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科技     
挪威推出一新型鱼废料饲料 最近,挪威一鱼养殖公司GellyFeed Ltd研究了一种新型饲料,这种新型饲料不仅价格便宜,而且鱼长得又快又大,这种饲料的原材料是鱼废料。 与旧的干饲料相比,这种新型饲料含有更多鱼体中的物质,且不会造成环境问题。实验证明:与旧饲料相比,使用该种饲料,鲑鱼生长速度增长15%,每年生产675吨鲑鱼的鱼养殖厂将多生产100吨鱼。另外,这种新型饲料不需例如油和淀粉等添加剂,只需海洋原材料。来自脂肪鱼例如青鱼  相似文献   

2.
《饲料与畜牧》2005,(2):38-38
挪威一水产养殖公司最近研发了一种新型鱼饲料,不仅价格便宜,而且鱼长得又快又大,这种饲料的原料是鱼废料。与常规干饲料相比,这种饲料含有更多鱼体中的物质,且不会造成环境问题。试验证明:与常规饲料相比,使用这种饲料,鲑鱼生长速度增长15%,年产675t鲑鱼的养殖场将多生产100t鱼。这种饲料不需要油和淀粉等原料,只需海洋鱼类废料。  相似文献   

3.
日本旭日东生物化学公司培育了一种新型的、专用于添加到鱼饲料中的酵母,现已开始工业化生产。这种酵母的生物活性在于能够补充鱼体内的各种消化功能和对不同饲料的消化适应性,因而能适合各种鱼类和水生生物,特别是幼鱼。目前,该种酵母除已添加在饲料中喂饲各种普通鱼以外,还用于各种名贵鱼类和对虾、鳗类、黄鳝、鳖、龟等水生生物,其促生长效果好,而且使这些水生生物的饲料源更加广泛。日本培育出新型鱼饲料专用酵母  相似文献   

4.
为降低斑点叉尾鱼回饲料成本,使用植物蛋白代替鱼粉进行了158d 的养殖试验。投喂颗粒饲料分别含蛋白质26% 、28% 和32% ,其中鱼粉等动物蛋白含量分别为0% 、2 % 、4% 、6 % 。全植物饲料中棉籽饼占40 % 、豆饼占20 % ,并添加适量赖氨酸,连续养殖二年半。结果表明:投喂不同饲料的斑点叉尾鱼回的增重、产量、饲料转换率和成活率等均无显著差异。投喂全植物饲料的商品鱼脂肪含量低、耐贮存,且饲料成本降低了15 % 。  相似文献   

5.
开发鱼用配合饲料促进高档鱼养殖业发展张为民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产养殖业也得到较快的发展,部分高档水产品还出口创汇。广大养殖户不再只是养殖传统的四大家鱼,而是把目光转向经济效益高的高档鱼上。继鳗鱼养殖大规模发展后,鲈鱼、甲鱼、斑点叉尾、虱目鱼...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平均体重10.5g左右的斑点叉尾鮰为试验鱼,分别在饲料中加入0、250、500、750和1000mg/kg的中草药发酵提取物,养殖试验为8周。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提取物后,可以显著提高鱼的增重率、蛋白质利用效率和降低饲料系数(P0.05);与对照组相比,提取物添加500~1000g/kg的鱼增重率提高11.39%~26.90%,蛋白质效率提高7.10%~14.75%,饲料系数降低7.98%~17.79%(P0.05);添加750~1000g/kg提取物可显著提高鱼体肥满度达6.06%~12.12%(P0.05),内脏与体重比及肝胰脏与体重比较对照组则显著下降(P0.05);同时,检测到前中肠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显著增强(P0.05)。综上可知,在斑点叉尾鮰饲料中添加500~1000mg/kg的中草药发酵提取物,可以较好地促进斑点叉尾鮰生长,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鱼品质。  相似文献   

7.
鳞鳃太阳鱼的适宜饵料配方鳞鳃太阳鱼生长快、易捕捞,在美国习惯用斑点叉尾蛔配合饲料进行养殖。为测定太阳鱼最佳生长和成活所需最低饵料蛋白含量,美国肯塔基州立大学水产养殖研究中心试制出太阳鱼种全价颗粒饲料,其配方如下(%)。豆饼55、鱼粉10、肉骨粉2、玉...  相似文献   

8.
鱼是欧美市场的3大淡水水产品之一,我国于1984年引进,1987年繁殖成功,目前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推广养殖。从2004年始,由于越南巴沙鱼被美国定为反倾销产品,他们在欧美市场的鱼片订单逐渐转到中国,大量从中国订购鱼回鱼系列冷冻产品。这在要求扩大斑点叉尾鱼回生产规模的同时,也对食品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也给研发安全鱼回鱼专用饲料提出了挑战。笔者就国内外鱼回鱼营养需求与饲料开发现状作一综述。1斑点叉尾鱼回营养需要鱼类的维持能量需要量较哺乳动物低,约占摄入的总代谢能15% ̄24%;鱼类的消化能需要在13 ̄19MJ/kg,适宜能量蛋白质比为3…  相似文献   

9.
《饲料工业》2005,26(5):7-7
挪威Gelly饲料公司是三文鱼和真鳕饲料专利技术公司.日前他们已经开发出一种养鱼场使用的新型饲料.比传统干饲料更能促进鱼类迅速增长,并使鱼的规格更大。新的饲料采用鱼废料作为原料,可以使鱼的增长速度比常规饲料快15%。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植酸酶对斑点叉尾鮰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氮、磷排泄的影响,以确定植酸酶在斑点叉尾鮰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选取初始均重为(1.74±0.02)g的斑点叉尾鮰幼鱼540尾,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30尾鱼.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300、500、1 000、l...  相似文献   

11.
美国佛罗里达柯菲生物技术公司的研究发现:微量甲状腺素将是鱼类最有效的促进增长剂,该研究所作了批量试验。在鱼的饲料中按每百公斤饲料添加1毫克的甲状腺素,这种饲料便可大大增进鱼的摄食量,加快鱼的生长速度,还可以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减少鱼病的发生。试验还证明:这种添加了微量甲状腺素的饲料对所有的鱼都有明显的增效,而对鲤鱼、鲫鱼的增长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年产1万吨水产养殖饲料的北京友谊饲料厂,从去年6月开始采用植物蛋白替代动物蛋白,成功地开发出融熟化、膨化、喷油、制粒于一体的新型配方新工艺。用这种饲料喂养鱼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饲料菜是鱼畜禽的优质青饲料从俄罗斯引进的这种新型饲料菜,属藜科多年生宿根性植物,成墩成簇地生长,株高1.3m左右、叶片宽大肥厚,再生能力极强、春、夏、秋三季可随刈随长。可从根本上解决养殖业在严冬、早春、初夏、晚秋的青饲料缺口,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  相似文献   

14.
信息采撷     
新型饲料缩短鱼类生长期挪威Gelly饲料公司是三文鱼和真鳕饲料专利技术公司,日前他们已经开发出一种养鱼场使用的新型饲料,比传统干饲料更能促进鱼类迅速增长,并使鱼的规格更大。新的饲料采用鱼废料作为原料,可以使鱼的增长速度比常规饲料快15%。公司经理Oistein Baekken说:“如果使用新饲料,每年生产675t切割三文鱼的养鱼场能多生产100t。在鱼迅速增长的同时,也将变得越来越大,这样以来售价也会增长。”此外,没有必要添加油或淀粉来生产饲料。脂肪很多的鱼如鲱鱼和鲭鱼的下脚料是生产三文鱼饲料的优质材料,富含能量,白色鱼类如黑线鳕、狭…  相似文献   

15.
美国路易斯桑那州水产养殖研究站给斑点叉尾( )投喂全植物饲料进行了2年半的养殖试验.饲料中棉籽饼占40%,豆饼占20%,麸皮占25%,玉米占12%,磷酸二钙1%、鱼油2%,适量添加维生素、无机盐和赖氨酸.日饱食投饵1次,每年春季与秋季捕获,捕获后补充放养.测出总产鱼5 840 kg,平均年产鱼3 650 kg/hm2,饲料系数2.6,平均个体重481 g,出肉率59%.而投喂动物蛋白饲料的鱼平均个体重529 g,饲料系数2.5,平均年产鱼3 477 kg/hm2,总产鱼5 562 kg,差异不显著.但投喂全植物饲料的鱼内脏和肌肉中的脂肪含量低,且饲料成本降低了15%.  相似文献   

16.
按照 L1 2 ( 2 1 1 )正交表设计 1 1种微量、常量矿物质元素 1 2种组合的配合饲料 ,进行 5 4d的室内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在现有的斑点叉尾鱼回微量、常量矿物质元素需要量的基础上 ,Mn、Cu、Co、Mg增加 5 0 %用量后显著促进了斑点叉尾鱼回的生长速度 ;酵母 Cr的添加 ( 0 .5 mg/ kg)非常显著地抑制了生长速度 ,在斑点叉尾鱼回饲料中不能添加 Cr;Zn、Fe、I用量增加显著抑制了生长速度 ,在实际使用时不能增加用量。 Fe、Zn、I、Se、P的用量增加将使斑点叉尾鱼回的饲料系数也增加 ,尤其是 Fe、Zn、I、Se较为明显 ;而 Cu、Mn、Co、Cr、Ca、Mg用量的增加使饲料系数降低。Fe、Cu、Mn、Co、I、Mg使内脏比增加 ,以 Fe最为明显 ;而 Zn、Se、Cr、Ca、P使内脏比减少 ,以 Cr最为明显。Fe、Zn、I的增加可使体长 /体重比增加、使体长生长快于体重的增长 ,其结果使鱼体向“长条形”发展 ;而 Cu、Mn、Co、Se、Cr、Ca、P、Mg的增加使体长 /体重的值减小 ,可使体重的增长大于体长的生长 ,使鱼体向“肥”、“粗壮”体型发展。综合分析以第 5组的组合最佳 ,使斑点叉尾鱼回的生长速度比第 1组高 3 0 %、饲料系数低 2 1 %。  相似文献   

17.
冰冻鱼饲料     
法国专家发明了一种新型鱼饲料——冰冻饲料。它的制做方法是:将水草晒干研成粉,加入鱼粉、浮游动物粉、抗菌素、维生素、动物胶和水,混合均匀,然后进行冷冻。冻成块的饲料投入鱼塘后能慢慢地融解成鱼饵。这种冰冻饲料的特点是:营养丰富、卫生,鱼吃了不容易生病,也不会污染水质。  相似文献   

18.
植酸酶预处理饲料对斑点叉尾鮰生长及磷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体外预处理方式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旨在探讨其对斑点叉尾鮰生长及磷利用率的影响.试验以初始条件一致、平均体重为(1.74±0.02)g的450尾斑点叉尾鮰(Icralurus punctatus)稚鱼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完全分组设计,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D0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  相似文献   

19.
美国路易斯桑那州水产养殖研究站给斑点叉尾回投喂全植物饲料进行了2.5年的养殖试验。饲料中棉籽饼占40%,豆饼占20%,麸皮占25%,玉米占12%,磷酸二钙1%、鱼油2%、适量添加维生素、无机盐和赖氨酸。日饱食投饵1次,每年春季与秋季捕获,捕获后补充放养。测出总产鱼5840kg,平均年产鱼3650kg/hm~2,饲料系数2.6,平均个体重481g,出肉庇59%。而投喂动物蛋白饲料的鱼平均个体重52g,饲料系数2.5,平均年产鱼3477kg/hm~2,总  相似文献   

20.
养殖武昌鱼体色与鳞片黑色素细胞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水产养殖,尤其是使用配合饲料养殖的淡水鱼经常会发生鱼体体色的变化,这是困扰淡水养殖和水产配合饲料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发生体色变化的鱼类以前主要是无鳞鱼,如黄鳝、塘鲺、黄桑鱼、斑点叉尾鲴、长吻鲍等。目前发现在有鳞鱼类,如武昌鱼、草鱼、鲤鱼等中也经常发生体色变化。体色变化的主要特征是颜色变浅(变白),同时,在体色变化时体表粘液减少或没有了粘液,体表有一定程度的出血,在一些地方将这种变化称为“鱼体发毛”。目前针对养殖生产中出现这类问题的研究报告不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