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了大中农场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设的规划思路、技术条件、园区模式、建设重点、建设目标及管理体制,以期为大中农场现代农业科技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基础设施完善、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生产状况、"四新"应用情况、组织机构健全、建设成效明显等方面对大中农场现代农业科技园的建设可行性进行分析,以期为大中农场现代农业科技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农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意义、必要性和基础,并分析了大中农场建设种子繁育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优势,以期促进大中农场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面对通胀压力和欧债危机的不利影响,大中农场积极加强市场调研,科学优化经济格局,有效推动农业、工业、劳务三大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实现集团公司经济效益再提升。该文阐述了大中农场企业发展目标,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促进农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大中农场生态农业建设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建亚 《现代农业科技》2009,(14):281-281,283
介绍了大中农场生态农业建设的做法和成效,指出了大中农场生态农业建设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大中农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创建项目的实施情况,并分析了项目建设取得的成效,以期为大中农场公共服务平台的及时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持续增加农业投入、着力培育农业核心竞争力、抓好产业协调发展、完善农业管理体系等方面总结了大中农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大中农场优质稻米基地建设的立项依据、建设目标、管理方式、技术优势和技术方案,分析了其效益,并得出结论,认为大中农场完全有能力建设好万亩绿色优质稻米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大中农场"三型"农业,即产业型、工业型和生态型农业的建设措施,以期推动大中农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中农场农业科技公共平台建设目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大中农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设施建设任务、服务内容及任务,服务团队及服务能力、管理与运行机制、以期促进大中农场科技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大中农场基本情况及主要管理措施,并提出大中农场土地管理的主要措施,以期贯彻落实土地管理制度,提高大中农场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江苏六合现代农业园区、竹镇镇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以现代农业园区农业企业永鸿巴布洛为例,破析经验体会和加强园区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云  陈伟忠  詹慧龙 《农业展望》2013,9(5):44-46,59
通过对云南省宣威、嵩明、砚山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及龙头企业发展状况分析,并以云南省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调研结果为依据,指出云南省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龙头企业存在着原材料供求不平衡、销售区域狭窄和金融体系建设滞后等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加强企业科研能力、加快品牌建设和鼓励企业参与农业保险等对策建议。最后指出政府、企业、农户及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加强合作,推动云南省示范区龙头企业甚至整个示范区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大中农场基本情况,提出了要实现农业经营性利润5000万元,必须加强技术攻关,发挥农业规模效应;优化种植结构,推动主产业发展;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坚持管理创新,强化农业生产关键环节管控。同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5.
谈大中农场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大中农场的基本情况以及"农业五化"的成功实践,并提出大中农场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大中农场农机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大中农场农机队伍建设现状,分析缺少农机人员的原因,并提出农业机械化队伍建设对策,以期为农场农机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的主要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并提出建设对策,以着力发展有机产业,积极推进大中农场有机食品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大中农场的概况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措施,以为促进大中农场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大中农场农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大中农场农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以促进大中农场农机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大中农场麦田杂草群落演替规律,影响大中农场麦田杂草种群演替的主导因子包括土壤、气候等环境因子,除草剂的连续使用以及耕作制度和种植结构,明确了大中农场麦田优势杂草种群,并提出相应的控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