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应用蜡蚧轮枝菌防治湿地松粉蚧的试验结果,用其2.5×107/ml和1.7×107/ml的孢子液室内防治湿地松粉蚧,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6.7%和65.9%;林地用其每公顷喷孢量为33×1012和16.5×1012个孢子防治湿地松粉蚧,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2.7%和99.5%。  相似文献   

2.
化学药剂防治湿地松粉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了3种化学药剂对湿地松粉蚧进行室内杀虫试验及林间防治,结果表明:在室内低浓度1以速扑杀效果最好,平均校正死亡率达84.47%;林间用速扑杀能较快地降低当代虫虫口密度,对湿地松粉蚧的扩散蔓延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1996年国家林业局重新确定的国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共有35种,目前广西分布的有9种,即肉桂枝枯病、松针褐斑病、板栗疫病、柑桔溃疡病、桉树焦枯病、双条衫天牛、柳编蛾、锈色粒肩天牛及黄斑星天牛等,其中肉桂枝枯病的危害较严重。 但是,分布于省外的国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如松材线虫病、毛竹枯梢病、松突圆蚧、湿地松粉蛤、美国白蛾及日本松干蚧,对林木危害却相当严重,对我区构成很大威胁。特别是广东省现有分布的松材线虫病、松突圆蚧和湿地松粉蚧危害严重,传播途径广,扩散蔓延速度快,防治困难,造成损失大。 我区与广东相…  相似文献   

4.
80年代以来,松突圆蚧、湿地松粉蚧、松材线虫病三种危险性病虫陆续传入广东省并蔓延成灾,造成严重损失。虽然广东省投入了大量的经费进行防治和控制,仍未能控制灾害的蔓延。目前这些病虫正朝着我区东南部边境扩散,对我区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5.
白云山风景区湿地松粉蚧自然种群生命表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玉梅 《林业科技》2008,33(1):24-27
以林间调查为基础,作用因子组配的生命表及其相应的分析方法为研究手段,对湿地松粉蚧在白云山风景区的发生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组建了越冬代和第1代的连续世代生命表,分析了本地天敌对湿地松粉蚧自然种群数量的影响.第一世代的种群趋势指数为9.398,在白云山,捕食性天敌EIPC值为2.155 7,即排除本地天敌对湿地松粉蚧的控制作用后,下代种群数量将为当代的2.155 7倍,说明本地天敌对湿地松粉蚧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其他类因子是影响该粉蚧种群数量发展趋势的重要因子,其EIPC值为9.0636.  相似文献   

6.
警惕湿地松粉蚧在我省传播蔓延据广东省林业厅森防站、省林科所和华南农业大学等的报道:近年因引种湿地松良种接穗传入广东的一种新害虫一一湿地松粉蚧Oracellaacuta(Kobdell)Ferris,已列入广东省森林害虫检疫对象。该虫主要危害湿地松,也...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森林面积大,现有林面积达960多万hm~2,由于树种单一、纯林面积大,而且气候温暖、湿润,比较适宜昆虫的繁殖、生长,导致森林害虫发生比较严重。森林病虫害还具有发生面积大、种类和世代多、危害期长等特点,主要的森林害虫有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lia、湿地松粉蚧Oracella acuta、  相似文献   

8.
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Takagi)属盾蚧科突圆蚧属,是近年在广东省新出现的松树害虫,为害马尾松、黑松、加勒比松、火炬松、湿地松等松属树种。该虫生活隐蔽,多寄生于针叶基部叶鞘内,将口针插入叶部维管束吸取液汁或直接吸取细胞液,导致针叶萎黄,林木生长衰退和枯死。据广东省林业厅1984年调查,在珠海、深圳、中山、惠阳、斗门和东莞等12个沿海县、市的松林受松突圆蚧为害面积达257万亩,其中142万亩严重受害。湿地松为南方大面积引种的树种,以生长速度快、树干通直、抗逆性强等特点称著,深受群众喜爱。我省从六十年代开始至今已经种植湿地松达300多万亩,成为造林绿化主要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9.
选取8种化学农药对湿地松粉蚧Oracella acuta(Lobdell)幼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40%杀扑磷对湿地松粉蚧的室内毒杀力最强,LC50为0.0480 g/L;毒死蜱毒力最差,LC50为0.4026g/L。在8种农药中,杀扑磷、氧化乐果和吡虫啉对湿地松粉蚧均有较好的毒杀效果。  相似文献   

10.
1999年 8月 ,在横峰县莲荷发现蚧壳虫危害湿地松。经调查 ,发生面积有 33hm2多。湿地杉被害后 ,针叶枯黄 ,提早落叶 ,生长日趋衰弱 ,受害严重的松树 ,针叶一片枯黄 ,秋后干枯而死。经中科院上海昆虫研究所胡金林先生鉴定为同翅目盾蚧科的台松副长蛎蚧Parainsulaspis phtysophila( Takagi)。据报道 ,该虫国内分布在浙江、湖南 ,江西属首次发现 ,主要危害树种有湿地松、火炬松、马尾松、黑松、长叶松和华山松等江西发现台松副长蛎蚧为害$江西省横峰县森防站@刘发照  相似文献   

11.
森林病虫害是森林的三大灾害之一,给林业生产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广西有森林病虫害300多种,造成严重危害的30多种,其中病害近10种,虫害20多种,年平均发生危害面积20万公顷以上,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亿元以上。由于树叶被吃光、林木枯死、气候恶化、水土流失等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比直接经济损失可能高出数倍至十倍。目前,广西正面临着来自外地的松材线虫、松突圆蚧和湿地松粉蚧等危险性病虫的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2.
芽枝状枝孢霉和蜡蚧轮枝菌防治湿地松粉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芽枝状枝孢霉CladoSporiumcladosporides(Fres.)Derrues和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lecanii的孢子液2.5×107/ml和1.7Xl07/ml防治湿地松粉蚧Oracellaacula(Lobdell),试验结果为:在室内,用芽枝状枝孢霉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2.7%和85.o%,用蜡蚧轮枝菌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6.7%和65.9%;林地每公顷喷孢量为33×1012和16.5×1012个孢子防治湿地松粉蚧,用芽枝状枝孢霉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45.2%和81.0%,用蜡蚧轮枝菌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2.7%和99.5%。初步认为上述两种菌在湿地松粉蚧防治上具有应用前途。  相似文献   

13.
松突圆蚧天敌研究初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正> 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hagi 自1982年发现传入与港澳毗邻的广东沿海县、市,到1987年底止,已蔓延扩散到20个县市,650万亩,其中120多万亩松林濒于枯死。该蚧寄生个体小,隐蔽性强,多寄生于松针叶鞘内,形成叶鞘和介壳双层保护,给防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探索松突圆蚧生物防治方法,保护和利用有效天敌,以控制该蚧的发生和蔓延,1985—1987年,我们在广东惠东、深圳、珠海、中山等地,对松突圆蚧天敌做了调查,并对一些优势种进行了观察研究,同时在日本琉球大学东清二教授协助下,对来自日本冲绳县的以琉球松为寄主的松突圆蚧寄生性天敌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4.
湿地松粉蚧外引寄生天敌室内繁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广东省森林病虫害防治与检疫总站昆虫繁育室,用接种了湿地松粉蚧的湿地松和火炬松盆栽幼树,繁殖从美国引进的湿地松粉蚧寄生天敌——火炬松短索跳小蜂、迪氏跳小蜂和粉蚧广腹细蜂,连续10年成功繁殖出子代蜂,并长期保持一定的种群数量。释放的亲代寄生蜂数量与检查到的子代寄生蜂数量的比例为6:1。  相似文献   

15.
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 ,属国家级检疫对象 ,在我国主要依靠松褐天牛传媒及人为活动作远距离传播 ,松树一旦感染两、三个月内很快死亡 ,其传播快 ,治理难度大。自 1 982年以来疫离情已扩散到江苏、浙江、山东、安徽、重庆、上海等 6省 (市 ) 6 0多个县 ,2 0 0 0年发生面积 8.1万 hm2 ,今年上半年发生面积达 7.9万 hm2 ,累计枯死松树 180 0余万株 ,损失木材 1 0万 m3,用于病害防治的费用达 1 30 0万元 ,对我国 0 .3亿 hm2 松林和黄山、九华山、西湖等著名风景区的松树构成严重威胁 ,且有进一步扩散蔓延趋势。松材线虫病的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16.
对2005-2010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发生区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湿地松粉蚧Oracella acuta、板栗疫病Cryphonectria parasitica的发生数据统计分析表明:2008年,松墨天牛发生面积呈暴发式增长,为偏重发生;马尾松毛虫发生面积急剧下降,重度发生面积下降77.6%,发生程度呈轻度、中度;湿地松粉蚧当年发生面积略有上升,但总体呈连续6年的下降趋势;板栗疫病发生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特别是2009年较2008年重度发生面积增加了57.7%.  相似文献   

17.
湿地松粉蚧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湿地松粉蚧生物学特性、危害及其天敌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杨齿盾蚧分布在额济纳旗胡杨林区及街道的杨树上,面积有20万亩。据1990年调查,近年来封育恢复起来的幼树也沾染了这种害虫,面积达6万余亩,并且还在迅速蔓延。杨齿盾蚧是明显的枝干害虫。当其成、若虫布满枝干,虫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厘米60个以上时,树木的枝干树皮呈红褐色,皮层腐烂发黑,枝干就会枯死。当2~5年生的幼  相似文献   

19.
松突圆蚧属同翅目、盾蚧科、突圆蚧属,寄主是马尾松和湿地松、黑松、加勒比松、南亚松等松属植物。它被我国定为对内、对外森林植物检疫对象,是严重危害松林的危险性害虫。2002年该虫由广东信宜传入广西,至2007年6月底,已经扩散到广西的北流、容县、陆川、博白、岑溪等多个县市,面积超10万公顷,局部林区出现松树枯死,今后仍将向西蔓  相似文献   

20.
阻隔环防治杨树草履蚧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是蒙城县造林绿化的主要树种,目前全县杨树面积46.5万亩。蒙城县自1995年在白杨林场发现杨树草履蚧危害以来,到2010年草履蚧已蔓延至全县18个乡镇,面积已由最初的20亩扩大到5500亩,局部危害呈加重之势。近年来,为摸索杨树草履蚧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我县进行了连续观察与试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调查与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