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粗纤度蚕品种的农村试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蚕品种的茧丝纤度均在3dtex左右 ,适合于生产20~22规格的生丝。茧丝纤度性状的单一 ,限制了新规格生丝及其织物的开发 ,这已经成为丝绸制品创新的瓶颈之一。粗纤度蚕品种的育成 ,突破了茧丝纤度这一原料瓶颈 ,为新型真丝面料及其丝绸产品提供了新的原料基础。浙江大学蚕蜂科学系用新的育种理念 ,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家蚕种质资源 ,采用新育种法 ,育成粗纤度蚕品种“新苗×明日” ,其一代杂交种的实验室成绩达到了茧丝纤度5.197dtex(4.725D) ,解舒丝长870m ;生丝和织物的伸长弹性率、抗弯刚度等明显优于普…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内外市场对丝绸产品需求多样化、高档化,以及丝绸产品结构的调整,对茧丝绸品种提出了新的要求,生产高品位生丝和超薄型丝织物就需要细纤度茧丝蚕品种,开发超细纤度茧丝不仅提高我国茧丝绸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且也迎合了国内外的需求,为此需选育细纤度蚕品种.  相似文献   

3.
三眠蚕品种853白×543B的性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阳春 《中国蚕业》2003,24(1):52-52
随着国内外市场对丝绸产品需求多样化、高档化.以及丝绸产品结构的调整,对茧丝绸品种提出了新的要求.生产高品位生丝和超薄型丝织物就需要细纤度茧丝蚕品种,开发超细纤度茧丝不仅提高我国茧丝绸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且也迎合了国内外的需求,为此需选育细纤度蚕品种。853白×543B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茧丝纤度1.87~2.10dtex,解舒丝长900~1000m,净度95~97分,综合性状达到实用水平。该品种具眠性稳定(三眠率在98%左右)、强健  相似文献   

4.
经济的养蚕     
<正> 经济的养蚕应着眼于附加价值高的茧丝生产和高效率养蚕两个方面。一、附加价值高的茧丝生产随着新品的开发,要求原料茧符合新的性状,即有以下三种特性:(1)细纤度茧:内衣等对皮肤感觉良好的及纤细的混纺丝等用的茧丝。(2)粗纤度茧:要求挺括、耐磨等西服类外衣用的茧丝。  相似文献   

5.
<正> 一、新育成的蚕品种蚕丝素材的开发,是对茧丝质量要求的多样化。以前较为重视小类,要求茧丝纤度和粒内均方差、茧丝长等性状优良。在蚕丝昆虫研究所,直到现在育成的有作和服用丝原料茧,茧丝纤度3.0D左右的标准纤度蚕品种,有2.0D  相似文献   

6.
对引进育成的高品质茧丝蚕品种"蜀绣×渝春"进行春季农村大面积和小区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新蚕品种发育、眠起整齐,抗病性能与对照种"871×872"相仿;茧型匀整,蛹体较小,茧层厚,50g茧鲜壳量12.13g,干毛茧出丝率43.38%,比对照种分别提高6.12%、4.56个百分点,解舒光折222.82Kg,比对照种低4.81%;茧丝长1400m以上,纤度细,茧丝纤度2.245D,比对照种细20.16%,是1对能生产优质原料茧、缫丝效益高的高品质茧丝蚕品种,适宜在茧丝绸一体化经营蚕区推广饲养。  相似文献   

7.
通过国家“八五”和“九五”攻关,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和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已经选育出适合织造重磅真丝绸产品的粗纤度蚕品种。粗纤度丝的伸长弹性率、抗弯刚度等明显优于目前生产上推广应用品种的茧丝,突破了丝绸原料的茧丝纤度性状单一的瓶颈,为厚型粗扩、抗皱挺刮的真丝面料及其服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原料基础。这对于提升我国传统丝绸产业  相似文献   

8.
苏豪蚕种有限公司引进日本的家蚕育种素材,育成了粗纤度蚕品种206×205,本试验调查结果显示养蚕过程中同样的蚕品种,同样的饲养数量,由于给桑量的不同,对蚕品种的经济性状的影响出现了随着给桑量的增加,龄期经过时间缩短、收茧量增加、茧丝长加长、茧丝纤度增粗的趋向。  相似文献   

9.
利用杂交育种及系统选择的方法,育成具有细纤度特色的二化性柞蚕基础品种"C"。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孵化齐一,蚕期眠起、作茧整齐,龄期短;千克卵茧层量41.59g,茧层率11.48%;茧丝长807.39m,解舒丝长438.12m,解舒率54.18%,茧丝纤度4.88D。新品种具有茧丝细、丝质较优的特点,适合缫制细纤度高品位生丝,可为柞蚕优质原料生产及其新品种选育提供新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 ,人们对丝绸产品的需求逐步从传统的低档次向高档次发展 ,丝绸行业迫切需要开发出新型、有特色的丝绸产品。建立粗纤度蚕品种生产基地 ,提供适合织造重磅丝绸产品的原料茧 ,对于提升我市丝绸产品的档次和品质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引进筛选适宜我市气候条件饲养的粗纤度蚕品种 ,研究适应粗纤度品种性状发挥的饲养技术 ,今年初 ,我所引进3对粗纤度品种 ,进行实验室试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供试蚕品种春期共选择粗纤度品种3对 ,分别是从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引进的C华×JD(单交种…  相似文献   

11.
给桑量和茧丝量的相关性试验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调查通过对两对蚕品种:粗纤度品种206×205和现行蚕品种菁松×皓月,在养蚕过程中,采取在同样的饲养蚕头数,同样的饲养环境下,给予不同的给桑量,出现了随着给桑量的增加,全茧量增加、茧层增厚、茧丝长加长、茧丝量增加的趋势,但增加的幅度不同,蚕品种间也有开差。茧丝纤度增粗的趋向不明显。但50kg桑叶产茧量出现下降的趋势,茧层率变化的趋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利用杂交育种及系统选择的方法,育成了具有中细纤度特色的4眠性家蚕新品种苏秀×春丰。经江苏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和农村生产试验表明,新品种孵化、眠起、上蔟齐一。实验室鉴定成绩为万蚕茧层量、万蚕产丝量分别比对照品种菁松×皓月提高1.02%和1.28%,茧丝品质性状也优于对照品种,其中茧丝长1525m,解舒丝长1186m,解舒率77.78%,茧丝纤度2.646dtex,洁净93.94分。新品种具有茧丝纤度细、茧丝长、茧丝纤度综合均方差小的特色,适合缫制细纤度高品位生丝。2010年4月该品种通过江苏省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可作为华东地区优质原料茧生产的实用家蚕品种。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市场对细纤度蚕丝的需求,以健康性较强的限性斑纹品种2033为母本,中细纤度的多丝量品种781为父本,定向转育成限性斑纹品种镇781;以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红平2为供体,含多化性血缘的细纤度品种7532为受体,采用雌回交法育成红平6.两者组配成雄蚕品种镇781x红平6,其雄蚕率达98%以上,与对照品种菁松×皓月相比,实验室鉴定的龄期经过减少约1 d,虫蛹率(91.00%)、茧层率(25.68%)、茧丝长(1352.97 m)和干茧出丝率(43.93%)分别增加3.77百分点、4.00百分点、26.04%和6.33百分点,茧丝纤度(2.43 dtex)细16.54%,净度(95.85分)提高1.52%;农村鉴定的龄期经过缩短约0.5 d,虫蛹率94.30%、全茧量1.63 g、茧层率25.91%、茧丝长1 371.5 m、茧丝纤度2.54 dtex、净度95.3分.镇781x红平6是一对健康好养、产丝量高、茧丝纤度细和茧丝质量好的雄蚕品种,适合在云南蚕区春秋期推广饲养,可生产用于缫制高品位生丝的原料茧.  相似文献   

14.
应用优良的蚕品种是茧丝绸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每次蚕品种的更新换代都使茧丝产、质量明显提高.蚕品种性状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原料茧的质量,进而影响生丝及其织物的品位和档次,从而影响茧丝绸行业的效益.蚕茧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丝绸工业的需要,随着市场的变化,丝绸工业对原料茧提出了新的要求,优质茧的概念和内涵也与时俱进地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   

15.
课题组通过三年四期饲养粗纤度蚕品种,对粗纤度蚕品种的饲养技术进行了总结,并考察了不同用桑量对粗纤度品种茧丝纤 度的影响,初步开发了新型有特色的粗纤度丝绸产品。  相似文献   

16.
普通的四眠蚕要经过四次蜕皮 (眠 ) ,才能吐丝结茧 ,而三眠蚕只眠三次 ,没有五龄期 ,四龄期就能早熟结茧。由于全龄经过的缩短 ,三眠蚕食桑量要比四眠蚕少 ,三眠蚕茧也要比四眠蚕茧小。虽然三眠蚕茧形小 ,但干壳量高、茧丝长长、解舒率高 ,特别是茧丝纤度细而匀、强伸度好 ,可以缫制高档优质细旦生丝 ,是一种难得的开发特种用途生丝的理想原料。为了开发利用超细纤度生丝 ,增强我国丝绸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应变力 ,1 985~ 1 988年陆雪芳等先后研究成功SM -1和金鹿三眠素人工诱导三眠蚕生产超细纤度茧丝技术[1] ,1 99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蚕…  相似文献   

17.
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雌雄蚕茧内在质量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荧苏×荧晓”F1代中秋蚕茧,其茧丝纤度在19D以下,雄茧茧层率比雌茧高出2.74个百分点,干壳量比雌茧高出1.897g,干茧出丝率比雌茧高出6.55个百分点,雄蚕茧丝的伸长率比雌茧丝高出1个百分点,茧丝纤度比雌蚕茧丝细0.167D,茧丝相对强力比雌蚕茧丝高出0.3个gf/D,雄蚕茧比雌蚕茧更符合缫制高品位生丝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正> 新指定作为特殊用途的蚕品种日507号·日508号×中507号·中508(爱称:先锋),日本农林水产省告示第388号(平成元年3月23日)已作了正式公布使用。这个品种是作为西服面料用新素材“斯派罗绢丝”等的原料茧。以茧丝纤度4.5D为目标育成的粗纤度蚕品种。  相似文献   

19.
由于绢的需要减少,蚕糖事业团生丝增加,因此,蚕丝研究目的从提高生产性开始变为扩大绢的新用途。例如绢与合纤混纺,细纤度和3眠蚕的利用,绢纺丝,超省力养蚕等研究。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关茧生产研究者,考虑如何扩大绢的用途。我们的研究室将包含昆虫激素等的生理活性物质,进行控制蚕的生长、经过日数、收茧量等的研究。最近进行了控制茧的大小和茧丝纤度研究,而在绢加工方面进行控制多样茧丝原材料技术的  相似文献   

20.
<正> 巴西的自然条件和气候很适宜养蚕,一般年养蚕8次。多的可达10次,每次蚕期约21天。鲜茧年产1.9—2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3%,生丝产量约2300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7%。 巴西蚕茧的茧质较好,茧丝纤度约2.2—3.5旦尼尔,茧丝长1100—1200米,解舒率55—65%。鲜茧出丝率约14.7%,由于茧丝纤度细,宜使用自动缫丝生产20/22D生丝,品位一般为4A级。缫丝设备多数是日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