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种植模式和氮肥形态对威芋3号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选用马铃薯品种威芋3号,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薯玉传统间作模式、薯豆间作新模式下氮素形态对马铃薯产量、品质、营养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薯豆间作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比单作和薯玉间作分别增产17.2%、5.8%,并显著提高薯块粗蛋白含量和单株氮、钾含量,但使淀粉含量降低。与硝态氮肥相比较,铵态氮肥、酰胺态氮肥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分别增产15.73%、13.49%;与其他两种形态氮肥相比,铵态氮肥显著提高了薯块的粗蛋白、Vc含量、植株氮、磷、钾含量,但显著降低了还原糖、淀粉含量。氮肥形态与间作对马铃薯粗蛋白、淀粉、还原糖、产量、单株氮、钾含量有显著的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2.
旱区马铃薯新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进了11个马铃薯新品种,以当地品种‘定薯1号’为对照,对物候期、经济性状、产量及块茎品质进行了评价。各引进品种均较对照增产,其中‘鄂马铃薯5号’、‘宁薯14号’、‘中薯21号’和‘冀张薯8号’产量分别为44 933,39 224,37 501和36 270 kg/hm~2,较对照‘定薯1号’分别增产72.1%、50.3%、43.7%和39.0%,且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建议作为主粮化加工薯大面积推广种植;‘鄂马铃薯5号’和‘青薯10号’产量高,淀粉、干物质及粗蛋白含量高,还原糖含量较低,适合全粉加工;其他品种继续评价。  相似文献   

3.
《中国马铃薯》2017,(3):190-192
‘定薯3号’是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大西洋’为母本,‘定薯1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马铃薯新品种。晚熟菜用及淀粉加工兼用型,生育期128 d左右。薯块圆形,白皮白肉,薯皮较粗,芽眼少而浅。平均单株结薯数6.3个,商品薯率78.80%。块茎干物质含量26.50%,淀粉含量17.90%,还原糖含量0.21%,粗蛋白含量2.12%,维生素C含量15.90 mg/100g,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159 kg/667m~2。较抗晚疫病,耐旱。201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适宜在青海东南部、宁夏南部和甘肃中部等北方一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中国马铃薯》2015,(5):278-282
为了确定陇中地区马铃薯生产中氯化钾的合理用量,于2010年在甘肃兰州和定西两地进行了不同氯化钾施用量试验,测定了马铃薯单株块茎数、块茎重、大中薯率、烂薯率和薯块产量,分析了不同用量下马铃薯品质。结果表明,在施N 120 kg/hm2和P2O5 60 kg/hm2的基础上,K2O用量在0~84 kg/hm2的范围内,随着钾肥施入量的增加,单株块茎数、块茎重、大中薯率和薯块产量以及马铃薯干物质、粗淀粉和还原糖含量不断提高,而烂薯率明显减小,维生素C含量不断下降;且在钾肥施入量为84 kg/hm2时,单株块茎数、块茎重、大中薯率和薯块产量以及马铃薯干物质、粗淀粉含量最高,而烂薯率最低。因此,甘肃马铃薯主产区马铃薯生产过程中,在施纯N 120 kg/hm2和P2O5 60 kg/hm2条件下,氯化钾适宜用量为K2O 36~84 kg/hm2。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品种延薯7号是2002年以延薯4号作母本、以早大白作父本,有性杂交获得实生籽,经过各世代鉴定筛选而育成。该品种2008~2009年在吉林省两年区域试验中667 m2平均产量1 904 kg,比对照东农303增产9.8%;鲜薯维生素C含量18.0 mg/100 g,淀粉含量11.0%,干物质含量19.0%,还原糖含量0.40%,粗蛋白含量1.93%,中感马铃薯晚疫病。2010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引进马铃薯品种在青岛试种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引进的4个马铃薯品种在青岛进行了试种。试验结果显示,AVALANCHE和CHEL LAH两个品种的单株产量较高,都在500g以上,4个品种间的单株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单株结薯数都在9个以上,4个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单薯重CHELLAH最高,达57 59g;DESIRE和JAMI LA较低,与AVALANCH、CHELLAH之间差异达极显著。AVALANCH和CHELLAH的Vc含量、还原糖含量较高,为其它2个品种的3~4倍;而粗蛋白含量则较低。4个品种的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相差不大。CHELLAH、DESIRE、JAMILA的叶片光合能力都较强。经过综合产量和品质等各项指标分析,认为AVALANCHE和CHELLAH两个品种较适合在青岛种植。  相似文献   

7.
为了创制优异的加工型马铃薯基因型和新品种,试验对98份马铃薯种质的块茎品质(淀粉、还原糖含量)进行检测,鉴定筛选出20份高淀粉(淀粉含量≥18.0%)种质材料,39份低还原糖(还原糖含量≤0.20%)种质材料。根据种质的亲缘关系和主要特性进行杂交亲本的选配,配制“高淀粉×低还原糖”类型的杂交亲本组合,筛选出后代F1单株表现优异的炸片高淀粉加工型组合“天薯10号×克新17号”。对组合“天薯10号×克新17号”后代239份F1群体的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和炸片色泽进行检测与分析,鉴定筛选出一批具有优良基因型的马铃薯种质材料:83份基因型淀粉含量≥18.0%,56份基因型还原糖含量≤0.20%,85份基因型炸片色泽值≤3.0。这些优异的基因型可作为高淀粉和低还原糖马铃薯品种选育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8.
湖南春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通过对8个马铃薯品种的抗性、商品性、品质、产量等特性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鲁引、9903、中薯3号、中薯2号分别比东农303增产25.46%、19.09%、9.59%、5.67%,它们抗性强、综合性状表现好,值得推广。大西洋的抗性好、干物质含量高、还原糖含量低,是很好的值得推广的加工品种。诺兰的抗性差、产量低,但干物质、淀粉含量高。  相似文献   

9.
延薯6号新品种是2002年以延薯4号作母本、早大白作父本,有性杂交获得实生籽,经过各世代鉴定筛选而育成。该品种2007~2008年在吉林省两年区域试验中667 m2平均产量2 059 kg,比对照克新2号增产37.8%;鲜薯维生素C含量21.4 mg/100 g,淀粉含量12.4%,干物质含量20.6%,还原糖含量0.55%,粗蛋白含量2.38%;轻感马铃薯晚疫病。2010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延薯8号’新品种是2002年以‘延薯4号’作母本、‘早大白’作父本,有性杂交获得实生籽,经过各世代鉴定筛选而育成。该品种2009~2010年在吉林省两年区域试验中667 m2平均产量2 356 kg,比对照‘东农303’增产24.80%;鲜薯维生素C含量40.50 mg/100g,淀粉含量13.31%,干物质含量20.72%,还原糖含量0.14%,粗蛋白含量2.65%;抗马铃薯晚疫病。2011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采用常规育种途径,通过品种间有性杂交,选育出鲜食与加工兼用型早熟马铃薯新品种春薯5号。该品种突出特点是品质佳,薯块性状优良,稳产、丰产。它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干物质含量高,还原糖含量低,适宜菜薯倒茬复种及油炸薯片、淀粉等食品加工。该品种现已在省内外生产上和马铃薯食品加工业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马铃薯》2017,(3):186-189
‘陇薯12号’是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以杂交创新资源材料‘L9712-2’为母本,‘L0202-2’为父本组配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晚熟,生育期121 d左右。株型半直立,株高60~65 cm。茎绿色,叶绿色,花冠白色。结薯集中,单株结薯数2~5个,大中薯重率72%以上。薯块长椭圆形,淡黄皮淡黄肉,芽眼浅,薯皮略粗。薯块休眠期长,耐贮藏、耐运输。薯块平均干物质含量25.6%,淀粉含量20.1%,粗蛋白含量2.57%,维生素C含量14.98 mg/100g,还原糖含量0.106%。食味优,适合食品加工。植株田间高抗晚疫病,较抗花叶病毒病。产量达1 800 kg/667m~2以上。适宜高寒阴湿、二阴地区及半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中国马铃薯》2018,(2):124-126
淀粉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云薯202’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2002年用‘Garant’作母本、‘合作003’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3年10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晚熟,生育期115 d。单株结薯数7~8个,产量在25 000~45 000 kg/hm~2,商品薯率83.70%。薯形长椭圆、薯皮光滑,白皮白肉、芽眼浅。2009和2012年2年平均淀粉含量17.94%,粗蛋白含量2.83%,维生素C含量42.70 mg/100g鲜薯,还原糖含量0.36%,干物质含量22.90%。‘云薯202’植株抗晚疫病,感轻花叶病毒病和重花叶病毒病。该品种适宜在云南1 900 m以上中高海拔区域大春种植及周边气候类似的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中国马铃薯》2015,(4):255-256
新品种‘延薯9号’是2007年以‘延薯8号’作母本、以‘早大白’作父本,有性杂交获得实生籽,经过各世代鉴定筛选而育成。2015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2013~2014年在吉林省2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607 kg/667m2,比对照‘克新2号’增产26.14%;鲜薯维生素C含量176.0 mg/kg,淀粉含量11.90%,干物质含量23.23%,还原糖含量0.09%,粗蛋白含量1.89%;抗马铃薯晚疫病。  相似文献   

15.
以当地主栽的马铃薯品种大西洋、克新19号为材料,于2007年9月至2008年5月进行了山体库和恒温库贮藏比较试验,比较山体库与恒温库马铃薯不同贮藏时期温度、湿度变化与干物质、淀粉、还原糖的含量及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山体库贮藏马铃薯期间温度、湿度的变化不大,通风情况良好,贮藏的薯块没有出现发热、失水现象。经多次分品种进行还原糖含量、淀粉含量和干物质含量三项理化指标的测定,测定结果都符合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贮藏标准。在马铃薯加工利用时,对于山体库低温长时间存贮的马铃薯根据加工利用目的,如淀粉加工、食品加工必须进行升温贮藏;山体库与恒温库在3℃条件下贮藏的马铃薯各项指标变化趋势一致,符合马铃薯种子和商品薯贮藏标准,在冷凉地区适合山体库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新品种‘延薯10号’是2007年以‘延薯7号’作母本、以‘早大白’作父本,有性杂交获得实生籽,经过各世代鉴定筛选而育成。2019年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马铃薯(2019)220016。2017~2018年适应性试验平均产量2 947 kg/667m~2,比对照‘克新13号’增产31.0%;鲜薯粗蛋白含量2.10%,淀粉含量11.06%,干物质含量14.80%,还原糖含量0.72%,维生素C含量187.4 mg/kg;‘延薯10号’抗马铃薯X病毒,中抗马铃薯Y病毒,抗马铃薯晚疫病。该品种适宜在北方一季作生态区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春季种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6个马铃薯品种的物候期、产量、外观品质等特性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熟品种‘夏波蒂’比对照品种‘陇薯3号’增产4.86%,农艺性状好,淀粉和干物质含量也表现为较高,值得在庆阳地区推广。‘大西洋’干物质含量和淀粉含量略高于‘夏波蒂’,最适合淀粉加工原料,但产量最低,很难带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甘蓝型油菜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甘蓝型油菜亲本及杂种在不同生态区的遗传效应,为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利用加性—显性及其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分析在不同生态区域亲本和杂交组合的产量性状遗传规律,估算亲本产量性状的加性遗传效应值、亲本在杂交组合中的显性遗传效应方差值、各项方差分量的比率及对F1和F2基因型与环境效应值的预测。结果表明,产量性状受到加性和显性遗传效应的影响;在遗传效应与环境互作中,单株产量、角果数和千粒重的各遗传效应都与环境互作达到了显著性,而角粒数的遗传稳定与环境互作没有显著性。不同环境下甘蓝型油菜产量性状在F1和F2世代差异较大,总体表现为大荔试验点基因型与环境的效应值高于张掖试验点基因型与环境的效应值,但千粒重却与之相反,环境条件对千粒重的后代表型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中国马铃薯》2013,(3):136-139
影响马铃薯引种成功与否的因素有很多,如纬度、海拔、气候条件和品种生育期等。本试验选取当地主栽马铃薯品种‘龙引薯1号’和‘克新13号’,分别来源于不同纬度地区呼玛县、嫩江县和林甸县的种薯,引种到林甸县,测定生长期间的株高和茎粗、收获后的块茎产量和大中薯率,淀粉含量,提取淀粉产量并测定淀粉黏度和糊化温度,以分析比较不同纬度引种对马铃薯植物学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均表现为来源于高纬度地区的种薯长出的马铃薯植株高大、茎秆粗壮,产量高、大中薯率高,淀粉产量也高,但淀粉提取率、淀粉黏度及糊化温度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新品种‘延薯11号’是2008年以‘延薯4号’作母本、‘延0311-610’作父本,有性杂交获得实生种子,经过各世代鉴定筛选而育成。2019年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马铃薯(2019)220017。该品种2017~2018年2年适应性试验平均产量2350 kg/667m^2,较对照‘克新13号’增产4.5%;粗蛋白含量1.73%,淀粉含量14.90%,干物质含量18.74%,还原糖含量0.031%,鲜薯维生素C含量194.00 mg/kg;中抗马铃薯X病毒,中抗马铃薯Y病毒。中抗马铃薯晚疫病。适宜在北方一季作生态区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春季播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