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江苏兴化在提水养殖田块推广河蟹养殖套养淡水小龙虾模式,可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益。一、养殖田块工程建设选取提水养殖塘口,开展蟹池套养淡水小龙虾的养殖。田块(提水塘口)选择靠近水源、水量充足、附近无污染源、排灌方便、旱涝保收的水稻田,田块的面积每块20~30亩为宜。田埂上围起高40~50厘米、基部入土25厘米的塑料薄膜做防逃墙。进、排水口用双层密网封口扎  相似文献   

2.
我们利用200亩河蟹养殖塘口进行套养小龙虾试验。经过两年摸索,平均亩产蟹48千克、小龙虾70千克、鳜鱼5千克、花白鲢42千克,亩均获利2320元左右。现将河蟹、小龙虾池塘生态套养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近几年,为了充分挖掘池塘生产潜能、规避单一养殖河蟹的风险,各地都开展了蟹池多品种混养模式的摸索和研究。兴化市渔业技术指导站承担省水产三新工程"多品种养殖模式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为探索河蟹搭配不同规格沙塘鳢的养殖效果,于2014年在项目实施区兴化市科兴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分别进行了蟹池套养体长2厘米和3厘米两种不同规格沙塘鳢养殖模式的比较试验。一、条件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基地有6口池,每口7亩,编为1#、2#、3#、4#、5#、6#池。1#、2#、3#池采用河蟹与规格为2厘米###  相似文献   

4.
在稻田内开展提水养殖河蟹、小龙虾,可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江苏省兴化市一鲜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是2007年10月份成立的养殖河蟹、淡水小龙虾等水产品的专业合作组织,2008年该合作社采用提水养殖河蟹及小龙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近几年来,由于小龙虾市场走俏,在江苏的很多地区,养殖户在蟹塘内套养小龙虾,形成了"以蟹为主、以虾为辅"的池塘化虾蟹混养模式,虽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也造成近两年来河蟹、小龙虾的大规模发病,养殖风险越来越大。就洪泽当地来说,虾蟹混养的塘口这两年河蟹发病趋势越来越明显,虾蟹发病的时间也越来越形成了季节性提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河蟹、小龙虾、鳜鱼混养中小龙虾的合理存塘量,我们在兴化市临城镇进行了河蟹、小龙虾、鳜鱼混养试验,现将两年的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池2010年在兴化市临城镇任庄基地进行试验。试验塘口共6口,1#池23.5亩,2#池25亩,3#池25.5亩,4#池25亩,5#池24.5亩,6#池26.5亩,面积共计150亩。池塘为"回"字型结构,坡比1:2.5,四周围沟宽10米、深0.8米。2.准备工作(1)池塘清整:包括池埂修复、清淤、消毒等。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近几年小龙虾养殖产业的不断发展,小龙虾养殖已经从原来的稻田套养模式、藕田套养模式、河蟹池套养模式等逐步发展为以小龙虾为主、种植水草、浅水生态的养殖模式,通过这种生态养殖技术,不但提高了小龙虾养殖的亩产量,而且大大提高了小龙虾的上市规格,同时提升了小龙虾的品质,增加了效益。现就高淳区桠溪镇9×667 m~2池塘的小龙虾生态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为大力推广生态健康水产养殖模式,提升蟹池立体综合利用率,提高河蟹综合养殖效益,增加农民收入,2015年宿迁农委将"蟹池套养南美白对虾"养殖作为渔业主导模式之一进行大力推广,在宿迁市湖滨新区黄墩镇省级现代渔业精品园示范推广近1000亩"蟹池套养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对虾放养密度多数采取10000尾/亩进行放养。9月上旬,笔者对黄墩镇省级现代渔业精品园水产养殖户的蟹池套养南美白对虾养殖情况进行走访,多数塘口对虾已达  相似文献   

9.
正据统计2015年宿迁全市小龙虾养殖面积4.35万亩,产量2814吨,初步形成了小龙虾池塘单养、鱼虾套养、藕池套养、蟹虾套养、稻虾套养等多种不同养殖模式。其中莲藕塘套养小龙虾养殖模式因具有藕池利用率高、管理较为容易、立体生态、藕虾产量高、养殖效益明显等优势,近几年发展最快,不少藕池套养小龙虾养殖户纯收入达4000元/亩以上。沭阳县陇集镇李爱龙养殖户2015年利用155亩进行莲藕套  相似文献   

10.
淡水小龙虾养殖模式主要有蟹虾混养、稻田养殖、鱼种池套养等。农村中稻田用药和化工企业排污对小龙虾养殖会造成影响,现将实际生产中对淡水小龙虾中毒症的防治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兴化市永丰镇养蟹专业户沈先生2021年利用43亩池塘培育扣蟹,生产扣蟹138万只,每只售价0.7~0.8元,年销售额100多万元,利润约75万元,亩均利润约1.74万元.现将其高效养殖模式介绍如下. 一、池塘准备 1.选择塘口.春节前选择新开挖塘口,培育池面积43亩.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充分利用池塘水体空间,降低饲料成本,增加养殖收入.采用草鱼种池套养淡水小龙虾模式进行试验,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鳜鱼作为"四大淡水名鱼",因其肉嫩味美,又无细刺,越来越受到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欢迎。鳜鱼价格平稳,在蟹池适量套养鳜鱼,两者能和平共处,且管理方便。2019年南京市高淳区河蟹养殖面积1.5×10~4hm~2,98%以上蟹池套养鳜鱼,实践证明,每667 m~2蟹池套养5cm以上鳜鱼苗种20~30尾,利润一般在200~350元,经济效益明显。1池塘条件1.1塘口准备  相似文献   

14.
4.其他养殖模式(1)蟹池套养:河蟹池中套养克氏原螯虾的养殖方式是年底按照河蟹养殖的要求在池塘四周构建围栏,并对蟹池进行清塘和消毒。清塘后10天左右注水10~20厘米以利于种植伊乐藻、轮叶黑藻或苦草。2月份将扣蟹放养于水沟中,用围栏方式暂养。扣蟹的放养量为  相似文献   

15.
为优化河蟹套养不同品种养殖效益,构建河蟹+鳜鱼、河蟹+青虾+鳜鱼以及河蟹+小龙虾+鳜鱼三种河蟹套养模式,利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对收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河蟹套养模式净利润分别为33552、32856和33369元/hm^2,模式间净利润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河蟹池套养鳜鱼能显著提高养殖效益,鳜鱼利润贡献达到4374~5622元/hm^2;河蟹价格波动显著影响三种河蟹套养模式净利润,河蟹池套养青虾、小龙虾能较好地分担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16.
随着河蟹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产量也随之增长,河蟹价格逐步回落,单一河蟹养殖比较效益下降.为了充分利用水体,提高蟹池综合生产能力,从2010年开始,金坛市水产技术指导站通过开展河蟹养殖池套养"太湖1号"青虾试验,探索蟹虾混养最佳养殖效益,逐步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池塘蟹虾‘155’生态养殖技术".所谓"池塘蟹虾‘155’生态养殖技术",即以河蟹养殖为主,科学套养青虾,实现每667 m2产河蟹100 kg、青虾50 kg,平均效益达到5 000元/667 m2的养殖模式.经过2年的推广应用,取行了较好的成效.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为提高河蟹养殖池塘的综合产出率,金坛市水产技术指导站在蟹池"631"生态高效养殖技术的基础上,试验示范了蟹池"115"生态高效养殖技术模式,即以河蟹为主,套养青虾和鳜鱼,667m2产河蟹100kg,青虾、优质鱼类100kg,667m2效益5000元的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8.
自2006年实施渔业科技入户以来,大力推广蟹池套养小龙虾技术,涌现出大批科技示范户典型,示范户陈昌盛2008年来实施了蟹池套养小龙虾,养殖面积80亩,平均亩产150克以上河蟹60千克,最大雄性河蟹个体达300克以上,亩产小龙虾65千克,个体重达40克左右,亩获纯利2596元,极大地提高了单位面积的效益。现将该示范户养殖成功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使用6口面积均为15×667m~2的池塘进行河蟹雌雄分池单养、雌蟹与罗氏沼虾混养、雌雄蟹与罗氏沼虾同池分隔养殖和雌雄蟹同池养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蟹种的放养密度与成蟹产量成正相关关系,与成蟹的规格成负相关关系;单养雄蟹模式产量明显高于单养雌蟹模式;雌雄蟹分塘养殖与雌雄蟹混合养殖模式在产量、效益上没有明显差别;套养罗氏沼虾后,对河蟹的成活率、产量和成蟹的规格以及经济效益均有一定影响;蟹虾同池分隔养殖模式产量高于蟹虾混合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20.
陈国海 《水产养殖》2009,30(3):28-29
建湖县建阳镇自2006年实施渔业科技入户以来,大力推广蟹池套养小龙虾技术,涌现出大批科技示范户典型。新阳村示范户陈昌盛实施蟹池套养小龙虾,养殖面积80×667m^2,667m^2平均产150g以上河蟹60kg,雄性河蟹最大个体达300g以上,小龙虾产量65kg,个体体重40g左右,纯利2596元/667m^2。取得了高产高效,现将该示范户养殖成功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