生物及病菌的防治、饵料和育苗用水循环利用等多因素的研究”。当年从生产试验中共获得幼蟹1161万只,基本上掌握了河蟹人工半咸水繁殖的规律,并探索出一套提高育苗成活率的工艺流程。现将试验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在研究和开发罗氏沼虾育苗技术的基础上,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内外成功经验,去年开始,着手对河蟹人工半咸水育苗技术进行攻关,并创造性地引入微生态理念和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成果,又成功研究和开发出了人工半咸水生态育苗技术,在配方和水处理等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在育苗全过程中做到少换水、不用药;在育苗池这一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中,确保水中PH值、总氨氮的相对稳定;由于少换水,从而减少了用盐量,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由于水环境的相对稳定,明显提高了幼体的成活率和质量.今年开发试验表明,该技术用咸水量少,育苗效果稳定,蟹苗质量好,生产成本接近或等同于应用天然海水的育苗成本.2001年4月26日,首次批量育成20kgⅠ期仔蟹(第一批),至此,这一新技术的突破和进一步完善,标志着我省河蟹人工半咸水生态育苗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1983年农牧渔业科技成果技术改进奖已于去年11月7日经农牧渔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评定,获奖项目共219项。水产方面的有42项,其中一等奖9项,二等项32项,河蟹人工半咸水工业化育苗技术项目达到了国际水平。水产一等奖项目为:河蟹人工半咸水工业化育苗技术(安徽省滁州市水产研究所),草鱼吻端组织细胞株ZC—7901的建立及其对草鱼出血病病毒敏感性的研究(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海蜇生活史的研究及其育苗技术(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对虾渔  相似文献   

7.
东平湖河蟹育苗试验场引进技术、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开展人工半咸水工厂化河蟹育苗于1987年获得成功,在159立方米水体中,育苗92.25公斤,平均每立方米水体育苗0.58公斤。  相似文献   

8.
河蟹人工半咸水工厂化育苗技术自1985年在安徽省推广以来,各项操作程序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现结合宣州市蟹苗厂五年来的五次育苗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内陆各地河蟹人工半咸水育苗生产中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是:单位水体育苗产量不稳定,生产成本费用高,育苗单位难以保证扩大再生产经济上的良性循环。由于这个大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育苗单位风险性大。从而不同程度地阻碍了此项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岳阳市水产研究所承担了湖南省重点科研项目“河蟹人工半咸水育苗中幼体饵料、病害和育苗用水循环利用的研究”。经两年多的努力,已于今年5月8日通过验收鉴定。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内陆各地河蟹人工半成水育苗生产中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是:单位水体育苗产量不稳定,生产成本费用高,育苗单位难以保证扩大再生产经济上的良性循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湖南省岳阳市水产研究所承担了湖南省重点科研项目“河蟹人工半咸水育苗中幼体饵料、病害和育苗用水循环利用的研究。”经两年多的努力,已于1990年5月8日通过验收鉴定。  相似文献   

11.
在第十四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会上,安徽省水产局赵乃刚发明的“河蟹繁殖的人工半咸水及工业化育苗工  相似文献   

12.
东平湖河蟹育苗试验场引进技术.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开展人工半咸水工厂化河蟹苗于1987年获得成功。在159立方米水体中,育苗92.25公斤,平均每立方米水体育苗0.58公斤。于1988年2月1—2日在东平县召开了专家评议会,专家们评议结果:东平湖河蟹育  相似文献   

13.
河蟹人工育苗经历了70年代和80年代的研究和试验,形成了到班年代大规模、工厂化、从北到南的蟹苗批量生产,为加速和推动全国河蟹养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随着河蟹人工育苗基本理论的完善和人工育菌技术的突破,河蟹人工育苗的方式和方法也多种多样,大体归纳为四类:1.利用天然海水人工育苗;2利用浓缩海水(卤水)人工育苗;3.利用地下咸水人工育苗;4.利用人工配制海水人工育苗。上述几种方法有的在室内水泥地加温进行;有的在室外土池进行。但无论哪种河蟹人工育苗方法均获得了成功,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此同时,也存在…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随着人工半咸水工厂化育苗的发展,尤其是河蟹的工厂化育亩,需要大量的单胞藻,仅靠半咸水中自然繁殖的单胞藻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势必探索一条短期内在人工半咸水中培养出大量单胞藻的途径,这样才能确保育苗生产对单胞藻需求量的日趋增加。为此我们在人工半成水中进行了单胞藻的纯培养实验,现总结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以三角褐指藻和青岛大扁藻为培养材料。培养容器采用20000毫升细口瓶和80×40×30厘米的玻璃培养箱。培养容器  相似文献   

15.
颂新 《淡水渔业》1981,(5):26-26
经国家科委批准,1981年8月20~22日安徽省科委在滁县召开了人工半咸水河蟹育苗中试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由33位教授、专家和负责同志等组成。  相似文献   

16.
祖国各地     
汉寿县小规模河蟹育苗试验获得成功湖南省汉寿县水产研究所为探索一项小型、简易、适于推广的河蟹人工半咸水育苗技术,于1987年4月21日至5月17日,利用本所1982年修建的鱼苗孵化设备(主要是孵化槽),稍加改造,成功地孵出了蟹苗。2.34立方育苗水体共培育出大眼幼体28430余只,平均每立方米水体达12150余只,成活率为8.49%。这次试验,从抱卵蟹的运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在最近召开的国家科委发明评选委员会会议上,由安徽省农牧渔业厅赵乃刚、滁县水产科学研究所包祥生研究成功的“河蟹繁殖的人工半咸水及其工业化育苗工艺”,荣获一等发明奖。这项居国际领先地位的成果,为我国内陆地区蟹苗人工培育、发展养蟹业开辟了新途径,对发展我国河蟹放流事业有着重大意义,具有巨大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前全国许多地方都在进行河蟹育苗,大致可分为三个区域,一是以河北、天津、辽宁、沿海一带的天然海水育苗,二是以浙江、江苏沿海一带的天然海水育苗,三是以安徽江苏内陆水域人工半咸水育苗,形成了全国蟹苗的三大产地。虽然各地育苗工艺流程略有不同,但其基本原理是一致的。由于目前交通迅捷,信  相似文献   

19.
应用人工半咸水进行河蟹幼体培育时,利用培育池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分解者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偶联,在少量换水的前提下,实现了育苗池水质的相对稳定和河蟹幼体正常生长发育,病害降到基本不发生.生产性试验表明,采用该技术路线平均每m3水体生产蟹苗0.165kg,最高为0.36kg,而且蟹苗体质健壮,平均每500g71694尾.  相似文献   

20.
河蟹人工半咸水工厂化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等从事河蟹人工半成水工厂化育苗工作几年,现将有关育苗技术总结如下,供参考。一、材料与方法1.人工半咸水的配制选用的水源应符合育苗用水标准。人工半成水的配制按照常规的方法配,但配制后的半成水须测定其中各离子的含量,以确保达到设计标准,再经消毒、沉淀后,方可使用。2布苗密度平均为15万/米’左右,密度过大,水质、饵料、管理等条件不易满足,致使水质变化大,影响产量。3.饵料投喂开口饵料主要是单胞藻,育苗整个过程以卤虫无节动体为主,适时搭配颗粒饵料(鸡蛋黄),但不宜多投,因其下沉速度快,易败坏水质。投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