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宝臣  唐伟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783-7784,7831
[目的]研究2009年初冬暴雪对邢台市区栽植的大叶女贞的冻害情况。[方法]采用重点区域普查法对邢台市主城区的主要干道、公园、游园内种植的大叶女贞冻害情况逐一调查并分析。[结果]种植年限、栽植环境和温度骤降是造成冻害的主要原因。[结论]选用耐寒品种和大规格苗,选择适宜栽植环境,提高养护管理水平等可以提高大叶女贞的耐寒性。  相似文献   

2.
冯晓科 《安徽农学通报》2015,21(23):104-105
该文通过分析雨雪冰冻天气对温县大叶女贞生长的影响,初步确定了大叶女贞冻害的气象指标,并提出了避免或减轻雨雪冰冻灾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采用关中东部11个气象站1961-2010年气象资料,根据猕猴桃适宜种植的气温、降水、无霜期等指标进行猕猴桃最佳种植区气候区划研究。结果表明,从气候角度来看,关中东部秦岭北麓渭河南部浅山区沿渭河的临渭区、华县、华阴、潼关及大荔中南部、韩城的个别地方为适宜区,中部渭北平原为次适宜区。建议高度关注猕猴桃的黄化现象、华阴市的干旱问题和春季冻害问题。  相似文献   

4.
大叶女贞在北方绿化种植的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叶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又名:女贞、高杆女贞,也称桢木、冬青等。为木犀科女贞属,常绿乔木,主要分布长江以南及西南地区,甘肃南部与华北南部少有栽培。女贞是北方唯一的常绿阔叶乔木树种,萌发力强,耐修剪,能吸收二氧化硫、氯化氢、氟化氢等有毒气体,并有滞尘、抗烟、隔音功能,是绿化适宜的树种。大叶女贞,一般能耐-12℃~-10℃的低温,在北方小气候避风向阳温暖的楼前处能露地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5.
【】: 大叶女贞又被称为长叶女贞,属于女贞属植物。大叶女贞的花期是六月份到七月份,果期是十月份到十二月份。大叶女贞根系发达,适应性较强,喜欢光照,稍耐阴,不耐干旱和瘠薄。目前,我国主要的大叶女贞培养基地有山东、河南、浙江、湖南等省市,本文以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为例,就大叶女贞长期落叶的原因及处理措施做了相关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苹果花期低温冻害风险区划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陕西省关中东部11个县市区30 a气象资料,以苹果为例,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以及抗灾能力等四个方面,综合评估陕西省关中东部苹果花期冻害风险程度。结果表明,关中东部苹果花期冻害高风险区位于北部的白水、澄城和合阳县,低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南部沿渭河的临渭区、华县、华阴和潼关。建议关中东部苹果种植一定要避开高风险区,才能将灾害风险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7.
周甫红 《农家参谋》2022,(3):129-131
本文针对大叶女贞高杆嫁接金森女贞技术进行探讨,主要阐述了大叶女贞与金森女贞的特点,并提出了大叶女贞高杆嫁接金森女贞的技术,同时提出了大叶女贞高杆嫁接金森女贞后期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对石家庄市不同树龄、不同栽植环境及栽植方式的大叶女贞冬季受冻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树龄之间的大叶女贞冬季受冻程度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树龄的增加,其抗寒性显著增强.市内建筑物形成的小环境对大叶女贞的受冻情况存在显著影响,庭院栽植、市内行道树栽植、近郊栽植及郊外栽植的大叶女贞受冻情况逐渐加重,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同是市内栽植,路北的行道树由于北面有建筑物的遮挡,受冻程度较轻;路南的行道树,由于其北面为空旷的道路,受冻程度较重;路东及路西的行道树,受冻程度介于路南及路北之间.单排栽植及多排块状栽植的行道树,平均叶片受冻率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平均叶片宿存率及平均枝条抽梢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大叶女贞是园林绿化中应用较多的优秀常绿植物,但其果实往往给环境带来污染困扰。文章结合咸阳职院绿化养护工作,针对大叶女贞花果对环境的污染问题,进行了大叶女贞花果化学药剂处理试验研究,提出了大叶女贞花果处理技术及注意事项,并在绿地养护中进行有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浅谈大石山区大叶女贞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百色大石山区大叶女贞造林技术研究,能够加快当地林业结构调整,对促进林业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大叶女贞的生态特性,对百色大石山区栽植大叶女贞的优劣势自然条件进行了剖析,主要探讨了大石山区栽植大叶女贞播种、育苗、移植、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小陇山林业实验局龙门林场地处甘肃省东南部,属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气候较温暖湿润。大叶女贞属南方树种,分布于江浙、湖南、四川等省,在西北的陕西关中有人工栽培。龙门林场在2013年引进栽培取得成功,为林场的绿化苗木增添了新的品种,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1种子的采集和贮藏大叶女贞4~5月开花,11~12月种子成熟。在  相似文献   

12.
丛枝菌根真菌对大叶女贞耐盐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丛枝菌根真菌对大叶女贞(Ligustrum lucidum)耐盐性的影响,以大叶女贞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分析在不同盐浓度(0、3、6、9、12、15 mg/g)胁迫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简称AMF)对大叶女贞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氯化钠(Na Cl)浓度的升高,大叶女贞根系AMF真菌侵染率逐渐降低;接种AMF真菌可显著促进盐胁迫下大叶女贞的生长、提高其保护酶活性,在15 mg/g Na Cl浓度胁迫下,接种AMF真菌的大叶女贞株高、茎粗、地径及总干质量分别较对照提升6. 68%、4. 95%、3. 61%和8. 63%,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简称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简称POD)及过氧化氢酶(catalase,简称CAT)活性分别较对照提升126. 64%、75. 02%和36. 66%;接种AMF真菌可明显降低盐胁迫下大叶女贞叶片的细胞膜透性,在15 mg/g Na Cl浓度胁迫下,接种AMF真菌的大叶女贞叶片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malonic dialdehyde,简称MDA)含量分别较对照降低16. 36%和13. 28%;接种AMF真菌可显著降低大叶女贞叶片的脯氨酸(proline,简称Pro)含量,在3 mg/g Na Cl浓度胁迫下,接种AMF真菌的大叶女贞叶片脯氨酸含量较对照降低23. 42%;接种AMF真菌可显著提升盐胁迫下大叶女贞叶片的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简称SS)及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简称SP)含量,在3 mg/g Na Cl浓度胁迫下,接种AMF真菌的大叶女贞叶片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较对照提升25. 90%和29. 53%。综上所述,AMF真菌可提高大叶女贞的耐盐性,促进其生长。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主要的大叶女贞培养基地有山东、河南、浙江、湖南等省。本文以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为例,详细分析了大叶女贞长期落叶的原因,同时提出了相关的处理措施,以期为促进大叶女贞生长,使其具备较好的观赏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适合大叶女贞容器苗生长的基质与容器,研究了7种基质配方与2种育苗容器对大叶女贞容器苗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配方P2(泥炭∶蛭石=1∶1)与P5(泥炭∶蛭石∶珍珠岩=1∶1∶1)处理大叶女贞叶片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净光合速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优于其他基质配方,可作为大叶女贞容器育苗的优良基质配方;对2种育苗容器而言,无纺布容器苗在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2个方面明显高于塑料袋容器,其他指标差异不明显,基于无纺布容器苗根系发达、移栽成活率高且无纺布可自动降解等优点,确定无纺布容器是适合大叶女贞容器育苗的理想容器类型。  相似文献   

15.
于2009年9~11月采用热扩散法对大叶女贞树干液流速率径向变化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秋季大叶女贞树干不同深度液流速率沿边材从外到内呈"低-高-低"变化,不同深度液流速率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同,20 mm处液流速率最大,30 mm处次之,10 mm处最小;南侧树干液流速率和变化幅度均大于北侧;3种典型天气条件下,大叶女贞树干液流日变化趋势差异显著;太阳辐射、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是影响树干液流的主要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16.
<正>大叶女贞是一种生长在南方的植物,其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在园林景观中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今年来,大叶女贞不断引进于中国北方地区,为北方园林增添了新的树种。本文对大叶女贞的栽培管理以及应用进行分析,了解其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1种子的采集和储存为培养出更多优良的大叶女贞品种,在对其进行栽培过程中,需对种子进行合理储存。大叶女贞开花时间较早,通常情况下在4、5月分开花,这时候的大叶女贞还没有果实,想要等到果  相似文献   

17.
<正>大叶女贞,又名冬青、桢树、高杆女贞,木樨科女贞属。原产日本,是一种常绿小乔木,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稍耐荫,但不耐干旱和瘠薄,它根系发达,萌蘖、萌芽力强。大叶女贞树冠圆整优美,耐修剪,树叶清秀,终年常绿;对多种有毒气体:氯气、二氧化硫和氟化氢抗性较强,是抗污染树种;大叶女贞叶片大,可阻滞尘土,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强,能净化空气,改善大气的质量。大叶女贞的这些生长习性,既可以美化环境又具有观赏性,因此在城市绿化中成  相似文献   

18.
<正>根据天气预报,今年可能会出现极寒天气,对小麦的安全越冬会造成极大影响。因此,预防小麦冬季冻害非常有必要。小麦冻害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越冬期冻害。11月底至12月初,如果出现严重霜降或冻雨,极易造成越冬期冻害。冻害程度较轻时主茎和大分蘖的幼穗受冻,叶片皱缩严重,即使抽穗,顶端和下端缺粒严重;冻害严重时,小麦叶片、叶尖干枯或青枯,心叶脱水,甚至死亡。二是返青期冻害。通常指的是倒春寒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对枇杷低温冻害风险评估和农业生产布局,对福州地区1961-2016年冬季日最低气温及枇杷冻害等级进行统计分析,探索福州地区枇杷冻害等级时空变化特征。明确在枇杷幼果期各种冻害级别出现次数的排序是1月、12月、2月;福州地区各县市枇杷冻害出现日数以西部、西北部最多,中部沿海其次,南部沿海最少。因此,福州西部、西北部县市应减少枇杷种植面积;中部沿海县市应控制种植面积;南部沿海县市应根据山区气温分布规律,调整枇杷品种布局和种植规模。  相似文献   

20.
小麦霜冻害是指麦田连续低温天气导致小麦果穗生长停滞。我国小麦种植面积较广,南北方的跨度大、地形多变,冻害的发生是多种多样的。平原区多而重,沿海海洋气候区、山地平原小而轻,高寒山区则情况复杂。基于此,本文从小麦品种、栽培管理和气象条件等方面探讨小麦冻害的发生原因,并提出小麦冻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